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史上最强太子> 第321章 太子门生,遍布朝野

第321章 太子门生,遍布朝野

  “让我来看看,今年能开出什么好东西吧!”

  啪!

  随着一声轻响,那四爪青龙级金蛋裂为两半,一股青气从里面直冲而出,化为了一张青色的卡片,落在了朱标的手中。

  “恭喜宿主,获得水力机械技术卡!水力机械技术卡:使用后,获得除发电技术外,关于水力机械的全部技术。仅限宿主一人使用。请问宿主,现在就要使用吗?”

  系统的提示音,平平无奇,

  但是,话说回来,只看这张卡片,只允许给朱标一个人用,就能知道它的不凡了。

  当初那张经营之神卡,可以拆分出来,给朱标之外三个人用。

  那“水利专家潘季驯人物卡”,朱标也能用在别人的身上。

  而这张“水力机械技术卡”,为什么只能给他本人用呢?

  很显然,这张卡片包含的知识太过惊世骇俗,又无法解释来历,才会只给朱标用。

  “使用!”

  “如宿主所愿!”

  嗡~~

  那青色的卡片,重新化作光芒万点,弥漫了朱标的整个识海。每个光点,就是一点水力机械应用的知识。只在顷刻间,除了水力发电技术外,所有水力机械的知识,朱标全部掌握!

  “果然!”

  虽然早就有所预感,但是真正得到这些知识后,朱标还是不禁一阵阵的欣喜。

  这仅仅是一项技术吗?

  不!

  这是一系列技术!

  这是无数种,朱标现在就用得着的技术!

  比如,水泥制造技术吧,朱标一直想要,但金蛋系统总开不出来。所以,朱标让手下的工匠开始研究。

  朱标提供在后世的书本上看到的关于水泥的笼统介绍,再让大明的工匠们试验着制造水泥。

  没多大的难度。

  工匠们很快,就将简易的水泥造出来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水泥太费钱了。

  比如,无论怎么设计制造水泥的过程,把石灰石磨成粉这一步是免不了的。但无论是用人力来搞,还是用畜力来搞,甚至是粗略的水力加工来搞,水泥的成本都无法下降到朱标满意的程度。

  这就不行了。

  朱标不仅仅是需要水泥,而且是需要廉价的水泥。要不然,大名鼎鼎的“秦直道”,现在还有部分路段发挥作用呢。修路直接用“秦直道”技术得了,用什么水泥啊?问题就在于,“秦直道”耗费的人力和物力太多了,难以大规模推广。

  现在好了,朱标拥有了除水力发电外全部的水力机械技术。

  他粗略一估算就发现,用了这些技术后,能让水力粉碎石灰石的成本,达到以前三分之一的程度。整体水泥的制造成本,降低到原来的一半左右。

  很好!

  成本降到这个程度,水泥就可以大规模地应用了!

  水泥可以用来修路。无论运兵,还是通商,道路的畅通都是非常重要的。要不然,当初秦始皇傻了,修建劳民伤财的秦直道?

  水泥可以建起各种建筑物。完全可以说,没有水泥,就没有后世的超级大都市。现在也大大有用啊。大明新都,还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廉价水泥的到来,不仅能让建筑速度大大增快,而且能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

  对了,水泥还能快速建起一座座堡垒。

  想想看,接下来,大明无论要征服草原,还是攻打地广人稀的东北地区,要打下来并不难。但是,如何长治久安呢?如何有效控制这些地区呢?

  如果用一个个水泥建成的堡垒拔地而起,几百人就能控制一大片地域。控制这些地区,又有何难?

  ……

  完全可以说,这水力机械技术,光一个让水泥达到大规模应用的好处,就足以值回票价了。

  事实上,这些水力机械技术能做到的,绝不仅仅如此。

  比如说,水力锻锤。

  制造水泥,需要通过水力,将石灰石砸碎。那么,如果这水的力量,进一步增大呢?

  水力锻锤,完全可以用来锻造钢铁!

  再进一步,就是锻造板甲!

  当然了,用水力锻锤制造板甲,就是这个时代标标准准的“高科技”了。诸多小细节,即便想破了头,也未必能想出来。即便想通了全部的技术,想真正建出来,并且投入使用。也得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三五年的功夫。

  不过,话说回来,正是因为如此艰难,才能体现大明和周边国家的代差啊。才能体现,什么叫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天朝上国啊!

  想想看,当大明真正爆出一片片的板甲之海,冲向敌人时,是什么光景?

  另外,这水力机械知识还可以帮助大明,改造水力鼓风机械。水力鼓风机械提升了,就能提升炼钢的炉温,让大明刀剑农具的质量进一步提升。这些水力机械知识,还可以改进大明的取水灌田设备,捣米碾面设备……等等。

  总而言之,在蒸汽机发明之前,人类天然能利用的能源不过人力、畜力和水力而已。无论人力和畜力,都是有限的。而水力相对人力畜力来说,却堪称至大至强,无穷无尽。

  这水力机械技术卡,能让大明能将水力的运用达到极致!能让大明的机械水平,达到蒸汽时代来临以前的最高水平!

  这是什么概念?

  朱标岂能不欣喜万分吗?

  “唯一可惜的是,这些技术只有我自己掌握。要想让这些技术在大明发挥作用,还得教授给其他人才行。看来,我最近要忙一些,多招一些‘太子门生’了。希望,那些老顽固,不会郁闷得吐血吧?”朱标暗暗想着。

  朱标的手下,一直有大量的国子监学生效力。

  这些国子监的学生,在宋濂主持的国子监中学习,当然不会仅仅学儒学,还会学大量的“杂学”。

  他们有的会直接为官,有的被朱元璋派去吐蕃锻炼,有的则在朱标身边效力几年后,再放出去。

  这些经过朱标训练的国子监学生,会成为朝廷骨干的技术官员,大受重用,提拔也非常快。比如那治理黄河的孙立道吧,治理黄河有功,据说朱元璋已经有意将他提拔他到工部侍郎的位置上。到了工部侍郎的位置,那也就是朝中大佬之一了。

  好么,年不到三十,就是一部的侍郎了,这不是一步登天,还有什么是一步登天?

  其他人虽然没孙立道爬的那么快,但也相当不慢。他们甚至有了个共同的名称“太子门生”。

  以前的科举,科举得中,称“天子门生”。现在吴国依旧没开科举,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天子门生”。提拔最快的,就是“太子门生”了。

  可以想见,这种情况持续个十几二十年,朝堂中就会遍布“太子门生”了。

  当然了,朝中文臣,现在依旧是儒门子弟为多。

  大明久不开科举,一直采用“察举制”。“太子门生”,又爬的那么快,他们心中能舒服得了吗?现在,要求朝廷开科举的声音,越来越大。

  虽然朱标这次招国子监学生的目的,是培养一批水力机械技术人才。不过,那些儒生官员怎么知道啊?想来,不知多少老夫子,会着急在家里顿足捶胸。

  当然了,他们也就是“在家里”“顿足捶胸”罢了。现在老朱家的江山稳得很,他们不敢说朱标半个不字,也只能是找各种理由劝告朝廷开科举。

  想到这些老夫子无能狂怒的样子,朱标嘴角露出了一丝轻笑。

  不过,也正是在这时——

  笃笃笃~~

  一阵轻微的敲门声传来。

  “嗯?谁?”

  “是我!夫君,你在吗?”

  “嗯?是凤仪?”朱标微微有些奇怪。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2.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3.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4.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5.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6.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7.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8.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9.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0.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1.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2.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3.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4.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5.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6.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7.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8.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19.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0.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1.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2.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3.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
  24. [历史军事] 三国:神选项羽,震惊十八路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