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樊涛

  洋州暂时没能力收复面积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幽州,但李逸最多留一片人毛都没有的荒原给鬼子。

  这样东瀛在占据幽州后发展速度也会非常缓慢。

  幽州本来就只有两千多万百姓,经过几个月的大战已经锐减过半。

  剩余的大部分都被李逸通过海运转移到了洋州。

  但也有三百多万人太过留恋故乡,死都不愿意离开本土。

  李逸只能退求其次把他们先安置在津门。

  却不料津门刚好被世家联军包围,现在这些离家的难民除了海路已经没有了丝毫脱身的可能。

  随着世家联军的步步紧逼,津门城内的情况也越来越严峻。

  刚刚升任军长的萧历不忍心看到这些百姓遭受战火之灾,所以忍痛下达了强制让他们登船出海的命令。

  随着命令的下达,因为塞了三百万人而十分拥挤的城区顿时爆发出一阵骚乱。

  在主街广场旁的一栋三层小楼内。

  一名二三十岁的青年人蹲坐在破了几个大洞的墙后面,手里端着一个缺了角的瓷碗默默发呆,碗里是他刚刚从救济站领来的米粥。

  他听说了萧历军长的命令,天黑前所有难民必须收拾行装到东面码头集合,然后排队登船去东南亚暂避。

  这个消息宛如一道惊雷,“劈”得他面色苍白如纸。

  他们已经离开了家乡来到燕州,如果再被送到海外,那便是真正的生死不由人了。

  现在大夏动荡,战火四起,这次离开本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会回来。

  也有可能再也回不来了。

  想到这,一股难以抑制的悲恸情绪涌上心头。

  他这个四肢健壮的七尺男儿也不由得眼眶微红。

  农业社会百姓对故土的依恋是深深印刻在骨子里的。

  当初东瀛陆军入侵幽州时,便有大量百姓乃至权贵们明知是死也不愿意离开奉天城,他们在城破之后惨遭鬼子屠戮。

  其中就包括这名青年的父亲。

  “唉……涛哥你怎么在这儿猫着呢?大家伙都快急死了,你赶紧站出来给拿个主意啊!”一个精瘦小伙跑进来喊道。

  青年闻言露出一抹无奈的苦笑,“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我能有什么主意,随波逐流的混日子罢了。”

  “别介啊,咱们这伙人里面就你有声望。一路从奉天漂泊到这,要是没有你樊涛上下帮衬,村里的老少至少得没一半。大家是真不想出海啊,难道就没有什么办法能留下来吗?”

  “呵呵,我特么也想留下来。”樊涛铁青着脸道。

  “不就是世家的叛军围上来了吗,大不了咱老少爷们一起上,跟他们干!要不是手里没有枪,我巴不得立刻上前线,把这帮里挑外撅的世家狗腿子们给崩了。”

  樊涛听到这突然想到了什么,腾地一下站起身来。

  “枪!对,就是枪。踏马的我怎么没想到,咱之前在码头的时候不是见到洋州运送枪械的卡车了吗?那些堆积成山的步枪洋州的军队看不上,但可以给咱们用啊。”

  洋王在燕州和幽州打的几场胜仗虽然没有赚取到什么利益,但却缴获了超过十万把“罗德兵工厂”生产的毛瑟步枪。

  本来这些射速缓慢的枪械早被洋州淘汰了,陆战队的标配最低也是狼牙半自动步枪,再加上8mm子弹跟洋州军队使用的各式枪械都无法通用。

  所以缴获的大量弹药连同步枪都堆积在津门港,等待货船腾出空间再转运出海。

  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与其让这堆98式毛瑟步枪蒙尘,不如现学现用,直接分配给他们这些从幽州逃难过来的百姓。

  300万幽州难民中有至少50万都是青壮男性,如果能武装起来,那直接就是“集团军”规模的兵力。

  虽然他们这些泥腿子跟洋州陆战队的精锐比相差甚远,但打人心不齐的世家联军,还是很有机会获胜的。

  精瘦小伙闻言眼神立刻亮了起来,他其实做梦都想加入洋王的军队,驰骋沙场一展胸中抱负。

  但李逸压根没在本土征兵的打算,他们是投靠无门,只能干瞪眼。

  “这……这事能行么?洋州根本就不招收本土士兵,何况咱们是什么小角色,能影响到王爷的决策吗?”

  樊涛听到这,冷凝着脸道:“据说这次世家进入燕州的大军有一百多万,洋王有几个师还被拖在幽州,此时正是他们缺兵少将之际。咱们只要能组织起一支规模庞大的乡勇部队,完全可以向洋王要一批军火武装起来,毕竟咱也是在帮洋州打仗。”

  他在幽州的时候曾服役于卢家的部队中,而且因为骁勇善战还混到了骑兵队长的级别。要不是得罪了权贵公子哥,现在可能还在卢家助纣为虐呢。

  好在东瀛的突然袭击打醒了他的幻想,他在发现卢家都是自私自利之辈后果断选择抽身而退。

  这段军旅生涯让樊涛积累了不少军事知识。

  所以对于组织不愿离开本土的幽州青壮们,成立乡勇部队,他还是有一定把握的。

  后者听到这感觉浑身的血液都开始沸腾起来,激动的说道:“涛哥,我黄二谁都不服,就服你。这事还得你来牵头干。”

  樊涛有些庆幸的咧嘴一笑,“要不是你提醒,我还想不到这层呢。走,先去找那些村长们。”

  他是说干就干的爽快性格,既然心里已经下了决定,便会毫不犹豫的去执行。

  可单凭他们俩人是干不成什么事的,要想把队伍拉起来,必须先说服众多难民中的领头人。

  幽州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农村,村长就是毫无疑问的领头人。

  只要把随百姓逃难到津门的村长干部们都说通,他就有八成把握能够干成这件事。

  还好他樊涛在这些幽州百姓中还认识不少人,有一些基本的声望。

  仅仅两小时后。

  他便通过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谈聚集起了200多个村长。

  樊涛直接在街上当着众村长的面开始了一段慷慨激昂的演讲。

  “诸位老少爷们,我是樊涛。现在世家的叛军围了津门,还想把救济大家的洋州士兵们都杀了。他们也不想想没了洋王咱们去哪吃饭?今天把大家伙叫过来就是为了问一个问题。你们真的想被世家赶下海,离开咱们生活了几十年的本土吗?”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2.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3.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4.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5.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6.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7.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8.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9.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0.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1.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2.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3.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4.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5.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6.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7.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18.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19.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0.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1.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2.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
  23. [历史军事] 三国:神选项羽,震惊十八路诸侯
  24.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召唤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