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史上最强太子> 第375章 王家摸得,朱家也摸得

第375章 王家摸得,朱家也摸得

  王璞原来是国子监最出色的学生之一,被朱元璋派到朱标身边效力。

  此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才思敏捷、倚马千言,曾经和国琦、张杰几个国子监学生一起,草拟了那份《平元都捷表》。后来,朱标就一直将他带在身边,草拟各种公文。

  用后世的词儿来说,王璞就在朱标身边的角色,就是文字秘书。类似于,经常为朱元璋草拟诏书的翰林大学士詹同。

  不管怎么说吧,王璞的职位不但清高而且贵重,还能参与机要,算是传统文人最为向往的职司之一了。他自从上任以来,兢兢业业呕心沥血不说,为了做好这份工作还努力学习蒙古、高丽、吐蕃、交趾等各种番邦的语言文字。短短几年,竟成为大明有名的通译之才,在大明朝廷中甚有名望。

  “臣王璞,参见殿下!”

  “免礼,坐。”

  “谢殿下。”王璞在朱标左侧的一张小桌前坐下,那里摆着一些公文,以及文房四宝。看書溂

  王璞执笔在手,微微躬身,道:“不知殿下,有何吩咐?”

  朱标道:“如今,大雪纷飞,道路难行,我军继续向南进攻高丽已经不可能。所以,这个冬天,我军最大的任务,就是争取高丽民心,彻底将高丽消化。如今孤有四道旨意,你润色一下,说给高丽人听。注意,这四道旨意,要分别拟成两份。一份是华夏文言,以晓谕高丽贵人豪强地主。一份是高丽俗语,说给高丽的平民百姓乃至于奴隶听。”

  华夏对高丽影响甚深,高丽贵人们都是读四书五经的,对华夏的语言文字并不陌生。但高丽的下层人物,没受过什么教育,对华夏语言文字就不甚了了了

  “殿下请讲。”王璞执笔在手,准备先记下要点,再仔细斟酌词句。

  朱标道:“其一,五百年前,我华夏天子唐肃宗李亨,微服私访三韩,不意有血脉流传。李亨的后世子孙王建,血战三韩,才建立了高丽王朝。今日,孤受华夏天子大明皇帝之命,来取三韩、三韩百姓如果未食高丽朝廷的俸禄,则未受高丽之恩,实无与我军血战的道理。怎么?三韩之地的百姓,愿意受大唐子孙的统治,却不愿意受我大明子孙的统治吗?再说明白一点,这次征高丽,乃是我朱家和李家的相争,或者说是两淮的朱家和王家之争,与三韩百姓的尊严和荣誉无关。”

  “殿下英明!”朱标话音刚落,王璞就脱口而出。

  王璞早就对高丽做了不少功课,当然知道,流传于高丽的,关于高丽太祖王建种种传说。

  高丽的开国之君王建,到底来自何方呢?

  根据高丽史书的说法,“宝育认是中华贵人……以辰义荐枕,留期月,觉有娠……果生男,曰作帝建……””

  就是大唐年间,唐肃宗李亨微服私访,不知怎么就私访到三韩之地一户叫宝育的人家里。宝育一看来人虽然穿着平民百姓的衣服,但器宇轩昂不像一般人,就赶紧让自己的女儿辰义去给李亨侍寝。于是乎,辰义后来给李亨生了个儿子,叫“作帝建”。

  “作帝建”不愿意在高丽当平民百姓,就坐船回大唐找爹。结果,船只倾覆落入海中,但是,作帝建落入大海不但没死,还遇到了西海龙王,娶了西海龙王的公主。西海龙王的公主,给“作帝建”生了四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叫做“龙建”。

  “龙建”后来又受高僧“道诜”的指点,改名“王隆”。“王隆”生了个儿子,就是高丽太祖王建了。

  这说法又是唐肃宗微服私访,又是西海龙王的公主青睐,还扯上了“高僧道诜”,当真是要多牛逼有多牛逼,要多不靠谱有多不靠谱。大概是,高丽太祖王建出身寒微,要拉大旗扯虎皮罢了。

  王建去世之后,高丽人也越来越觉得这个说法不靠谱,就又有一个说法诞生:王建没有那么显赫离奇的身世,他就是一个来自华夏华夏江淮地区的普通人。

  虽然王建是华夏的普通人,但上国人物,能简单得了吗?人家就是比咱们三韩之人牛逼,统一了三韩,建立了如此大的功业。

  高丽人的这个想法,当然也不是凭空捉影。

  比如,五代时期,中原王朝后的唐明宗李嗣源,册封王建为“权知高丽国事”的诏书里面,是这样写的:“咨尔权知高丽国事王建……冠边城以挺生,负壮图而间出……卿长淮茂族,涨海雄蕃。以文武之才,控兹土域……足显鹊巢之美!”

  瞧见没有?直接把王建的籍贯写出来了,长淮(江淮)人!

  而且,把王建建立高丽王朝的性质写的清清楚楚“足显鹊巢之美”!什么意思?鹊巢鸠占!王建根本就不是三韩人!

  无独有偶。

  宋朝时期,宋太宗皇帝赵光义,册封高丽成宗时的诏书中,也有类似的句子“常安百济之民,永茂长淮之族”!

  看见没有?又是一个“长淮”!

  天朝皇帝,再次解释清楚了高丽王氏的籍贯!

  总而言之,现在高丽流传的关于太祖王建的出身有两个。第一个,就是高丽官方所认定的,是唐肃宗李亨的私生子之后,还是西海龙王的外孙。

  第二个说法,王建就是在江淮地区混不下去,东渡三韩,建立高丽王朝的普通华夏人,

  但不管怎么说吧,王建是华夏人,是毫无异议的。按照第二个说法,王建甚至还是朱元璋的两淮老乡!

  现在问题来了,如今大明进攻高丽,高丽人为什么要反抗明军呢?

  什么?为了高丽名族?为了三韩的荣耀?

  别扯淡了,你们三韩早就被华夏人统治近五百年了,有什么不服气的?哪里还有什么荣耀可言?

  你们能接受华夏王家的统治,难道就不能接受华夏朱家的统治?这也太矫情了吧?

  朱家和王家,甚至都是两淮老乡,对你们有多大区别?

  你们高丽人为了华夏的两淮王家,和华夏的两淮朱家拼死拼活,值得吗?不觉得可笑吗?

  再说直白一点:高丽这个小美人,难道王私生子摸得,朱和尚就摸不得吗?

  完全可以认为,朱标这道旨意一出,就将大明和高丽这场国家之间的战争,变成朱家和王家(李家的),这一对两淮老乡的私人恩怨,能最大程度削弱高丽百姓们对大明的抗拒之心。

  王璞能不当场叫好吗?

  他又问道:“敢问殿下,您对高丽人的第二道旨意,又是什么呢?”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2.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3.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4.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5.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6.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7.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8.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9.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0.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1.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2.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3.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4.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5.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6.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7.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8.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19.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0.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1.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2.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3.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
  24. [历史军事] 三国:神选项羽,震惊十八路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