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汉家天下> 第559章 窦婴的顾虑(二)

第559章 窦婴的顾虑(二)

  “哦?丞相有何顾虑?”

  叹了口气,窦婴这才把心里的苦水倒了出来:“陛下,虽然您把这开设银行的大的方向列了出来。”

  “不过,咱们大汉的官吏,却从未经历过这样的事情。”

  “短时间想要上手,想要熟练的办理业务,这其中怕是有些难度。”

  顿了下,窦婴小心看了眼刘荣,见他没有反对,这才接着说道:“臣…臣只是担心,万一这大汉银行现在就对百姓开放了。”

  “万一出了岔子,朝廷的信誉将受到损失。”

  “所以,臣恳求陛下,能再给臣一个月时间,让臣把筛选的人才再训练一段时间。”

  “到时候也好开办业务。”

  窦婴在朝几十载,相对稳重。

  凡事,都想着不出纰漏,尽量的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

  眉头微皱,刘荣问他:“依丞相的意思,是暂时不对百姓开放业务,只是对商贾开放?”

  拱手一礼,窦婴低头回答:“是的陛下。”

  刘荣没有说话,车内陷入了沉寂。

  本想着以商贾为引,让百姓跟风,自然就能带动到银行存款。

  可是窦婴这边,却认为人员训练不足。

  怕出纰漏。

  想要晚一点开放对百姓开放。

  这样稳是稳了,可是百姓们会不会因为时间长了,等这股子风头过去了,就不想着往银行存钱了呢?

  要真是这样,前面不是白铺垫了吗?

  “丞相想的是稳,等事情完全准备好了再做,可以尽善尽美。”

  思虑良久,刘荣缓缓开口:“可这天底下的事,又哪有十全十美的事儿呢?”

  “所谓准备妥当,总归是有纰漏,不尽人意的地方。”

  “朕看,不如在实践中吸取教训,进行调整。”

  “从而知行合一。”

  一件事,想却不去做,谓之知。

  做却不去想,谓之行。

  前者空有想法,却患得患失。

  后者鲁莽去做,却不去思考。

  唯有知与行并存,方能不断改进。

  银行这回事,在任何时期,任何地点,都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

  只有开办了再对不足的地方进行不断改进而已。

  刘荣灼灼目光看向窦婴,对他说:“而且,谁都不是天生的就是熟手,谁也天生都不会办理业务。”

  “只有在不断实践中,方能慢慢成长起来,方能不断熟悉业务。”

  “朝廷,得给他们这个机会才是。”

  “丞相,你说呢?”

  窦婴听了这话,心里不禁有些犯嘀咕:难道,真是自己太过小心,想多了吗?

  不,并不是这样!

  还是得稳一些才好。

  “陛下说的是,”先肯定了一句,窦婴顿了顿,接着说道:“不过,眼下臣手底下确实是人手不足。”

  “不足以面对这诺大的长安城中的百姓。”

  “开业的时候,万一百姓蜂拥而至人手不够,那可是要闹笑话了。”

  “臣斗胆建议,要不对存款金额先做一下限制,只限大额存款。”

  抬起头看了眼刘荣,对他说:“至于百姓的小额存款,等人手齐备了再说?”

  刘荣听到这话,知道窦婴已经做出了让步,但是还是心存担忧。

  怕出岔子。

  不过,刘荣心里并不同意。

  上次皇榜说的清楚,大汉银行对大汉百姓全部开放。

  要真是只让一部分人存储,朝廷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朝令夕改,如何成事?

  百姓的信任度,岂不是在无意中就降低了吗?

  “丞相说的虽然有些道理,不过恐怕是有失公允。”

  “朝廷上次皇榜说的清楚,大汉银行,任何人皆可存储。”

  “要是把普通百姓拒之门外,成何体统?”

  窦婴听到这话,顿时犯了难。

  “可…”

  挥手将他打断,刘荣面露不悦:“先到银行之后再说。”

  “诺。”

  话说到这个地步,现在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大汉银行并不远,说话的功夫也就到了。

  “吁~”

  “陛下,到了。”

  单丘跳下车,躬身小声往车里说一句。

  “好。”

  刘荣撩开车帘,一幢并不算大楼阁出现在眼前。

  扫视一眼,刘荣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只见这栋楼,按照传统的建筑,上下分为两层。

  下宽上窄。

  楼不大,只有京都普通一栋酒楼大小而已。

  不过,占地面积却极广。

  眼下建成的,不过是规划的十分之一而已。

  毕竟时间在那放着,想要短时间内建造太大,也不大现实。

  根据刘荣的要求,能用开办公就行了,不必盖得太大。

  至于今后,再扩建也不迟。

  “短时间内,竟能盖出一栋银行来,丞相功劳不小。”

  “看的出来,耗费了不少精力吧?”

  下了车,刘荣站在银行外面,笑着赞叹一句。

  “为国分忧,臣不过忠于职守而已。”

  窦婴谦虚笑笑。

  推门进去,刘荣看着里面和后世相比,略显狭窄的大汉银行,不禁摇头笑笑。br>
  大汉银行外面看着不大,里面更是小的可怜。

  一楼的位置,不过摆着不到十几张椅子而已。

  这么小的银行,窦婴还担心人手不够,在刘荣看来,真的是有些担心过多了。

  “陛下您瞧,这里就是办理业务的地方。”

  窦婴指着刘荣按照后世的银行规划的窗口,介绍起来:“将来,银行共有四个窗口可以同时办理业务。”

  “方便百姓存储。”

  “至于说想要借贷,那就得去二楼。”

  指了指楼上,窦婴说道:“楼上,设有专门的贷款部门。”

  …

  转悠了一圈,刘荣笑着看向窦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暂时来说,也是够用了。”

  刘荣看着这并不算大的地方,四下扫视一圈后,哭笑不得对窦婴说:“丞相担心人手不够,可是依朕看来,绝对是够了。”

  “下面四个窗口,上面也仅有两个借贷。”

  “加起来不过六个人,哪里还需要月余时间再培养?”

  “丞相多虑了点。”

  “陛下,”窦婴并未放弃劝说刘荣,看着屋内对刘荣说:“虽然办理的人员不多,可是还需要逐一存储、归类。”

  这可是相这个时代没有电脑之类的东西,想要记录就要全靠人力。

  不说多,一天只需几百人同时存储,那就是相当大的业务。

  靠大汉银行这些员工,还不得累趴下了?

  而且,也容易搞混。

  “协助的人却很多,可以说相当耗费人手。”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围攻寺庙抢王妃?世子爷他疯了?
  2. [历史军事] 盛唐华章
  3. [历史军事] 谍海英雄
  4. [历史军事] 大明好王爷
  5. [历史军事] 学霸穿越大明带木匠皇帝大杀四方
  6. [历史军事]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7. [历史军事] 篡清,从凤台县城开始
  8. [历史军事]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9. [历史军事] 五代:这个小国太能打
  10. [历史军事]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11. [历史军事] 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
  12.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国公做了三百年
  13. [历史军事] 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
  14. [历史军事] 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
  15. [历史军事] 曹操的痞军师
  16. [历史军事] 老爷,少爷他浪子回头要考科举
  17. [历史军事] 诸天万界:我在影视世界的人生
  18. [历史军事] 地主想躺平,系统请我在末世开荒
  19. [历史军事] 寒门潜龙
  20. [历史军事] 三国之大汉再起西凉
  21.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大雪龙骑,签到焰灵姬
  22. [历史军事] 我在洪武开商铺
  23. [历史军事] 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
  24. [历史军事]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