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史上最强太子> 第294章 宁做百夫长,不为一书生

第294章 宁做百夫长,不为一书生

  三日后,南京城,春明楼。

  啪!

  随着一声醒木响亮,京城第一说书人俞本,又开始说书了。

  “列位,今天你们可来着了!上一本《杨家将》咱们已经讲完,今天咱们要续上的,可不是什么《胡家将》《岳家将》这些大家都听惯了的书,而是一部从来没听过的书。这部书的名子就叫《皇明北伐》,说得是,咱们大明皇太子,誓师北伐的故事……”

  俞本口舌便给,很快将春明茶楼上众听众的思绪,带入了那慷慨激烈的北伐战事中。

  除了一个人。

  他就是原来的大元枢密院知院,张玉。

  当初,华夏军取得庆阳决战的胜利,元顺帝带着残兵败将逃走,张玉就在其中。后来,面对滔滔黄河,元顺帝选择了认怂,投降明国。张玉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也只能和元顺帝一起投降。

  后来,元顺帝被朱元璋封为“元顺公”,保住了一条命。张玉也被封了一个大都督府“照磨”的官职。

  当然了,无论元顺帝的“元顺公”,还是张玉的“照磨”都是不用上班的,就是有个头衔,干领一份俸禄而已。毕竟,大明朝廷不怎么信任他们。

  所以,整日里,张玉就混迹在各个茶楼之中听书,消遣时间。

  他甚至有了个新朋友,名叫何贵。何贵是广东军阀何真的儿子。当初廖永忠大兵压境,何真选择了投降,何贵和何真一起到了南京。

  何贵也不得大明朝廷信任,是个干领工资不干活儿的。

  他和张玉年龄相仿,经常一起在春明楼听说,倒是算得上“书友”了。

  不过,今天俞本都开讲了,怎么何贵还没来呢?

  “张兄弟!张兄弟!!”

  正在张玉微微纳闷的时候,一个声音从角落里传来。他扭头一看,却是何贵在楼梯口向着他招手。

  张玉赶紧起身,来到楼梯口。

  在何贵的引领下,张玉从春明楼的三楼到了二楼,来到一个雅间就坐。

  “怎么?何兄有事儿和我说?”

  “确实是有事儿!张兄弟啊!”何贵亲自给张玉倒了一碗茶,道:“以后啊,哥哥我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少,恐怕没多少机会和你一起听书喽!”

  “哦?哥哥有事要忙?”

  “确实有事。张兄弟,你还记得,当初咱们的打算么?”

  “当然记得了。你我这辈子,不得朝廷信任,应该是没希望了。只能寄望于以后,娶妻生子,儿孙努力,在新朝谋个好前程了。”

  “但是,现在,事情有了变化……”

  何贵将朱元璋的诏书简要地介绍了一遍,最后说道:“现在,南京城内,不知多少人的心思活泛起来了。我爹昨日就上表,说自己年岁还不大,想为朝廷做些力所能事呢。”

  “朝廷怎么说?”

  “朝廷的处置,怎么可能那么快?不过么……”

  “怎样?”

  “昨日下朝后,我爹特意去拜见皇太子,为我求了个东宫侍卫的职司,太子爷允了!”

  现在大明相国邵荣的长子邵佐,就做过朱标的侍卫。次子邵佑,现在还在做朱标的侍卫呢。何贵做朱标的侍卫,不丢人!看書溂

  不但不丢人,还能早日和朱标结个善缘,有望成为朱标的心腹,前途无量!

  当然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也就是何真向大明朝廷送质子了。如果何真重新得了兵权后图谋不轨,何贵就别想活了。

  不管怎么说吧,现在老何家算是积极向朝廷靠拢,不再混吃等死,听天由命,寄托于下一代了。

  “这是好事儿啊!”张玉面现喜色,道:“所以,何兄你是要去是东宫做侍卫,才不能常来听书了?恭喜!恭喜!”

  “只是恭喜么?那什么……张兄弟……”何贵怕伤了张玉的自尊心,字斟句酌地道:“虽然咱们认识的日子不算久,但是一见如故。哥哥我深知,你的才能胜我何止十倍?在这茶楼里面听书,实在是浪费了你这身本事啊!不如,哪天我见太子爷高兴了,帮你引荐引荐,你也去东宫做个侍卫?”

  “那倒是不必。”

  “不是,张兄弟你别嫌侍卫的官职小!我知道,你现在是大都督府的照磨,但你这个照磨没实权,是做不得数的!哥哥劝你一句,要想建功立,就别嫌官儿小!只要有立功的机会,还能愁升官?”

  “不,不,不,何兄误会了。”张玉却微微摇头,道:“兄弟不是嫌太子侍卫官小。宰相门前还七品官呢,何况太子爷?我的意思是,现在就去大都督府,求个实职!哪怕仅仅做个百户也好,哪怕仅仅是个普通小兵也好,我也要重上战场,我也要建功立业!”

  “此言当真?”

  张玉道;“当然是真的。我们张家先祖,是北方人,几百年来一直为异族效力,从来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对的。不怕哥哥你笑话,直到元顺公投降,我都对他忠心耿耿。后来,我来到这南京城,看到了元顺公为了活命的毫无廉耻,目睹了我华夏的衣冠。还有更关键的,听那说书人说了我华夏先烈的忠义故事,我才明白,自己往昔是多么的大错特错!

  我错了,我不该忘记了华夏先祖的荣耀!

  我们张家先祖错了,不该成为异族的爪牙,残害我华夏的英雄!

  但是,我该如何改正呢?如何为自己,为先祖赎罪呢?

  我身处嫌疑之地,没有任何办法取得朝廷的信任。另外,华夏故土,已经为太子殿下尽复,我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为华夏出力的机会。

  直到,听说你今天带来的这个好消息!

  既然朝廷有意整个寰宇,以开疆拓土为盖世奇功,那无论多少精兵猛将都不够多的!相对于异族,咱们这些以前的降将,也是值得信任的!所以,张某愿为大明朝廷效犬马之劳!不拘官职大小,只求能为华夏效力,开疆拓土,立不世之功!”

  必须说明的是,张玉可不是一般人。

  在历史记载中,元顺帝没有被大明俘虏,张玉自然也没有早早被大明俘虏。直到洪武十八年,他才归顺大明,成为燕王朱棣的手下。燕王朱棣野心勃勃,自然对张玉这样的骁勇之士非常重视,张玉没有什么低落期,很快就成为朱棣的左膀右臂。

  靖难之役,张玉功劳第一,正所谓:“张玉才备智勇,论靖难功当第一”!

  张玉的儿子张辅,更是不简单。

  这么说吧,交趾就是张辅平定的。非但如此,后来朝廷官员横征暴敛,交趾数次叛乱,每次都是朝廷派张辅来收拾交趾的烂摊子。正所谓张辅“凡三擒伪王,威镇西南”也。后来,明朝放弃交趾,除了财政无法支持外,名将张辅的去世,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总而言之,随着朱元璋诏书的下达,一时激起千层浪。不知有多少像张玉、何贵这样不得志的英雄豪杰,心神激荡,兴起了建功立业之心。他们使出浑身解数,加入明军,为国效力。

  明军战力更上一层楼,渐渐变成一支如同秦军一样的虎狼之师!

  颤抖吧,明夏!

  直到现在,明夏君臣现在都不知道,他们到底招惹了怎样的敌人!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夙志
  2. [历史军事] 从一座城开始的争霸之路
  3. [历史军事] 大秦:奸臣矫诏,我扶苏绝不自尽
  4. [历史军事] 无限白粥无限米饭无限资源系统
  5. [历史军事] 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
  6. [历史军事] 大唐广播站2
  7. [历史军事] 大明:我这就一步登天了?
  8. [历史军事] 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
  9. [历史军事] 最强兵王在三国
  10. [历史军事] 大秦皇子:边关签到百年,世上再无仙
  11. [历史军事] 清初:我爆兵造反,你说神仙下凡
  12. [历史军事] 三国少年时代
  13. [历史军事] 综武:风流双修的我无敌了!
  14. [历史军事] 领主世界一开局从子爵开始!
  15. [历史军事] 穿越三国:觉醒隋唐英雄召唤系统
  16. [历史军事] 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
  17. [历史军事] 被诬陷流放?开局攻灭高丽自立
  18. [历史军事] 我在大唐用神笔具现神话
  19. [历史军事] 系统助我重振大明
  20. [历史军事] 三国:拯救太后,我做了几天太监
  21. [历史军事] 娶贾元春海外建国
  22. [历史军事] 明朝海盗王
  23. [历史军事] 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
  24. [历史军事] 从唐开始的克苏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