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6 封控防疫

  贞观十年,关内、河东疾病,命医赉药疗之——《旧唐书·太宗卷》。

  第二天陈景恪还没有等到工匠,反倒先等来了李世民两口子。

  这两天正忙,他是真不欢迎这俩人。而且昨天才见过,这才隔了一天能有啥大事儿,还要劳动你俩跑一趟?

  只是没办法,谁让人家是皇帝皇后呢,赶紧把人迎到后院。

  李世民倒也没有拐弯抹角,直接道明来意:“关中疫病迅速蔓延,不知真人可有良方教我?”

  闻言孙思邈也忧心不已,道:“不知是何种疫病?”

  李世民拿出一份奏折递给他到:“伤寒,具体情况就写在这其中,真人请看。”

  孙思邈拿起奏折翻看一遍后道:“确为伤寒,此症前贤张仲景已然攻克,陛下可着人照方抓药送往疫区,当能控制伤寒蔓延。”

  李世民道:“昨日我已让人抽调药材去疫区,然朝廷抽调的药材还需一些时日才能送到。”

  “且此次伤寒来势凶猛,我怕等药材送到疫病会蔓延至更多区域。不知真人可有办法缓解疫病,为朝政争取救援时间?”

  孙思邈摇摇头道:“恐怕要让陛下失望了,对伤寒贫道也所知不多,只能按照前贤留下的方剂照方抓药而已。”

  李世民失望的道:“这可如何是好呀。”

  这时一旁的长孙无垢开口说道:“景恪,你的鬼点子最多,有没有法子帮帮姨母?”

  陈景恪总觉得这两口子哪里不对,不过因为忧心疫病他也没有再多想,就说道:“对伤寒我倒是知道一些,是有一种什么杆菌引起的。”

  李世民两口子心中一喜,迅速的交流了一下眼神,果然没白来啊。

  孙思邈则苦笑不已,他岂能看不出皇帝两口子就是奔着这傻徒弟来的。不过这也说明了帝后对陈景恪的重视,是一件值得高兴的消息就是了。

  同时他也对伤寒很好奇,不知道这个徒弟能拿出什么样的法子。

  “这种细菌喜欢湿冷的阴雨天气,秋冬交替和冬春交替的时候往往是高爆发期……它最惧怕光、热、干燥,太阳出来半天就能晒死了,用开水煮也能杀死。”

  李世民插话道:“山东道和关内道正经历连绵的阴雨天气,已持续十余日,疫病也是阴雨天气到来之后才大规模爆发的。”

  陈景恪就说道:“那就没跑了,这种病菌的生命力很顽强,离开人体在水中还能存活半个月之久……凡是病人接触过的水源都会成为传染源。”

  “病人本身就是传染源,和他们接触过的人也容易被感染,甚至他们使用的衣物、排泄物等等都会成为传染源。”

  “想控制住不让疫病蔓延,第一条就是封锁疫区,不可让疫区的人与外界接触,人为切断传染源。”

  “在疫区内部展开卫生防疫……勤洗手洗脸,不喝生水不吃凉食,排泄物不许随地倾倒……这些法子不只是对伤寒有效,所有的疫病都可以使用。”

  陈景恪就把前世防疫知识以及封控大法给拿了出来,能不能普及,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他也不知道,但至少比毫无办法要强。

  果不其然,李世民对这个法子就很喜欢,马上就提笔记录了下来。

  孙思邈则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想到了之前陈景恪和他说过的细菌、病菌之类的东西,这一套防疫方式完全照应了这些理论。

  按理说以他的医术应该能想到这些方法,只是有些东西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式,且他接触这套理论时间还太短,遇到难题还是情不自禁的用老方法去思考。

  长孙无垢欢喜的看着陈景恪,越看就越是喜欢,这个甥子果然是自己的福星呀。

  “对了,你要的工匠我已经让将作监给你抽调了,下午就能送来。”

  “谢谢姨母。”陈景恪抿了口茶,想要说一下匠籍的问题,但最终还是没有开口。

  在别的问题上李世民和长孙无垢或许不会吝啬,但国家制度问题上,他还没有发表意见的资格。

  他能做的就是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向世人展露出治国方面的才能,才有资格参与到制度改革上来。

  所以他就把话题转到了另外一处:“姨母,我听说高句丽势大难治,为何我们不慢慢的向辽东移民,建立城池村庄,然后一步步蚕食他们呢?”

  长孙无垢没想到他会问这个问题,不知道该不该回答,就有些为难的看向李世民。

  李世民也很意外,但他想的更多,难道这位小真人有解决高句丽的办法不成?想到这里他就兴奋起来。

  要说现在他最想征服的势力,既不是岭南的冯氏,也不是北方的薛延陀,而是东北的高句丽。

  想到这里李世民就决定稍微和陈景恪说一下难处,如果他有办法那就再深入的聊一聊。

  “往辽东移民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寒冬,那里冬季漫长气温寒冷洒水成冰,百姓缺少冬衣无法存活。”

  陈景恪有些错愕的道:“啊?难道不是因为天气太冷无法种植庄稼吗?”

  李世民失笑道:“谁说的?若是无法种植庄稼,高句丽人是怎么活下来的?那里虽然寒冷,但一年也能种一季庄稼,且土地肥沃产量不比中原低。”

  “这……”陈景恪心中把前世的某些所谓史学家骂了个狗头淋血。

  前世他看一本正儿八经出版的史料介绍,说东北年积温低不适合农作物生长,生活在这里的人只能够靠渔猎生存。

  这种原始的生活方式无法支撑大规模移民,所以中原王朝一直无法有效统治这里。

  直到玉米土豆传入中国,才开始开发东北。后来日本又把耐寒水稻弄了过来,才有了后来的东北腾飞。

  当时他信以为真了,一直以为古代不能开发东北是缺少耐寒农作物的原因。昨天翻出那几粒稻谷,还兴奋的不行。

  结果就被打脸了。

  还好他多嘴问了一句,没有直接把水稻种子拿出来,要不然丢人就丢大发了。

  李世民看出他表情有些异常,不过不知道原因也没有多问,而是道:“景恪可有度过寒冬的法子?”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我是大明瓦罐鸡
  2. [历史军事] 三国:偷偷发展吓坏众诸侯
  3. [历史军事] 穿越三国之与妻行
  4. [历史军事] 霸业天子
  5. [历史军事] 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6.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7.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8.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9.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10.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11.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12.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13.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14.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5.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6.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7.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8.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9.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20.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21.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22.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23.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24.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