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五年计划

  李逸闻言直接打断道:“陆战队裁兵是不可能的,这件事就不要再提了。”

  刚刚开口议论的几名官员听到这句话,顿时偃旗息鼓。

  现在整个东南亚都是洋王的一言堂,大夏水师总提督还是很有威慑力的。

  李逸看了眼卫元忠,淡淡道:“陆战队的六个师非但不会裁撤,反而会得到加强。将来它们每个师都将获得一个师属炮团提供火力支援。并且第一军将会由三个摩托化步兵师组成。”

  “摩托化步兵师?”

  卫元忠十分诧异,他也没听说过这个新名词。

  “步兵师跟摩托有什么关系,难道要士兵骑摩托吗?”小白也忍不住问道。看書喇

  李逸闻言微微一笑,“摩托化步兵作战时跟普通步兵没有区别,但是他们行军和转移的过程是乘坐车辆进行的,卡车、摩托等机械装备可以大大提升军队的机动性。而且这样一来,陆战队的火炮也无需人推马拉耗费大量体力,通过汽车牵引便可实现快速转移。”

  这话一出,卫元忠的眼神瞬间亮了起来。

  虽然陆战队如愿以偿得到了陆战火炮,可动辄两三吨的重量使它无法跟随步兵快速移动。而增加马匹又会加剧粮草消耗速度,使得本就物资不多的步兵只能携带更少的弹药和补给。

  他一直在为这个问题发愁,现在听闻洋王提出“摩托化步兵师”的概念,顿时惊为天人。

  一开始李逸让他去吕宋拖拉机厂视察,他还没有反应过来是什么意思。

  现在回想,恐怕跟这次的“摩托化”脱不开关系。

  “可……咱们王府麾下领地都是岛屿啊,难道殿下要让第一军驻扎到洋州大陆?”小白不解的问道。

  “第一军就暂时在卧龙港训练吧。”李逸开口道。

  一旁的卫元忠听到这却是神秘一笑,只是这个笑容看在小白眼里颇有些中年猥琐男的感觉。

  作为陆战队的新任司令,他对王府最近的大动作十分了解。

  先是研发半自动步枪和轻机枪,现在又整出一个“摩托化步兵师”。

  恐怕李逸的眼光已经飘向本土方向,在为将来的登陆做准备了。

  李逸略带警告意味的眼神看向卫元忠,后者顿时收敛笑容,恢复到严肃庄重的表情。

  “殿下,石油生产过剩的问题如何解决?”小白问道。

  李逸闻言拿着手中的文件站起身来,朗声道:“增加石油产量可不是本王一时心血来潮的草率之举,机械制造局正在研发新式燃油锅炉。一旦定型量产,即可大规模替代现在战舰上的锅炉。”

  把以前用煤做燃料的老式锅炉全部换成燃烧重油的新锅炉,这就是在给战舰升级“心脏”。让它拥有比以前更强劲的动力,航行速度也能大大提升。

  光有强悍的战舰还不够,航速也够快才能攻无不克。

  不然以洋州第一批建造的无畏级战列舰那25节的航速,已经无法满足航母特混舰队的需求了。

  就连航母经过升级后都能跑到28节,你一个“护卫舰”连主力都跟不上,也太渣了。

  事实上战舰这种对航速要求极高的船使用煤来作为燃料本就不合理,重油的燃烧效率明显更高。

  随着石油的大规模开采冶炼,以柴油、汽油、重油为主的化石能源将进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小白听到这眉头才舒展开,咧嘴笑道:“殿下有所计划,臣就无需担心石油供大于求的问题了。”

  万吨巨舰消耗燃料的速度异常恐怖,一艘无畏舰携带上千吨燃料出去作战一次就能烧个七七八八。

  现在石油供大于求的状况很快就将不复存在,而且看洋王的说话口气,石油产能恐怕还得继续提升。

  李逸微微点头,继续道:“今天各部门的负责人都在,本王正好宣布接下来五年洋州的发展规划。”

  众人闻言均正襟危坐,把耳朵竖起来准备仔细聆听,生怕错过一个字。

  李逸环视四周坐着的几十名官员,朗声道:“第一,军队建设是重中之重,去年规划的所有换装任务必须在三年内完成。相关进展由卫元忠、边兴荣、李康泰随时向本王汇报。

  第二,内阁农业部配合地方政府加快普及农耕机械的速度,本王要求两年内三州的年粮食产量突破3000万吨。实现粮食的净出口的同时每年至少储存500万吨战备粮。

  第三,全面取缔私塾等教育机构,开启扫盲运动。普及小学、中学,兴办三所大学,分别是‘洋州大学’、‘洋州海军大学’、‘洋州师范大学’。由新扩编的教育部从全世界高薪聘请有资质的老师前来教学。

  第四,三州所有城市通水通电,城区按王府规划进行改造,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向洋州卧龙港看齐。其他工厂、医院、政府等部门都要大规模升级,以适应将来发展需要。

  第五,实行一夫一妻,废除妾制。展开男女平权活动,释放潜在劳动力。号召所有女性走出家门,参与到学习识字和社会工作中来。这方面内阁要非常重视,正确引导人们的风向和社会价值观。”

  军队换装备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说,除此之外粮食是李逸最为关注的问题。

  现在东南亚的农业生产力完全没有发掘出来,不然单一个爪哇群岛生产的粮食就可以养活三州5000万人。

  农耕机械的普及是农业生产突破瓶颈的最佳途径。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不论将来发生什么,有足够的粮食储备王府才能从容不迫的应对。

  其实按人均一年消耗500斤粮食计算,1000多吨就足够吃了。

  但李逸的野望不止如此,多余的粮食除了储备和出口外,还可以用来大量饲养牲畜,让王府治下每个百姓都吃得起肉。

  只有贫民们真正感受到了被洋王统治后的好处,才能发自内心的拥戴王府。

  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

  等他们在王府治下过上了从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那李逸的地位和权利将会稳如泰山。

  到时候只需振臂一呼,立刻就会有万千百姓响应,誓死追随他这个洋王殿下,将一切敌人碾碎。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2.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3.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4.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5.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6.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7.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8.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9.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0.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1.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2.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3.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4.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5.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6.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7.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18.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19.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0.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1.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2.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
  23. [历史军事] 三国:神选项羽,震惊十八路诸侯
  24.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召唤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