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史上最强太子> 第414章 勿动,动则国灭矣

第414章 勿动,动则国灭矣

  朱标道:“当然有了。缅人崇佛,寺庙的佛像大都镀金,甚至是纯金打造!以缅人的蛮荒手段,都能开采那么多黄金,缅甸的金矿绝对不算少。而且,据儿臣所知,缅甸还盛产宝石的所在!红宝石、蓝宝石再所多有。只要挖着一颗,对升斗小民来说,就是暴富。父皇您想,如果,朝廷将麓川、缅甸的金、银、宝石矿藏,全部收为朝廷所有。并且规定,只要华夏子民缴纳一定的赋税,就能开采。会不会,有无数充满冒险精神的华夏子民,蜂拥而至呢?”

  “会!怎么不会?俗话说得话,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历朝历代,为了贩卖私盐铤而走险的事情,都大有人在,何况是真正的黄金宝石?不过……缅甸真有那么多黄金、宝石吗?”朱元璋眼前大亮。

  在历史记载中的朱元璋,更看重粮食和人口,对于工商乃至于黄金珠宝并不怎么重视。

  但是,在朱标的影响下,他的眼光已经今非昔比——黄金、宝石,的确无法用于战争。但是,这些东西的作用绝对不可小觑!

  黄金珠宝,就是钱财!

  有了钱,朝廷就有足够的能力,给百官增加俸禄。就有足够的能力,为百姓减少负担。距离那个“人人温饱由余,而且能读书明理”的世界,也就越来越近!

  再说直白一点,那些功臣勋贵、富商巨贾,掌握了那么多粮食肉食布匹,没有那么多奢侈品,他们宁愿“朱门酒肉臭”,也是不会拿出来的!

  朝廷掌握了大量奢侈品,就相当于掌握了海量的物资调用能力!

  所以,听到有这么多财物在,别说什么大明普通子民了,就是朱元璋都怦然心动!看書喇

  “当然。”朱标点头,道:“在缅甸,黄金本来就已经大肆开采。宝石虽然众多,却大都长在深山无人识,正等待我华夏子民开发。另外,据儿臣所知,在麓川和缅甸,还有传说中的翡翠呢!同样是本地人不识,正等着我华夏子民开发!”

  华夏古书上,当然有关于翡翠的无数记载。

  比如,东汉张衡《西京赋》中记载“翡翠火齐,饰以美玉”。

  南北朝时期的徐陵,在《玉台新咏序》中这样记述道:“琉璃砚匣,终日随身;翡翠笔床,无时离手。”

  另外,欧阳修在他的《归田录》里面,记载他得了一件“玉罂”,原本以为是“碧玉”的。后来,经一个老宦官鉴定,这玩意儿是翡翠的。只是翡翠器皿只有大内皇宫才有,世人不识。

  当然了,古书上面这些“翡翠”,和后世缅甸的“翡翠”是不是一回事,在后世之人看来是有争议的。

  但是,那不是关键!

  就如同美国的西部大开发,“黄金”只是个引子一样。“翡翠”同样只是个引子!只要能吸引,足够的人前来开发就行!

  而且,以朱标的身份地位,他说这玩意儿是翡翠,那就是翡翠了。

  只要能换来大量华夏勇敢的子民对缅甸进行大移民,朱标不介意为翡翠的名字进行背书。

  “什么?还有翡翠?”朱元璋高兴地道:“黄金、宝石、还有翡翠?都是好东西啊!这么多好东西,不仅能吸引无数大明的勇敢之士自愿前往缅甸,还能会为朝廷带来大量税收,真是一举两得啊!”

  当然了,朱元璋也明白,用“黄金、宝石、翡翠”,吸引华夏子民移民,并没有嘴里说的那般容易。

  顿了顿,他又有些担心地道:“现在我大明刚灭了梁王,兵锋正锐,麓川确实老实。麓川老实了,想必缅甸那三个王朝,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所以,朝廷纵然强取他们的矿藏,他们也就忍了。但是,夺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金银、宝石、翡翠矿的干系太过巨大,迟早是要生变的,朝廷不可不防啊!”

  “生变更好。”朱标道:“小规模的变乱,朝廷不必干涉太深。我大明那些前往缅甸的子民,为了保住他们的财源,就会在内地招募大量的人手保护矿场,岂不是更合了咱们的意?到了那时候,朝廷支持他们一些盔甲武器,也就是了。至于说如果是大规模的变乱,甚至有缅甸或者麓川官府参与的变乱么……”

  “如何?”

  朱标冷然一笑,道:“勿动,动则国灭矣!”

  这是当初,汉朝名人傅介子,出使楼兰,孤身一人当众斩了楼兰王之后,对楼兰人说的一句话。楼兰人闻听此言,果然畏惧大汉的威势,果然不敢拿傅介子怎么样。

  “勿动,动则国灭矣”,这句话也流传千古,展现了大汉的煌煌天威。

  现在,朱标引用这句话,意思是非常明显的:真发展到了那个地步,怎么也是十几二十年的事情了。到了那时候,华夏人已经在麓川以及缅甸扎下根来。整好以此理由,灭了什么麓川和缅甸!

  “好!好一个‘勿动,动则国灭矣’!”朱元璋连连点头,道:“标儿此言一出,可就将我大明定缅的方略,大体定了下来!想必,不出二十年,缅甸和麓川,就能入我大明之手!”

  “其实,不仅仅是缅甸,父皇请看……”

  朱标站起来,用手指着武英殿中挂着的简易地图,准备仔细说说他定下的平定中南半岛的大略。

  中南半岛,说穿了,就是交趾、缅甸和暹罗(泰国)这三个国家。

  交趾受华夏影响最深,也是最容易攻打的。到了灭掉缅甸的时候,想必交趾已经落入了大明之手。然后,两面夹击暹罗,中南半岛的大局也就定了。

  不过,朱元璋却不想继续听了。

  “啊!”

  朱元璋伸了个大大的懒腰,道:“不看了,不看了。今儿除夕,满朝文武都放假了,就咱们爷俩在这武英殿内谈论什么国家大事。一谈起来,还没完没了。过年了,大骡子大马都得歇一天。咱们爷俩再勤政,也不是这么个勤法吧?”

  朱标道:“那……儿臣告退?”

  “你走什么啊?”朱元璋道:“咱的意思是,今儿不是除夕么,咱们爷俩换了便装,出去逛逛。一方面是享享天伦之乐,一方面是好好看看,咱们一手打造的南京城!”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大明,从澳洲开始
  2. [历史军事] 夙志
  3. [历史军事] 从一座城开始的争霸之路
  4. [历史军事] 大秦:奸臣矫诏,我扶苏绝不自尽
  5. [历史军事] 无限白粥无限米饭无限资源系统
  6. [历史军事] 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
  7. [历史军事] 大唐广播站2
  8. [历史军事] 大明:我这就一步登天了?
  9. [历史军事] 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
  10. [历史军事] 最强兵王在三国
  11. [历史军事] 大秦皇子:边关签到百年,世上再无仙
  12. [历史军事] 清初:我爆兵造反,你说神仙下凡
  13. [历史军事] 三国少年时代
  14. [历史军事] 综武:风流双修的我无敌了!
  15. [历史军事] 领主世界一开局从子爵开始!
  16. [历史军事] 穿越三国:觉醒隋唐英雄召唤系统
  17. [历史军事] 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
  18. [历史军事] 被诬陷流放?开局攻灭高丽自立
  19. [历史军事] 我在大唐用神笔具现神话
  20. [历史军事] 系统助我重振大明
  21. [历史军事] 三国:拯救太后,我做了几天太监
  22. [历史军事] 娶贾元春海外建国
  23. [历史军事] 明朝海盗王
  24. [历史军事] 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