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修道十年,出门已是到了强秦> 第两百四十三章 文经武纬,岂能让士子专美?

第两百四十三章 文经武纬,岂能让士子专美?

    扶苏道:

    “此言差矣。”

    “眼下地方已民怨民愤,若是朝廷不作为,眼睁睁看着地方土地兼并恶化,那才是真的在误国误民,我力推新田政,就是想快速缓解民众的怨愤。”

    “我何错之有”

    “再则。”

    “我清楚主吏掾的心思,你不想地方豪强做大,而我却是可以向你保证,等南北疆域安稳下来,朝廷定会着手清理地方窠臼,到时无论是原本显赫的屈、昭、景等世族,还是项氏,都会被官府惩治。”

    “且容他们猖獗一会。”

    “地方豪强鱼肉百姓、为恶一方,此等罪大恶极之徒,并非只行恶于土地兼并,还为恶在其他方面,大秦律法森严,等朝廷腾出手,定会将其一一绳之以法。”

    “主吏掾你多虑了。”

    萧何默然。

    他心中已知晓,扶苏根本没理清利害,扶苏认为项氏还在其他方面为恶,但项氏身为贵族,岂是没有头脑之人他们霸占的土地,名义上都归于项氏旁支头上,这些人身世清白,根本就没有恶行。

    眼下兼并土地合法。

    而且还是得到了朝廷认可。

    就算朝廷把逃亡的项梁、项伯抓住,依法也拿不回这些土地,这些土地名义上拥有权的确是项氏,但并不在项梁、项伯三族之内,除非朝廷强行索回,不然这些土地就将一直归项氏。

    朝廷若强索土地,那是在自取灭亡。

    他本以为扶苏前来,是看出了新田政之危害,所以才选择这么激进的进言,没曾想,扶苏依旧那么想当然,根本就没听进去,依旧是我行我素,甚至就没认识到新田政之危害。

    他已不愿再多言。

    四下安静。

    夏日的热气从敞开的大门侵袭而入,还能听到时起时落的风声,但这阵阵风声却显得有些萧瑟。

    扶苏没有在新田政上再多说。

    他有自己的想法。

    从始至终他也不觉得自己错了。

    民众需要田地,需要解决温饱,他此行,便是来解决这些的。

    地方兼并之烈,非朝夕能解决,眼下土地兼并的书契,地方豪强和世族已尽数呈上,等到朝廷腾出手,根据这些兼并书契,便能逐一进行严查,一一法办,继而让田地重归于民。

    这何来问题

    而萧何直言不讳,敢当面直谏,他也是十分欣赏。

    扶苏开口道:“我观萧主吏掾谈吐不凡,可是出自诸子百家中的一家亦或者是出自家学或以往的私学”

    萧何拱手道:“上过几年私学,而后进入学室,又读了几年,随后便进入地方开始为吏。”

    “往年的上计如何”扶苏问道。

    萧何脸上露出一抹迟疑,随后才谨慎道:“上计为文无害,而在卒史事上,为泗水郡第一。”

    扶苏眼中露出一抹惊讶。

    文无害是官吏的一个极高评价。

    文无害是指不但精通法条,而且解释贯彻时又很厚道,完成公务更是达到谁也无法指说的水平,关键萧何不仅是文无害,他还拿过泗水郡行政官吏的考评第一。

    即不仅业务能力强,行政能力也很强。

    这就非同一般了。

    扶苏在来沛县之前,特意询问过萧何情况。

    萧何以往并未外出游学,而且在秦灭楚之前,他甚至不通秦篆,而就在这短短数年时间,萧何不仅自学了秦篆和律法,还在各方面都达到了顶尖水平。

    这才能属实惊人

    扶苏也不由高看了萧何几眼。

    扶苏好奇道:“以你的才能,不当只为主吏掾,为何一直呆在沛县,得不到提拔”

    萧何闭口不言。

    见状,扶苏眉头一皱,随即似想到了什么,脸上露出一抹尴尬。

    他基本猜到了原因。

    大秦一统天下以来,对六地原有官吏很是提防,各郡县的郡守、郡尉、县令、县尉、监御史等主官,基本是由老秦人担当,至于六地的原官吏则基本只能当佐官。

    扶苏起身,深深一躬道:“是大秦愧对尔等了。”

    萧何连忙也是一躬:“下吏并无怨言,天下一统不久,的确该谨慎处事,朝廷所为并无过错。”

    扶苏沉声道:“等回朝之后,我定将此不平之事告于父皇,天下已告更新,就不当再有新旧之分,天下子民皆为秦人,自当一视同仁,不当再有亲疏之分。”

    “公子仁义。”萧何道。

    扶苏坐回席上,问道:“我听县吏说,萧主吏掾以往从未出过泗水郡”

    萧何点了点头。

    扶苏道:“不知萧主吏掾可有兴趣陪我去一趟咸阳”

    萧何一愣。

    扶苏道:“场士子盛会,主题为文明立治,就是一场大治之议,大乱大治,而今天下已然一统,却是该好好研究治理之道,到时诸子百家的贤士、名士都会齐聚咸阳。”

    “萧主吏掾既有拳拳爱民之心,何不亲去观看一二”

    萧何心神微动。

    但眼中还是露出一抹迟疑。

    他是沛县的主吏掾,八月的时候,已经快到上计的时候,他这去去个来回,耗时却是不短,只怕县里的公务会堆积不少。

    稍作沉思。

    他还是出言婉拒了。

    萧何道:“多谢公子抬爱,只是县里公务繁忙,我却有些脱不开身,只怕不能陪公子前往咸阳,还请公子恕罪。”

    扶苏笑着道:

    “无妨。”

    “现在距旬时间尚早,到时萧主吏掾再做决定不迟,这等天下士子的盛会,你若是不去,恐会成为平生之憾。”

    萧何道:“多谢公子宽待。”

    扶苏点点头。

    萧何从席位上站了起来,原地揖拜,弯腰停留了一会儿,这才转身向大门走去,刚走两步,忽然又听到了扶苏的声音。

    扶苏道:“

    “你所说之事,我会向父皇禀报。”

    “眼下泗水郡推行的新政,只是朝廷用来试点的,若是真的尝试失败,或许是会被废止的。”

    萧何怔了一下。

    随后弯了弯身子,缓缓走出了大堂。

    屋外。

    艳阳高照,已有些灼人。

    九原郡。

    蒙恬率领的三十万大军,驻扎在了北疆,跟匈奴铁骑已能遥遥相望。

    这时。

    几名飞骑斥候飞奔进入大营。

    大营内。

    蒙恬、李信、王离、辛胜等将领,望着一张羊皮纸绘成的草图,眼中充满了战意。

    大军数日前已悉数抵达边疆。

    眼下秦军处于守势

    而在行军过程中,蒙恬非但精细的揣摩了当年李牧战胜匈奴的战法,还精细的揣摩了白起、王翦、王贲的种种成功战法,还结合秦军的优势,谋划出了对匈奴作战的基本方略。

    以重制轻,反击以快制快

    所谓以重制轻,是指以秦军精良的器械优势,在最初的交锋中,要最大限度的杀伤匈奴军主力,而且必须是第一战,因为只有第一战,匈奴的冲杀才最无所顾忌。

    大秦要的并不仅仅是打退匈奴。

    而是要歼灭匈奴大军

    一旦进入追击战,匈奴全力逃亡之下,聚歼杀伤的效果会大为减少,而大秦特有的大型机发连弩、猛火油、滚木礌石、塞门刀车等器械也会失去用武之地。

    正因为此,大军到达北疆之后,一直在做守势,示敌以弱,从而诱敌深入,继而达到一战灭匈奴主力的战果。

    眼下大军布置已完成。

    蒙恬望着地图,最后把手停在了一个地方。

    阴山

    蒙恬道:

    “据斥候传回的消息。”

    “匈奴在三日前,已在阴山北麓结营,这次匈奴来势汹汹,所图不小,他们跟以往不同,以往只是为抢掠物资,抢了便跑,这次却是想彻底占据我大秦的阴山南麓草原、北河和河南地。”

    “阴山河南地,尽是我草原”

    “这句话,你们应都有所耳闻,匈奴不仅想占据我大秦的领土,还想将这些土地划分为放牧之地。”

    “狼子野心,罪该万死”

    “眼下大军距大河尚有三百余里,正处于河南地的最南端,若是不出意外,用不了多久,匈奴大军,便会长驱直入,深入到河南地的腹地,而河南地有连绵山地,正是诱敌聚歼的绝佳战场。”

    “现在大军分驻三地。”

    “左翼大军由李信将军领军,你率领的大军必须在匈奴南下前,赶到北河西段,右翼大军由王离将军领军、辛胜将军为辅,你们要极速赶到云中郡,而我则坐镇九原中军。”

    “我三军所处的位置,正好将河南地卡出了三道山口,匈奴只要敢南下,就必须要翻过大军设置的防线,我等就在河南地跟匈奴大军来一场歼灭战。”

    “看看是匈奴的马快,还是我大秦的矛快”

    王离道:“上将军毋虑,我久未战阵,早憋闷死了,这次定叫这些匈奴人有来无回。”

    “犯大秦疆土者,杀”李信漠然道。

    见状。

    蒙恬也是舒心的大笑起来。

    大军北上之后,一直在有意示弱,这让秦军上下都憋着口恶气,眼下终于要跟匈奴来场酣畅淋漓的大战,众将领也终于可以发泄一番了。

    这时。

    一名斥候进到了大营。

    “报”

    “禀上将军。”

    “咸阳传来一份诏令。”

    蒙恬眉头微皱,他接过诏令,看完,朗声笑道:“陛下意欲在场士子盛会,商议治国之策,世人皆言,文经武纬,我等将领又岂能让士子专美”

    “我等定要勠力同心,在场酣畅淋漓大胜,为这场士子盛会,添一笔浓墨重彩,以此来为大秦贺。”

    闻言。

    “理应如此”众将领也齐声道。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变身武则天,我征服了李世民
  2. [历史军事] 大明:开局老朱为我号丧百天!
  3. [历史军事] 回到大汉打天下
  4. [历史军事] 我在大秦发展高科技
  5. [历史军事] 东汉不三国
  6. [历史军事] 本驸马热武器自由,开荒怎么了?
  7. [历史军事] 大明:朱雄的崛起与征途
  8. [历史军事] 兴晋
  9. [历史军事] 亮剑:开局我魏和尚独立发展
  10. [历史军事] 三叉星玉
  11. [历史军事] 穿越后,我为王朝续命百年
  12. [历史军事] 明朝最真实科举
  13. [历史军事] 我的姐姐是玖辛奈
  14. [历史军事] 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
  15. [历史军事] 荒年,官府强制发俩老婆
  16. [历史军事] 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
  17. [历史军事] 大宋:大明没想到吧,我还活着
  18. [历史军事] 穿越后周:从校长到圣宗
  19. [历史军事] 天下第一小乞丐
  20. [历史军事] 我是大明瓦罐鸡
  21. [历史军事] 三国:偷偷发展吓坏众诸侯
  22. [历史军事] 穿越三国之与妻行
  23. [历史军事] 霸业天子
  24. [历史军事] 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