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重生朱棣之子> 第五十一章:科举革新章程草稿(下)

第五十一章:科举革新章程草稿(下)

    朱棣道:“会试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

    “改制之后,殿试仍在会试后当年举行,只不过因为应试的贡士数量比以前翻了许多倍,故而殿试的时间从三月初一改成了三月十五、十六、十七日。同样,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重新安排名次,一切程序照旧。”

    “各省头名直接授本省常科书院教师资格,第二、第三名授常科书院代理教师资格。”

    “取消翰林院庶吉士的称呼,凡进士及第者皆入翰林院成为翰林士,精修科业,可专修一科或多科,学制两年,学满两年后吏部根据朝廷用人规划对完成学业者进行分配。”

    “凡是在翰林院研学两年,且学习期间不曾犯下重大过错的学子,皆会得到由礼部教谕总局统一印制颁发的进士名籍,正式获得进士功名。”

    朱元璋轻轻咳嗽了两声。

    朱棣顿时停下介绍。

    片刻后,朱元璋皱眉道:“棣儿,咱听到现在,有些不大明白。这样,你把四级官学与科举革新之间的关系,笼统一点的说说。”

    “怪俺考虑不周,爹稍等。”

    朱棣言罢,接着沉吟片刻,组织了一下语言,然后对他刚才说的东西做了一番概括。

    “大体来说,完成小学堂的学业,便有资格参加童生试,通过童生试者即考入中学堂。”

    “完成中学堂的学业,可获得秀才名籍,并有资格参加乡试,通过乡试者即考入大学堂,大学堂又名常科书院。”

    “完成常科书院的学业,可获得举人名籍,并有资格参加会试,通过会试者即考入太学堂,太学堂又名翰林院。完成翰林院的学业,可获得进士名籍。”

    说到此处,朱棣停顿了片刻,见朱元璋面露明悟之色,而且下意识点头,他这才接着往下继续介绍。

    “翰林院在天下各行省设立的分院亦名学宫,如翰林院云南分院对外又叫云南学宫。”

    “没有考上进士的举人,还可以参加每年四月份的翰林分院招生考试,通过考试者即成为翰林郎。”

    “翰林郎精修两年科业后,且学习期间不曾犯下重大过错的学子,皆会得到由礼部教谕总局统一印制颁发的进士名籍,正式获得进士功名,之后会被朝廷委派职务,跨入仕途。”

    “成立四级官学划定科举考生的来源,与建立一套管理科举考生的制度,以及对科举考试的录取结果进行分榜,这三个方面的科举革新,乃是相辅相成,一环套一环,缺一不可。”

    “以上便是科举革新的五个方面,至于涉及到的各细节,高煦重点圈了出来,如四级官学所用教材、考题的统一编写与更新、印刷、发放、回收等,学堂、校舍的施工建造、质量验收,各级学堂讲席的官话训练、俸禄津贴制定等,以及其他几十个细节皆需要重点监督与关注。”

    朱棣言罢,将手稿叠放整齐收好,静待朱元璋点评。

    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气,盯着朱棣道:“你刚才漏了一个东西没有提及。”

    “爹说得可是吏员考试?”

    朱棣故作恍然道。

    “高煦建议推行大明吏员考试,对文人与官员的身份进行剥离,禁止官员用文人那一套治国,防止出现弱宋的局面。”

    朱元璋缓缓说道:“对此,咱是赞成的,但此事做起来并不容易。”

    朱棣急忙附和道:“爹说的对。自古官是官、吏是吏。若天下官、吏皆食俸禄,如此朝廷的财政负担,将会扩大十数倍,甚至百倍。”

    朱元璋接话道:“不错,倘若后世之君懈怠吏治,财政不足,便会导致贪官污吏横行,百姓活不下去,必会揭竿而起,国将大乱,社稷不存。因此,推行吏员考试之事,还需从长计议。”

    “爹,若能解决财政不足的问题,推行官吏一体,是否可行?”

    朱棣忍不住道。

    “这是当然!”朱元璋道。

    朱棣微笑道:“爹,俺有一良策,可保大明未来数百年不愁无钱可用,无粮可食。”

    朱元璋一听,兴趣大增,好奇的问道:“你有何良策?”

    “开发辽东、倭岛。”

    朱棣不紧不慢道:“辽东土地肥沃,只要人手够多,便可开垦出无数良田。”

    “此外,高煦已派人在倭岛探得一座巨型银矿,此矿临近地表,容易开采,约存储着数万万两白银。而且,倭岛其他地方也有大量银矿。”

    “当真?”朱元璋惊道。

    朱棣郑重点头道:“此事干系重大,决定大明未来,俺万万不敢撒谎!”

    闻言,朱元璋沉默不语,进入了思索状态。

    辽东经过元末明初的连年战事之后,经济凋敝,人烟稀少。

    为了巩固大明在东北地区的统治,朱元璋这些年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政策和举措。

    一方面鼓励东北的渔猎、游牧民族改务农业,从关内迁移百姓开发辽东。

    另一方面在辽东大规模推行屯田垦荒政策,将军屯和民屯有机结合,开垦辽东的农田、荒地,又设置劝农官吏和常平仓等。

    在开发辽东的人口中,既有大明军民,也有被征服的鞑靼人、女直人。

    《辽东志·地理志·物产》记载了明代辽东地区丰富的物产资源,其中农作物有二十一种之多,豆类就有八种,麦有大麦、小麦、荞麦等三种。

    蔬菜同样种类繁多,除了历史上较为常见的葱、韭、蒜、葵外,茄、苋、芹、白菜等都被列入蔬菜,而冬瓜、瓠子、葫芦、苦瓜等蔬菜与西瓜、香瓜等水果被列入蓏类,蔬果种植已经相当繁盛。

    “爹,经过高煦这四年的努力,俺们大明不仅在西辽河一带成功开发出大片的农业垦殖区域,还在下辽河一带的城镇周边集中开辟了许多农垦区域。”

    朱棣补充道。

    “数十万从内地迁移过去的百姓,就集中分布在这些农垦地带,辛勤劳作。这些年,在朝廷推行水稻种植的田制影响下,粟与稻已成为税收的对象。”

    朱元璋知道,粟是辽东地区传统的粮食作物,俗称小米,耐旱、生长期短,适宜辽东干旱、寒冷的气候,因而分布广泛,成为当地土著的主要粮食作物。

    如今,辽河平原已成为辽东重要的粮食产区。

    朱棣又道:“沈阳及周边城镇耕地,去年便收获了粟三万余斛、稻万余斛,辽东各地常平仓累计囤粮已达十余万石。”

    “辽东是块宝地,是要用心思开发。”

    朱元璋皱眉道:“但是倭岛远在海外,咱已将其列为不征之国,若为了银矿而对其攻伐,有失咱上国风范呐!”

    PS:第二更已到!我亲爱的老铁们,万水千山总是情,投下推荐票行不行?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修道十年,出门已是到了强秦
  2. [历史军事] 京极家的野望
  3. [历史军事] 大明太子我的隐藏人格被老朱揭晓
  4. [历史军事] 重生大宋:原来我竟是世家公子!
  5. [历史军事] 开局监国,祖龙懵了这是我大秦?
  6. [历史军事] 农女医妃:拐个王爷来种田
  7. [历史军事] 摄政王,求你家王妃做个人吧!
  8. [历史军事] 明灯易学实录
  9. [历史军事] 魂归明初
  10. [历史军事] 神医废材妃
  11. [历史军事] 超级豪婿
  12. [历史军事] 大明:被剧透的老朱,一统全球!
  13.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极品小少爷
  14. [历史军事] 朕乃董卓,文优文和助我雄霸天下
  15. [历史军事] 我在亮剑干后勤
  16. [历史军事] 大唐我穿越的身份被李二曝光了
  17. [历史军事] 大唐小书生
  18. [历史军事] 北境拥兵四百万,母亲让我叫太后
  19. [历史军事] 造皇劫
  20. [历史军事] 梦穿水浒
  21. [历史军事] 武魂三国之神将殿堂
  22. [历史军事] 回到大梁做昏君
  23. [历史军事] 开局女悍匪抢我做压寨夫婿!
  24. [历史军事] 盛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