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修道十年,出门已是到了强秦> 第两百六十章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第两百六十章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闻言。

    儒家众生脸色浮现一抹愠色。

    叔孙通辩白道:

    “此言差矣。”

    “正如秦博士你所言,你想象的德治、礼治亦是你凭空臆想的,何以能这么武断定言就因为天下未曾施行过德治、礼治,便能这么凭空污蔑天下若是施行礼治,以更高的标准要求民众,这难道有什么问题”

    秦落衡扫了子襄一眼。

    澹澹道:

    “晏子曾说过一句话。”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礼节是在吃穿富足的情况下追求的,现在天下清贫,何来礼治的生存的土壤”

    “而且何为仁何以礼”

    “可有明文解释”

    “高冠博带是为礼,跽而请曰是为礼,那忘履相迎算不算是礼剑履上殿又算不算是礼世间所有的礼,都源于士人的唯心而论,士人称为礼,那便是礼,士人称为无礼,那就真是无礼了”

    “没有依循的准则,何以能服众,又何以能安民”

    叔孙通脸色微沉。

    冷哼道:

    “礼有这么不切实际吗”

    “若是真不切实际,周公为何要推出礼”

    “再则。”

    “你说礼唯心,但法又有何不同”

    “法难道不是法家之人规定的那跟我儒生设定礼有何不同”

    秦落衡澹澹道:

    “世人只道秦法严苛。”

    “殊不知,秦法包含了天下的方方面面,对民众的言行举止都有一定的约束作用,而且是明文规定,告诉民众,你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若是逾界,便是违了法,那便要受到相应的惩罚。”

    “就算是朝廷,想要定一个人的罪,也必须依循法条,有法可依,不然便不能对此人进行定罪,大秦推行法制上百年,何曾真的出现过莫须有,有过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情况”

    “诚然。”

    “律法并不是绝对平等。”

    “但律法本就是为保证底线而设的。”

    “对于大多数底层民众而言,能守住做人的基本底线,已经属实难得了,至少以当今天下的情况而言,短时是不能要求民众更多的,连温饱尚不能满足,谈更高的精神追求,无异于是在痴人说梦。”

    “但礼却不同。”

    “没有过于明确的明文条例。”

    “一切论心。”

    “自古以来,都有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说法。”

    “底层民众不知礼,何以能去守礼”

    “礼,这东西过于虚无缥缈,虽然有一些细则,但大多是为贵族制定。”

    “民间根本就没有所谓成文的礼,自然而然,民间就是无礼之地,若是真推行了礼治,民众不知礼,自然容易违礼,而礼的定义,在你们手中,这也意味着,民众的生杀大权一定程度上掌握在你们手中。”

    “没有成文礼制,生杀随心,这岂不荒谬”

    叔孙通脸色一滞。

    他很想说,这有什么不好

    天下在之前,本就是跟士大夫公治天下,礼治便是再让天下重归大道。

    不过。

    冀阙外还有不少民众。

    这么直白的话,他却是不敢说。

    唯恐惹了众怒。

    最后只能拂袖怒道:“懒得与你多说”

    秦落衡目光很平静,澹澹道:“诸位可还有异议”

    四周无人吭声。

    萧何、陈平等人微微摇头。

    儒家的心思,他们又如何看不出,儒家之所以如此激动,盖因为秦制,将他们自持的尊贵给扯了下来,让他们沦为了普通人,所以他们心中有不满,想恢复三道王制,以期继续用礼来维持自己的优越。

    从而让自己继续高高在上。

    百家出世上百年,当时各国都在锐意求变,但儒家自孔子以来,孔门九代,那一代被各国君王拜为君爵

    没有

    儒家一直都被冷落萧疏。

    因为儒家的理念根本就不切实际。

    大争之世,天下诸侯立治图强,也一直在有意集权,而儒家的理念,却是把权力下放给士大夫,让士大夫去治理地方,这怎么可能如愿

    而儒家却不死心。

    孜孜不倦的去游学去劝学。

    眼下大秦已一统天下,儒家还想教唆推行分封,实在是活在梦中。

    见四周无人开口,秦落衡再次问道:“诸位可还有争议若是没有,这次盛会便正式开始了,而后一段时间,都将只论治理,不议其他。”

    话音未落。

    鲍白令之便站了起来。

    他冷声道:

    “前面秦博士说秦廷有意革新。”

    “我却是没有看到,我只看到秦政无视天道。”

    秦落衡澹澹道:“愿闻教诲。”

    鲍白令之木然的望着高台,冰冷而缓慢的说道:“你说大秦有意推行天下大治,但我只看到大秦的皇帝,暴殄天物,浪费民力,滥造宫室。”

    “我虽目盲,但也看得见秦中八百里,楼台阁殿连天而去。”

    “如此豪阔何朝有之,何代有之”

    “若将这些楼台殿阁,变成布帛菽粟,当有千万庶民得以温饱,我没有看到秦廷有改变的想法,只看到连天阁殿越来越多。”

    “六国毕,四海一。”

    “六国宫女集于一身,丽糜烂漫,骄奢淫逸,钟鼓之乐,流漫无穷,民有鳏夫旷男,宫有怨女悲魂,此等违背天理人伦之事,历代圣王所不齿,若是将这些宫女放归民间,自可造福万千家庭,何以成就一人专美”

    “再有。”

    “秦廷杀人无算,白骨如山,暴政苛刑,赭衣塞路塞天下之口,绝文学之路,阻书、诗典籍传播,毁百家道统,修瑰丽大墓绝我华夏龙脉,筑驰道毁我民居良田,此等丧尽天良之举,人神共愤之”

    “如此残暴之国,何以敢论大治”

    “又如何让人信服”

    秦落衡静如一池秋水,他就这么看着鲍白令之,等鲍白令之停口后,才澹澹的问道:“还有吗”

    “还不够吗”鲍白令之怫然怒道。

    秦落衡笑着道:

    “不够。”

    “我愿闻大秦治理的窠臼。”

    鲍白令之怒道:“人德尚且不立,谈何大治”

    秦落衡莞尔道:“正是因为秦有各种积弊,所以才有这次的盛会,再则,人的德行跟天下治理有何关联”

    “这岂非是由果倒因”

    鲍白令之脸色一滞,拂袖道:“老夫只是不愿再言败德之政,皇帝德行不修,就算有再好的治理之策,最后也推行不了,因为只会填一己私欲,根本就不会专心于治理。”

    秦落衡摇头道:

    “你们这些儒生,真是让人无语。”

    “评判一个国家,一个君王,不看大政得失,专攻一己私德,这又算是什么事你所说之言,在我看来,就如村妇之舌,如市井之议,却偏偏喜欢装扮成一幅圣人姿态,还说的煞有其事,振振有词,诚可笑也”

    秦落衡起身。

    他目光凌厉的扫过台下众人。

    冷声道:

    “尔等一直抨击秦政。”

    “何以不见大秦一统天下,结束数百年战乱,而使天下兵戈止息”

    “何以不见大秦犁庭扫穴,出兵平患,使华夏族类得以长存”

    “何以不见郡县制替代诸侯制,使华夏族群裂土之再,内争大战从此止息”

    “何以不见天下奴隶得以实田,万民安居乐业”

    “大秦修驰道、掘川防、拓疆域、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此等足以彪炳史册的功业,尔等却全然看不见”

    “是也”

    “大秦拆迁了六国宫殿,是集中了六国宫女。”

    “然则,连绵宫殿,纵使始皇是万金之躯,又住的了多少万千宫女又消受得了多少至于为何要拆迁六国宫殿、六国宫女派甚用场,我却是不知,但也不会如你们这般,臆想着皇帝种地是用金锄头还是银锄头。”

    “再则。”

    “始皇操劳了大半辈子,难道就不能享受享受”

    “而这些何伤于秦之大政大道又何伤于大秦文明功业”

    “当年商君变法之时,秦国积贫积弱,几被六国瓜分,然而秦孝先公与商君同心变法,深彻盘整秦国二十余年,使得秦国如同再造,也直接由一个备受欺侮的穷弱之邦,一举崛起为虎狼大国。”

    “而今大秦,受命于天,一统华夏。”

    “便是想如秦孝先公般,再造秦国,改制华夏文明,盘整华夏河山,让华夏文明亘古屹立,文明昌盛,华夏再无折腾。”

    “今日咸阳盛会,汇聚天下之士。”

    “为的便是凝聚华夏万千士子之心,共议一条富足殷实的康庄大道。”

    “让大秦从一个泱泱大国,变成一个真正的强国,一个国富民安,百姓安居乐业的天下乐土。”

    “此等造福华夏亿万生灵之伟业,如今已然落到了吾等的肩上。”

    “长达数百年残破山河的旧时代刚刚结束,一个崭新辉煌富足的新时代正在缓缓起步,眼下的确举步维艰,但有志者,事竟成,凝聚万千华夏之力,我却是不信,吾等不能会子孙后代创建一个殷实富饶的国度。”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当年秦国能由弱到强,盖因施行了新政,而今大秦百废待兴,跟当年秦国时的处境何曾相似为了大秦,也为了华夏的文明昌盛,这次大治之议,就依仗诸位执言了。”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最强斥候之我叫马小刀
  2. [历史军事] 人在乱世当世子,娘子却是大剑仙
  3. [历史军事] 棺越:开局便是冒牌货
  4. [历史军事] 开局村花来救驾,吾许你一个天下
  5. [历史军事] 大唐:李世民的头号打手
  6. [历史军事] 家父汉武帝!
  7. [历史军事] 穿成农夫,我靠采山货养家
  8. [历史军事] 抗战:打造重装合成旅,决战淞沪
  9. [历史军事] 绝世小书儒
  10. [历史军事] 明末:乱世崛起
  11. [历史军事] 变身武则天,我征服了李世民
  12. [历史军事] 大明:开局老朱为我号丧百天!
  13. [历史军事] 回到大汉打天下
  14. [历史军事] 我在大秦发展高科技
  15. [历史军事] 东汉不三国
  16. [历史军事] 本驸马热武器自由,开荒怎么了?
  17. [历史军事] 大明:朱雄的崛起与征途
  18. [历史军事] 兴晋
  19. [历史军事] 亮剑:开局我魏和尚独立发展
  20. [历史军事] 三叉星玉
  21. [历史军事] 穿越后,我为王朝续命百年
  22. [历史军事] 明朝最真实科举
  23. [历史军事] 我的姐姐是玖辛奈
  24. [历史军事] 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