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修道十年,出门已是到了强秦> 第两百八十七章 子襄的野望!

第两百八十七章 子襄的野望!

    鲍白令之突然开口问道:“若是被发现了呢”

    孔鲋目光一沉。

    沉声道:

    “这件事早晚会被朝廷发现,只不过时间早晚罢了。”

    “但现在被发现,跟数年后被发现,性质截然不同,若是现在被发现,我们儒家恐怕将再难有翻身机会,若是数年后发现,儒家却是已然立于不败之地。”

    “天下学子皆颂圣贤文章。”

    “秦廷就算想治理,也根本无计可施,而这一切其实是秦廷咎由自取,秦廷若是放低学室准入标准,天下贵族豪强的子弟又岂会落入到儒家门第”

    “只要秦廷不改。”

    “私学便注定会泛滥成灾。”

    “没有我儒家,也会有道家、墨家等其他学派,就算诸子百家不敢生出异心,但六国贵族跟豪强,他们又岂会真的不在意此举不仅能培养自家子弟,还能培养忠于自己的势力。”

    “他们定然会走上私学这条路的。”

    “只不过我儒家自先祖授学以来,就一直讲究有教无类,因而开授私学更有优势,所以六国贵族选择了相助我等,眼下山东六地的入学标准,从秦廷有一定爵位已降到了只需几条肉脯。”

    “这也是儒家私学能快速发展的主因。”

    “现在我儒家私学的确还不能跟学室相提并论,但等到受到儒家学说洗礼的士子进入官府,到时定然会让天下耳目一新,到时也定会有越来越多贵族豪强将自家子弟送到私学。”

    “久而久之。”

    “儒家私学的质量只会越发的高。”

    “相对的,出入地方为官为吏的人,也会越来越多,等名声传出之后,我儒家的私学甚至会越于官府学室之上,毕竟我们儒家学室耗费的钱财并没那么大。”

    “但大多数地方官吏其实年秩都不高,他们其实很难供应出一名学室史子,若是儒家私学的子弟同样能进入到官府,他们定然会很容易做出选择。”

    “此消彼长。”

    “用不了多久,地方贵族豪强,甚至是官吏子弟,都会主动送到儒家私学,优胜劣汰,官府的学室只会越发衰败,甚至于在官官相护之下,学室出身的子弟,还比不过我儒家私学出身。”

    听着听着。

    众儒士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嵴背一阵发凉。

    他们属实没有想到,孔鲋的胆子这么大,这是要动摇国本,甚至是要从地方上反客为主,将法家的学室彻底废止。

    孔鲋冷声道:

    “儒法相争数百年。”

    “两者早就势如水火,根本就没有缓和的可能,一味的忍让只会让法家越发得寸进尺,在士人盛会结束后,我便明白了其中道理,因而开始主动出击。”

    “为的就是一改颓势”

    “当年我儒家就不曾输过法家,这一次我儒家同样不会输,因为相比其他百家,我儒家更加接地气,也更加来者不拒,有教无类,眼下的确是法家占优,但秦之严刑峻法早已世人皆知,唯我儒家之仁礼才是治理天下之正道。”

    “天下早晚会明白这个道理。”

    “我孔鲋便是要让世人早日明白这个道理”

    鲍白令之蹙眉道:

    “来者不拒”

    “我儒家不曾有过这个理念。”

    “我儒家推崇的是士”

    “是贵”

    “若是让那些黔首也习文识字,天下岂非乱套了天下没有了尊卑之分,也没了贵贱有别,这如何能行我等能习文识字,盖是因为我等都是有家世的人,那些黔首凭什么能这样”

    “若如文通君所言。”

    “等数年之后,天下恐多出上万,甚至更多会习文识字的黔首,他们原本是身份低贱之人,而今却一跃成了寒门之士,此举若是让天下其他士人知晓,我儒家恐成天下士人公敌。”

    “我非是反对儒家开办私学,只是收取学子当有所筛选。”

    “不能应收尽收”

    “至少不能给人落下口舌。”

    子襄看了鲍白令之一样,点头附和道:“鲍白兄所言甚是,但此一时非彼一时,当下儒家首要考虑的是活下去,当年先祖授学,同样主张有教无类,眼下只是重走先祖之路。”

    “而且。”

    “应收尽收只是暂时的。”

    “我知道诸位的想法,诸位追求的是上品无寒门,而这其实很容易解决,在儒家能够安身立命之后,定然会逐步提高入学资格,将底层的黔首彻底排除在外。”

    “眼下的确会形成不少寒门,但这些寒门家中大多无藏书,仅靠私学教授的那点内容,又能明白多少道理又凭什么能晋升到高位”

    “这一切自在考量之中。”

    “方才我看了诸位的反应,诸位对开办私学并无太大意见,仅有的意见便是担心私学勃兴,导致文化学术向底层扩散,彻底的下移于民间。”

    “而这其实也算是故意而为。”

    “秦廷一统天下以来,一直主导化私为公,但要求却是格外的高,因而底层民众多有怨念,若是我儒家有教无类,定能在民间攒取大量的名声。”

    “左传有言: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

    “我儒家此举,却是在谋取名望,当年田氏代齐,正是靠着大斗出小斗进,一步步攒取到了民心,继而成功的鸠占鹊巢,我儒家却是可以依葫芦画瓢,借着底层民心,一步步取代法家。”

    “让天下成外法内儒”

    “等我儒家真的成为天下显学,到时我儒家上可操控朝廷,下可影响天下治理,那时,无论天下是秦,还是其他,无一例外都要看我儒家脸色。”

    “眼下私学只是刚起步,还没有被朝廷发觉,但只要过了这段最危险的时间,我儒家的发展定将势不可挡,再也无人能阻止,就算后面被发现,但木已成舟,朝廷为之奈何”

    “就算朝廷有心整治,但六国贵族尚存,土地兼并依旧横行,我儒家又在地方广结民心,到时稍微蛊惑一下,便能让地方生乱,朝廷只能将精力放到平乱上。”

    “而这又给了儒家发展的时间。”

    “随着时间推移,我儒家只会愈发强盛。”

    “到时就算秦廷想针对,也当然不敢对我儒家再动手。”

    “我曾听闻上古时期,曾有巫觋跟三皇五帝共治天下,等到我儒家发展起来,未必不能重新当年之景,让我儒家跟皇帝共治天下,甚至是直接分庭抗礼。”

    夜已深。

    孔宅内的众人,却是不由瞠目。

    他们也是被子襄所言吓住了,他们以往就是有再大的胆子,也没想过跟皇帝共治天下,更没有想过跟皇帝分庭抗礼,子襄这番话,是让外人得知,用不了一刻钟,他们全都要人头落地。

    望着众人瞠目结舌,子襄眼中闪过一抹不屑。

    这的确是他的野心。

    他在博士学宫,并非整日无所事事,而是借着身份之便,去御史府借阅了不少书籍,其中不乏有上古流传下来的古籍,虽然很多都晦涩难懂,但他靠着各种书籍比对,也是多少有所心得。

    上古时期。

    巫觋自称能跟上天的仙神沟通,故而被很多人尊敬,而巫觋便借着民众的畏惧,一步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甚至借着仙神之口一步步染指权力,直至实现了架空帝皇。

    而在上古巫觋最鼎盛时,更是直接凌驾于帝皇之上。

    他对此是深受启发。

    他儒家在这数百年间几经沉浮,面临过不知多少次的灭顶之灾。

    而今法家独大,他儒家越来越危险,在他看来,想要保全儒家,便只能学巫觋之法,借着民众的名望,一步步发展壮大,争夺本属于皇帝的器与名,而等到他们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算是皇帝也必须要忌惮。

    而发展到顶峰。

    他们也将如巫觋一般能换掉帝皇。

    虽然这个过程必定十分缓慢,可能需要上百年,甚至数百年、上千年,但在子襄看来,这是儒家必然要走的道路,唯有如此,儒家才能做到经久不衰,也才能始终屹立于华夏大地,亘古长存。

    现在天下已经一统。

    子襄早就看出,百家已到了末路。

    但他不愿见到儒家消亡,也不想看到儒家消亡,儒家不当是百家中的一家,而当是如巫觋一般的存在,巫觋自诩为仙神化身,而他儒家则是圣贤门徒。

    两者何其相像

    巫觋能在上古年间,跟帝皇共治天下上千年,他儒家为何不能做到巫觋自诩的仙神是假的,但他儒家尊崇的圣贤却是真的。

    他儒家不会当巫觋第二。

    而是要超越巫觋

    这是他第一次吐露自己的野心。

    士人盛会,秦落衡描述了自己的理想社会,当时秦落衡是以天下未来的百年、千年计,而他的儒家大计,同样是百年、千年谋,他没有秦落衡那么立意高远,他目光所及,只有儒家。

    也唯有儒家

    他是孔丘的八世孙。

    他唯一能做的,也唯一要做的,便是将先祖建立的儒家,继续传承下去,让先祖之学,继续在天下流传。

    这也是他此生唯一的志向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棺越:开局便是冒牌货
  2. [历史军事] 开局村花来救驾,吾许你一个天下
  3. [历史军事] 大唐:李世民的头号打手
  4. [历史军事] 家父汉武帝!
  5. [历史军事] 穿成农夫,我靠采山货养家
  6. [历史军事] 抗战:打造重装合成旅,决战淞沪
  7. [历史军事] 绝世小书儒
  8. [历史军事] 明末:乱世崛起
  9. [历史军事] 变身武则天,我征服了李世民
  10. [历史军事] 大明:开局老朱为我号丧百天!
  11. [历史军事] 回到大汉打天下
  12. [历史军事] 我在大秦发展高科技
  13. [历史军事] 东汉不三国
  14. [历史军事] 本驸马热武器自由,开荒怎么了?
  15. [历史军事] 大明:朱雄的崛起与征途
  16. [历史军事] 兴晋
  17. [历史军事] 亮剑:开局我魏和尚独立发展
  18. [历史军事] 三叉星玉
  19. [历史军事] 穿越后,我为王朝续命百年
  20. [历史军事] 明朝最真实科举
  21. [历史军事] 我的姐姐是玖辛奈
  22. [历史军事] 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
  23. [历史军事] 荒年,官府强制发俩老婆
  24. [历史军事] 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