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修道十年,出门已是到了强秦> 第两百九十三章 曾记否,立国之初?!

第两百九十三章 曾记否,立国之初?!

    博士学宫。

    昌贺将询问的情况告知给了孔鲋。

    不过,因自己疏忽而产生的纰漏,他却是选择了隐瞒,并没有真的和盘托出,只是笼统的说了秦落衡或有些猜测,然后将魏咎说的话悉数告知了。

    闻言。

    孔鲋脸色微变。

    他反复问了几遍,确定那些话真出自魏咎之口,这才阴沉着脸,朝昌贺挥了挥手,示意他先离开。

    等昌贺走远之后,孔鲋的脸当即耷拉下来。

    他铁青着脸,神色不安道:“幸亏我留了心,不然恐真会出大问题,不过秦落衡是因何知道的他近来一直都在咸阳,几乎跟外界也没有什么接触,他怎么知道地方之事的”

    孔鲋眼中露出一抹疑惑。

    他其实有想过是魏咎在说谎,但魏咎身为魏国公子,没道理在这事上欺骗自己,毕竟私学之事,他们其实算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儒家若是出事,六国贵族也跑不了。

    私学之所以扩张这么迅速,就是因六国贵族的大力相助,这事若是真的让朝廷知晓,彻查下来,儒家、六国贵族一个都跑不掉。

    孔鲋沉思片刻。

    心中已然是做出了取舍。

    当断则断。

    他决定采取子襄的建议,舍弃掉已引人注目的私学,随即,他就意识到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他并不知秦落衡察觉到何处的私学。

    孔鲋脸色阴沉下来。

    良久。

    他忍不住低骂道:“这竖子尽坏我儒家好事,当初不是死了吗为何还能死而复生而且偏生还对我儒家这么有偏见,所作所为,皆是想置我儒家于死地”

    “此子实在可恶”

    “眼下私学之事绝不能暴露,不过不知秦落衡知晓的是何处的私学,这倒是个棘手的事,只能等襄弟回来,让他来拿主意了。”

    孔鲋深吸口气,平复了愤懑的心绪。

    不多时。

    子襄匆匆回了博士学宫。

    他这段时间并未闲着,一直忙于跟新晋官员走动,此刻,他的脸色有些沉重,显然是打听到了一些不利的消息。

    进到学宫。

    孔鲋一见到子襄,凝声道:“襄弟,私学之事,恐有变数。”

    子襄面色沉重道:“兄长,你打听到什么消息”

    孔鲋道:“你前面不是让我去向六国贵族打听消息吗我今晨便派人去问了一下,大部分都没被察觉,而就在向魏府打听消息时,魏咎却说秦落衡今晨专门试探过这事。”

    “他恐是猜到了一二。”

    “襄弟,对魏咎的话,你怎么看”

    子襄眉头一皱,疑惑道:“魏咎秦落衡我若是没有记错,新晋朝堂的官员并无仕职魏地的,魏地的私学应该没有暴露的可能,而且秦落衡是怎么知道这事的”

    孔鲋道:

    “我也很奇怪。”

    “按理而言,秦落衡没可能知道,而且他就算真要去打听,也不应该去魏府打听,去六国贵族的府邸,岂能问出什么实情”

    “襄弟,或许魏咎在说谎”

    子襄眉头皱的更紧了。

    他在屋中来回踱步,眉宇紧锁,沉思良久,摇头道:“此事多半是魏咎在耍心思,这数月来,六国贵族都有些反常,他们或许暗地在谋划什么,以至被秦落衡察觉到了,因而想祸水东引,让我们去吸引走秦落衡的注意。”

    “理应如此。”孔鲋道。

    随即。

    子襄又摇了摇头。

    迟疑道:

    “但也不绝对。”

    “我其实一直有留心秦落衡。”

    “他最近去过一次华府,华阜之子,华寄却是从薛县回来的,华寄很可能察觉到了什么,因而将此事告知给了秦落衡。”

    孔鲋一愣。

    眼中露出一抹凝色。

    沉声道:

    “这可如何是好”

    “秦落衡为大秦十公子,他虽然还没有正名身份,但始皇以往没少去看,他若是将这事告知始皇,没准真能查出什么东西。”

    子襄额首道:

    “我也正在担心此事。”

    “华寄刚入职御史,还没有在朝中站稳脚跟,虽然有其父帮其打理,但总归还需要时日,而且御史府日常处理的事众多,华寄没有确凿的证据,很难调集人手彻查,但秦落衡不然。”

    “他的身份在这。”

    “若是真的无意间透露出去,那恐怕是真的要坏事。”

    “而且”

    子襄看了看四周,突然压低了声音。

    他道:“我前面去拜访了不少新晋的官员,原本会稽郡的郡守殷通,也就是现在廷尉府的左监,他无意间透露,儒家私学之事,已经被不少地方官吏注意到,只不过还没影响到朝堂。”

    “但这事只怕早晚会暴露”

    闻言。

    孔鲋脸色微变。

    惊惶道:

    “襄弟,这可如何是好”

    “私学本就是朝廷严令禁止的,若是让朝廷知道,恐怕你我兄弟二人,都难逃一劫,我等生死事小,但孔门覆灭事大,这事可千万不能出事啊”

    子襄面色凝重道:

    “我知道。”

    “其实暴露是注定的。”

    “地方的事就那么多,私学若没泛滥成灾,确实能做到不引人耳目,但现在私学数量已经过百,还在不断增加,地方官府不是瞎子,他们肯定有所察觉,现在之所以没事,主要是六国贵族相助,还有就是地方官府跟咸阳离心离德。”

    “但这事迟早会有官员上疏”

    “唯今我们能做的,其实就一件事。”

    “拖”

    “只要拖的时间足够久,等到儒家彻底在地方扎根,到时就算朝廷怪罪下来,儒家顶多是伤筋动骨,但断不致身死道消。”

    “我刚才仔细想了想。”

    “我们没必要太把秦落衡放心上。”

    “他不足为惧。”

    “他的确是大秦十公子,但眼下被始皇下了禁令,短时间恐都很难来博士学宫,而他没恢复身份,对朝廷官员的影响力有限,现在棘手的其实是在华寄、殷通等人身上。”

    事关儒家生死。

    子襄却是显得格外冷静。

    他已理清了其中的利害干系及轻重缓急,有条不紊道:“今天我跟殷通交流过,此人长袖善舞,并不想得罪我儒家,因而才暗中将此时泄露给我,但华寄不同。”

    “其妻为秦落衡至亲。”

    “华府更是一直力主秦落衡上位。”

    “而我儒家以往投靠的是长公子,为了削弱长公子的势力,也为了打压我儒家,他一旦坐稳御史之位,恐就会开始暗查,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他若真去查,一定会查出东西。”

    “而且我们也不好防范。”

    “关中氏族这些年不少在六地为官。”

    “他们若是暗中联系,互相沟通,我儒家恐会防不胜防。”

    闻言。

    孔鲋脸色彻底变了。

    不安道:

    “这可如何是好”

    子襄目光阴翳,凝声道:“为今之计,只有一条,拖,绝对不能让华寄把目光看向地方,要让他只能把精力放在朝堂,或者其他的事情上。”

    “唯有如此,我儒家才能脱身。”

    孔鲋面色稍安,但脸上依旧满是担忧。

    问道:

    “那怎样才能拖下去”

    “我虽是文通君,但博士学宫却是周青臣在管制,我等虽然贵为博士,但根本没有实权,也参与不了政事,就算有心给华寄挑事,恐也没法操行。”

    “再则。”

    “我们虽然跟不少朝臣交好,但华寄背靠的是关中氏族,那些朝臣是绝对不会为了讨好我儒家,而去特意得罪华寄的,我们根本就没办法阻拦。”

    孔鲋一脸颓然。

    子襄脸色也很是凝重。

    他自然清楚这点,但他们没得选。

    私学之路是他提出来的,也是他一手操办的,里面倾付了他大量心血,若是直接放弃,他实在心有不甘。

    而且。

    他想博一把。

    他博华寄刚回咸阳,不会心急火燎的去做事,只会暗中调查薛县一地的私学情况。

    只要他博成功了。

    私学就能继续生根壮大。

    不过。

    孔鲋说的也没错。

    其他人都靠不住,他们结识的朝臣不会贸然卷入其中,而六国贵族跟他们本就各怀心思,又如何能加以利用这件事,他们能靠的只有自己。

    只是他们没有实权,想阻止华寄谈何容易

    子襄在屋中来回踱步,脑海不断闪现各种主意想法,但都被他一一否决了。

    在屋中走了数个来回后。

    他终于停了下来,凝声道:“我想到办法了。”

    “什么办法”孔鲋急切道。

    子襄不紧不慢道:“现在我们必须要博一把,若是成功,我儒家将成为上千年不倒的正大学派,若是失败,我儒家恐也会面临一场灭顶之灾。”

    “但我想博一次”

    “眼下有探查心思的就华寄一人。”

    “而他原本是在薛县任职,我们从即日起,放弃薛县,将本在薛县,甚至周边郡县的私学一并舍弃,至少在这数年间,都不会再在薛县开设私学。”

    “不过这一切需要时间。”

    “这来回传递消息,加上各种后续处置,至少都要一月以上,所以我们要拖延华寄至少一月以上,让他只能把精力集中到朝堂,等这段时间过后,他就算深查,也查不出什么东西。”

    “儒家在朝堂式微。”

    “但兄长可还记得大秦立国之初,那时我儒家在朝中还是十分风光的。”

    “而今只需故技重施”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大唐:李世民的头号打手
  2. [历史军事] 家父汉武帝!
  3. [历史军事] 穿成农夫,我靠采山货养家
  4. [历史军事] 抗战:打造重装合成旅,决战淞沪
  5. [历史军事] 绝世小书儒
  6. [历史军事] 明末:乱世崛起
  7. [历史军事] 变身武则天,我征服了李世民
  8. [历史军事] 大明:开局老朱为我号丧百天!
  9. [历史军事] 回到大汉打天下
  10. [历史军事] 我在大秦发展高科技
  11. [历史军事] 东汉不三国
  12. [历史军事] 本驸马热武器自由,开荒怎么了?
  13. [历史军事] 大明:朱雄的崛起与征途
  14. [历史军事] 兴晋
  15. [历史军事] 亮剑:开局我魏和尚独立发展
  16. [历史军事] 三叉星玉
  17. [历史军事] 穿越后,我为王朝续命百年
  18. [历史军事] 明朝最真实科举
  19. [历史军事] 我的姐姐是玖辛奈
  20. [历史军事] 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
  21. [历史军事] 荒年,官府强制发俩老婆
  22. [历史军事] 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
  23. [历史军事] 大宋:大明没想到吧,我还活着
  24. [历史军事] 穿越后周:从校长到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