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扬帆大明> 第424章 无题

第424章 无题

  星海集团内部事宜,李星锋没空关注。

  这三天,他在开会。

  不仅仅是他,大哥李星海,也一起跟着开会。

  整体来说,因为连续两届的江州话事人都比较开明的原因,江州已经乘着改革开放的放春风,走在所有省份的前列。

  当然,除去一些沿海城市,毕竟人家的地理条件,就在那放着。

  因为开会的原因,就连已经定好的年会时间,都一改再改。

  有人肯定说,你一个民营企业,开什么当地政府的会?

  但李星锋知道,这个会必须开。

  还得越开越多才好。

  这说你所经营的企业重要性,至少政府把你放在眼里,你们的关系是亲密的,合作是双赢的。

  如果,政府开会都不叫你,就说明已经被政策边缘化,被市场边缘化。

  开会的主要原因,也很简单。

  上次和刘为民谈过后,这位大佬,当真是把他们之间的交流,形成了书面报告,一层层的递交上去。

  李星锋是开着玩笑说的。

  但玩笑里最容易出真话。

  对方也认真听了,事后也认真的去思考了,甚至也找智囊团评估了可行性以及操作方向。

  于是便有了这次会议。

  《关于江州省特色产业发展报告》

  《关于江州省国营、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报告。》

  就是这次大会的两大主题。

  从这两份文件,李星锋就能猜到,不只是江州在开这个会,全国各地应该都在开这个会。

  这两个文件,代表着未来一年,甚至五年的发展方向。

  说白了,第一个就是让各省都要有拿得出手的特色产业。

  比如江州的服装、化工、机械制造。

  这些特色产业,不光要在全国领先,更是要有国际水平。

  因为第二份报告,上面着重强调了,各省份,必须强有力的支持自己的特色产业,打开国门,走向国际。

  这是要干嘛?

  这是国家采用了李星锋的玩笑话。

  就像他说的,江州的问题,放在南方六省,瞬间就被解决,还都是双赢状态。

  同样,国家的问题,放在全球,也一样。

  除了这两份文件以外,其他的,李星锋都不是很在意。

  什么市场经济下的竞争规范之类的,李星锋索性都一眼带过。

  开会很枯燥,套话很多,废话很多。

  也不是需要一字一句都记载下来,可能一个小时下来,重点就在那么几句话中,能听懂的,就听懂了。

  还让他比较在意的,是另一份报告。

  关于江州扩大基础建设的报告。

  看标题没有用。

  直接跳过标题。

  看政府圈定的范围。

  这个扩大基础建设,重点就在扩大上。

  是扩大到市县,还是乡镇,亦或许是农村?

  在前世,李星锋有机会参会,都是2000年以后了。

  那个时候,他做地产,也算是小有成就,开会的时候,勉强也有资格坐在后面的位置。

  但在这之前,他虽然没有资格参会,但是报纸是一份不拉,都仔细阅读过。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扩大基础建设,应该是某个十五年规划中出现的事。

  大致开启的时间,应该是95年才对。

  那个时候,市场经济已经开展了七年之久,国家的财力也算是不错。

  大量的沿海城市,大量的出口贸易公司,在国家百分之十三的补贴下,靠着价格战,快速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口子,然后为国家赚取了不少的外汇。

  然后这才有钱,进行基础建设的。

  就这样持续了十几年,等到08年金融危机。

  全球金融危机,各国失业率急剧攀升。

  每个国家为了保证自己民众得就业率,大量限制了华国商品出口,来保证自己国家企业的存货率。

  以此来保证本国民众的饭碗。

  几乎是一夜之间,华国的出口贸易,被国外封锁的没有出路,不少商品大量积压在库房内,甚至有不少的出口企业,出口加工企业,就在这一夜之间,几乎就要倒闭。

  但,国家早已想好了退路。

  这十几年的基建,不是白白建设的。看書溂

  后世大名鼎鼎的家电下乡政策,开始了。

  农村乡镇修了水电,于是农民买了洗衣机,电冰箱。

  农村乡镇建立了广电网络,大量的电视机也下乡了。

  当然,不只是家电下乡,大量滞销无法出口的商品,也都纷纷走进了农户的家门口。

  可以说,那次经济危机,就是中国数亿的农户,靠着自己的肩膀,帮国家扛过去的。

  因此,沿海城市虽然有失业率,但是不高,而且很快就能再次就业。

  但,农户的钱,又是从哪里来的?

  就是从十几年的基建中来的。

  李星锋前世看过一份国家统计局的报告。

  在基础建设中,国家每投入一万亿,就有一千亿的资金,流向农户。

  这一千亿,回让多少的农户在自己家乡门口,就能就业,打工,李星锋不得而知。

  但是这项基建的举措,确实很牛,也实打实的帮助国家,度过最艰难的一关。

  但,眼下的江州政府,又要如何开启这次的大基建。

  李星锋收起自己脑海里的胡思乱想,翻到了最后一页,认真看了起来。

  基建...范围......

  要求架桥修路,保证乡镇之间有公路,改变过去行路难,老百姓雨天出不了门的弊端。

  ......

  公路下乡,水力,电力部门,更是要保证村村通水,户户通电,政府要一力承担老百姓的基础民生设施的建设。

  要改变老百姓刀耕火种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

  ......

  合上报告,李星锋双臂环绕在自己胸口,闭目养神。

  写报告,很简单。

  但做事情,很难。

  修路,架设电网,建设水塔,这都是钱。

  十个亿的无息贷款,沈崇文都龇牙咧嘴的分成三批次。

  这基建还不得让他头发掉光。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就要出意外了。

  沈崇文,肯定会盯上他账户里的钱。

  得先一步行动了!

  李星锋把笔收起来,把文件摊开,然后拍了拍李星海的肩膀,示意自己要去上厕所。br>
  李星海嫌弃的朝前挪了挪。

  弯着腰,李星锋消失在会场里,一溜小跑的冲向办公楼门口那辆新奥迪。

  “别废话,回公司。”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绝世小书儒
  2. [历史军事] 明末:乱世崛起
  3. [历史军事] 变身武则天,我征服了李世民
  4. [历史军事] 大明:开局老朱为我号丧百天!
  5. [历史军事] 回到大汉打天下
  6. [历史军事] 我在大秦发展高科技
  7. [历史军事] 东汉不三国
  8. [历史军事] 本驸马热武器自由,开荒怎么了?
  9. [历史军事] 大明:朱雄的崛起与征途
  10. [历史军事] 兴晋
  11. [历史军事] 亮剑:开局我魏和尚独立发展
  12. [历史军事] 三叉星玉
  13. [历史军事] 穿越后,我为王朝续命百年
  14. [历史军事] 明朝最真实科举
  15. [历史军事] 我的姐姐是玖辛奈
  16. [历史军事] 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
  17. [历史军事] 荒年,官府强制发俩老婆
  18. [历史军事] 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
  19. [历史军事] 大宋:大明没想到吧,我还活着
  20. [历史军事] 穿越后周:从校长到圣宗
  21. [历史军事] 天下第一小乞丐
  22. [历史军事] 我是大明瓦罐鸡
  23. [历史军事] 三国:偷偷发展吓坏众诸侯
  24. [历史军事] 穿越三国之与妻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