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史上最强太子> 第251章 运筹帷幄,决战千里

第251章 运筹帷幄,决战千里

  河西走廊就在大元甘肃行省的境内。

  现在,朱标只要再收复甘肃,也就是一个行省的土地,就算圆满完成北伐任务,收复华夏故土了。

  但是话说回来,这一个行省的土地,还真不好拿下来。

  这个时代的甘肃,是包括宁夏的。宁夏者,“安宁西夏”也。蒙古人灭了西夏后,将原来西夏的地盘,命名为“宁夏”,定为甘肃行省的宁夏路。

  宁夏路附近的定西路,是北宋在元丰年间收复西夏部分土地时,为这片土地取的新名。

  所以,宁夏路加上定西路,就是西夏全盛时期的土地了。

  王保保的势力,就盘踞在宁夏路和定西路!

  由此也可以看出来,王保保当初不顾一切逃走,是多么符合他名将的身份了。王保保若是被俘虏或者杀死了,逃走的骑兵无所凭依,也就相当于被朱标消灭了。但只要王保保逃出来,竖起大旗,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收拢几万崩溃的骑兵。西夏全盛地区的土地,再给王保保补充几万骑兵毫无问题。有兵力,有地盘,王保保就又能和吴军分庭抗礼了。要知道,当初的西夏一国,就对抗宋、辽国、金国、蒙古,近两百年。

  不只如此!

  李思齐、张良弼、孔兴,都回到了自己的根本之地,退无可退。朱标攻打他们的根本之地,他们能轻易放弃吗?

  另外,甘肃北接草原,南连吐蕃。

  元顺帝招募的草原骑兵,可以南下支援。

  吐蕃从名义上还受大元宣政院管辖,也可能北上支援!

  在这片广大的土地上,骑兵纵横驰骋,大元仍能聚起几十万铁骑,实力依旧不可小觑!

  要不然,历史记载中,明军为和王保保争夺西北,什么要会进行几年的拉锯战呢?实在是这里,明军是强弩之末,元军却是绝地反击,双方势均力敌!

  ……

  ……

  “接下来的一战,不好打啊!”

  奉元(长安)城内,朱标大军所在,他和常遇春、徐达一起,商议以后的作战方略。

  朱标手指着军事沙盘,介绍道:“山西除了防备内乱外,还要防备草原以及绥德的脱列伯和孔兴,五万兵总是要留的。陕西更不用说,也要留五万军。所以,即便算上豁鼻马那四万骑兵,咱们用来进军甘肃的兵力,不过是十五万。而蒙元方面呢?”

  徐达掰着手指,一点点计算道:“李思齐、张良弼、孔兴、脱列伯,他们的兵力加在一起,要超过二十万。王保保的大军,在十万以上。草原上,元顺帝手下本来就有两万军,也速带去五万,再加上这些日子征召的草原军……也当在十万以上。所以,即便不考虑吐蕃,咱们也要对付四五十万的元军!”

  “把吐蕃算上,就是五六十万了?”朱标道:“信国公,鄂国公,你们认为,咱们接下来,该怎么打呢?”

  常遇春道:“王保保盘踞的宁夏,孔兴盘踞的绥德,和咱们相距甚远。吐蕃人,既然还没有出兵,咱们也没必要把他们逼在北元那边去。所以,咱们现在能攻打的,也就是对甘肃临洮的李思齐,和甘肃庆阳的张良弼。我的意思是,咱们先趁着这几方势力尚未完全统合以快打快,灭了张良弼再说!”

  “为什么?”

  “因为李思齐比张良弼强。柿子当然要捡软的捏。”常遇春道。

  徐达却微微摇头,道:“那却不然。李思齐虽然军力比张良弼强大,但李思齐的临洮城,论起坚固来,可比张良弼的庆阳城差远了。攻打张良弼,未必有攻打李思齐容易。还有,别忘了,李思齐的临洮,地处咽喉之地,扼守着吐蕃的北出之路。咱们只要取了临洮,就不必考虑吐蕃的变数了。”

  顿了顿,他微微躬身,道:“到底如何定夺……请大将军决断!”

  “请大将军决断!”常遇春也微微躬身。

  兵凶战危,谁敢言必胜?就算绝世名将分析的数据,和现实都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到底是李思齐的临洮好打,还是张良弼的庆阳好打,那还真不一定。

  这就要朱标这个征虏大将军,做出决断。

  而且,徐达、常遇春也相信朱标能做出正确的决断!

  出生以来拨云见日、不染凡尘的神奇,龙湾之战、鄱阳湖之战、破张士诚平汪国珍之战功绩,再加上北伐以来的种种表现,朱标已经在徐达常遇春面前,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朱标想了一下,道:“我赞成信国公的意见,先打李思齐的临洮。除了信国公的那两个理由之外,我还有两个理由。其一,就是父王在李思齐身上,下了不少苦功。如今,也该开花结果了。”

  朱元璋的统战工作,是相当牛逼的。

  说句不好听的,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比如面对南北之别,名族大义,朱元璋都能拉下脸,面对江南人士说“驱逐鞑虏,恢复中华”,面对江北人士说“乐生于有元之世”。

  面对那些文臣,更不得了。比如现在的文臣大佬汪广洋吧,经常被诸葛亮比作张良诸葛亮。但是,一旦用不着汪广洋了,就是“终无一策”“未尝进一贤才”的蠢货了。

  面对武将,朱元璋称赞王保保是“天下奇男子”,还让儿子娶了王保保的妹子。真是对王保保那么看重?真是认为他比徐达、常遇春强?那也未必!不过是,王保保还没归降,朱元璋做出重视他的姿态罢了。

  对李思齐也是如此。

  在朱元璋心目中,李思齐的本事,也就那样。但是,远交近攻嘛。这些年来,朱元璋一直不厌其烦地向李思齐派出使者,表达善意,把他比做东汉年间,投降了刘秀的西北军阀“马援”“窦融”。伏波将军马援谁不知晓?窦融就更不用说了,窦家与国同休,连皇后都出了几个!

  时间久了,李思齐也觉得朱元璋不错,向朱元璋派出了不少使者以回应。

  张良弼呢?当然了,朱元璋也派去了不少使者。好吧,也把张良弼比作了“马援”“窦融”,但张良弼不但一直不回应,还扣押了朱元璋的使者。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朱元璋就像是个渣男,对不同美女的说辞,都差不多。广撒网,总会有鱼儿上钩的。

  现在,这李思齐、张良弼两个人对朱元璋的回应,就可以做参考了。

  朱标估计,李思齐的兵力虽强,但对抗吴军的作战意志,并不算坚决。

  说到底,战争表面上是军人在战场上的厮杀,实际上却是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各方面的比拼,主帅必须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进行判断。

  徐达道:“大将军从人心的角度考虑,真是别出蹊径,高屋建瓴,徐某佩服。那么,那大将军的最后一个原因,是什么呢?”

  朱标将手按在沙盘上的庆阳城上,道:“鄂国公、信国公,你们以为,将庆阳作为最终的决战之地,如何?”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
  2. [历史军事] 万界召唤之最强神朝
  3. [历史军事] 穿越枭雄
  4. [历史军事] 大明,从澳洲开始
  5. [历史军事] 夙志
  6. [历史军事] 从一座城开始的争霸之路
  7. [历史军事] 大秦:奸臣矫诏,我扶苏绝不自尽
  8. [历史军事] 无限白粥无限米饭无限资源系统
  9. [历史军事] 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
  10. [历史军事] 大唐广播站2
  11. [历史军事] 大明:我这就一步登天了?
  12. [历史军事] 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
  13. [历史军事] 最强兵王在三国
  14. [历史军事] 大秦皇子:边关签到百年,世上再无仙
  15. [历史军事] 清初:我爆兵造反,你说神仙下凡
  16. [历史军事] 三国少年时代
  17. [历史军事] 综武:风流双修的我无敌了!
  18. [历史军事] 领主世界一开局从子爵开始!
  19. [历史军事] 穿越三国:觉醒隋唐英雄召唤系统
  20. [历史军事] 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
  21. [历史军事] 被诬陷流放?开局攻灭高丽自立
  22. [历史军事] 我在大唐用神笔具现神话
  23. [历史军事] 系统助我重振大明
  24. [历史军事] 三国:拯救太后,我做了几天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