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红楼之贾府弃子> 第五百五十二章 以身犯禁闯皇宫 以死相逼保家族

第五百五十二章 以身犯禁闯皇宫 以死相逼保家族

  以身犯禁闯皇宫,以死相逼保望族。

  明正秋毫拒私情,案情明朗惊门阀。

  人一旦被逼到绝路上,那是何事都干得出来。江南十二大名门望族之中琅琊王氏、兰陵萧氏、陈郡袁氏、会稽魏氏、吴郡张氏、吴郡顾氏、吴郡陆氏、吴郡朱氏在江南名门望族之中算是名望甚高的八大姓氏,这八大氏族在江南可以算的上是跺一脚颤三颤的大门阀。

  琅琊王氏、兰陵萧氏、陈郡袁氏、会稽魏氏、吴郡张氏、吴郡顾氏、吴郡陆氏、吴郡朱氏派到长安的八位老者在族中地位是仅次于族长的房长或柱首,平日在族中威风惯了,即便在江南一带也是飞扬跋扈,何曾吃过闭门羹。

  如今却在长安城朱雀门外求见当朝晋王太子李治之时吃到闭门羹,更为可气的是而当朝太子晋王李治避而不见也就算了,连派个通侍太监告知一声都懒得派。如此无礼之举令得八大名门望族老者苦等一个多时辰,久等无望之下可把这八位老者气坏了。

  “竖子无礼,不知尊老也就罢了,老朽等了如此之久,竟然也不派人告知一声,白白令老朽在门外苦苦等待,今日不闯入皇城太极宫质问一番,老朽难咽心头恶气。”

  琅琊王氏之东房房长王之远怒声一出,其余(兰陵萧氏、陈郡袁氏、会稽魏氏、吴郡张氏、吴郡顾氏、吴郡陆氏、吴郡朱氏)七位老者皆点头赞同。当下八位老者便令族中晚辈调集人手,门客也好或是护院武师及家丁统统调来,硬闯朱雀门。

  把守朱雀门的乃是北衙禁军四卫之一右龙武军,右龙武军大将军李金峰忽见朱雀门前聚集众多百姓,并且手持兵刃顿时心生警觉,急忙下令抽调兵力增援朱雀门,并派人向当朝太子晋王李治禀报有人欲闯皇城。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上一千,彻底连天;人上一万,无边无沿。李金峰手扶垛口看着百姓越聚越多,大有成千上万之势,赶紧下令关闭朱雀门。

  就在右龙武军关闭朱雀门之际,王之远冲着族中晚辈王光禄一使眼色。王光禄振臂一挥,上千家丁发一声喊,一拥而上冲入朱雀门,与右龙武军杀成一团。

  江南八大氏族家丁身着紫、灰、黑、绿、蓝、青、橙七种颜色圆领窄袖袍,手持木棒仗着人多势众,表面看似气势汹汹,但与纪律鲜明的右龙武军一战之后,顿时高下立分。

  江南八大氏族家丁不过是乌合之众,如何能与训练有素的右龙武军相提并论,才打了不过半刻左右,便被右龙武军杀得节节败退,留下横七竖八尸体。

  眼见形势不妙,王之远怒骂一声:“一群混账东西,平日里好吃好喝养着,一到关键时刻便毫无用处,真是白瞎了银子。”

  其话音未落,会稽魏氏南房柱首魏智宝忽出一言。

  “王兄,莫恼,家丁不过是混吃混喝之人,关键之时如何指望得上,还得门客发威方能力挽狂澜。”

  其话音未落,从后方家丁人群之中跃出数名黑色短衣襟小打扮,足蹬薄底快靴,腰佩两尺短刀的精壮汉子。

  这群黑衣壮汉突然扬手打出飞镖、梅花袖剑、飞刀、飞剑、镖刀、梅花针、飞针、飞刺、甩手箭、袖弩、飞蝗石、罗汉钱诸多暗器。突发暗器打了右龙武军一个猝不及防,众龙武军身中暗器纷纷受伤,朱雀门前守卫顿时松懈下来。看書喇

  “众门客听令,护卫我与另外七族长老,冲进皇城。”

  “喏。”

  众门客答应一声,抽出短刀连劈带剁,砍杀挡路右龙武军,血光四溅中杀出一条血路,硬生生冲过朱雀门,进入皇城。

  江南八大氏族长老则在众黑衣壮汉护卫下,轻而易举进到皇城内,后面是众武师及家丁,当中也混杂一些其它七大江南氏族的门客,跟随人群一同入城。

  右龙武军大将军李金峰一见朱雀门失守,急忙快步下马道,调集右龙武军列阵迎敌。

  “听我号令,列一字长蛇阵挡住暴民,若有人临阵脱逃定斩不饶。”

  众龙武军闻令而动,一字长蛇阵排列而开,恍如一条长龙拦住通往皇宫之路。此时江南八大氏族若能见好就收,或许事情尚有转机,但是江南八大氏族长老为达目地,哪怕以身犯禁擅闯皇宫,也要见上李世民一面或当朝太子晋王李治一面,唯有见到圣上或太子,方能阻止继续彻查梦府一案,而江南八大氏族所做所为也能深藏不露,免遭世人唾弃及落下不好名声。

  “莫要收步,冲进皇宫见到圣上为止。”

  王之远老迈声音从众黑衣壮汉之中传来,魏智宝随声附和,指挥众黑衣门客为箭头继续前冲,八大氏族武师及家丁则紧随其后一窝蜂冲向龙武军布下的一字长蛇阵。

  右龙武军大将军李金峰闻声知意,眼珠一转之间已然猜到江南八大氏族为何急于闯宫见圣驾。其虽与江南八大氏族并无瓜葛,但深知江南八大氏族无论在江南,或是在朝中皆有极大权势,不可轻易得罪,便出声劝阻。

  “擅闯皇宫可是死罪,诸位若有冤情,可由在下替诸位转达,但诸位若是执意闯宫见驾,那可就是犯下天大之罪,不可饶恕,诸位三思而后行啊!”

  右龙武军大将军李金峰好言相劝,但以王之远与魏智宝为首的八大氏族众人丝毫不领情,率领众人横冲直撞,与龙武军展开再次交锋。

  有道是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八大氏族众人不顾劝阻再度与右龙武军交锋,龙武军是不再留情,刀光剑影之间血肉横飞,死尸成片,人头乱滚。

  眨眼之间上百名家丁死在龙武军刀剑之下,一颗人头滚在王之远脚下,惊得其目瞪口呆,浑身哆嗦,颤抖不已。

  “王兄莫惊,魏氏门客在此,区区禁军何足挂齿。”

  “来人啊!与我杀出一条血路直达皇宫,率先抵达皇宫者重重有赏。”

  正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魏智宝一番激励之言令得众门客气血上涌,头脑发热,为了区区赏赐真是豁出性命,丝毫不顾身前龙武军刀剑之利,抬臂连连射出弩箭,射杀近在咫尺龙武军,施展浑身武艺与稍远处龙武军短兵相接,刀光剑影之间狠招尽出,不惜以命搏命。

  往往一剑刺出,便被三支长枪穿身,血光四溅之间,大叫一声,以身带枪奋勇前冲,冲的三名龙武军脚下拌蒜,险些摔倒,而那名黑衣门客则是不顾伤势,挥剑近斩,连杀两名龙武军,幸亏其中一名龙武军见机行事,拔刀斩下那名黑衣门客首级,才免去一劫。

  如此激烈厮杀场面比比皆是,喊杀连天,血肉横飞,人头乱滚,杀得那叫一个惨啊!

  右龙武军大将军李金峰挥刀斩杀几名家丁之余,左右一望战势,龙武军死伤过半,八大氏族家丁死伤惨重,尤在奋力搏杀者皆是八大氏族武师及黑衣门客。

  李金峰振臂一呼:“右龙武军听令,守住朱雀门,死战不退,羽林军马上就到,给我打起精神,守住朱雀街,绝不可让乱臣贼子闯入皇宫。”

  李金峰此言犹如一场及时雨浇在众龙武军头上,顿时众龙武军打起十二分精神,死守朱雀街不让八大氏族武师及门客越雷池一步。

  就在双方厮杀正酣之际,忽听一阵急促脚步声从皇宫传来,李金峰回首一望,见是上千羽林军快步而来。援军到来,李金峰及众龙武军是大喜过望,而八大氏族长老及门客、武师则是悲从心起。

  一旦被羽林军与龙武军重重包围,接下来便是必死无疑,王之远大喊一声:“我等只为见圣上或太子一面,何苦层层阻拦,刀剑相向,江南八大氏族曾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难道不念旧情,非要以死相逼乎?”

  此言一出,李金峰与右羽林军大将军崔明轩不由得一愣,江南八大氏族在朝中也有一席之地,若真是在皇城内将江南八大氏族之人斩尽杀绝,恐怕也会惹恼江南八大氏族,给自身招来杀身之祸,故此李金峰与崔明轩略一犹豫之后,下令龙武军与羽林军围住江南八大氏族众人即可,若再有闯宫举动再杀不迟。

  四千北衙禁军围成一个大圈,将江南八大氏族众人围在当中,一时间双方默默对峙,不曾轻举妄动。

  罢战之下,双方皆是默不作声,犹如一潭死水相仿,但这谭死水之中却是暗藏杀机。从皇城高墙俯视此处,满眼尽是刀剑泛光,长枪如林,盔明甲亮,圆阵密不透风,四周遍地尸体及兵刃无声哭诉刀剑无情,人如草芥。

  李金峰与崔明轩彼此对视一眼,眼波流转之间皆在征询对方该如何处理此事,杀或是不杀之意在二人眼波之中徘徊不定。

  就在二人拿不定主意之际,一道温和声音传来。

  “琅琊王氏、兰陵萧氏、陈郡袁氏、会稽魏氏、吴郡张氏、吴郡顾氏、吴郡陆氏、吴郡朱氏皆是江南十二大名门望族之一,大唐社稷离不开江南门阀鼎力相助,即便擅闯皇城也是情有可原,还不与我速速撤到两旁,待本王一见八大氏族之人。”

  闻声知人,李金峰与崔明轩一听是当朝太子晋王李治发话,暗道一声:真是伴君如伴虎,令我等率兵守住朱雀门不让八大氏族进皇城一步的是晋王李治,反过来见打得差不多了,又来好言相劝的也是晋王李治,真是好人都让你做了,恶人却由属下来担,苦也,苦也。

  李金峰与崔明轩闻令行事,赶紧下令众禁军退到两旁,让出道路。以王之远与魏智宝为首的八大氏族长老,一见晋王李治来了,那是热泪盈眶啊!总算见到晋王李治了,八大氏族有救了。

  李治在众金甲武士护卫下,来至八大氏族众人近前,简单问过来意之后,请八大氏族长老至东宫一叙。

  李治深知大唐江山未稳,不可太过得罪门阀,故此一番好言相劝,言明即便梦子舟一案牵扯到八大氏族。其也会看在江南八大氏族劳苦功高份上,在圣上面前美言几句,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八大氏族只需将族中无足轻重的庶子交出背罪便可,如此以来既能保全圣面,又能令八大氏族毫发无伤,两全其美岂不美哉!

  一场闹剧以李治聪明睿智巧妙化解,李世民虽不增目睹,但如此结果也是令其颇为满意,忽觉将江山社稷交于李治治理,大唐江山便可稳如泰山,死后到了阴曹地府,见到李氏列祖列宗,也能无愧于心。

  漫天飞雪中五日光阴一晃而过,梦子舟一案也审的水落石出,陷害梦子舟的官吏既有王长史与史殿杰八人,也有温彦博一干司天监官吏及郭彦文几名御史,幕后更有江南八大氏族指手画脚。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三人将案情审明呈与李世民,李世民按律定罪,王长史发配岭南充军,史殿杰问斩于菜市口。温彦博及郭彦文一干官吏罢官免职,而江南八大氏族也纷纷交出庶子顶罪,梦府冤案就在一场看似公平,却又颇有猫腻之中结案。

  刘长风一直暗中关注案情,房玄龄三人审案细节,刘长风暗中观察,发觉房玄龄与杜如晦不愧有“房谋杜断”之名,审案公正明朗不徇私情,明察秋毫慧眼如炬。而长孙无忌却在此案中表现的看似公私分明,却总给人一种绵里藏针,似是而非之感。

  梦子舟一案大白于天下之际,也是众门阀吃惊之时。梦府一案内幕众门阀或多或少知晓一二,但都觉得梦子舟一案已然过了二十多年,必将石沉海底难以昭雪,谁知梦府一案竟然在多年之后洗清冤情,还逼得江南八大氏族以庶子顶罪,此举令得大唐众门阀大为震动,颇为后怕。众门阀深感大唐江山不再是以往靠门阀鼎力相助之时,而是根深地固稳如泰山,不似大唐初建之时求助门阀方能稳住江山。

  刘长风伫立于菜市口一隅看着史殿杰人头落地,一股大仇得报之感由心底升起。望着无头尸首忽觉眼眸有些模糊,想哭却哭不出来,欲喜却不知喜从何来。

  眼眸连眨之间忽起薄薄水雾,晶莹剔透之中似乎闪过梦子舟及梁黛茗的画上容貌,大仇得报本该欣喜若狂,但刘长风总觉心里颇不踏实,似乎漏掉什么,但又不知所漏为何?

  刘长风心情复杂伫立许久,菜市口围观之人都已走得差不多了,唯有其纹丝不动,恍如一尊木雕泥塑一般。贺芒与邱光勇、姚子忠皆在不远处暗中保护刘长风,深怕刘长风大喜过望,思念过度,恐有闪失。

  贺芒三人见刘长风脸上泪水已干,才上前低声相劝,刘长风定定心神,平复一下复杂心情,才在贺芒三人劝慰下返回驿站。

  刘长风本以为梦府冤案一了,便可恢复本名,谁知李世民看罢锦囊,得知双王后人未死,命其带兵先征高丽后伐天竺,务必将双王后人齐王之子李孝及息王之子李圣文抓回大唐,斩草除根。

  手捧圣旨,刘长风连连摇头,让其攻伐天竺抓回李圣文那是小菜一碟,但征讨高丽擒下李孝可就有些难办。回想贞观十九年唐太宗李世民亲率大军征讨高丽,长孙无忌、牛进达、李绩众名将随军出征。六月二十日,唐军进至安市城(今辽宁海城东南营城子)下,纵兵攻城,高丽北部耨萨(相当于唐的都督)高延寿、高惠真率十五万高丽、靺鞨兵前来救援。唐太宗设计将高丽援军诱至安市城东南八里处,依山为阵,正面诱敌,多路出击大败高延寿大军。高延寿率余众依山固守,唐军四面围攻,牛进达与长孙无忌将所有桥梁撤掉,以断其归路。高延寿走投无路,遂于二十三日率士卒四万人归降。此战过后高丽举国震惊。此后,由于已近深秋,辽东一带早寒,草枯水冻,军粮将尽,唐太宗于九月十八日下令班师还朝。

  如今正值寒冬,冰天雪地,行军艰难,即便粮草充足,攻打高丽也是胜负难料,还得攻入平壤城将齐王之子李孝拿下谈何容易。

  刘长风正犯愁之际,贺芒接到罗中福送来便签。

  “阿郎,罗中福送来便签。”

  “与我一观。”

  刘长风展开便签,只见上写:三更半夜,正房一见,送上妙计,解君烦忧。

  “知我者,师父也;解我烦忧者,必是我师。”

  夜色阑珊,巷静人稀,雪夜生寒,遍地珠光,圆月如盘,似乎预示阖家团圆,繁星点点,无声送上新年祥瑞。

  一尊铜炉,淼淼淡烟,兽形木炭,斜插炉中,两盏热茶,轻烟如雾,对坐两人,静静相视。

  沉默气氛不过一刻左右,便被杨月生一声道号打破。

  “无量天尊,徒儿,大仇得报,不见喜色,难道觉得不公。”

  “师父神机妙算,不如掐指一算,这仇是真的报了吗?”

  “徒儿啊!世上之事,并非只有黑白之分,而是包罗万象,黑中有白,白中有黑,即便身在皇家也有难言之隐。”

  “当今圣上是有道明君,若是昏君,梦府一案即便证据确凿,恐怕也难翻案昭雪,圣上也有难处,徒儿当想开才是,莫要一意孤行,仇恨挂心,即便将仇人斩尽杀绝又有何用?人死不能复生,过去之事就当随风而逝,当为后人着想为其搭桥铺路才是要紧之事。”

  “师父之言,弟子谨记在心,可是双王后人之事该如何是好?”

  杨月生神秘莫测一笑道:“徒儿听我道来……”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2.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3.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4.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5.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6.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7.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8.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9.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0.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1.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2.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3.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4.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5.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6.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7.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8.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19.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0.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1.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2.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3.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
  24. [历史军事] 三国:神选项羽,震惊十八路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