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史上最强太子> 第392章 入城,初议《海外国民法》

第392章 入城,初议《海外国民法》

  将士们“夸官”完毕,这场凯旋仪式,才算正式结束。

  稍后,按照大明朝廷一直以来的制度,在应天无家的将士,回城外的营房休息。有家的将士,从武定门进应天城。百姓们,从雨花门入城回家。大军的高级将领、文武百官,则随着朱元璋的仪仗,由正阳门入城。入了城之后,才会分散开来,各回各家。

  不过,朱标却没有坐自己的太子“太子金辂”,而是坐到了朱元璋的“皇帝玉辂”上。

  倒不是说,朱元璋对外彰显多么宠爱朱标。以朱家的父子之情,根本就不需做这些表面功夫。

  也不是说,朱元璋真有多么紧急的事情和朱标商量。大明幅员万里,小事固然多如牛毛,但现在四海承平,需要朱元璋和朱标紧急商议的大事,是真没有。

  事实上,朱元璋如此举动,纯粹就是两年不见了,想让儿子离得自己越近越好,要好好看一看,聊一聊。

  当然了,朱元璋乃是男子汉大丈夫,表面上却是不会显露那么多儿女情长。

  他和朱标所聊,也主要是朝廷政务。

  朱元璋道:“历朝历代,对于新取之地,无非是三种办法。其一,封建子弟,设藩国,由藩王治理。其二,设立郡县,遣流官,编户齐民。其二,封其首领为王,以夷制夷,进行羁縻。标儿治高丽,似乎采取了第四种办法,虽然设郡县,但主要官位,父子两代袭之。虽然编了户口,但是原高丽百姓和大明内地子民的待遇,并不完全等同。比如那些‘贱人’吧,必须付出绝大的代价,才能以低廉的地租租种官田。”

  朱标道:“父皇既然有此疑问,为何当初对儿臣的所为,没有任何干涉呢?”

  “咱干涉这点小事儿干什么?”朱元璋摆了摆手,道:“其一,你没费什么功夫,就把高丽打下来了。就算有什么不妥之处,再打一次便是,谅高丽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其二,你终究是要做咱这个位置的,无论是对是错,国家大政由你一言而决。咱做的每个决定,就都是对的?那也未必。你先拿高丽练练手,没什么不好。其三么……”

  “什么?”

  朱元璋微微一笑,道:“吾儿不是要一统寰宇吗?当然要有些我华夏先贤,从未有过的开创。咱觉得,标儿如此标新立异,定有一定的道理。”

  “多谢父皇如此信任。儿臣的确有些自己的考量。”

  “说来听听。”

  朱标道:“当初,我华夏大汉崛起,雄据东方的时候。在西方的万里之外,也有个不亚于大汉的伟大帝国,其名罗马。当然了,当时的汉人,称呼罗马这个国家,叫做‘大秦’。罗马帝国非常强大,罗马子民也甚为自豪。据说,有一个叫庞洛维的罗马人,曾经在战争中,孤身一人潜入敌方大帅的寝帐,进行行刺。这庞洛维被俘之后,敌军严刑拷打想从他口中得知罗马军情,但是他高呼‘我是罗马人’,坚决不肯说出一个字。后来,敌军主帅见他如此英雄,就不但没有加害,反而放了他。”

  朱元璋道:“恐怕那敌军主帅,主要不是敬这庞洛维的英雄,而是惧怕罗马的惨烈报复吧!当然了,这庞洛维也的确是个英雄,几乎可以和我大汉的傅介子推相提并论了。”

  傅介子,大汉使者,孤身斩了楼兰王。并且警告楼兰人:勿动,动则国灭矣!结果,楼兰人畏惧大汉威风,果然不敢动。傅介子不但全身而退,而且立了在长安为质的楼兰王子为王。傅介子孤身灭国,如此英雄,千百年后,都有人传颂。

  朱标道:“那父皇知道,这庞洛维,为何要高呼‘我是罗马人’吗?”

  “是因为,罗马乃是西方最强大的国家,他深深以为罗马人为骄傲?”

  “并不仅仅如此。”朱标道:“因为,当时罗马人虽然征服了广大的地域。但是,仅仅原来罗马的平民贵人,有着罗马国民的各项权力。那些新征服的土地子民,却只有纳税的义务,却没有罗马国民的权力。所以,庞洛维认为,其他人可能背叛罗马。但是,罗马人本身不可能背叛罗马。”

  朱元璋眉头微皱,道:“这似乎有些不妥。如果罗马,仅仅是罗马人的罗马。那些新占土地子民,能够服气?时间久了,恐怕叛乱此起彼伏啊。”

  “确实如此。以后,罗马新征服的各大城市,不断暴动。罗马人不胜其烦,就给予那些暴动的城市的子民,罗马人的一切权力。”

  “这就更不妥了。如此安抚叛贼,天下还有何人不叛?”

  “父皇英明。从那以后,罗马的叛乱,此起彼伏。后来,罗马人的策略再改,规定凡是征服之地的子民,就是罗马子民。如此以来,罗马大军所到之处,城市纷纷开城投降,罗马的疆土达到了极盛。”

  “这不是很好吗?”

  “但是,极盛之后,就是迅速衰退!很简单的道理,罗马的根本是什么?是罗马人本身!现在,既然那些新征服土地的子民,和原来的罗马人,并无任何区别。那罗马,对于原来的罗马子民,又有什么意义呢?危急存亡之秋,又有谁愿意为罗马效力呢?”

  “最后,这罗马如何?”

  “我华夏有五胡乱华,罗马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最终,罗马被日耳曼、斯拉夫、凯尔特这三大蛮族灭掉了。我华夏底蕴深厚,五胡乱华后,还有唐宋之兴。崖山亡天下之后,还有我大明崛起。但是,罗马灭亡之后,就真的灭亡了。因为,再没有什么纯正的罗马人。即便自认为纯正的罗马人,也不知到底为何而战。”

  “这的确是个问题!”朱元璋面色凝重地点了点头,道:“当初,汉武帝东征西讨,南屠北掠,将大汉土地扩充了一倍,是何等的威风?但是,他还是不得不下了《轮台罪己诏》。无他,他这样做的代价,是民不聊生,天下户口减半。大汉再强大,和那些妻离子散、填了沟壑的百姓,有什么关系呢?百姓都要揭竿而起了,汉武帝不认错,行吗?看来,国家强大之后,必须要让子民获得利益,而不是相反啊!”

  朱标道:“所以,儿臣以罗马为鉴,以大汉为鉴,觉得新占之土的子民,既不能不给出路,不让其享受大明子民的权力。也不能让其非常容易,就享受大明子民的各种权力,让原本的大明子民寒心。总而言之,内外,远近,亲疏,必须要有所区别。”

  朱元璋道:“所以,你让那些贱人们,至少缴纳二十五的五成地租,才能为我大明真正子民?”

  朱标道:“不仅仅如此。高丽毕竟是受我华夏影响最深,最容易融入大明的国度。甚至,高丽一半的国土,本就是我汉唐故土。上面的子民,很多都是我华夏子民的后代。所以,儿臣对高丽,已经非常宽仁了。事实上,对于以后的国度,儿臣准备制定一个《海外国民法》。”

  “《海外国民法》?什么意思?”

  “就是说,我大明新征服土地的子民,称为‘海外国民’。这些‘海外国民’,无论是种田、做工、还是经商、为官、从军,都和大明真正子民,有一定的区别。只有他们为大明做出一定的贡献后,才能为大明真正的国民。当然了,这一定的贡献,到底是多少?他们和大明真正子民的地位差距,定在多少为宜?还有,‘海外国民’和‘藩国子民’的区别在哪?‘海外国民’和‘大明子民’‘藩国子民’,如何互相转换?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儿臣一时间也计算不清楚。我准备集思广益,徐徐图之,争取三年内,将这《海外国民法》制定出来。”

  “妙啊!”

  响鼓不用重锤,朱元璋本来就是设计制度的行家里手!

  他稍微一考量,就眼前大亮,道:“好!好一个标儿!好一个《海外国民法》!不仅给了那些新征服子民以出路,还增强了我大明子民对国家的认同!不仅让那些海外国民争先为我大明一统寰宇出力,还让他们入籍后分外珍惜大明子民的身份!如此一来,何愁我大明能不能海纳百川,一统寰宇?完全可以说,这《海外国民法》,奠定了我大明一统天下之基啊!”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2.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3.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4.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5.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6.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7.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8.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9.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0.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1.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2.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3.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4.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5.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6.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7.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18.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19.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0.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1.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2.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
  23. [历史军事] 三国:神选项羽,震惊十八路诸侯
  24.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召唤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