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认清差距

  小白用笔将李逸的话记录下来,然后接着道:“去年钢铁产量达到480万吨,已经追上了东瀛帝国。但受限于加工技术,它们大多被用在房屋、铁路等基础建设上了。

  去年修建了6000公里铁路,算上海外三州,我国铁路总里程正式突破一万公里。虽然平均运行时速还不到60km/h,但总算是给本土打通了大动脉,今年便可实现州州通铁路。”

  暴增的钢铁产能源于旺盛的基建需求,“要致富,先修路”这是古往今来的经验之谈。

  铁路组网完毕之后,便是接下来的公路建设,这两个基建项目会成为接下来龙国经济腾飞的基石。

  不过李逸却是皱起了眉头,不太满意的说道:“东瀛只是新晋列强,还是个岛国。它的综合实力放在欧美各国中,也就比大意国稍强,超过它没什么可值得骄傲的。”

  东瀛即便把幽州算上,领土面积也只相当于龙国的十分之一。

  而龙国却有四亿多人要供养,消耗在基建民生方面的钢铁量非常巨大,两相对比,己方也不占什么优势。

  况且李逸的目标从来不是东瀛,而是大洋彼岸的米国。

  此时疯狂爆产的米国佬,已经把钢铁产量提升到了4000万吨,是龙国的8倍。

  其铁路里程更是达到了夸张的40万公里,这个记录估计一百年后也没有国家能打破,己方1万公里的里程在米国面前真的只能算个零头。

  就连面积不足龙国一州之地的日耳曼帝国,其铁路里程也有6万公里。

  从这里就能看出老牌列强的底蕴。

  绝不是刚刚诞生的龙国能媲美的。

  小白闻言狂冒冷汗,试探性的问道:“那我国的钢铁产量需要提升到多少您才满意呢?”

  李逸思考片刻,开口道:“长期发展规划中写的,是五年内将钢铁产能提升到每年1500万吨,这个数字要改成2000万。同时化工、冶炼方面的技术也要抓紧时间提升,不能造个合金都这么费劲。”

  他知道未来工业的发展方向,大量超大型桥梁、建筑物,消耗的钢铁堪称海量,龙国这么多人口,生产再多钢铁也用的上。

  如果他没记错,前世光一个“武汉长江大桥”就耗费了近7万吨钢铁。

  这种大工程搞上它一百个,完全能够消化掉过剩的钢铁产能。

  而且将来的军队对钢铁的依赖度会更高,枪械、大炮、坦克、军舰,通通都要用到钢铁。其他的诸如铜、镍、铝、锌、锰等金属的产能也要提升起来。

  “是,陛下。”小白低头应道。

  以前参与决策的时候,他还经常给陛下提建议,觉得是李逸的想法太过激进。

  但最终的结果都表明,李逸是对的。

  所以现在小白也学精了,不论上级要求合理不合理,先答应下来再说。

  随后在又汇报了一些关键数据之后,小白弓身告退。

  李逸将目光投向了不太熟悉的财务部长景洛。

  说不熟悉,主要是因为两人交谈的次数非常少,以前财务部归内阁管辖,有什么事他安排给小白就行了。

  但现在不同,龙国财务部变成了跟内阁同级的单位,而且李逸自己还是财务部一把手,当然要多关注一下这个部门的情况。

  李逸见后者被他盯得不敢抬头,失笑道:“不用紧张,你现在是跟小白平级的高官了,直接向朕负责。今后除了我,你谁的面子都不用给。”

  景洛听到这话,心想我倒是想不紧张,但被一个开国皇帝这么近距离盯着,谁不发慌啊。

  这比老师瞪学生的目光恐怖多了。

  李逸要是再多看几秒,他都要自省一下,看是不是哪些地方办错事惹陛下不高兴了。

  但嘴上还是忙不迭的应道:“多谢陛下体谅,臣受宠若惊。”

  他刚刚进入帝国最高决策层,此时十分谨小慎微。

  李逸摇头笑道:“以后跟朕说话,可以用‘我’当自称,只有足够自信,才能锐意进取做出一番事业来。”

  前世的民国大概也是这几年间成立的,结束了华夏沿袭上千年的封建帝制。

  龙国其实也只是挂了个封建帝制的名头,其内部结构已经被从头到尾彻底改造了一番,脱胎换骨了。

  加强百姓与官员的自信心是国策,不然“废除世袭”就永远只是一句口号。

  废除世袭这个事情虽然对龙国而言利大于弊,但李逸准备以后再逐步实施,现在提出来还言之过早。

  而且他也无意让阿三哥的“种姓制度”在华夏生根发芽。

  “人人平等,依法治国”将会是未来的主流思想,他已经将这些东西写进了龙国的法律中。

  “是,我明白了。”后者弓身应诺。

  “嗯。”李逸松了松衬衣领口,活动一下脖颈继续道:“龙国银行、首都银行已经在筹备中了,货币是重中之重,这方面的东西你准备得怎么样了?”

  一年前他就把制定货币政策的任务交给了后者,从印刷防伪、流通面值、黄金兑换比例、发行数量、市场监管等各方面考量。将可能存在的漏洞一一补齐,才能开始落实政策。

  现在,是检验财务部官员能力的时候了。

  可别养了他们十几年,全是饭桶。

  景洛闻言手心浸出大量汗水,但依旧有条不紊的从文件中抽出一页纸,递到李逸面前。

  嘴上配合着叙述道:“陛下,这是‘金元纸币’的图案样本,面额从最大10元到最小1分均有。考虑到一个普通人平均月收入在10元钱左右,所以这个面额的纸币完全够用了,而日常开支则用以角、分为单位的小面额纸币足矣。另外还有钢镚儿……”

  李逸认真听着,不时点头表示赞同。

  新纸币和原来的白银兑换比例是10:1。看書溂

  一两白银能换10元,而一两黄金则是200元。

  也就是以前年收入10两白银的普通百姓,现在拿到的工资不是银子,换成了100块钱。

  十元纸币成蓝灰色,与前世纸币很像,上面画着的人物头像不是别人,正是龙国的开国皇帝李逸。

  众财务部官员包括小白都对这个创意举双手双脚赞成。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
  2. [历史军事] 大唐广播站2
  3. [历史军事] 大明:我这就一步登天了?
  4. [历史军事] 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
  5. [历史军事] 最强兵王在三国
  6. [历史军事] 大秦皇子:边关签到百年,世上再无仙
  7. [历史军事] 清初:我爆兵造反,你说神仙下凡
  8. [历史军事] 三国少年时代
  9. [历史军事] 综武:风流双修的我无敌了!
  10. [历史军事] 领主世界一开局从子爵开始!
  11. [历史军事] 穿越三国:觉醒隋唐英雄召唤系统
  12. [历史军事] 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
  13. [历史军事] 被诬陷流放?开局攻灭高丽自立
  1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唐用神笔具现神话
  15. [历史军事] 系统助我重振大明
  16. [历史军事] 三国:拯救太后,我做了几天太监
  17. [历史军事] 娶贾元春海外建国
  18. [历史军事] 明朝海盗王
  19. [历史军事] 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
  20. [历史军事] 从唐开始的克苏鲁
  21. [历史军事] 李二:我表弟过于给力
  22. [历史军事] 手握兵马虎符,铁骑横推人间
  23. [历史军事] 我爹是奸臣
  24. [历史军事] 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