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史上最强太子> 第541章 太上归来,朱元璋的欣慰

第541章 太上归来,朱元璋的欣慰

  两年后,大明开疆五年,八月十二。

  一支豪华的车队,来到南京城南门外。朱标率领十位郡王兄弟,太子朱雄英以及七个皇子,乃至于大明文武百官,出城迎接。

  并非凯旋而归,却能有这么大面子的人物,自然是大明太上皇帝朱元璋和太上皇后马秀英了。

  朱元璋夫妇从开疆二年开始游历全国,到现在回到南京,已经近四年了。

  虽然一直书信往来,但是,亲人相见,自然是甚为激动。回城的路上,朱元璋干脆让朱标上来,和他共乘一座銮舆。

  闲聊了几句后,朱标忍不住问道:“父皇这四年来,游历天下,不知最大的感触为何呢?”

  “怎么?想听咱这当爹的,夸你几句?”朱元璋笑吟吟地,满面慈爱之色向朱标看来。

  “呃……如果能得父皇赞誉,儿臣自然是欢欣鼓舞。但是,如果父皇要指出儿臣的不足,那也是一件好事,儿臣洗耳恭听。”

  朱元璋摆了摆手,道:“那标儿你恐怕要失望了。咱说过,退位之后,朝政概不过问。你的治政,无论是咱觉得好的,还是觉得不好的,咱都不想说。不过么……”

  “什么?”

  “从字面的意思,说说咱最大的感触,还是没问题的。咱最大的感触啊,就是……”

  说话间,他拍了拍脚下那皇帝的銮舆,道:“这玩意儿啊,不是什么好东西,威风倒是威风了,坐着很不舒服。倒是标儿你,让人发明的四轮马车,却是真真正正的好物啊!有没有这四轮马车,咱游历起来,完全是两回事。”

  这是朱元璋的心里话。

  朱元璋一直以为,即便他身为太上皇帝,拥有当世最好的待遇,又不着急赶路。这种长途旅行,也太舒坦不了。

  然而,朱标命人开发的四轮马车,却令他喜出望外了。

  皇帝的銮舆,当然也是四个轮子的。不过,皇帝的銮舆四个轮子连为一体,无法灵活转向。若要改变方向,就必须用蛮力生拉硬拽了。再加上颠簸、泥泞的道路,长途旅行能舒坦得了吗?

  但是朱标开发的四轮马车,是将前两个轮子装在一个车架上,后两个轮子装在另一个车架上。后面的车架和前面个车架上用一根立轴连接。如此一来,灵活转向毫无问题。

  因为采用了最先进的弹簧和减震工艺,四轮马车的舒适性再上一层楼。

  另外,经过严格训练的、四匹高大威猛的夏尔马同时拉着,整个四轮马车完全可以将内部空间做的很大,简直就是一个房间大小,完全不会狭小憋闷。

  还有,大明的水泥路修的越来越快,越来越多。朱元璋在大明内地十五行省的通都大邑内通行,几乎处处水泥路,别提多平坦了。

  四者叠加起来,这近四年来的长途旅行,可比朱元璋预想中舒坦太多了。

  “四轮马车?”朱标道:“那父皇这次回京,可是正当其时。我大明的一支探险队在南美洲发现了一种叫做橡胶树的植物。经过科学院研究,用这树流出来的树胶,可以做成叫一种橡胶的东西。橡胶用来作轮胎,有着奇效。多了不敢说,如果我大明的车辆全换成橡胶轮胎,至少能增加三成运力。减震更是这橡胶的特长,父皇那辆四轮马车,换上这橡胶轮胎,恐怕即便没有水泥路,也不会太颠簸。”看書溂

  “那敢情好。咱这三年多,主要是在大明内部十五行省转着。换上这橡胶轮胎后,咱就先去东北,再去北极看极光!诶,对了……”朱元璋道:“标儿,你这次催咱回来,不是说,美洲发现了一些高产作物,让咱看看吗?现在,那些高产作物怎么了?”

  “红薯、玉米、土豆、花生,都已经收获过一季了,父皇可以好好尝尝。”

  “已经收获了啊……那还有没有长在地里的?”

  “有啊。这些高产作物里面,产量最高的是土豆。儿臣特意,在皇宫的御菜园里面种了两亩。用最好的肥料最精心的照管,且看看,这土豆到底能有多大的潜力。最近两天,这两亩地也该收获了。不如,父皇明天,亲自去看看?”

  “还明天干什么?今天!就现在,咱们去御菜园!”朱元璋迫不及待地道。

  没办法,朱元璋虽然知道,大明现在地广人稀,风调雨顺,粮食多的吃不清。

  但是,谁能保证,大明一直风调雨顺下去?

  万一,哪天老天不开眼,来个全国性的大灾呢?

  童年的饥饿经历,让朱元璋对高产作物渴望到了极点。

  事实上,何止是朱元璋啊?

  民以食为天!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大明军民百姓们,乃至于皇帝朱标本人,谁不因为这高产作物而兴奋?要不然,朱标至于会特地写信,请朱元璋回来看看?

  当即,他们也不按照原计划回宁寿宫了,直接去了皇宫后面的御菜园。

  “开挖!”

  随着朱元璋亲自一声令下,三十名宦官齐动手,小心翼翼的开始挖掘土豆。

  废话,能不小心翼翼吗?

  大明皇帝朱标,大明太上皇帝朱元璋,大明太上皇后马秀英,这三位天下最尊贵的人物,都眼睁睁的看着呢。

  尤其是太上皇帝朱元璋,不仅眼睛几乎一眨不眨的看着现场,而且还下了极其严格的旨意:不求快,但求准确。如果谁因为粗手大脚漏掉了一颗小土豆,都仔细他自己的皮!

  终于,一颗颗土豆被挖了出来。

  这些土豆分成数堆,开始称量统计。

  五十斤三两四钱!

  一百零二斤八两七钱!

  两百一十八斤五两四钱!

  ……

  三千六百八十二斤三两二钱!

  ……

  八千九百六十五斤四两三钱!

  ……

  一万零一斤三两两钱!

  最终,朱元璋眼睁睁看着,最终的统计数字达到了一万零一斤三两两钱!

  两亩地的产量是一万斤多一点,一亩地就是五千斤左右了。

  这个数字在后世,完全不算什么。毕竟,后世的土豆种子是精心培育的。就算亩产万斤的都是平常事。

  但是,在这个时代,简直晃花了朱元璋的眼睛。

  “万……万斤?这玩意儿,真有万斤的产量?”

  “父皇眼睁睁的看着,那还能做得了假?”

  “这御菜园的地,也不是顶好的良田啊。”朱元璋道:“咱记得,如果种稻谷的话,也就是一亩地能产两石大米。这岂不是说,土豆的产量,是大米的近二十倍?”

  朱标道:“当然没那么多。父皇不知道,我这土豆,用了南洋的鸟粪以及青海的钾肥做肥料,氮磷钾充足,才有了如此产量。用上这些肥料后,即便种普通的稻谷,也至少能有三石的产量了。而且,大米是干的,土豆里面还有大量的水分。儿臣估计,四斤土豆才能相当于一斤大米。所以,这土豆的产量,只能相当于不到三倍的大米产量。”

  “那也不得了啊!凭白多了两倍多产量,要是再不满足,可就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了。呃……对了,标儿,这土豆的口感如何?”

  “父皇尝尝就知道了。不如,咱们今天,就吃顿土豆炖牛肉?”

  朱元璋有些犹豫,道:“再宰一头原牛,不大好吧?再说了,原牛那么美味,配什么菜都好吃。也显不出土豆的真正风味不是?”

  “那就单独炖一些土豆,父皇尝尝。另外,再用牛肉炖一些土豆,父皇也尝尝。对了,这牛肉,不是原牛牛肉,而是海牛牛肉。”

  “海牛?”

  “海牛是美洲的一种特产。这玩意儿可不像是原牛那么稀缺,儿臣已经下旨,让科学院研究,在海边人工养殖海牛的技术了。”

  “那就这么办吧。单独炖一些土豆,再来一顿土豆炖海牛!”

  ……

  单独炖土豆,当然不算多么美味。不过,第一次吃土豆,比单独吃大米白面的感觉,可要好多了。土豆的美味再次超出了朱元璋的预计之外,他连连赞叹,笑容满面。看書喇

  品尝了海牛炖土豆之后,朱元璋就更高兴了。

  海牛这种生物的味道,就像最为鲜嫩的牛犊,虽然不如原牛,但也是世间最美味的食物之一。在历史记载中,海牛在被发现的二十七年后,就被人类吃光了。朱标穿越之前的那个年代,这种生物已经灭绝了三百多年。

  但在这个时代,海牛还是有着庞大的种群的。

  听说美洲有那么多的海牛,以吃海草为生,能为帝国提供大量的肉食。品尝着如此美味的土豆炖海牛肉,再喝上几杯茅台烧春,朱元璋醺醺然,别提多高兴了。

  他轻轻拍着朱标的肩膀,道:“咱早就说过了,退下来之后,不想评价你的治政。但是,标儿啊,现在咱不得不说。你开启大航海,简直是神来之笔!好!好啊!标儿!你干的实在是太好了!真是生子当如吾儿标啊!”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2.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3.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4.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5.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6.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7.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8.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9.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0.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1.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2.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3.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4.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5.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6.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7.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8.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19.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0.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1.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2.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3.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
  24. [历史军事] 三国:神选项羽,震惊十八路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