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古代言情>满朝文武都能听到我的心声【完结】> 第104章 Big胆!他是祥瑞!

第104章 Big胆!他是祥瑞!

  “哇!”

  周围的大人小孩齐齐发出惊叹声。

  只见人潮圈子最中间,那天竺胡人吐出舌头,向众人展示其完好,然后手起刀落,半截舌头落在地上。

  立刻就有其助手捡起舌头,拿到人前给人看真假。

  许烟杪和连沆来得有些晚,没在前排,使劲踮起脚尖往里面探。

  “怎么样,你看到了吗,是不是真的啊?”

  “看着好像是真的舌头——虽然我知道戏法这种东西肯定是假的,这玩意是障眼法,但真的看到了,还是觉得好厉害!”

  “嘶——许郎你看到没有,他把那舌头含回嘴里了!”

  “看到了看到了!厉害!看着真的像是舌头自己长好了!”

  “快快快!赏钱!”

  许烟杪连忙从兜里把钱袋子拿出来,掏了七八枚铜板往前面扔——用递的递不过去。

  除了他以外,其他观众也随着山呼海啸的掌声,往前扔铜板。

  那天竺胡人会几句中原话,便大声道谢,没有急着去捡赏钱,迅速开始下一个戏法。

  ……

  不知不觉,二人就看了一天。带出来的钱袋子也空了。

  “那个断舌再接好绝,我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他是怎么做到的。”

  “确实神奇。还有那口中喷火,连纸张都能点燃,真乃奇人异士。”

  “还有……”

  一路走一路聊,到许烟杪所住坊市门口才分开。

  “听说那个天竺胡人明天就走了,也不知道下次看魔术表演是什么时候了。”

  古代娱乐活动真的不多。

  许烟杪只是感慨一句,万万没想到,第二天的朝堂上,他就那么快又见到魔术表演了。

  皇帝坐于金台之上,饶有兴味地说:“朕昨日得见一仙人,其带来仙术,今日遨众卿观拜。”

  便有一看着就仙风道骨的道士被锦衣卫引入殿中,对方微一拱手:“见过陛下。”

  随后便道:“陛下,贫道昨夜已借由梦境前往玉清圣境及上清真境,拜见元始、灵宝二位天尊,二位天尊言陛下乃玉皇天尊投生,得知陛下相邀,欣然赴约。然天尊无形、无声、无体,只能以天书相交谈,且需于始清之地,近阳远阴之所,方可降人间。”

  这“始清之地,近阳远阴之所”在哪里,当然由道士说了算,他说是哪里,老皇帝就立刻拍板说要过去。

  看着好像是一副全然信了,一心求仙问道的昏庸样子。

  ——但前两天,他还不是这样呢!

  而且,有什么神仙事从小白泽那里打听不行吗,非要找外人?

  思及此处,连沆微微睁大眼睛,侧头看了许烟杪一眼。

  许郎没有察觉,还在兴致勃勃看着这一出。

  “……”

  连沆无奈地摇头,踏出一步,对着皇帝拱手:“陛下,还请听臣一言。”

  陛下的声音自上首传来,无喜无怒:“讲。”

  “臣昨日于市集中观看一来自天竺的胡人的戏法,其手法实在神秘莫测,竟可使断舌重续,凡口喷火,这岂非神仙手段?然而,市井小民亦知其乃江湖艺人——陛下眼前这位道长……”

  连沆语气带笑:“不知道号用的是哪个‘子’?是‘彩立子’,还是‘苗子’、‘揪子’、‘滚子’、‘抿青子’?”

  这些都是变戏法行当里的话,比如那“彩立子”就是变戏法的总称,再往下细分,变仙人摘豆的就叫“苗子”,变大海碗的就叫“揪子”,“滚子”就是吞铁球的,而“抿青子”就是吞剑的。

  按理来说,连沆这么一说,对方就知道他是懂行的,便不说惊慌,那也应该色变,然而,道长拂尘一甩,面色如常:“贫道长青子。”

  又道:“施主身为人臣,思上位所不思,虑上位所不虑,乃应当之举,只未免过于急迫了。贫道仅以真相奉上,还望施主观后再作判决。”

  随后,这位道长就将一众人带到了一座山的向阳面,那儿已经提前埋了两个小坛子,坛子中各装着一布人。

  恭唤“元始天尊”时,左边那布人就有了动静,恭唤“灵宝天尊”时,右边那布人便有了动静,好似真的内里有神魂在应和。

  不少大臣皱着眉看这一幕。

  他们能肯定这是戏法,但光他们肯定没用,必须找出来破绽陛下才会相信啊。

  说起来,陛下怎么会突然信仙法,难道是年纪大了,和很多皇帝一样,想求个长生不老?

  “陛下。”那道士回过身来,行了一礼:“贫道可曾妄否?”

  又自信满满微笑:“天尊降临,陛下有何问,有何求,皆可诉之,便是长寿之法……”

  百官悚然。

  那窦丞相当时就是心肺一脆,半步已经冲出:“陛——”

  这玩意不能信啊!

  【啊……我该不该提醒这位道长一下,他面对的这个皇帝是不会上这个当的。】

  窦丞相身躯向前一倾,已经要踉跄出去,这时候被吏部尚书抓住胳膊一把拉回来,随后向吏部尚书投去感激的目光。

  差一点,他就要跳出去谏言了!

  另一处,老皇帝听到这个心声,神色顿时古怪起来。

  不曾想,满朝文武,最懂他的竟然还是小……

  【人家当过农民,当过奴隶,当过乞丐,还在流民堆里讨过吃的,变戏法当然也玩过,你这些都是人家玩剩的了。】

  【吞刀你知道不!一尺多长的刀,往喉咙里说吞就吞!长公主和太子当年,就在旁边当气氛组……呃,当负责鼓掌的,顺便捡一下别人扔来的铜钱!】

  “……”

  老皇帝面无表情。

  有些话,可以不用延伸那么多。

  百官:噢!

  差点忘了,陛下有丰富的民间经验,怎么会被这种耍把戏的骗!他们真是关心则乱了。

  【除了吞刀,还有……】

  老皇帝看向道长,淡淡开口:“朕对长寿无有执念,老而不死有何乐趣,该走时,朕也不欲强留。”

  许烟杪注意力立刻被转移走:【老皇帝还挺豁达。】

  百官有些微妙地扼腕。

  被陛下这么故意一打岔,“还有”的后面,估计很难再有了。

  道长微微一笑:“陛下之心性,已得道矣。”

  又奉上天书,言:“昨日贫道请陛下将欲问天尊的数百问题提前告知,如今做成天书一卷。天尊有意令陛下感沐神恩,故而陛下且随意默念一个问题,不必告知贫道,贫道也能以通心之术猜出陛下心中所念。”

  老皇帝饶有兴致:“是么?”

  【好无聊啊,这不就是‘不用说也能猜到你姓什么’的翻版吗?路边摊经常出现,我都不稀的玩它了。】

  本来还起了一点兴趣,想戏弄一下这个“道士”的老皇帝:“……”

  不知道为什么,听许烟杪这么一说,就感觉自己如果对这个有兴趣,会显得很掉身份。

  “嗯。不用猜了,你直接问天尊,朕的王朝国运几何吧。”

  态度之冷淡,令道士心里犯起了嘀咕。

  ……皇帝,昨日不是这样的啊。

  但又想不到皇帝故意和他装的理由,便把其归结为皇帝想看更神异的,对小人会动以及通心之术兴致缺缺。

  道士又作了一揖,让人取来毛笔和茶碗,碗里让锦衣卫提前放了凉水,随后他开始一边踏禹步,一边捧着茶碗,口中念念有词:“谨请元始天尊……”

  那代表元始天尊的小布人就开始跳动了。

  念了一通话后,眼眸一瞪,好似怒目圆睁,笔往凉水里一浸,取出空白符纸往上面一写字,那眼儿空洞的,胳膊僵硬的,好似被无形之物附了身,如被操纵的傀儡,慢慢在纸上写出字,字身通红,宛若毛笔沾的不是凉水,是朱砂。

  ——大夏国运,四十四载。

  【卧槽!】

  许烟杪都吓了一跳:【你这道士也真敢说,这不是咒老皇帝开创的皇朝二世而亡吗?】

  现在可是天统三十四年啊!

  那道士身体从脖子抖到脚掌,是波浪那般抖,抖完之后,再浑身一震,好像在慢慢回过神来,看到纸上书写的痕迹,表情又是惊诧又是凝重:“陛下,此乃天尊警示。如今国泰民安,无论如何也不该仅有四十四载,恐是……国有妖孽!”

  不少大臣的反应皆是震惊到无言。

  好好活着不好吗?非要来捋虎须,你看我们家陛下是信这个的人吗?

  老皇帝幽幽看了那道士一眼,喊来锦衣卫低声说了什么,锦衣卫便退走了,不一会儿,抓着一个人回来。

  一团黏着泥土的线也丢到了地上。

  皇帝冷笑一声:“元始天尊?灵宝天尊?怎么需要在地底挖深沟,沟内牵绳,以绳子扯动二位天尊蹦跶呢?”

  道士额头微微沁出汗珠。

  皇帝又冷笑一声:“这满朝公卿,你来班门弄斧之前也不打听打听,丞相曾是街头卖膏药的,六部尚书,有打把式卖艺的,有算周易卦的,有唱竹板书的,有当刀笔吏的,卖骡马的,给赌坊看大门的——谁不知那些市井把戏。何况你玩儿那些,都是朕过往讨饭吃时,玩剩下的。”

  “说吧,是谁派你来的?”

  道士沉默须臾,叹息一声:“陛下,贫道问心无愧。”

  老皇帝无语。

  朕管你是不是问心有愧呢。

  看他不说,挥一挥手,锦衣卫正要把人拖下去。

  就在这时,熟悉的软底缎靴与花斑石方砖擦动的声音传来,发出急促调子。

  有另外一队锦衣卫匆匆进来,从他们脸上凝重的表情,一众大臣猛然意识到了危险气息。

  老皇帝看了许烟杪的方向一眼,直接制止了锦衣卫要私下汇报的做法,道:“直接说吧,什么事情。”

  “陛下!市井中突现雌鸡变雄,天际亦有青虹下坠异像,民间议论纷纷,言……”

  朝中顿时哗然。

  其他的都有可能是戏法,但雌鸡变雄,这根本非人力所能及!

  数尽历朝历代,仅出现过三次雌鸡变雄的情况,每一次出现,都让朝野动荡,无数人借此排除异己,最严重的一次,皇帝直接杀了自己的两个成年儿子。

  窦丞相急迫地问:“民间说了什么,快快说来!”

  锦衣卫咽了咽口水:“有妖孽降世,妖在朝中!”

  那道士目光倏忽射往锦衣卫,又收回来,看向老皇帝,语气悲怆:“陛下,如此可能证实贫道所言不虚?朝中有妖孽啊陛下!”

  “老东西你懂个屁!”

  皇帝愤而起身,怒斥:“什么妖孽!他赤子之心,心性纯良,分明是祥瑞!”

  道士:“陛下,贫道知道陛下不能接受太子乃妖邪……”

  老皇帝愣了愣:“太子?”

  “噢。”他坐了回去:“你说的是太子啊。”

  作者有话说:

  晋永嘉中,有天竺胡人来渡江南。其人有数术:能断舌复续、吐火。所在人士聚观。将断时,先以舌吐示宾客,然后刀截,血流覆地,乃取置器中,传以示人。视之,舌头半舌犹在。既而还取含续之。坐有顷,坐人见舌则如故,不知其实断否。

  其续断,取绢布,与人合执一头,对剪中断之。已而取两断合,视绢布还连续,无异故体。时人多疑以为幻,阴乃试之,真断绢也。

  其吐火,先有药在器中,取火一片,与黍糖合之,再三吹呼,已而张口,火满口中,因就爇取以炊,则火也。又取书纸及绳缕之属投火中,众共视之,见其烧爇了尽;乃拨灰中,举而出之,故向物也。

  ——《搜神记》

  *

  “彩”是“彩立子”。凡是变戏法的行当,皆称为“彩立子”。在这彩门里尚有种种的分别:变戏法叫“彩立子”;变戏法儿带赞武功叫“签子”;卖戏法的叫“挑厨供”的;变洋戏法的又叫“色唐立子”;什么人头蜘蛛啦,人头讲话啦,山精海怪啦,统称为“腥棚(假的)”。管上台变大戏法儿叫“落活”,又叫“卸活”;管变小戏法儿叫“抹子活”(也叫单色儿立子);管做堂会叫“家档子”;管变戏法儿变露了像儿叫“抛了活”;变戏法的管使用家伙上有鬼儿的法子叫“门子”。其余的所变的各种戏法儿也都有侃儿:管变仙人摘豆叫“苗子”;管变壶中有酒叫“拉拉山”;管变杯中生莲叫“碰花子”;管变罗圈当当叫“照子”;管变大海碗叫“揪子”;管吞剑叫“抿青子”;管吞铁球叫“滚子”;管变菜刀叫“大腥”(特别假)。种种的戏法儿,皆有侃子。在江湖艺人中规矩最严的行当,如今就是“彩立子”这一行了。

  ——《江湖丛谈》

  *

  仙人点戏就是用两个小纸本,印上些戏名,一出出印上,每本三十页,每页印三十出戏名,每本共有几百出戏。如若有人在前本暗中记了一出戏,再翻第二本儿,问他哪页有他记住的戏,就能猜出记的是哪出戏。

  ——《江湖丛谈》

  *

  用一支毛笔放在茶碗内,碗里放点凉水,用的时候他一念咒,拿起笔来蘸凉水往黄毛边纸上去写字,写得了是红的,如同是朱砂字一般,谁看着也得纳闷儿。最近敝人调查成功了,才知道其中的缘故。原来他那凉水里有毛病,用的时候悄悄往水里搁点碱末儿,那碱末儿在水内化开了,用毛笔把凉水和匀了,画在黄毛边纸上,凭那碱水的力量,就能把纸变成红颜色。这也是一种化学的方法,不知道的便以为奇罢了。这种符咒叫“水符子”。

  ——《江湖丛谈》

  *

  在地上埋几个小坛子,坛内装布人,他管坛内装的布人叫歪毛,或叫淘气。叫歪毛,歪毛就在坛内连蹿带跳;叫淘气,淘气就在坛内连蹿带跳。看的人们都很纳闷,不知他使的什么方法能够叫小布人在坛内自动。

  ……

  原来他在那场内掘了一道几十丈长的深沟,沟内埋着竹筒子,筒内有绳儿,绳头儿有钩子,那钩子钩住坛底的铁丝绷簧,竹筒子通在一个戏园子里。在戏园子里坐个人,他变戏法的时候那人用手扯着那两根绳,一根通着小歪毛,一根通着小淘气,如若他在场子里叫歪毛动弹动弹,戏园子里的人就将歪毛的绳子一动,铁丝绷簧就颠,绷起布人来,看的人们就见小布人跳跳蹿蹿,像小人钻坛子一样

  ——《江湖丛谈》

  *

  你们说她是妖,我还说她是祥瑞呢

  ——《封神第一部 》

  *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古代言情] 丧尸王幼崽装乖指南【完结】
  2. [古代言情] 你成功引起了朕的注意【完结番外】
  3. [古代言情] 开甜品铺子养夫郎【完结】
  4. [古代言情] 原来我是鲛人【完结】
  5. [古代言情] 带着基建游戏变成猫【完结】
  6. [古代言情] 每天醒来徒弟都换人【完结番外】
  7. [古代言情] 捡个失忆仙君当乖徒[重生]【完结】
  8. [古代言情] 皇后有千张面孔【完结】
  9. [古代言情] 当以国士报君王【完结番外】
  10. [古代言情] 读心:重生的狐狸崽被各界抢着宠【完结】
  11. [古代言情] 前进者高歌自由【完结】
  12. [古代言情] 命运来信[西幻]【完结】
  13. [古代言情] 小熊猫抱上金大腿啦【完结】
  14. [古代言情] 重生后病弱摄政王只想追夫【完结番外】
  15. [古代言情] 小魅魔饲养手册【完结】
  16. [古代言情] 兔兔假孕280天【完结】
  17. [古代言情] 听说那个Omega是个神经病【完结】
  18. [古代言情] 图谋不轨:病娇徒弟别过来【完结番外】
  19. [古代言情] 暗卫他退休去种田了【完结番外】
  20. [古代言情] 今朝如旧【完结】
  21. [古代言情] 剧情总在安排我惨死【完结】
  22. [古代言情] 岛主的旅行日记【完结】
  23. [古代言情] 成为虫族那些事【完结】
  24. [古代言情] 国师竟是顶流主播【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