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3 疫病

  (有书友已经发现了,是的,换书名了。上一个名字实在太差劲儿,就换成了这个,希望能多骗几个无辜书友进来。(*^▽^*))

  孙福财一路来到甘露殿,在这里见到了正和房玄龄等人商议国家大事的李世民,他弯着腰目不斜视把长孙无垢的话说了一遍。

  听完后,李世民若有所思的道:“今日可有人入宫?”

  孙福财小心翼翼的道:“小真人入宫探望娘娘,刚刚方才离去。”

  李世民心下了然,道:“好,回去告诉娘娘就说我知道了。”

  “喏。”孙福财不敢逗留,倒退着离开大殿。

  殿内众臣表面不动声色,心中则各自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能自由出入皇宫表面看并不算什么正规的权力,然而却比任何职权都有用。

  满朝文武,非召见能自由出入皇宫的不超过双手之数。非召见有资格进后宫的,除了皇帝的子女一个都没有。

  这位小真人能随便出入皇宫见皇后,看来他在帝后心目中的地位比大家想象中的还要高啊。

  有必要加注。

  李世民好似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继续刚才的话题道:“房卿你继续说疫病之事。”

  房玄龄接上被打断的话茬,道:“此次疫病来势凶猛,云、朔、代、岚等六州之地皆已沦为疫区,且疫病正向关内蔓延,若不加以治理恐会导致生灵涂炭。”

  李世民表情变得凝重起来,道:“可知是何种疫病?”

  房玄龄回道:“据当地郎中诊断为伤寒之症,应是河东、关内连绵阴雨所致。”

  李世民紧绷的那根神经放松了一些,倒不是伤寒不严重,而是这种疫病每年都会爆发上几次大家都已经习惯了。更关键的是,伤寒有药可治。

  最可怕的还是天花之类的,那真是人间惨剧。

  “疫病当早做预防,不可使其扩散,诸卿可有良方?”

  魏征起身道:“当从附近各州抽调药材前往疫区,用以治疗灾民,再令义仓放粮赈济灾民。”

  温彦博反对道:“不妥,关内及河东的阴雨并未造成水灾,百姓并不缺粮。若朝廷下令开仓放粮,反会给地方官吏可乘之机。”

  侍中杨师道亦道:“当前秧苗已有尺许,并不惧怕此等阴雨天气,反而因为获得了充足的雨水灌溉,今秋必是丰收之年。”

  他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也是反对开仓放粮。在场的众人包括李世民其实也都是反对动义仓的,现在的疫区缺的并不是粮。

  “好,就依魏卿所言,从各州抽调药物进入疫区。令疫区各义仓做好准备,等待朝廷命令开仓放粮,以防不测。”

  “喏。”

  众人都明白这就是拒绝开仓放粮了,后半句纯粹是照顾魏征面子。

  这时宇文士及说道:“陛下,孙真人乃神医,若他愿意出手当能更快的控制瘟疫。”

  李世民也是心中一动,不过他想到的不是孙思邈而是陈景恪,这位小真人会不会知道一些治疗疫病的方法?

  他并没有把这个想法说出来,而是顺着宇文士及的话道:“宇文卿不说我差点把孙真人忘了,明日我就亲去紫霄观请教。”

  之后众人具体商量了一下抽调药材的问题,很快拿出了具体的方案,又讨论了一些别的政务才各自散去。

  等人都离开,李世民就起身去了立政殿。他很好奇那位小真人说了什么,让皇后特意来请他。

  一路来到立政殿,在长孙无垢那里看到陈景恪写的几页纸,激动的差点把桌子拍碎。

  “好好好,有此法在岭南乃至交趾将真正为我大唐所有矣。景恪真乃福星也,观音婢你这个甥子认的好,认的妙呀。”

  长孙无垢也很高兴,但还是说道:“二郎莫要着急,此法可不可行还要试过才知道。”

  李世民道:“我懂,我会先派人在朝廷掌控的区域悄悄的进行验证,等确定此法有效……嘿嘿……我要那冯盎在大兴殿为朕跳舞助兴。”

  后世人恐怕不了解,冯家明明是史书上的正面人物,维护了国家统一,为啥李世民这么恨他们?

  从历史的大角度来看,冯氏确实客观上维护了华夏一统的大局,值得后世子孙尊重。

  但对于大唐朝廷来说,他们很不喜欢这种割据势力,尤其是冯氏表现的并不如表面那么臣服。

  岭南俚人之主最早是高凉冼氏,他们从先秦时期就是岭南大酋长,一直持续到隋朝时期。

  冼氏最后一任大酋长就是大家熟知的冼夫人,她才是真正的女中豪杰,一心为国的巾帼英雄。

  她嫁给冯宝,生下冯仆,冯仆生下冯暄和冯盎两兄弟。

  等冼夫人去世,冯暄和冯盎就李代桃僵取代冼氏成为岭南最大的地方势力,高凉冼氏从此没落再没有出现在史书上。

  冯家两兄弟才能确实很出众,但丝毫没有冼夫人的大义,相反一直谋划割据岭南。

  当年冯暄和岭南俚僚人其他酋长勾结在一起造反,冯盎表面臣服唐国实际上按兵不动坐视乱起。

  他们兄弟俩打的什么主意不是瞎子都懂。

  幸好岭南出了个宁纯,他出身岭南俚人豪门宁氏,却深明大义心向朝廷。冯暄等人造反的时候,他不惜和家族决裂带兵平乱。

  凭借一己之力把冯暄、谈殿、宁道明等反叛势力打的丢盔卸甲,保住了大唐在岭南的基本盘。

  到了这个时候冯盎也坐不住了,就起兵威胁宁纯的侧翼,宁纯无奈只能退兵。

  后来冯暄死亡,冯盎干脆也不装了亲自起兵造反,又被宁纯给挡住了。

  可以说要是没有宁纯,冯家早就造反成功成为事实上的岭南王了。

  等到贞观四年唐朝打败东突厥成为真正的霸主,就准备回头收拾岭南冯氏,冯盎一看情况不对赶紧跪下喊爸爸。

  李世民根本就不相信他,只是碍于岭南三大患以及俚僚人不好治理。不得不捏着鼻子接受了他的投降,默认了冯氏割据岭南。

  冯氏也知道中央王朝迎来了新一轮的巅峰,自己没有实力造反,就老老实实的当起了岭南王。

  但对于李世民这样的雄主来说,这就是一种屈辱。

  之前他找不到解决三大患的办法,又不想用人命堆,只能无奈接受现实。现在有了貌似可靠的法子,自然第一时间想到收拾冯氏来洗刷屈辱。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
  2. [历史军事] 荒年,官府强制发俩老婆
  3. [历史军事] 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
  4. [历史军事] 大宋:大明没想到吧,我还活着
  5. [历史军事] 穿越后周:从校长到圣宗
  6. [历史军事] 天下第一小乞丐
  7. [历史军事] 我是大明瓦罐鸡
  8. [历史军事] 三国:偷偷发展吓坏众诸侯
  9. [历史军事] 穿越三国之与妻行
  10. [历史军事] 霸业天子
  11. [历史军事] 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12.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13.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14.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15.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16.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17.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18.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19.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20.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21.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22.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23.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24.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