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京城告急

  李正乾又看向心腹太监,“给洋王李逸发电报,让他火速北上支援京城。然后通知津门港准备好船只,以备不时之需。”

  现在有能力逆转燕州局势的人不多,李逸恰好是其中之一。

  只是洋州海军距离京城太远,恐怕一时半会抵达不了。

  他让津门港准备好船只也是存了逃跑的心思。

  毕竟世家们再怎么凶悍,也追不到大海上去。

  不过在这之前,他准备仰仗京城精锐的部队和高大的城墙防守一阵。

  “是,陛下。”太监也起身走出房门,步履匆匆的往电报室走去。

  半小时后。

  禁卫军中军主将李平和骑兵统领田苍一同进入金銮殿。

  两人行礼后被皇帝赐座。

  李正乾看着两名心腹爱将,眼神逐渐坚定,“李平,朕升你为禁卫大将军,即刻起统管京城15万禁卫军。”

  平时为了分权制衡,十五万禁卫军分别由五名主将统管。

  这么做一来是为了平衡宗室和朝堂官员的关系,二来是防止一个将领叛变导致京城陷入混乱。

  但现在世家大兵压境,他再也顾不上玩什么“平衡之术”了。

  任命一个亲信将领直接统管全军才是正确决策,这样方能把禁卫军的实力完全发挥出来。

  而李平不光是中军主将,还是李正乾的亲弟弟。

  所谓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现在他已经决定孤注一掷了。

  “臣,谢陛下提拔。”

  后者闻言上前一步,弓身从皇帝手中接过圣旨。

  他也明白现在是皇室危难时刻,这个大将军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只是倾巢之下岂有完卵,身为皇室的一份子,他别无选择。

  李正乾双手背到身后,话语严肃的说道:“京城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皇室是被世家屠戮,还是镇压叛军,就看你的了。”

  “陛下放心,除非李平的脑袋落地,否则世家叛军休想入城一步。”后者信誓旦旦的保证道。

  李正乾微微点头,将代表兵权的虎符交到后者手中,有些怅然若失的说道:“你去吧。”

  后者接过虎符,快步走出大殿。

  待他从视野中消失,李正乾才收回目光,看着田苍道:“骑兵状态如何了?”

  虽然供养一匹战马耗费甚巨,但五年间皇室依旧咬牙把禁卫军的骑兵从原来的一万扩充到了两万人。

  可以说,田苍麾下的骑兵部队,是皇帝手中唯一一支可以快速机动的部队。

  田苍闻言朗声道:“骑兵师两万名将士都枕戈待旦,随时可以出动,为陛下效死。”

  “好,好!”

  李正乾脸庞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朕命令你部立刻出动,封锁京城所有五品以上官员的府宅。把皇室和权贵们的家属强行带走,护送到津门港。那里有朕提前准备好的船只,先送家属们去东南亚。”

  他身为一国帝王,关键时刻的决断力还是有的。

  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员和将领一旦得知世家谋反的消息,只怕会被吓得魂不守舍,直接携家带口逃跑出境。

  他们一旦先跑了,那守卫京城的将士们还有何士气可言?

  所以李正乾不惜得罪所有京城权贵,也要将他们的家属控制在手里,再送到“安全”的地方。

  这样一来,所有人才会竭尽全力团结到皇室周围一起守护京城。

  田苍听到这震撼不已,顿了顿才问道:“陛下,皇后和娘娘们也要控制起来送走?”

  饶是他统领骑兵多年杀伐果断,但面对皇室成员动起手来也不免有些哆嗦。

  “对,谁的面子都不用给。朕赐你‘苍生剑’,一切不服从命令的人都可以就地格杀,皇后也不例外。”李正乾咬牙道。

  苍生剑是大夏开国皇帝传下来的御用剑,持此剑者拥有先斩后奏的权利。

  敌军已经进入燕州,皇室覆灭近在眼前,逼得平日不喜杀戮的李正乾也发起狠来。

  “是,臣领命。”

  田苍双手接过剑,快步走出金銮殿。

  一小时内,城南驻扎的上万名骑兵就得到命令。

  他们兵分数十路,迅速进入城内各高官将领的住宅,把家属和重要财物一起“打包带走”。

  有些官员平时骄横惯了,不肯遵从皇帝旨意。看書溂

  虽然他们可能只是想稍微端端架子,但急不可耐的田苍直接快刀斩乱麻的给他崩了。

  杀掉几个“刺头”之后,转移家属任务进行的顺利了很多。

  不到三个小时。

  所有需要转移的家属在两万名骑兵的护送下从东城门撤出,向天津港奔去。

  为了提升速度,田苍命令所有家属不得携带除包裹以外的一切家当。

  抛弃了大量辎重,他们日夜兼程跑到津门港恐怕也需要近两天的时间。

  可是当天傍晚。

  王家私兵便抵达京城西面20公里处的山脉脚下。

  已经和京城“贴脸”的王家步兵们并没有趁机上前来包围城池,而是就地安营扎寨,生火做饭,让士兵休息补充体力。

  主要是十万人的大军行走在路上绵延数十里,先锋部队抵达,后面的还离得远着呢。

  东面幽州卢家的骑兵也在以最快速度狂奔而来。

  在京城高耸的城楼上已经可以看见远处地平线上滚腾而起的烟尘,那是战马踩踏出来的。

  第二天上午。

  王卢两家20万联军就将大夏首都围了个水泄不通。

  有卢家的10万骑兵围堵,哪怕京城守军占据地理优势,也不敢贸然出击。

  因为平原上骑兵的冲击力远远不是步兵可以抗衡的。

  一般情况下,步兵需要达到骑兵的三倍以上兵力,才能够与之一战。

  就这还是在热武器普及的情况下。

  要是放到古代,十万骑兵击败五十万步兵也是常有之事。

  要怪就怪大夏本土现在没有多少挺重机枪,靠步枪和射速极慢的火炮想抵挡骑兵冲锋着实有些火力不足。

  李正乾提前把两万禁卫军骑兵安排到津门实乃明智之举。

  田苍留在这里参与守城没有丝毫用处,骑兵只有游走于战场外围,才能给敌人造成一定的威慑,让他们不敢贸然攻城暴露脆弱的后背。

  但2万对10万,让田苍部队跟卢家骑兵对决那是万万不可能打赢的。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最强兵王在三国
  2. [历史军事] 大秦皇子:边关签到百年,世上再无仙
  3. [历史军事] 清初:我爆兵造反,你说神仙下凡
  4. [历史军事] 三国少年时代
  5. [历史军事] 综武:风流双修的我无敌了!
  6. [历史军事] 领主世界一开局从子爵开始!
  7. [历史军事] 穿越三国:觉醒隋唐英雄召唤系统
  8. [历史军事] 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
  9. [历史军事] 被诬陷流放?开局攻灭高丽自立
  10. [历史军事] 我在大唐用神笔具现神话
  11. [历史军事] 系统助我重振大明
  12. [历史军事] 三国:拯救太后,我做了几天太监
  13. [历史军事] 娶贾元春海外建国
  14. [历史军事] 明朝海盗王
  15. [历史军事] 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
  16. [历史军事] 从唐开始的克苏鲁
  17. [历史军事] 李二:我表弟过于给力
  18. [历史军事] 手握兵马虎符,铁骑横推人间
  19. [历史军事] 我爹是奸臣
  20. [历史军事] 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
  21. [历史军事] 琅琊榜前传之筹谋十二年
  22. [历史军事] 蜀汉之昭烈大帝
  23. [历史军事] 穿越水浒的医者
  24. [历史军事] 九州恃风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