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汉之我成了千古一帝> 第425章 顺风车

第425章 顺风车

  天子尊贵,刘辩一点也没有这样的体会,这几天发生的一系列事情都很奇葩,郑泰离开许昌的时候,竟然有两百多人到十里长亭送行,据说不少人在官道上痛哭流涕,痛骂朝廷的不公。

  在邺城的公孙越成功逃走,虽说青铜司这边是故意放跑的,但是冀州和魏郡的官员都不过问,难道一个个不担心这个人质回到幽州,公孙瓒会毫无顾忌地起兵造反?要知道,李移子这个结拜三弟的分量,完全不能和公孙越那个同父同母的二弟相比。

  丹阳郡的铁矿石运到了许昌,终于在官府的调拨中露出真容;得知真的猜到矿了,一批接着一批的人来行宫觐见,话里话外也都是打听这件事;根据青铜司的消息,这几天许昌的豪门富商,一批又一批地去了南方。

  刘辩现在也没有把握,出了许昌,自己的话还有多少人会听,说到底,还是自己的影响力不够;豪门在六国盟那些人的帮衬下,显然并不担心自己?不过刘辩是不想管这些事,这几天总算把蒋琬的事筹备妥当,约了所有人在得意楼见面。

  得意楼毕竟不是金墉城和军营那样戒备森严的地方,大白天刘辩也不愿意扰民,早就吩咐杨修生意照常进行,王越带着人马已经先去清理现场;赵云和王真保护刘辩前往,赵云挑选了两百名精骑,王真则是在马车里保护。

  载着刘辩和王真的马车刚出行宫的大门,守门的羽林郎就在后面一边喊一边追。刘辩示意停车一问,原来是荀彧从里面跑了出来。等了一会,荀彧跑到马车旁,直接就钻进了车厢,气喘吁吁的说道:“皇上,好在追上你了,我是先去陈到那边借了几个人,掉头就听说你出去了。”

  荀彧的素质还是不错的,跑了这么远,额头并没有冒汗;刘辩好奇地问道:“为什么要找陈到借人?”

  荀彧笑道:“不是南方的货要来了吗,我借几个识字把稳的军官,去抽查一下。”

  “王真不是外人,说吧,发现了什么?”刘辩听出点苗头,官府的货物可是归转运司管,一般的情况下就算有所不对,尚书台也是责成转运司去查,或者要颍川郡协助,眼下直接绕开这两个衙门,还要从羽林卫借人,就说明荀彧觉得那个问题,不能让他们知道。

  荀彧笑着说:“皇上,别误会,不是不相信他们,是因为这次在荆州参与生意的,似乎是一批新人,并且能绕过转运司,我就是有点好奇。羽林卫最大的好处,就是所有人对外面的人都不买账。”

  原来是要羽林卫出面做恶人,刘辩不紧不慢地说道:“那你找我做什么?总不会要我也去吧?”

  荀彧摇头笑道:“我哪有那么大胆?我是搭个顺风车,顺便说点私事。”

  马车缓缓前进,刘辩问道:“说吧,是要给那个人谋个位置。”

  荀彧虽然在笑,但那是刻意摆出来的一种随意,刘辩只好也开一句玩笑;荀彧笑道:“一般人物尚书台自己就可以处理,怎么敢劳烦皇上,是关于这次选秀,我知道你讲究缘分,但你也要跟别人机会处一处。这件事关系甚大,不能再拖下去了,就算你和汉武帝一样,不在乎天下是一家一姓,可是也不能随随便便就放手吧。”

  刘辩叹道:“你真的一点怀疑都没有,或者查到六国盟的计划?”

  荀彧哭笑不得:“皇上,你的疑心病也太重了一点?六国盟也是世族组成,只不过他们那些家族历史更加久远,为了保持秘密比较低调;你明白的,越是这样的世族,到了一定的时候,越容易改弦易辙。如果他们真的齐心协力,司隶、江南这两场,我们是不会赢得这么顺利的。

  谁也无法保证,最后选上的人是不是六国盟的卧底,但是你也不能因噎废食啊,你可以多选几个,万一哪一天发现不对,也可以及时改变。或许,六国盟的人会因为得势而改变了原先的做法,对了,皇上,你要是有什么秘密,能否透露一二,让我们不要这样担心?”

  王真笑了起来,说实话,刘辩身边这么多人,其实都不理解刘辩为什么那么小心,似乎只有郭嘉、诸葛亮、杨修毫无疑问;刘辩看了荀彧一眼,问道:“如果有一天,并州和凉州的匈奴人、羌人占了上风,六国盟在他们中间的布局失败了,是否也会便宜从事?”br>
  “这……”荀彧和王真都愣住了,在他们的心目当中,怎么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当真以为汉朝是泥捏的;鲜卑人在凉州猖獗,可是面对北地郡,一年多也没有进展,只能坐看益州的刘协岌岌可危。

  刘辩的脸色更加严肃,继续说道:“比如匈奴五部,他们的战斗力绝对超过我们大部分汉军,他们一开始是跟着某个豪门或者宗室起兵的,可当那个人的嫡系打光了,匈奴军的主力还在,你说,匈奴军的将领会不会想着取而代之?六国盟会不会推波助燃,毕竟那样,对六国盟的好处最大?”

  刘辩说的是另一个时空的故事,荀彧却一下子反应过来,刘辩担心的不是什么临阵换将,而是担心六国盟与鲜卑人、匈奴人、羌人达成什么协议。刘辩一步步做了那么多,其实就是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荀彧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说道:“大部分的人不会这么做的。”

  王真摇头说:“大部分人是没用的,张纯张举叛乱的时候,乌桓人遇到不合作的汉人就是一个字杀,不分男女老幼,屠村屠城;张纯的部下同样如此,很多人反而不得不依附他们,现在在塞外还有数万汉民,有逃难去了,也有被他们抓去的。”

  张举,渔阳郡的豪强,曾经做过泰山太守;张纯,渔阳豪强,曾为中山相。中平四年,张温调集乌桓突骑三千人讨伐凉州马腾、韩遂等人,张纯自荐为将,被张温拒绝,以公孙瓒为大将出征。张举、张纯不满,发动叛乱,张举自称天子,张纯自号弥天将军、安定王、三郡乌丸元帅,带领九千人造反,与乌桓丘力居等人攻打蓟中。

  护乌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等人先后战死,叛军聚众十多万人,掠夺幽州、冀州、青州、徐州,所过之处杀掠吏民,城池全部残破。中郎将孟益、骑都尉公孙瓒出兵讨伐张纯等人,苦战一年多才挽回局面,刘虞出任幽州州牧后招降丘力居等部落,张纯被丘力居杀了送给刘虞;张举出奔塞外,自此下落不明。

  刘辩有点疲惫地说道:“我们不是神仙,猜不到后面的时代,也不可能把六国盟彻底灭了,我们能做的,就是把六国盟、匈奴五部、羌族部落等等,都折腾趴下,然后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孔子怎么说的,仓禀实,而知礼仪,我觉得,应该把那些部落都融合成一家,都变成大汉的子民,而不是像现在豪门做的那样,把人家当做奴隶或者走狗,那种态度迟早要出事的。”

  车厢内静寂无声,马车到了得意楼,三个人都一句话也没有说,刘辩不晓得自己说的,荀彧两人能不能接受。荀彧和王真,却被刘辩的设想雷住了,下面的人好办,就像现在并州、冀州那样,登记造册就行,可是那些部落权贵会愿意吗?说实话,这个目标,比刘辩平定天下要更宏伟,不亚于那个一日三餐的念头。

  得意楼有一个小楼是专门给刘辩预备的,就是司徒崔烈和阳翟长公主刘脩都无权使用;刘辩出发前,王越就派人来清了场子,杨修早早地站在小楼的门口等候着。看见马车停下,杨修快步上前迎接,朝随行的王越、赵云等人一一行礼,可是看见荀彧跟着刘辩下了马车,杨修就是一愣。

  荀彧看见杨修的表情,打趣道:“怎么,我现在没资格来吃饭。”

  “哪能呢。”杨修陪笑,颍川是荀家的地盘,荀彧位高权重,自己父亲杨彪和舅舅袁术都不敢惹荀彧,自己算什么;杨修扭头问刘辩:“师傅,是不是去餐厅?”

  “当然,正好让荀彧评估一下你的功课,看得意楼的菜品有没有长进。”这就是杨修和别人的差别,刘辩安排的事全部是功课,不需要封官许愿,不需要准备报酬;荀彧不明所以,可是看到餐厅里等候的三个人,荀彧立即明白了。三个人荀彧还真的全部认识,蔡愚,鲍信,吕布,三个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人坐在一起,那只能是刘辩的安排。

  没等刘辩打招呼,三人先给刘辩行礼,鲍信诚恳地说道:“皇上,臣愿意为大汉流尽最后一滴血。”

  三人中,只有蔡愚是晓得内情的,昨夜在行宫接受了刘辩的安排,负责看住蒋琬;其余两人都只是生意,即便清楚其中的猫腻,也没打算去费心费力。鲍信的表示,只是一种表演罢了;王越冷笑,刘辩安抚鲍信说道:“没那么严重,这就是生意。”

  杨修赶紧向荀彧解释说:“蒋琬来许昌了,师傅怕这家伙还有目的,不打算让他出仕,给了一笔钱让他做生意,鲍信三人就算蒋琬的生意伙伴……当然了,师傅是希望他们把走私生意垄断过来,自己看着,总比不清不楚强。”

  杨修替刘辩解释,在许昌开设一家商行,主要是为了掩护蒋琬的身份,一个有产有业的移民,更容易让人相信蒋琬站稳了脚跟。荀彧对杨修的说法并不领情,刘辩很显然是用蒋琬来钓六国盟的人,打算用这个商行来拉拢一批人,为青铜司在六国盟的圈子里编织一个关系网,将触角伸向六国盟的方方面面。

  哪怕蒋琬真的投靠了刘辩,看着这四个合伙人的身份,那些人也会来试一把;毕竟失败了只是损失自己跑腿的手下,成功了回报巨大。倘若吕布他们要是换做杨修这样的人,来与蒋琬合伙,恐怕龙公子不会有任何兴趣来冒险。

  吕布没想这么多,反正能捞到钱就是好事,插话问道:“蒋琬来了没有?”

  杨修点头道:“来了,你们要没什么需要商议的,我这就去请。”

  刘辩笑道:“一起商量吧。”

  杨修走进房间,鲍信反掩上门,低声问道:“蒋琬的事我可听袁绍说过,皇上真的相信这个人。”

  “不相信,也要用。”刘辩坐下说:“桃花源一战,楚大先后调动了七八万人,皇甫嵩在汉中才多少人?我们不可能把这些人全杀了,既然怀柔,我就从一开始做,我希望蒋琬能牵线,说服六国盟的人投奔朝廷。你们放心做生意,只要生意不乱来,卧底、查线索什么,与你们无关。”

  蔡愚也是今天才知道刘辩的打算,不由得为刘辩的野心而吃惊,试探着问:“如果蒋琬试探我们?”

  刘辩答道:“以蒋琬的聪明,应该不会这么做,只要他迈出这一步,就等于放弃了协议,杀无赦。”

  “知道了。”吕布暗暗叹气,自己还是等刘辩挑明以后才明白。说话间,杨修已经带着蒋琬推门走了进来,吩咐伙计:“上菜。”

  还没等给荀彧等人介绍,留在外面的王真已经陪着孟佗走了进来,刘辩笑道:“都坐吧,今天我设宴给蒋琬洗尘,不方便在皇宫,只是得意楼也是虎威营的一部分,将来有事的时候,也可以到这里报信。杨修,介绍一下吧。”

  杨修站起身来介绍道:“这位就是蒋琬先生,这位是荀彧大人,这是吕布将军,这位是孟佗大人。蔡大人、鲍将军、王将军、赵将军,蒋琬你在襄阳应该就已经认识了。”

  蒋琬当时也出入豪门官府,跟随刘辩在荆州的文武基本上都见过;蒋琬点头说道:“当然,我在襄阳,曾跟随蔡瑁、庞季等人,多次参加朝廷安排的聚会。皇上,不知那几位大人参与生意?”

  刘辩答道:“吕布、鲍信、蔡愚,你们从南面弄来的货要是卖不掉,就卖给孟佗和杨修。。”

  蒋琬不是傻子,自然听懂了刘辩的意思,孟佗和杨修,才是刘辩的话语人;蒋琬笑道:“皇上抬爱,草民愧不敢当。我带来一个见面礼,听庞德公说过,有一个大人物就在颍川郡,虽然庞德公没有说出他的名字,但是我知道,他在张角作乱的时候,曾经去襄阳避祸。”

  荀彧也是这么认为的,要不然魏讽这条线就不会布在许昌,而应该摆在邺城。只是想要在茫茫人海中,漫无目标地找一个人太难了。但是蒋琬的这个线索让范围大为缩小,毕竟张角起兵的时候,洛阳还在,司隶地区是最安全的,稍微有点积蓄和钱财的,第一目标都应该选择司隶,去荆州的,绝对是少数。

  刘辩笑道:“这件事让青铜司去烦神,我们只谈生意。”

  不过吃完饭临走之前,蒋琬单独问刘辩:“谁跟我联系?”

  这几天,蒋琬想明白了这一切,被刘辩这个计划吓住了,陈群等人的走私出了问题,楚大与龙公子那边的商道肯定受到影响,自己要是能再次打通这条道路,就算楚大怀疑自己反水了,也会继续试探着和自己保持联系;而只要有楚大背书,那么青铜司和自己在许昌,还不是想怎么下诱饵就怎么下诱饵。

  蒋琬可不相信自己就跟吕布这几个人合作,万一有什么情况,他需要一个特殊通道;刘辩肯定地说:“蔡愚,还有夏侯渊的儿子夏侯霸,现在白马义从的百夫长。”

  刘辩准备了两条线和自己联系,显然没打算轻易放弃自己,如此看来,刘辩的才略和眼光,才是青铜司可以大杀四方的原因;蒋琬问道:“皇上真的相信我?”

  “当然,不就是一场生意吗?大不了就是赔钱!”刘辩点头说道:“你自己在许昌招募伙计,别安排青铜司的人,也别招来六国盟的人,你就是一心一意做走私生意;就算有人暗地里查起来,要是六国盟或者什么宗派的人,你就说假投降,没关系的。”

  刘辩的话这么不靠谱,反而更加让蒋琬安心,自己就是闲棋冷子,不存在那种激烈的场面,除非是自己主动选择;蒋琬恭恭敬敬地给刘辩行礼:“皇上,草民记住了,若有违背,天诛地灭。”

  刘辩笑笑,示意蒋琬可以走了;蒋琬走后,刘辩上了马车问荀彧:“你怎么看这件事?”

  荀彧明白,刘辩一开始没打算让自己参与,显然话语权在青铜司那边,而不是在尚书台;荀彧沉吟道:“蒋琬这个人的才华不在张昭之下,要是皇上安排的人是蔡愚,应该没问题;要是吕布,蒋琬过不了半年就会人头落地,皇上,其实可以给吕布换一个地方,这个人的能力还是有的,又不会笼络人心,只要经常换地方,不会成为危害的。”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李二:我表弟过于给力
  2. [历史军事] 手握兵马虎符,铁骑横推人间
  3. [历史军事] 我爹是奸臣
  4. [历史军事] 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
  5. [历史军事] 琅琊榜前传之筹谋十二年
  6. [历史军事] 蜀汉之昭烈大帝
  7. [历史军事] 穿越水浒的医者
  8. [历史军事] 九州恃风雷
  9. [历史军事] 再造大宋之怪我不小心
  10. [历史军事] 都穿越了,谁还惯着你,造反!
  11. [历史军事] 退婚后,我开启了万界召唤系统
  12. [历史军事] 穿越古代和离妇,她把娘家兴旺了
  13. [历史军事] 最强斥候之我叫马小刀
  14. [历史军事] 人在乱世当世子,娘子却是大剑仙
  15. [历史军事] 棺越:开局便是冒牌货
  16. [历史军事] 开局村花来救驾,吾许你一个天下
  17. [历史军事] 大唐:李世民的头号打手
  18. [历史军事] 家父汉武帝!
  19. [历史军事] 穿成农夫,我靠采山货养家
  20. [历史军事] 抗战:打造重装合成旅,决战淞沪
  21. [历史军事] 绝世小书儒
  22. [历史军事] 明末:乱世崛起
  23. [历史军事] 变身武则天,我征服了李世民
  24. [历史军事] 大明:开局老朱为我号丧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