第154章师出无名

  两仪殿。

  三省六百官吏,与朝廷武将齐聚。

  李世民询问房玄龄,杜如晦,确定没有收到边塞传来的消息。

  一时,有点摸不着头脑。

  陛下,长安公的消息很重要,未雨绸缪,有备无患,若颉利挥师南下,末将建议全面反击,当初,长安公提得六路大军策略是很好的方法。

  李绩抱拳掷地有声的说。

  新春已过快月余,大地渐渐回暖。

  纵然北方气候寒冷,但比冬季大雪封山强很多了。看書溂

  北伐。

  该提上日程了。

  朝廷已准备三年,钱粮充裕,兵强马壮,能够一战,陛下,下令吧!李孝恭说。

  然而,萧禹挺身而出反驳:郡王,粮草未到,兵马未齐,北方寒冷,时机不成熟。

  没错,无端出兵即为穷兵黩武,前朝结局历历在目。裴寂说。

  仆射,怎能叫无端出兵呢,难道不雪耻了吗?李孝恭驳斥。

  郡王,颉利兵强马壮,纵然内部不稳,怎奈仍有悍将效忠,挥师北伐,郡王有把握必胜吗?萧禹针锋相对:若兵败,郡王与诸将敢承担后果吗?

  此言出,引起武将驳斥。

  顷刻间,文臣武将争吵不休。

  李世民面色犹豫,他在等,等北方消息。

  师出必须有名。

  才有号召力,才能让将士拼死作战,民众支持。

  何况很多重臣拒绝出兵,除非确定消息,不然该谨慎对待。

  咳咳...

  李世民抱拳重咳两声,百官闻声静默。

  他有意岔开话题道:此事尚未确定,不过朝廷需尽快行动,等待机会,伺机而动。

  陛下,武功候求见。话刚说完,太监汇报。

  宣!

  赵牧进殿,躬身行礼,瞧见朝堂内站着不少官吏,要么是国公,要么是重臣。

  一个个面红耳赤,好似发生过严重的争吵。

  这时,李孝恭急声询问:赵牧,甘州,肃州之事,是否当真?

  没有商量出结果吗?赵牧好奇的询问。

  李孝恭狠狠的瞪了眼萧禹,裴寂等,气恼的说:有人声称师出无名。

  哦!

  赵牧轻轻回应了声。

  朝廷内,不到火烧眉毛时,总有人故意使绊子,何况兴师动众北伐呢。

  下一刻,赵牧抱拳向李世民道:陛下,有人想做缩头乌龟,有人想要仁义之名,却忘记了,这些以边城兵勇与百姓性命为代价。我建议,谁选择求和,谁要仁义之名,把他全家迁去边塞,希望突厥破城他们还能安然无恙。

  嘶...

  闻声,殿内萧禹,裴寂为首的官吏,情不自禁深呼口气。

  这赵牧太狠了吧。

  没错,什么出师无名,什么仁义之师,罗里吧嗦的,某看着全是贪生怕死之徒。李孝恭附和。

  边将,边军,边塞百姓的命也是命。程咬金说。

  长安公,郡王,宿国公,你们休要逞口舌之快,你们忘记隋炀帝吗,你们忘记渭水之辱?此战,谁敢保证必胜。萧禹说。

  此言出,殿内气氛尴尬。

  萧禹把北伐视作对高句丽三大征啊。

  若败。

  皇帝声望受损,武将难辞其咎。

  哈哈哈...

  相国,不管危言耸听,还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本将保证此战必胜。赵牧斩钉截铁的说。

  师出无名,你凭什么保证?萧禹怒斥。

  与此,虞世南进言说:陛下,朝廷内忧外患,百姓风言风语,若出师无名,大唐怕步前隋后尘,连陛下也....。

  他的话没有明说,意思却非常明显了。

  闻声,武将气急败坏,却不敢多说,毕竟他们嘴皮子不行。

  李世民神色渐渐犹豫,若落得穷兵黩武的名声,加上玄武门之变,他的名声彻底毁了。

  北伐战败,他也完犊子了。

  陛下,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赵牧说。

  说!李世民暴躁的道,

  赵牧瞥了眼萧禹,裴寂,虞世南等,直接道:陛下,所谓仁义之师,是边境百姓为代价,大家的命是命,他们的命也是命,不是生来做炮灰的。

  至于出师无名,黑骑搭救那么多百姓,当初有借口没实力,现在有实力,可以突厥虐杀边塞百姓为由,总该能出兵。若为鼓舞三军,以大唐荣誉为由,亦能出兵。

  赵牧,你故意忽视杨广吗?萧禹道:他攻灭吐谷浑,讨占城,征讨契丹,突厥,征讨琉求,三征高句丽,导致民不聊生,最终杨玄感叛乱,难道你想陛下也落得如此结局吗?

  相国,容我说句不当听的话。帝王不论皇帝私德。隋炀帝创科举制度,修建隋朝大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当前朝廷享受着运河带来的好处。

  若非急于求成,导致民不聊生,否则,他堪称明君。赵牧说:即使陛下,也怕要依他为榜样。

  大胆。

  长孙无忌闻之呵斥。

  萧禹痛心疾首的说:你怎敢把陛下与隋炀帝相提并论呢。

  李世民面色阴沉,狠狠瞪向赵牧。

  大唐建国以来,有意无意贬低杨广,以表明大唐的法统,

  这混蛋皮痒痒了,敢说他效仿隋炀帝,不怕让人想起玄武门之变。

  顿时处在爆发的边缘。

  殿内鸦雀无声,百官惶恐,生怕惹祸上身。

  岂料赵牧无视他动怒的表情,朗声道:隋炀帝被人唾弃,皆因他失败了,沦为亡国之君,若陛下治国有方,国力强盛,自然被称之为明君,反之.....

  目前,陛下珍惜自己羽毛,在乎旁人所言,我觉得大可不必。

  北伐大捷,突厥消失在历史长河中,陛下声望必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至于内政,相国不相信陛下,还是不相信三省六部的官吏。若陛下亲政,天下大治,百姓安居乐业,将来再能灭掉高句丽,陛下文治能与文景齐名,武功与汉武争锋,说句不恭维的话,陛下该去泰山封禅。

  这....

  赵牧的话,分明以成败论英雄,却很有道理啊。

  萧禹哑口无言。

  龙椅上,李世民怒意散去,情绪激动的询问:你确定?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2.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3.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4.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5.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6.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7.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8.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9.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0.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1.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2.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3.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4.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5.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6.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7.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8.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19.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0.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1.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2.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3.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
  24. [历史军事] 三国:神选项羽,震惊十八路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