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我在神话三国当天子> 第529章 尚书令,贾诩

第529章 尚书令,贾诩

  。。。。。

  “老成持重之人?”刘辩站起身,看向那名大臣,开口问道,“你所言的老成持重之人是谁呢?”

  被刘辩星目注视着的大臣连忙低下头,拱手回道:“禀陛下,臣……臣也不知,臣只是提个建议。”

  “哼,朕知道你们某些人心里面打的什么算盘。”刘辩挥了挥袖袍,沉声道,“奉孝是由朕亲自考量过的,兵部尚书这个位置给他,朕还嫌屈才了呢!”

  “诸君不必再劝朕了,此事就这么定了!若是再劝,难不成是认为朕的眼光不如你们?”

  刘辩此言一出,群臣顿时安静了下来,那些本来还想要毛遂自荐的大臣也随之熄了火。

  开玩笑,陛下都说出这种话了,如果再出列劝谏,岂不是不识抬举?到时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刘辩满意地点了点头,又一连串任命改换了多名官员。

  其中,他让原先担任廷尉的田丰上任刑部尚书。

  相当于还是干原来搞刑事案件的工作,只不过工作内容更加具体细致了。

  沮授担任户部尚书,掌管全国的户籍财政。

  户部这个位置必须要安插自己的亲信之人,此外不能为世家大族的人所掌控。

  而沮授就是户部尚书的最佳人选,既是刘辩信任之人,且才能出众,最关键的一点,他并非是世家大族出身,他的家族在冀州只能算一个小型家族。

  礼部尚书是郑玄,此人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乃是文道三品半圣,弟子门徒遍布大汉十三州!

  乃是真正的古经学大师,在大汉帝国是整个文坛里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也是大汉帝国内唯一的三品半圣!

  礼部尚书一职由他担任,文武百官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

  郑玄倒是对权力官职看得很淡,一开始并不想接受,奈何刘辩说了一句“由公担任礼部尚书,方可教化万民”。

  教化万民,乃是文道成圣的唯一途径,何况这本就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郑玄也就不便推辞。

  至于六部最后一个工部尚书,刘辩则是交给了清河崔氏的代表崔琰。

  崔琰是德高望重的名士,正派儒雅,又有远见卓识,仪表堂堂,凛然于朝。

  他对于工器之类的事物并不精通,但刘辩却依然让他来做,目的就是为了拉拢清河崔氏。

  分官这件事情可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你想任用谁就任用谁。

  这又不是立国之初,国家各方局势并不稳定。

  现在是帝国末期,世家门阀扎的根很深很深,之前铲除的四世三公袁氏到现在都没有被彻底铲除,就可见世家大族的根基有多么深厚了。

  因此刘辩在任用官员的时候,也需要考量各方势力,清河崔氏也是关中陇西一带的老牌世家了。

  加上崔琰人品不错,才华政治都属于上品,因此刘辩卖给他们崔家一个面子也未尝不可。

  关键在于,利用这些世家来扳倒另外一些不听从自己圣意的老牌世家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六部尚书的官职任命完以后,各部的下属官员就交给各部尚书去操心了,最后收集好名单,交由刘辩审阅,若是同意,就由吏部的人去做人事调动。

  三省的各个最高长官分别为中书令、尚书令以及侍中。

  中书令主要帮助皇帝决策相关政务,而侍中主要是进行审议,若是通过,就交给尚书令(下设六部)进行执行。

  原先的太傅杨彪成为了中书令,刘辩的恩师卢植则被任命为了侍中,至于尚书令的选人则惊掉了所有人的下巴!

  尚书令,贾诩!

  贾诩这个人在群臣之中犹如一个透明人一样。

  只因为贾诩性格低调,不喜张扬,平日里行事极为低调,再加上出身于边陲小地,自然不会让太多人有兴趣。

  只是因为他是陛下身边的红人,这才客气几分。

  可万万没想到陛下居然会将尚书令这个看似三省中最没有话语权但却最有实权的职位交给这么个透明人!

  一时间,所有大臣都懵逼了。

  不只是他们,贾诩也是一脸惊愕地望着刘辩,眼神中似乎在说,“陛下,你整啥哩?”

  然而,刘辩根本不给众人开口的机会,直接一连串列出贾诩在追随他之后所做出的功劳。

  “……这些功劳,难不成还不够他贾文和担任尚书令么?”

  “更何况……如果贾文和在任职期间不作为,或是做不好的话,朕随时可以撤他的职!”

  此话一出,顿时就耐人寻味了起来。

  首先,贾诩的家族是个十八线家族,根本无法与朝中的这些出身顶级世家的人相比。

  这也就意味着,贾诩在京城没有根基,没有人脉,到时候被拉下马了,也不会有家族庇护。

  其次,朝中不少大臣惦记着这个尚书令位置,谁也不肯相让,可若是暂时让给一个无实力无背景的人担任,也未尝不可啊!

  关键是他们私底下可以好好交流,这尚书令到底由哪个家族的人担任比较好,也好分配利益。

  念及此处,那几个老狐狸不再吭声,见那些顶级世家的人都不说话,其余大臣更是不再言语。

  刘辩心满意足的点点头,他要得就是这个效果!

  他看向贾诩,鼓励道:“尚书令,给朕好好干!”

  贾诩递给了他一个比哭还要难看的笑脸,不情不愿地拱手回道:“微臣遵旨,谢陛下圣恩。”

  他这个巴不得当小透明的人,居然被陛下推到这么高的位置上来,他是真不愿意啊。

  “陛下,臣只想安心摸鱼,不想当尚书令啊!”贾诩心中苦涩。

  但有苦不能言,陛下在朝中都说的那么清楚了,如果自己再当庭拒绝,岂不是违背圣意?

  而且他也看出来了,刘辩让自己担任尚书令,目的就是为了巩固加强皇权。

  自己一个没背景的臣子,想要在尚书令上混长,能依靠谁?

  除了陛下之外没有任何人!

  因此,自己虽然是尚书令,可实际上背后站着的是陛下。

  罢了,只能回府再思索担任尚书令该怎么做了……

  贾诩心中暗自摇头。

  朝会就这样落下了帷幕,群臣有序退朝,刘辩也在一众太监宫女的服侍下离去。

  途中。

  一名小黄门突然急匆匆地走来,见到刘辩就跪地行礼道:“陛下,王太守正在偏殿里等候。”

  “王允?”

  “正是!”

  看来是貂蝉的事情办妥了,刘辩心中暗道,随即开口道,“前面带路。”

  “奴婢遵旨。”小黄门恭恭敬敬地回道,同时引着刘辩往偏殿走去。br>
  自从十常侍倒台以后,宫中太监的地位就愈发低微了,对于刘辩也是愈发恭敬。

  ……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霸业天子
  2. [历史军事] 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3.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4.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5.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6.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7.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8.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9.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10.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11.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2.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3.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4.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5.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6.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7.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8.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9.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20.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21.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2.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3.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4.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