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史上最强太子> 第377章 数九寒天,恐怖的明军后勤

第377章 数九寒天,恐怖的明军后勤

  两个月后,全州城,李府。

  “有远儿的消息没有?”

  “给老夫去府门外面迎着,万一今天,远儿就回来了呢!”

  “李校尉,你给老夫去新佑门去等着!一有远儿的消息,马上回报!”

  ……

  李成桂现在已经顶替了崔莹的位置,为高丽的守门下侍中,换句通俗的话说,就是高丽副宰相。然而,现在的他,毫无宰相风度。每过两刻钟,就催促手下,去外面查探儿子李芳远的消息。

  没办法,最近的李成桂,实在是郁闷坏了。

  按照他原本的计划,冬天到来,明军不但会受寒冷天气的制约,不再进攻。还会陷入高丽地方实力派的汪洋大海之中,后勤不断被袭扰,难以支撑。

  然而,事实上呢?

  随着朱标四道旨意的下发,众多高丽实力派们,哪还敢袭扰明军的后勤啊?

  没听朱标说嘛,王侯宁有种!

  那些高丽实力派的手下们,可随时准备反戈一击,拿昔日主子全家的性命,换取一场泼天大功呢!

  高丽的平民百姓,“贱人”们,更早就准备为明军通风报信,分了那些实力派的土地。

  现在的情况,是那些实力派竭力向明军表达他们的忠诚。那些平民百姓“贱人”们死死盯着他们的一切,试图证明这些实力派的不忠!

  明军在高丽,完全是个“裁判者”的角色,堪称稳如泰山。

  这些实力派们自保都困难,哪里能给李成桂帮半点忙?

  现在李成桂唯一的希望,就寄托在寒冷的天气本身,造成明军的后勤困难了。

  毕竟,残破的高丽,确实没办法供养朱标的几十万大军。

  然而,高丽朝廷虽然杀辛旽杀得痛快,但也把辛旽一手建立的情报网彻底废了。

  明军的辽东,究竟是什么情况?能给大明送来足够的军需吗?

  李成桂还真不清楚。

  于是乎,他将最得力的儿子李芳远,秘密遣到辽东,探查明军的后勤之事。

  到了现在,李芳远也该回来了吧?

  终于!

  “大喜!家主大喜啊!”一名家仆急匆匆跑入屋内,道:“五公子回来了!已经到了全州城外!”

  “快!快把远儿带来!”

  “是!”

  大约一刻钟后,李成桂终于见到了急匆匆从辽东返回的李芳远。

  “怎样?远儿,明军的后勤,究竟如何?你觉得,他们能撑过这个冬天吗?”李成桂迫不及待地问道。

  “父亲大人,您先有个心理准备啊!”

  李芳远的头一句话,就让李成桂的头顶凉到了脚底。第二句话,更是险些击毁李成桂的一切期望。

  “据孩儿所知,明军的后勤顺畅得很。别说今年冬天了,就是驻扎个几十年,都问题不大!”

  “那……那怎么可能?”李成桂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道:“唐军无法长期在三韩之地驻扎,辽军也不行,蒙军还是不行!凭什么,明军就可以?”看書溂

  “但是,明军确实可以。”李芳远苦笑道:“父亲大人可知,朱标总共率多少大军,攻入了我高丽?”

  “不是五十多万,号称百万吗?”

  “其实,那只是朱标虚张声势罢了。其实,明军真正进入我高丽驻扎的大军,只有二十万。剩下的三十多万大军,不在高丽,而在辽东。”

  “他们在辽东干什么?”

  “入冬之前,他们在修一种特殊的道路,叫水泥路。甚至于,不仅仅这三十多万大军,还有大量的东北子民,甚至更北一些的女真人,都被动员起来,修水泥路了。”

  “水泥路是什么路?很厉害?”

  “当然厉害了,简直是又快又好。这种水泥,不知是怎么做的。总而言之,运来时还是细微的粉末,但是浸湿了之后,再铺在地上晾干,很快就如同石头一样坚硬,如同镜子一样平坦。这么说吧,儿子刚见到这水泥路时,简直都惊呆了!要知道,即便咱们高丽王宫内,都没有多少如此坚硬平坦的地面啊!”

  “那这水泥路,明人到底修了多远?”

  “三十多万官兵,再加上几十万民夫,近百万人三个月的苦功……这么说吧,明人直接修的那条水泥路,从原来的元大都,直接修到了鸭绿江边上!”李芳远满面苦涩,道:“儿子已经想清楚了,当初的大辽、大唐、大元,之所以没办法长期在高丽驻军,就是因为东北地区人口稀少,森林沼泽众多,道路难行。如今,这样一条运输的主路成型,咱们高丽的命就算去了大半啊!”

  “不能吧……不能吧……”李成桂满面不甘,道:“就算明军修了那什么水泥路再厉害,对天降大雪也无可奈何吧?还有,鸭绿江以南,这不是还没修上水泥路吗?”

  李芳远道:“水泥路的确拿这天降大雪,无可奈何。但是,您别忘了,那修路的三十多万大军和几十万民夫!他们正全力清扫积雪,保障明军后勤呢。”

  “还是不对吧,如今的辽东,滴水成冰,哪里是干活的季节?那些军士和民夫,在如此酷寒的天气干活,不知多少人会冻掉手指耳朵,甚至终身残疾。他们就全无怨言?能乖乖听命?会就不会造反?”

  “哪啊?父亲大人,您还记不记得,十年前,成均馆左正言文益渐,曾经用笔杆,从大元偷偷带回了十几粒棉花种子。上书朝廷,请求在我高丽推广此物?”

  “似乎有点印象?但是,我是武官,哪里管得了政事?朝堂诸公忙着争权夺利,又哪里会管这种小事?”

  文益渐偷回棉花种子之时,正是辛旽和高丽的世家大族掰腕子的关键时刻。双方谁退一步,谁就会死无葬身之地,哪还有心情管什么棉花?再说了,朝廷贵人们天冷了,可以穿狐裘啊、棉花这种下等人的御寒之物,跟贵人们有什么关系?

  至于李成桂?

  他正忙着让儿子们与高丽的新旧贵族们联姻,编织一个巨大的权力网呢,照样没心情管这种小事。

  李芳远满怀懊丧,道:“这棉花的事情,却绝不算小!如今,那负责明军后勤的民夫军士们,都有棉衣、棉手套、棉帽子御寒。虽然依旧寒冷,但是像冻掉手指终身残疾之事,绝不会发生。,这近百万之人,干得热火朝天,明军的后勤,自然也就没受到多少大雪的影响了。不得不说,朝堂诸公,耽误了高丽十年的时间,该死!真是该死啊!”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2.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3.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4.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5.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6.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7.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8.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9.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0.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1.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2.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3.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4.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5.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6.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7.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8.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19.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0.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1.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2.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3.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
  24. [历史军事] 三国:神选项羽,震惊十八路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