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史上最强太子> 第131章 元末小范蠡,沈万二

第131章 元末小范蠡,沈万二

  在朱标、常遇春兵围湖州城的时候,徐达也结束了和张士信的对峙,率十万军从湖州港登陆,和朱标、常遇春合兵一处。

  道理很简单,张士信怂了。

  得知自己上当之后,张士信虽然气急败坏,但是最终还是没敢和徐达硬碰硬找回场子。张士信直接放弃了太湖水寨,率领十万大军上岸,找张士诚另做谋划了。

  徐达这十万大军继续在太湖游荡,已经没有什么意义。

  那么,徐达、朱标、常遇春率领三十万大军,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按照之前的计划,就是趁着张士诚的大部分援军,还没赶到的时机,全力攻打湖州。待虎口拔牙取了湖州之后,再全力攻打张士诚的老巢平江(打杭州的任务是李文忠的,用不着他们操心)。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西吴军,中军账内。

  “小老儿沈万二,参见世子!参见徐都督!参见常平章!”

  咚咚咚~~

  一个中等身材、头发花白的老者,极度谦卑地向着徐达、常遇春、朱标大礼参拜。

  没错,就是极度谦卑。

  别的人参拜当然也磕头,但是,也就是象征性地头与地面接触。普通的参拜而已。谁会没事,拿自己的脑袋,和地面死磕?

  这老者就会!

  他真是实诚,三个响头磕得“咚咚”作响。可想而知,磕头的时候究竟用了多大的力道。

  非但如此!

  这老者磕完头后,依旧没有直立起上身,而是把头死死贴在按伏击于地的两只手上,并把屁股高高拱起,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大虾米。

  这种跪姿朱标见得多了,朱元璋赐给他的那三十名宦官,每次参拜他的都是如此。奴才嘛,还能趾高气扬不成?不表现的足够卑微,惹主子生气了怎么办?

  但是,除了宦官之外,朱标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行礼行得如此低声下气。

  朱标疑惑道:“沈万二?你跟沈万三是什么关系?”

  “也就是族人而已。”沈万二仔细解释道:“家父沈黼朗,生了家兄沈万一和小人。沈万三的父亲沈佑,顺势给他起名沈万三。所以,小人和沈万三虽然都姓沈,也确实没出五服,但绝非名字上那么亲密、”

  徐达道:“那沈万二,你今日来拜见吾等,到底所为何事?”

  “天兵到来,解民于倒悬,小民欢喜之至。呃……世子、徐都督、常都督,是何等人物?在野外扎营,也太过委屈。小人家住胡溇村,家中还算干净。如今,斗胆前来,请诸位贵人将中军移至小人家中,也好给小人一个聊表心意的机会。”

  “看来,你家不小啊!算啦!此地就挺好,本将军就不挪中军了。沈万二,你要是真想对天兵表示心意,就多报效些粮食、”

  “小人正有此意。现在,已在胡溇村备下一百二十万石粮食,大将军想用,随时可以派天军去取。”

  徐达不悦道:“沈万二,你也太吝啬了吧?既然想要本帅将中军移到你的家中,想必是有些钱财,对自己的家宅颇为自信。怎么说了半天,才一百二十石粮食呢?就算没有一万石,起码也得几千石吧?”

  “启禀徐都督,您听错了,小人说的,不是一百二十石,而是一百二十万石!”

  “多少?

  “一百二十万石!小人虽不知大将军来了多少兵马,但是,如果每日消耗粮食一万石的话,小人可供四个月。”

  “此言……当真?”

  咚~~看書溂

  沈万二重重地又磕了一个头,道:“小人就是一百二十个胆子,也不敢在这么大事情上,欺瞒诸位贵人啊!没错,就是一百二十万石粮食。少了一粒,天兵砍了小人的脑袋!”

  沈万二要献给朱元璋的大军,一百二十万石粮食,这是什么概念?

  一石粮食,相当于后世的一百八十多斤。

  也就是说,献粮两亿斤!

  三十万大军,平均每人七百斤!

  何止是能吃四个月啊?谁能一天吃六斤粮食?即便加上战马的消耗,即便加上战时的各种损耗,即便最悲观的程度上讲,也能支撑三十万大军,半年以上的补给!

  这是真的吗?、

  沈万二,沈万三的族人而已,能有这么大的本事?

  好吧,确实是真的!

  沈万二,在历史记载中名声不彰,甚至在明史中默默无闻,即便从现代穿越而来的朱标,都全无印象。毕竟,朱标再“不昧前尘”,也只能知道,他前世知道的那些事情。

  但是,如果朱标有机会读到湖州地方志的话,就会知道,沈万二,这个在湖州之战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小人物。

  “万二迎接诸帅至家,供设御座于百尺楼。(徐达)屯一十八寨于家之前后。(万二)日献量万石,俵散各营军士!”

  瞧见没有?沈万二每日献粮万石!

  在历史记载中,湖州之战打了三个多月,沈万二就给朱元璋的大军,提供了百万石粮食!

  此战过后,即便看不起商人的朱元战,都认为沈万二功劳甚大,给予重赏。

  “太祖遣黄门召见,给以冠带,即命与公侯将帅同赐宴。帝联诗以赐万二,云:仗剑持枪兴帝家。捐资供献米和茶。文尊礼乐光星斗。武剿尘夷列阵排。已诛张氏三千卒,共宴功臣百万齐。三吴义士应褒赠,指日崇勋拥碧阶。”

  看见没有?

  朱元璋高兴之余,让沈万二和徐达、常遇春等一起吃饭,甚至亲自给沈万二写了一首诗。这是多大的重视,对沈万二来说。是多大的荣耀?

  那么,然后呢?沈万二恃宠而骄,不知天高地厚了吗?

  没有!

  朱元璋除了赐给沈万二极大的荣耀之外,还封他为“都指挥使、骠骑司马”的实职。沈万二觉得自己不是当官的那块料,坚决不受。于是乎,朱元璋改封他为“朝奉大夫,子孙传袭恩荫”。虽然不是封侯,但也是能传之子孙、与国同休的文散官官爵。

  再之后呢?

  某天朱元璋处理公务累了,写了一首诗,“百僚未起朕已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披被。”

  沈万二得知之后,说了一句话“兆已萌矣”,于是乎劝沈家人避走海外。

  结果,沈家人不听,遭受了一场塌天大祸。

  沈万二呢?将家里的不动产直接分给了家里的仆役下人,然后,带着自己少部分心腹和家人,扬帆出海,不知所终。

  不得不说,这沈万二真是个人才。

  一百多万石粮食啊!

  要知道,当初张士诚向大元朝廷称臣的时候,也不过每年向元大都运粮十一万石,还不到沈万二献粮的零头!

  而且,沈万二又不是江南首富沈万三,勉强拿出来这么多粮食,绝对得是竭尽全力了。但是,为了讨好日后的天下之主,他毫不犹豫地,在最为关键的决战时刻,拿出了这批粮食!

  后来,沈万二见朱元璋实在看不上商人,又听到了朱元璋的那首诗,就马上扬帆出海。

  其聪明果决,绝对是当世顶尖人杰之一!

  纵然比不上,古之陶朱公范蠡,也差不了多少!

  当然了,现在无论朱标,还是徐达、常遇春都不知道,沈万二这番过往。

  “一百二十万石粮食啊!”

  徐达一向谨慎,并没有被这么大笔的军粮,冲昏头脑。

  他甚为冷静地问道:“张士诚治政,虽然贪污堕落。但是,腐化堕落,更多的是对平民百姓。对你这样的大财主,也还算可以吧?如今胜负未分,你为什么选择,背叛张士诚,倾力帮助我军呢?嗯?”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大秦:奸臣矫诏,我扶苏绝不自尽
  2. [历史军事] 无限白粥无限米饭无限资源系统
  3. [历史军事] 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
  4. [历史军事] 大唐广播站2
  5. [历史军事] 大明:我这就一步登天了?
  6. [历史军事] 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
  7. [历史军事] 最强兵王在三国
  8. [历史军事] 大秦皇子:边关签到百年,世上再无仙
  9. [历史军事] 清初:我爆兵造反,你说神仙下凡
  10. [历史军事] 三国少年时代
  11. [历史军事] 综武:风流双修的我无敌了!
  12. [历史军事] 领主世界一开局从子爵开始!
  13. [历史军事] 穿越三国:觉醒隋唐英雄召唤系统
  14. [历史军事] 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
  15. [历史军事] 被诬陷流放?开局攻灭高丽自立
  16. [历史军事] 我在大唐用神笔具现神话
  17. [历史军事] 系统助我重振大明
  18. [历史军事] 三国:拯救太后,我做了几天太监
  19. [历史军事] 娶贾元春海外建国
  20. [历史军事] 明朝海盗王
  21. [历史军事] 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
  22. [历史军事] 从唐开始的克苏鲁
  23. [历史军事] 李二:我表弟过于给力
  24. [历史军事] 手握兵马虎符,铁骑横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