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三英乱世录重发> 第二百九十二章 抉择

第二百九十二章 抉择

  第二百九十二章抉择

  张宁获知张献忠出走,召集众将商议军情。徐茂公和毕再遇都看出这是卢植、杨素反间计所致。毕再遇认为官军会在皋狼一带伏击张献忠部,而徐茂公却不这样认为。

  待众人向徐茂公看去时,只见他一边做沉思之状一边说:“张献忠既离开李自成,断不会留在并州地带起事,凉州地区非其能长久立足之地,河东、河内、长安各地其不敢入。据悉其曾行商于蜀地,熟知入蜀之道。故其必会绕道北地,再经武都一带进入蜀地。此人疑心甚重,不会直接按其意图行军,必会先反向北面而去,用以迷惑官军。杨素善于洞察他人意图,必会按张献忠之意加以引诱,让张献忠向北行军。杨素频繁调动大军,定会在此处设下重重埋伏……”

  徐茂公说到这里,用手指着张宁面前的地图,大家围上去看时,只见他的手指正指向一个地名——羊肠仓。

  “张献忠跑到这个地方去做什么?吃多了撑的。”程咬金不识字,他看见徐茂公所指的地方十分偏僻,不由嚷叫起来。

  “别人不会,张献忠会。他不但会这样迷惑官军,还会同罗汝才一样向官军假投降。”徐茂公老神道道地说道。

  说到这里,毕再遇眼前一亮,抚掌说道:“军师果非常人也,经军师指点,末将豁然开朗。一路之上,杨素皆会在向西南之要道设下重重疑兵,令张献忠改道。然后在羊肠仓将其一举歼灭。好计!好计!”

  “嗯,羊肠仓道若羊肠,数十里间道险隘,大军入内,有覆没之险也。张献忠常年行走于益并之间,又不读书,必不知其险也。其部将亦然。故彼定会行到汾水以做渡水之态,用以吸引官军主力……”徐茂公接着为大家分析起来。

  “军师,此地如此险峻,该如何救援?”张宁美丽的脸庞尽显焦虑,她不忍心让太多的起义军死在这里。

  “圣女决定要救?”徐茂公反问道。

  “要救,救不了将帅,能救一卒便救一卒。”张宁说得斩钉截铁。

  所有人都看着徐茂公,想听他的救援之计。大家都知道圣女是说一不二的人,前往羊肠仓已势在必行。

  徐茂公欣然点头说:“圣女大仁大义,令世绩五体投地……要救张献忠部也不难,只须兵分两路,一路绕道汾阳西北,进攻官军身后大营;一路沿汾水而上,从官军后面突袭,攻入羊肠仓。待攻击大营之军将敌扰乱之后,从后方攻入羊肠仓。两路人马前后夹击,加之被围的闯军,将官军分割成为数段,将其各个击溃,便可救人。只是……”

  “只是什么?”张宁听徐茂公道出变数,脱口问了起来。

  “只怕张献忠行军过快,待我军到时已被歼灭殆尽。”徐茂公知道张宁救人心切,也不卖关子。

  “立即兵发羊肠仓,救援张献忠!”张宁俏眉一挑,果断下令。

  要救人就要快,时间就是生命,晚一分钟都会死不少人的。这是在和时间赛跑,一刻都慢不得。

  “毕再遇、公孙述、谢映登、王君可、杨凡听令!”徐茂公开始调派兵马。

  “在!”众将应声答道。

  “命毕再遇为右路主将,其余各将为副将,率一万步卒沿汾水而上,从官军后面突袭救人。”

  “是!”

  “张定边、罗成、花木兰、程咬金随我护圣女自左路突袭官军大营,断其指挥。”

  “是!”

  “秦良玉听令,命你在此继续训练未出征将士,保驻地万无一失。”

  “诺!”

  不多时,驻地内大军齐聚,旌旗飘扬,队伍已整装待发。

  毕再遇率先领一万人出发。等其大军走出一段,张宁率三千骑兵、二千步卒出发。张定边和程咬金领骑兵为先锋,其余各将率步卒紧随其后。秦良玉前来送行,她想同张宁一起出征,可是她是最适合守驻地的人,一向懂大局的她,没有同张宁开口提要求,只是默默地看着主人率军出征。

  “木兰,照顾好圣女……”她差点流出泪来,这是她和张宁第一次分开执行任务,心中是多担心和不舍。

  “姐姐放心,木兰一定会照顾好圣女。”花木兰知道她的心情,重重地点头应道。

  在另一条道上,同样有一支八千人的队伍在前进,这正是张献忠的军队。他们果然如徐茂公所说正向北面行军。

  “义父,沿路虽有官军拦道,可我等不必一直向北行军。儿以为当寻其薄弱之处进击,及早向西南行军。”李定国一脸担忧地向张献忠建议。沿路来,他见道路变得不断蜿蜒曲折,担心官军向在前方设伏。

  “义父,定国之言不无道理,还请三思。”刘文秀也跟着提醒。

  “可望是何意?”张献忠征求孙可望的意见。

  “义父,儿以为既已至此,不妨再向前行军几日,待卢植将西南面大军调来追击我军时,我军再突然回头南下,则可一路势如破竹向西南行军。”孙可望的想法是将堵在西南各道上的官军引开,减少军队的牺牲。

  “好,就依可望之言行事。”张献忠也是这个想法,挥手让大军继续前进。

  不知不觉中,他们已进入羊肠仓道。只见这里道路狭窄,蜿蜒盘恒在险山之间,真如羊肠一般。

  大军越向里走,张献忠及众将越觉得不对劲,正想制止大军行进时,只听一声炮响,前面杀出了一彪人马,为首者长须飘飘,红光满面,手持一双囚龙棒,威风地坐在马背上,正乃杨林是也。

  孙可望知道来者是杨林,大吃一惊,对张献忠说:“义父,率军击杀高闯王者正是此人。”

  见到官军在前面堵截,张献忠已知不妙。他听说来将正是击杀高闯王的那支军队的统帅,心里拨凉拨凉的,差点打起寒颤来。

  “哈哈哈……张献忠,你已中了我家将军之计,今日你是插翅难飞了。”杨林见大哥算无遗策,开怀大笑起来。

  “不好,大军速速退出此处。”张献忠立即下达撤退命令。

  “轰隆轰隆……”

  大军还不得转身,只听背后声声巨响,回头看时,只见道上尘地飞扬,马声长嘶。不多时,只见两员大将率先杀到,他们正是卢象升和章邯。两人身后是五千骁骑。

  前后都有官军,张献忠的军队前进不得后退不能。作为一军之帅的他没有慌乱,拼命在想脱困之策。

  “定国,你最为骁勇,先率三千人拦住敌骑;可望、文秀、能奇率一千人护我上前,其余各将稳住中军。”张献忠迅速思得一计,让三位将领保护他到阵前答话。

  “你可是张献忠?”正要下令进攻的杨林见敌军阵中有一将众星拱月般来到阵前,知道是敌军的重要将领,他想同敌将谈谈,于是大声问道。

  “在下正是张献忠,不知将军高姓大名?”张献忠明知故问。

  “本将乃伏杀高迎祥之杨林是也,你既是张献忠,如何还敢到两军阵前来送死?”杨林十分傲气地说。

  “原来是大名鼎鼎的杨将军,久仰大名,能见到杨将军真面,乃三生之幸。”张献忠有些谄媚地笑着恭维起杨林来,谁都不知道他想做什么。孙可望、刘文秀和艾能奇三人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嗯,你是何意?”两军阵前,对方主将这样的表现很少有,杨林不解地问。

  “将军有所不知,在下在闯军中历次被李自成部欺压,细细思之,方知已犯大错。为痛改前非,在下率部脱离闯军,正要去寻卢将军相投,恳求以戴罪之身杀敌报国,不想能在此遇到将军,真是福气。还请将军代罪民向卢将军转达来意,给兄弟们一条路子。”张献忠心里明白,此时同官军打仗,只有死路一条,于是决定冒一次险。

  “义父……”

  孙可望三人突然听到这样的决定,不解地叫了起来。

  “住口!”张献忠没让他们开口说话。

  “果然。”杨林脑中冒出两个字来。他面不改色地问道:“张献忠,你休要骗本将。你要投卢将军,卢将军屯军之处可不在此,难道你想效仿罗汝才不成?”

  “将军有所不知,若是我直接去投卢将军,必出不得闯军营地。那李自成心狠手辣,若让其看出端倪,我等哪还留得性命。向北绕道,实乃不得已而为之也。”张献忠脸不红心不跳地解释起来。

  “原来如此,好,本将暂切相信于你。”杨林回了一句,稍做沉思之状后接着说:“不瞒你说,卢将军就在前面,你率部随我前去见卢将军,如何决断,交由卢将军定夺,如何?”

  “多谢将军成全。”张献忠在马上向杨林施了一礼,大声说道。这样做是为了让杨林相信他是真心投降。

  “听我号令,大军全数靠边,让张将军率军通过。”杨林向将士们下达命令。

  所有人马全数让到了山体一侧,让出悬空一面给农民军通过。农民军们看了让出来的路,汗毛都竖了起来,若是官军不高兴,轻轻一推,就能把他们推到山崖下或是荆棘丛中。张献忠同样看出了问题。

  “你等看我眼色行事。”张献忠轻声对身边三将做了交待,抬头对杨林说:“将军,有天军在侧,罪军不敢擅动,可否令天军先行后退……”

  “哈哈……张将军这是不相信我军,这有何不可?”杨林回头再次向大军下令:“全军听我号令,后退至宽阔之地让张将军部先行。”

  命令下达后,杨林向杨玄感使了个眼色,杨玄感心领神会,带着官军迅速向后退去,农民军也迅速将消息传递给了后部的李定国,李定国接到命令,向卢象升、章邯做了说明。这两人听后相视一笑,答应李定国不会向农民军出手。

  杨林、杨大眼及数百亲卫引着张献忠及农民军向羊肠仓纵深之地行去。一路上,张献忠都在寻思如何率军从官军眼皮底下逃生。孙可望三将时时盯着他的眼神,只要他一声令下,他们就会动手。

  杨林和杨大眼虽然和张献忠离得很近,可两人身边都有卫兵做着周密的护卫,他们很难找到下手的机会。

  走了半个多时辰,只见前面有一条小岔道爬在山间,岔道往下是一个开阔的地带,过了开阔地带,再向前就是栈道或是石阶了。张献忠见官军都朝开阔之处退去,不时拿眼光去瞟那条小道。他们的前面只有六百多官军,若是到了岔口处突然动手,他们有很大的机率向山上逃去。他转眼一想,卢植、杨素之辈不可能不在这条道上设伏,此道很有何能是一条不归路。

  他自然不会真心投降,也不敢真将人马带到卢值面前,从罗汝才的事件中,他深知卢植、杨素这帮人并不好骗,而且会烧好了水等米下锅。

  何去何从,张献忠一时难以决断。他一边同杨林说着话,一边让大脑高速运转,从方方面面去判断官军的意图和各种可能性。

  放眼向前看去,杨玄感带着退回去的大军大部已到了那片山中的平地,只见他们东一簇西一簇散落着坐在地上,完全一种打完仗后的表现。

  “看官军的毫无防备的样子,难道官军真相信我被李自成逼得无路可走,真心向他们投降?”眼前的种种让他不禁想到了这一点。“那他们为何那样对待罗汝才呢?”他迅速否定了这个想法,他不会认为自己能得到官军的特殊对待。

  越向深处走,李定国越觉得不妙。他甚至看出官军是想诱敌深入,再合力将他们一举歼灭。他心急如焚,可无法向张献忠提出自己的看法,因为他离张献忠很远。又不能派人前去禀报。

  孙可望也琢磨出了敌人的心思,他不时拿眼神去提醒张献忠,可他发现张献忠忙于应付杨林,没有给他任何示意。

  李定国回头去看,只见官军骑兵行走非常不畅,很多骑兵已下了战马,牵着战马前行。这是击溃这支骑兵的最好时机。可是张献忠在前部,若是他发动进攻,张献忠很可能被官军第一时间擒拿。

  他不敢擅自行动,只是悄悄传令后队将士做好战斗准备。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
  2. [历史军事] 琅琊榜前传之筹谋十二年
  3. [历史军事] 蜀汉之昭烈大帝
  4. [历史军事] 穿越水浒的医者
  5. [历史军事] 九州恃风雷
  6. [历史军事] 再造大宋之怪我不小心
  7. [历史军事] 都穿越了,谁还惯着你,造反!
  8. [历史军事] 退婚后,我开启了万界召唤系统
  9. [历史军事] 穿越古代和离妇,她把娘家兴旺了
  10. [历史军事] 最强斥候之我叫马小刀
  11. [历史军事] 人在乱世当世子,娘子却是大剑仙
  12. [历史军事] 棺越:开局便是冒牌货
  13. [历史军事] 开局村花来救驾,吾许你一个天下
  14. [历史军事] 大唐:李世民的头号打手
  15. [历史军事] 家父汉武帝!
  16. [历史军事] 穿成农夫,我靠采山货养家
  17. [历史军事] 抗战:打造重装合成旅,决战淞沪
  18. [历史军事] 绝世小书儒
  19. [历史军事] 明末:乱世崛起
  20. [历史军事] 变身武则天,我征服了李世民
  21. [历史军事] 大明:开局老朱为我号丧百天!
  22. [历史军事] 回到大汉打天下
  23. [历史军事] 我在大秦发展高科技
  24. [历史军事] 东汉不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