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史上最强太子> 第161章 凯旋而归,论功行赏

第161章 凯旋而归,论功行赏

  当初,吴国集结三十万大军,东征陈友谅。到了围攻平江的时候,总兵力达到了五十五万之众。

  但是,为了减轻庞大的后勤压力。在解决了无锡莫天祐之后,这五十五万大军,很快就分散在各地安置。

  即便后来,朱标消灭方国珍,也不过是集结了二十万左右的大军罢了。

  所以,这次最终有幸和朱标一起回应天的大军,只有十万左右。

  当然,十万大军也很不少了。

  人上一万,无边无沿!

  人生十万,扯地连天!

  应天城外,十万大军排出了整齐的队列,一眼望不到尽头。旗帆招展,号带飘扬,人喊马嘶,盔明甲亮!

  “参见王上,王上千岁,千岁,千千岁!”

  十万大军齐齐躬身,参拜吴王!

  今日,吴王朱元璋,亲率百官,迎接大军凯旋!

  按说,平定张士诚而已嘛,又不是覆灭了蒙元。用不着朱元璋迎,派吴国军方第一人邵荣,或者文臣第一人李善长,代表朱元璋前来迎接即可。

  但出于三个理由,朱元璋选择了亲自迎接征东大军凯旋。

  其一,这十万凯旋的将士,是护送着廖永安的灵柩回来的。朱元璋会亲自迎接廖永安的灵柩归来,并且亲自祭奠,是早就定下的。

  其二,这次东征张士诚,吴国军中大将几乎倾巢出动。这么多大将的面子在,值得朱元璋亲迎。

  其三,朱元璋已经决定,在改元之前,给诸将论功行赏。还有什么时机,比这大军归来的场合更加适合?

  当然了,其外,还有一个朱元璋不宜公之于众的理由,那就是他想念朱标了。

  母子连心!

  父子天性!

  血缘的关系,是这个世界上最紧密的关系。对朱元璋这种对亲情重视无比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儿子,是自己的好!

  尤其是朱标!

  从初生时的拨云见日异像,到后来的双圣之姿,再到后来的墙式冲锋,鄱阳湖献计,世子监国,制定律法总纲,甚至东征张士诚,覆灭方国珍……朱标哪件事情,不是办到了朱元璋的心坎里?

  朱标哪里不表现的,不像是一个完美的继承人?

  如今,距离朱标以征东副将军的身份出征张士诚,到现在已经将近一年了。

  换言之,父子二人有近一年没见面了!

  朱元璋嘴上不说,但心里想念得很。不知多少次做梦,梦到小时候的朱标折服大儒刘基,梦到朱标带那些调皮捣蛋的兄弟,梦到朱标和自己并肩作战于鄱阳湖,梦到朱标替自己处理政事……

  离着朱标凯旋归来的日子越近,他越是想念。

  他要迎接大军!

  他想早一日看到自己的儿子!

  “嗯!标儿,终于回来了!将近一年过去,他长得又高了些,大概已经跟咱差不多高吧?!帅!咱的儿子,长得真是帅啊!真是便宜了常家那丫头了!最关键的是,咱的儿子有才啊,这才多大,给咱帮了多少忙?立下了多少功劳?有子如此,夫复何求,夫复何求啊!”

  朱元璋笑眯眯地向朱标看来,越看越是欢喜,嘴角都微微翘了起来!

  当然了,他毕竟是“千古第二明君”,知道轻重缓急。

  在这种场合,就是再想念儿子,也得先谈国事,再谈家事!

  “咳咳~~”

  待众人大礼参拜过后,朱元璋将那慈爱的笑容收起,轻咳一声,道:“众位爱卿平身!”

  “谢王上!”

  “自从元失其鹿以来,天下豪杰纷起。咱率军军渡江,赖上天之灵庇佑,众将士用力,拓地开疆,削平敌国。如陈友谅,兵众地大,已先摧灭;张士诚,兵强积富,如今也然就擒。不是尔等将士用命,何以致此?今日,咱当论功行赏,以报劳勚!首先,廖永安在哪里?咱的廖将军在哪里?”

  “王上,廖将军在这里!在这里啊!”

  随着声声哭腔,十六名壮汉,俱皆穿麻戴孝,抬着一个金丝楠木棺材,来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廖江军,你舍咱而去得太早!太早啊!”

  朱元璋隐含泪光,伸手接过了李善长递过来的祭文,开口念道:“惟灵赋质忠纯,夙称勇敢,念昔开基之始,汝方保御巢湖,不待谕言,即通诚款……有功而不享其报,有才而不尽其用,股肱之义,宁不尽伤?式奠于郊,用宣予意,汝其歆之。”

  念诵完毕,朱元璋在廖永安的棺木前,将这祭文亲手点燃。

  君王亲自祭奠,这对臣子来说,是极大的荣耀了。

  事实上,这还没完!

  稍后,朱元璋又追封廖永安为楚国公,安葬于鸡笼山下,并且将其定为配享功臣。

  什么叫配享功臣?

  简单来说,就是朱元璋如果哪天去世,在祭祀朱元璋的庙宇里,旁边有廖永安的牌位。

  这没什么忌讳的。

  要不是朱元璋崇尚俭朴,吴国朝廷早就该开始给朱元璋修陵墓了。事实上,历朝历代,只要皇帝一登基,马上就开始修陵,都是惯例动作了。

  不管怎么说吧,朱元璋虽然没能成功把廖永安救回来,但廖永安去世之后能给的荣耀都给了!

  极尽哀荣!

  封赏完烈士,就开始封赏活着的人了!

  朱元璋朗声道:“此次东征张士诚,覆灭方国珍,凡东征将士,俱有封赏。又有左右相国李善长、邵荣,虽未出征于外,但坐镇中枢,总揽后勤,不辞劳苦,也应受赏。传咱的旨意!”

  “微臣在!”

  “封邵荣为勋国公,李善长为宣国公,徐达为信国公,常遇春为鄂国公!赏赐徐达彩锻十一匹,常遇春彩锻十匹,胡美、冯胜各九匹,汤和、邓愈各八匹,廖永忠、华高、康茂才各七匹……指挥使各五匹,千户各四匹,百户各三匹……全体军士人人赏米一石、盐十斤!另外,各立功将士,俱皆按照大将军、世子木牌标记,加两成赏之!”

  “谢王上,王上千岁千岁千千岁!”

  将士们人人喜形于色,齐齐大礼参拜,声震云霄!

  废话,发钱谁不爱啊?加官进爵谁不爱啊?

  更何况,朱元璋还额外给了两成!

  甚至于,廖永安也就罢了,一个死人封不封爵位,也就是名声好一点罢了。

  但是,朱元璋对徐达、常遇春等大佬,是实在实在封了“公爵”的爵位!

  天下爵位,公侯伯子男!

  万事开头难!

  有了这个开头,侯伯子男的爵位,将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以后只要自己立下大功,还愁不能博个封妻荫子?

  功名但在马上取!

  当然了,与此同时,也有些人心中暗暗嘀咕:其他人,包括没有立功的小兵在内,都有一石大米和十斤盐的赏赐。那么,世子呢?按说,不赏也不是不行。毕竟从理论上讲,吴国这片基业,以后都是世子的。但话说回来,毕竟那毕竟得是朱元璋百年以后啊!这次东征,世子朱标立功非小,到底会是会有所赏赐?

  终于,在十万众瞩目之中,朱元璋开口了,道:“世子朱标!”

  “儿臣在!”

  朱标紧走几步上前,微微躬身,准备接受封赏!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2.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3.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4.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5.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6.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7.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8.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9.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0.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1.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2.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3.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4.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5.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6.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7.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8.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19.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0.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1.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2.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3.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
  24. [历史军事] 三国:神选项羽,震惊十八路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