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史上最强太子> 第440章 大明虽大,却没有一寸土地多余

第440章 大明虽大,却没有一寸土地多余

  “喏,就是此物了。”

  帐篷内,铺着一层厚厚的羊毛地毯。现在,朱标弯下腰去,随手抓起了一把泥土。

  冯胜道:“殿下的意思是,土地胜于任何奇珍异宝?微臣受教矣!”

  虽然心里面颇为不以为然,但冯胜再大的功劳,也不哪敢在朱标面前犟嘴啊,只能是恭恭敬敬地受教。

  再者,这番大道理,也没法子反驳不是?

  朱标却微微摇头:“哪里,宋国公误会了。孤说的,不是那些大道理,而是、是字面的意思:此物的价值,要远胜过什么银鱼、沙草。”

  “不是……为什么啊?”冯胜满怀不解,道:“这湖布淖尔湖的岸边,盐碱太多,就算不是寸草不生也差不了多少。殿下您凭什么说,这玩意儿,能比银鱼、沙草还要值钱呢?”

  朱标道:“孤这么说,自然有孤的道理。这么说吧,把这些泥土,运往中原,每亩地撒上那么一二十斤之后……”

  “怎么样?”

  “多了不敢说,一亩地增产个百八十斤粮食、蔬菜,或者水果,完全不成问题。”

  “此言当真?不……不是微臣不相信殿下,但是这……这相当于,一斤泥土,至少换五斤粮食啊!这……这……这……湖布淖尔湖这种泥土,可是多了去了!”冯胜太过激动,说话都结结巴巴了。

  事实上,要不是说这话的朱标,冯胜恐怕不会相信半个字!

  “的确不少。”朱标微微点头,道:“大概,湖布淖尔湖附近类似的泥土,大概能有一万亿斤左右吧。”

  “那就是说,这些泥土至少能为我大明增产,五万亿斤粮食?”

  “确实如此!”

  冯胜掰着手指计算道:“我大明现在也没有一亿人。这……这一个罗布淖尔湖增产的粮食,岂不是相当于至少够大明咱们所有人,吃一辈子都吃不完?”

  明朝开国六国公里面,最贪财的就是冯胜了。他经常贪污战利品,以至于朱元璋经常大怒,打了胜仗也不给他任何赏赐——用贪污的战利品来顶战功,两清!

  不管怎么说吧,冯胜越是计算,眼睛越是光亮。既盼着朱标所言是真的,又感觉这数字太过离谱了。

  朱标却微微点头,道:“粗略计算,也可以这么说!”

  “这……这也太匪夷所思了吧!”

  “其实,没什么匪夷所思的。因为,这罗布淖尔湖北部的这种泥土,含有丰富的钾,就是最好的钾肥。”

  “钾肥?”

  朱标仔细介绍道:“钾肥,就是一种肥料的名字。大家知道,草木灰是可以肥田的吧?究其根本,就是草木灰里面含有一定的钾。所以,草木灰也是一种钾肥。”

  朱棣心中一动,道:“大哥的意思是,这罗布淖尔附近的泥土,就是比草木灰还要好得多的肥料?”

  朱标道:“准确地说,是罗布淖尔湖北岸,大约一万亿斤吨的泥土,是比草木灰强得多的钾肥。”

  “这哪是泥土啊!简直是钱啊!抓把土,就是能换成一把铜钱啊!”

  “没想到,这东察合台……不,我是说,咱们大明的叶尔羌行省,还有如此风水宝地!”

  “赚大了!实在是赚大了!我大明开疆叶尔羌行省,光这罗布淖尔湖,就完全能值回票价!”

  “多亏了太子殿下啊!要不然,咱们这帮大老粗,就是空入宝山而不识不是?”

  “其实,我觉得吧。那银鱼和沙草,也是一门了不得的生意呢?”

  “我相信!我简直太信殿下的话了!大家想过没有?这里是哪?古楼兰附近啊!这里,本来就是富庶之地啊!恐怕,当初的楼兰古国,就是用这些钾肥肥田!”

  ……

  哗~~

  大帐内顿时如同开了锅一样,众郡王、国公议论纷纷,满脸兴奋之色。

  当然了,朱棣不愧是历史上数得着的君王,还是比较冷静的。

  待人们的声音渐低,他说道:“这罗布淖尔湖的钾肥好是好,但就是罗布淖尔湖附近人烟罕至,道路难行。如果,咱们想顺利把这些钾肥运到中原,恐怕相当不易啊!”

  “确实!”冯胜一撮牙花子,道:“咱们这次攻打东察合台国,进军太顺利,奴隶抓的太少了些。想要开发这些钾肥,相当不容易啊!也不知道,花二十年的功夫修路,到底行不行?”

  朱标道:“其实,孤刚才只是告诉你们,罗布淖尔湖有这些宝物,开发之事,却是不急。”

  冯胜催促道:“不能不急啊!那可是能一亩地多产百十年粮食的肥料!咱们大明,一亩地的税收才多少?这是富可敌国的买卖,于国移民,都大有益处啊!”

  虽然这罗布淖尔湖的矿藏,肯定是朝廷的。但是,这海量的财富,稍微露出一点点来,就是金山银海!听说朱标不准备马上开发罗布淖尔湖,贪财的冯胜,简直急的如同百爪挠心一般!

  “诶!”朱标却是微微摇头,道:“谁告诉宋国公,钾肥只有罗布淖尔湖附近有呢?”

  “别的地方还有?”

  “当然。”朱标道“实不相瞒。青海湖附近,其实也是有钾肥的。而且,无论开采难度,还是运输难度,都远在罗布淖尔湖附近的钾肥之下。朝廷如果要开采钾肥,肯定会开采青海湖附近的。”

  “那青海湖附近有多少钾肥的储量?”

  “跟罗布淖尔湖附近差不多,大概也是一万亿斤吧!”、

  “天啊!又是一个一万亿斤!”冯胜都感觉,自己晕晕乎乎地如在梦中,道:“没想到,不仅是叶尔羌行省,连青海行省,都如此值钱!我大明的风水宝地,何其多也!”

  “其实,也不仅仅是叶尔羌行省和青海行省。”

  顿了顿,朱标面色一肃,道:“实不相瞒,孤将诸位召集到这里,有两个目的。其一,是通知四弟燕蓟郡王朱棣,准备开发青海湖畔的钾肥,利国利民。”

  朱棣原本的驻地在青海西宁,开发青海湖畔的钾肥,当然要朱棣出力。

  朱棣站起来,深深一躬,道:“如此利国利民的大事。臣弟必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标继续道:“其二,就是告诉诸位,你们这几个月来,为我大明开疆叶尔羌行省,究竟意味着什么。的确,表面上看,无论是青海行省,还是叶尔羌行省,都地广人稀,贫瘠之地太多太多,似乎没有多大的益处。但是,在这些表面上的贫瘠之地里,不知蕴藏着多么类似钾肥的惊人的财富。我想说的是,开疆拓土,无论是富庶疆土,还是贫瘠的土地,都是天大的功劳!大明虽大,却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看書喇

  “好,好一个大明虽大,却没有一寸土地多余!”李文忠由衷叹道:“往昔,吾一直以为,土地越富庶越好。那些贫瘠的土地,对朝廷意义不大,今日受教矣!”

  朱棣也重重点头,道:“也就是说,天下根本就没有无用之地。大明藩王,建立藩国。不仅仅是将海外之地化为华夏熟土,而且将大明的触须深入海外之地,为大明吸取发展的营养,责任相当重大!”

  冯胜道:“之前臣真是没想到,那些不毛之地,竟蕴含着海量的财富!想到海外还有那么土地,尚不归属我大明,臣简直是浑身充满了干劲儿,想要为朝廷多打几仗啊!”

  “开疆拓土!一定要开疆拓土!”邓愈正色道:“我们这帮老家伙,趁着还能干得动,一定要尽可能地为国家开疆拓土!因为,每一寸土地的扩张,都是让我华夏的底蕴更加深厚,都让后世子孙多受一份余荫啊!”

  ……

  诸郡王、国公议论纷纷,满面兴奋之色。

  千言万语,其实都是一句话:大明虽大,却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大明疆域现在虽然已经极广,却还远远不够!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从一座城开始的争霸之路
  2. [历史军事] 大秦:奸臣矫诏,我扶苏绝不自尽
  3. [历史军事] 无限白粥无限米饭无限资源系统
  4. [历史军事] 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
  5. [历史军事] 大唐广播站2
  6. [历史军事] 大明:我这就一步登天了?
  7. [历史军事] 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
  8. [历史军事] 最强兵王在三国
  9. [历史军事] 大秦皇子:边关签到百年,世上再无仙
  10. [历史军事] 清初:我爆兵造反,你说神仙下凡
  11. [历史军事] 三国少年时代
  12. [历史军事] 综武:风流双修的我无敌了!
  13. [历史军事] 领主世界一开局从子爵开始!
  14. [历史军事] 穿越三国:觉醒隋唐英雄召唤系统
  15. [历史军事] 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
  16. [历史军事] 被诬陷流放?开局攻灭高丽自立
  17. [历史军事] 我在大唐用神笔具现神话
  18. [历史军事] 系统助我重振大明
  19. [历史军事] 三国:拯救太后,我做了几天太监
  20. [历史军事] 娶贾元春海外建国
  21. [历史军事] 明朝海盗王
  22. [历史军事] 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
  23. [历史军事] 从唐开始的克苏鲁
  24. [历史军事] 李二:我表弟过于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