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他有帅才

  嗯!

  快说,别吊人胃口了!老者急不可耐的催促。

  赵牧继续侃侃而谈;隋唐以来,中原与突厥作战胜少败多,颉利性格跋扈,傲慢,渭水之耻更让他觉得唐军羸弱。他日北伐作战,即使六路大军齐出,不到穷途末路时,颉利恐怕始终坚信唐军不敢深入草原。

  同时,唐军远征必是劳师动众,各路大军在突厥严密监视中,若北上作战,恐让颉利逃亡,很难做到斩草除根。

  我的建议是,攻打定襄城时,派悍将率奇兵奇袭恶阳岭,一旦恶阳岭沦陷,定襄城丧失南方的屏障,颉利肯定弃城而逃。所以这支奇兵人数不必太多,但必须战术多变,才能像独狼似的独立作战,也能拧成一股劲,团战。

  当然,此战多半不能生擒颉利,不过,云中方面的李绩将军可提前领军前往白道,在此阻截颉利,必能斩断颉利退路,重创颉利剩余的精锐。

  此战若胜,颉利在漠南的精锐丧尽,自然..."

  赵牧夸夸其谈,对弈的几人听得过瘾。

  不管是奇袭恶阳岭,还是白道堵截,皆为神鬼之策。

  此计谋出,已经预示着颉利败亡。

  不过,最让他们震惊的,却是眼前这小子提出灭突厥,生擒颉利。

  一战清空突厥在漠南的所有势力。

  须知,即使皇帝与他们商议对策时,也不敢叫嚣灭突厥,生擒颉利,仅计划重创颉利,洗刷渭水之耻,迫使颉利称臣。

  熟料,此子言语笃定。

  他们作为将领,身为谋臣,揣测着赵牧的策略,惊愕的意识到,不管六路大军出击,还是奇袭恶阳岭,白道拦截,各个步骤环环相扣,不光具备可操作性,还有极大的胜算,不出意外,将如他所言数月内生擒颉利,铲除突厥在漠南的势力。

  几人激动之情难以言表,他们笃定赵牧是名少年良将。

  不知不觉中半晌过去,终于,一队劲旅赶来团团围住凉亭。

  老者几人没慌,赵牧却慌了。

  惊弓之鸟似的把腿逃跑,却发现凉亭被围得水泄不通。

  是他,抓住他。

  李君羡剑锋怒指赵牧喝道,几名兵勇凶神恶煞的冲上去,未等赵牧作出反应,老鹰抓小鸡似的把轻松拿下。

  眼前这一幕,引起凉亭内的几人好奇。

  为首的老者起身询问:李将军,好端端的,怎么领内卫抓人?

  李君羡作揖道:李尚书,末将奉旨意抓人。

  李尚书?

  还在谈论军务。

  难道是兵部尚书?

  赵牧记得贞观初年,李靖为大唐兵部尚书啊!

  再瞧眼前领兵的将领,对几人恭恭敬敬。

  呼!

  赵牧深呼口气。

  糗了!

  别人班门弄斧,在关老爷子面前耍大刀,他在李靖面前谈军务。

  自取其辱啊!

  李靖瞥了眼赵牧,站起来询问:他所犯何罪?

  常言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今日,听闻赵牧的策略,解开了他不少疑惑。

  不管赵牧所犯何事,单凭他的才华,都该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李君羡不知详情,仅知眼前这小子擅闯皇宫,引起皇帝龙颜大怒:尚书,这贼人私闯内宫。

  私闯皇宫。

  李靖,房玄龄回过神来。

  是啊。

  他们身处皇宫,这小子如何进来的?

  听过赵牧阐述北伐策略,此子满腹韬略,是个难得的贤臣良将,绝非十恶不赦之徒。

  除非弑君犯上,不然皆可饶恕。

  李靖追问道:此子服装怪异,但胸怀韬略,是不是抓错人了?

  没错,我观他胸怀韬略,不像为非作歹之人。房玄龄正色道。

  尚书大人,此贼飞进皇宫,末将奉旨抓人,是否有错不得而知,带走。李君羡道。

  他不了解实情,却忠于君令。

  得令两名兵勇扑上来,死死押住赵牧。

  这次赵牧彻底不淡定了,瞧眼前的阵势分明把他当做恶徒啊,回首喊道:各位老哥,救我啊,我的北伐策略尚未说完呢?

  他在长安没有依仗,也没家族庇护,唯独北伐策略吸引李靖几人,所以赵牧把李靖他们视作救命稻草。

  李靖,李绩,房玄龄,杜如晦对赵牧谈的北伐策略意犹未尽。

  听闻赵牧还没有说完,顿时着急起来,不约而同感叹道:这小子不能死。

  赵牧尚且不认识他们,闯进皇宫能犯什么大事儿,多半是误入吧。

  六路大军出击,千里奔袭擒敌酋,此子小小年纪便精通排兵布阵,难得难得啊!李绩道。

  是啊,他的策略比老夫的更完美,老夫要进宫面圣,为这小子求情。李靖捋着长须道。

  我也去,我大唐名将虽多,但年轻一辈里好谋善断的人屈指可数,靖兄认可的人,绝非庸碌之辈。杜如晦道。

  一起去,免得陛下误杀贤良!房玄龄忧心的说。

  ........

  赵牧被押进皇宫。

  一路走过,守卫,宫女,太监对他指指点点。

  全好奇的打量着赵牧,看看他是不是三头六臂,怎样翱翔天际。

  此时,赵牧心中忐忑,处在紧张状态。

  他熟读史书,打心眼里佩服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然而闯进皇宫,特别是闯进女眷浴室,这在古代是犯大忌,纵然唐代风气开放,此等罪状照样不可饶恕。

  李世民是尸体成堆的战场走出来宿将,弑兄杀弟,逼迫父亲退位,是个冷酷无情的家伙。

  他误闯内宫温泉,李世民肯定恼羞成怒。

  千算万算,没想到以这种方式和李世民见面。

  幸好李世民是位明君,既然能宽恕昔日政敌魏征,冯立,若他在李世民面前展露才华,也许能逢凶化吉,保住性命。

  两仪殿。

  气氛森然,肃杀。

  长孙皇后坐在榻上悉心安抚长乐公主,李世民在殿内来回徘徊,浑身杀气凛冽,殿内宫女太监吓得似惊弓之鸟,个个静若寒蝉,生怕对方迁怒自己。

  前来救驾的程咬金,尉迟恭,侯君集等将军,恭恭敬敬站在旁边。

  禀陛下,贼人带到。李君羡进殿躬身汇报。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2.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3.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4.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5.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6.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7.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8.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9.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0.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1.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2.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3.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4.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5.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6.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7.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8.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9.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0.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1.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2.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3.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4.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