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古代言情>只为在盛世秀恩爱【完结】> 第36章 上元夜(三合一)

第36章 上元夜(三合一)

  原来被发现了呀, 杨小天不怕生,嘻嘻一笑,“没看什么。”

  他就是挺喜欢叶大哥的, 长得好看, 书读得好, 武功还厉害。

  当初叶如尘从天而降, 把他们从死亡边缘拉回来的场景,他一辈子都忘不了。

  曾经一段时间,杨小天坚持认为叶大哥就是神仙下凡,可惜村里人都不相信他们说的叶大哥会飞。

  叶如尘问:“你们开始学算术了吗?”

  团子摇了摇头:“爷爷还没有教呢, 说不着急。”

  叶如尘又问:“那会数数吗?”

  两人:......

  团子一脸鄙夷,“很早就会了!”

  杨小天自然不用说, 虽然没读过书,但都十二岁的人了,怎么可能不会数数。

  他二哥在镇上卖豆腐, 他也经常会过去帮忙,所以不但会数数, 还能收钱算账呢!

  叶如尘突然来了兴致,“我教你们一个特别的数字写法,配上简单的运算符号,如果能熟练掌握,以后做算术题会容易不少。”

  他从来就没有要改变世界的雄心壮志,也从没想过为世人传播什么,之前的硝石制冰、火药等等,都是随便玩玩。

  但这个算术真的忍不了!

  岁试及之后都要考《九章算术》, 他最近刷算术题刷的头疼,并非不会, 岁试的算术题特别简单,他心算都没问题,但写下来的过程太费事了!

  叶如尘一边写一边吐槽,终有一日,他要让整个大燕朝都用上阿拉伯数字!用上现代数学公式!

  还有那九九乘法表,也要倒过来!

  但这肯定不能像火药一样,直接就呈上去,往皇帝桌上一拍,“以后算术都照这个给我改了!”

  需要慢慢来,那就从眼前这两个家伙下手吧...

  叶如尘在纸上写了从0到9,十位数字,团子和杨小天满头问号,这是什么东西,长得好奇怪呀?

  但既然叶如尘教了,那就学呗,两人跟着叶如尘念了两遍。

  团子说道:“原来是数字,为什么要这样画成弯弯的呢?好像还没原来方便。”

  原本的写法几笔就行了,横平竖直很简单的,这样弯弯的总画不好。

  小孩子问题太多,一时半会儿也解释不清,叶如尘敲了敲他的脑袋,“别问,学会你就知道了,刚好能练练控笔。”

  剩下的时间,两人一直在练这十个数字,虽然写的还不太好看,但都记住怎么念了。

  叶如尘出去一看,顾母和顾青辰刚给毛球洗完澡,两人一狼坐在亭下喝茶。

  还挺悠闲,于是他将这俩人也拉入了学习小组。

  顾父很晚才回来,挽着袖子,卷着裤腿,从脸到胳膊,再到腿,沾满了泥土。

  原来他大老远看到村里人结伴往村西的地里去了,于是扛着锄头就追了上去。

  顾母本来憋了一肚子话,但看见他这灰头土脸的样子瞬间气散了,甚至有些心疼。

  “你这是何必呢,临老临老给自己找罪受。”

  “要不算了,咱还是在家玩木头吧,反正现在也不上课了。”

  顾母有些后悔,听起来虚无缥缈的事,这不是瞎折腾吗?

  顾父摇摇头,“宛宛,昔日我总在嘴上高谈论阔,却根本不知人间疾苦,今日不过锄了半天地,就已成这模样,可想农人们是多么辛苦。”

  “如尘说的很有道理,花能培育出各类品种,马和驴还能生出骡子集二者之长呢,粮食为什么不行!”

  “此道,我走定了!”

  顾母有些恍惚,这一幕让她想到了三十年前,那时的顾父意气风发,也是这样斗志昂扬的说,“男儿壮志,既不能征战四方,那便要为生民立命。”

  她叹了口气,拉着顾父到门外的池子边上,洗了好一会儿才洗干净,泥水流了一地,然后回去换了一身衣服准备吃饭。

  顾父后知后觉的问,“小天呢?”

  团子正好走过来,幽幽的说道:“小天哥早就回家了。”

  “嗯”,顾父点点头,双手背后严肃地问道,“今日布置的任务,你们两个都完成了吗?”

  “没有。”

  哎?没完成?还这么理直气壮!

  顾父小胡子一抖,正待发问,团子又说:“叔丈在教我们学数字。”

  “数字?你不是会这些吗?难道杨小天不会?”

  团子也背着手,高深莫测道:“是另一种写法,配上特殊的符号和公式,区区算术,不在话下。”

  “哦?是吗?”

  顾父乐了,“我怎么不知道还有别的写法,这小子,又玩儿什么花样呢。”

  说着,顾父推开了书房的门,“如尘,你教的那什么数字,来我看看。”

  叶如尘放下书,“爹你才回来吗?这一下午干什么去了?”

  “锄地去了,不说这个。”

  顾父走近书案,看到左上角放置的一摞纸张,好奇地拿起来,是下午四个人写的数字。

  “这就是你说的能让算术变简单的数字吗?”

  “除了长得奇怪,也没什么特别的。”

  叶如尘笑了笑:“不是它能让算术变简单,而是要结合一些运算符号和公式。”

  顾父问道:“运算我懂,符号也知,运算符号何意?是将加、减、乘、除等运算过程用一个符号代替吗?”

  “正解!”

  不亏是老丈人,沟通无障碍的感觉太好了。

  话不多说,叶如尘直接拿出九章算术,翻开第一章 ,找了道简单的“方田”,就是计算图形面积。

  叶如尘读完题想都不用想,直接在纸上写出式子,短短三行,瞬息之间说出了答案。

  顾父诧异,看了看题,再看看叶如尘写的过程,一脸懵。

  题是很简单没错,但这过程是不是太短了?

  叶如尘和顾父讲了讲几个数字排列在一起的念法,又解释了“+ - × ÷ =”的含义。

  “比如“八万四千三百五十六”,直接写作“84356”,不用再写出“万、千、百、十”这几个中间字。”

  这并不难理解,顾父有很深的算术基础,叶如尘一讲他就听懂了,只是看着别扭,不能很快的适应。

  顾父拿过九章算术,往后翻了道“粟米”题,递给叶如尘,叶如尘看了一眼,又是迅速写出过程。

  说实话,这种比例折换的题,他都不用动笔,心算就够了。

  顾父接着翻,“衰分”、“少广”、“商功”等等。

  每一题叶如尘都很快的写了出来,中间出现了新的奇怪符号,顾父看后有几分猜测,倒也没问,继续找题。

  直至本书中最难的一道题,被叶如尘用了不足半刻钟就写出来,而且过程极为简短时,找题活动正式结束。

  顾父看他的眼神都变了,默默合上书,搬了一把凳子挨着叶如尘坐下,“快教教我,这个是怎么用的?”

  《九章算术》,是现今几大算经中最重要的一本,极具了多少代人的智慧,也是科举必考项。

  院试就不说了,乡试和会试,每年不知道有多少考生因为算术不好被拒之门外。

  顾父当年八股文作的不算出众,就是靠着算术好,才得了“榜眼”之名,并进了工部。

  然而难倒众学子的九章算术,在叶如尘这里却如小儿科一般,简直不可思议。

  叶如尘耐心的从头开始讲起,“这数字的写法

  ,是我在一本书中看到的,应该是从西方传来,我叫它西数。”

  之所以不叫阿拉伯数字,一是因为它并非出自阿拉伯,二是不确定是否有阿拉伯这个国家,就算有,这时候也不一定是这个写法。

  暂时抛开九章算术,要从最基础开始,即第一步,认识数字,掌握“个十百千位”,这个很容易理解。

  然后是运算符号、加减法竖式计算、乘除法竖式计算,这个地方,叶如尘是一边在纸上写一边解释,讲的十分详细。

  顾父就有些坐不住了,眼睛亮闪闪,让叶如尘出了一堆题给他练习。

  加减乘除自然是难不倒顾父的,他感兴趣的是这种形式的计算方法,看起来尤为简洁。

  “妙,妙极了!”

  做了十几道题后,顾父更加确定了。

  要知道较大数值的算法,如果离开了算盘是很难的!

  除了精通此道的商人或极具天赋的书生,能做到心算的人寥寥无几,这并不是大家笨,而是思维被局限了。

  因为心算的前提就是实际操作要极其熟练,然后将现实搬到脑海中去,若现实中都不简单,那心算自然更难。

  比如珠心算,指的是在脑海中打算盘,不但需要熟练掌握算盘打法,还要有强大的记忆力,记住脑海中的每一步操作,一步错,步步错。

  在珠算出现之前的“算筹”更是如此,所以能做到心算的人并不多。

  而眼前这种竖式计算,操作便利,在手边没有算盘时,只需要简单的一笔一纸就能轻松得出结果。

  甚至不需要笔,用一节树枝在地上划划就成了。

  也正因为它简单,更适合心算,学好之后,便是千上万的加减,也能轻松在脑海中得出。

  顾父迫不及待想知道后面的运用,“如尘,你继续讲。”

  “爹,夫君,出来吃饭了。”

  书房的门没关,顾青辰站在门口敲了敲,打断两人说话。

  “不吃不吃,不要管我们。”

  顾父正听的入迷,头也不抬摆了摆手,见叶如尘放下笔不再讲了,顾父问道,“怎么了?”

  叶如尘眉眼含笑,恭敬的说:“爹,要不你先练着,我去吃个饭。”

  顿了一下,“再洗个澡。”

  又顿了一下,“再睡个觉。”

  顾父顿时沉默了,一动不动的凝视着他。

  叶如尘丝毫不觉的尴尬,微微一笑,“爹,我还年轻,在长个子呢。”

  顾父嘴角一抽,胡子抖了抖,“蹭”的一下站了起来,把门口的顾青辰下了一跳,“爹,你干什么?”

  “吃饭!”

  铿锵有力的二字落下,叶如尘和顾青辰相视一笑,跟着去洗手了。

  吃饭的时候,顾父火速的扒拉着饭碗,顾母只觉得眼疼,“你就差这一小会儿时间吗?”

  顾父喝完最后一口汤,将碗轻轻的放下,优雅的拿出帕子擦了擦嘴,然后深情看向叶如尘,“如尘,你吃饱了吗?”

  叶如尘摇摇头,顾父又说:“晚上吃多了不易消化。”

  叶如尘:“没关系,运动一下就好。”

  顾父总是拗不过叶如尘,知道今晚没希望了,就自己去了书房,自己出题自己写,复习刚才学到的知识。

  饭后,除了勤奋好学的顾父,一家人整整齐齐坐在堂屋门口,围着炉子烤火聊天。

  堂屋门大开,抬头便能望见璀璨的星空,无数星光汇聚在一起,点亮漆黑的夜晚。

  叶如尘用火钳换了一块新煤,他家还是用的蜂窝煤,不同的是,现在这个比当初顾父自制的强太多了,标准的十六孔蜂窝煤,方便,快捷,又实惠。

  这是从镇上买的,果然有人就是好办事,顾父将点子递上去后,才一年的时间,蜂窝煤就已经开始大批量生产,并投入使用了。

  唠了会儿嗑,叶如尘来到洗澡间,在浴池里放了一小半儿的水,然后在下面添了柴慢慢烧着。

  因为池子比较大,需要很长时间才会热,顾青辰也到厨房烧上一大锅水。

  没过太久,顾母和团子就回去睡觉了,厨房这边也开始烧第二锅水。

  浴池唯一的缺点就是费水,但他家最不缺的就是水,更何况冬天,谁能拒绝泡一个暖暖的热水澡呢?且没有时间限制,水也不会凉。

  叶如尘打开淋浴竹管的盖子,又放了点凉水进去,伸手探了探水温,刚刚好。

  “阿辰,可以了。”

  “嗯。”顾青辰坐在浴池边上答应着。

  水中热气升腾,弥漫了整间屋子,朦朦胧胧的,也将顾青辰的脸颊和耳垂熏得有些泛红。

  叶如尘从背后扣住顾青辰的腰,指尖轻佻,勾开了他的衣带,“阿辰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顾青辰点了点头,转身把脸埋在了叶如尘怀中,轻声回答:“琴瑟周年。”

  叶如尘把玩着他披散的墨发,目光温柔,像哄小孩儿一样说道:“真棒。”

  接着利索的脱去两人衣物,抱着夫郎浸入水中。

  水温有些偏高,却不及夫君身上传来的温度,顾青辰觉得两人相贴的肌肤烫得灼人。

  “不过是洗个澡而已,都老夫老妻了,阿辰怎么还如当初一般害羞。”

  “嗯~”

  嘤咛声脱口而出,顾青辰颤抖了一下,忙抓住叶如尘作乱的手,抬头瞪他一眼,“好好洗澡!”

  这话说的毫无震慑力,带着一圈红晕的双眼蒙上了雾气,显得楚楚可怜,叶如尘看的心痒痒,“不正在洗吗?洗澡不上手,难不成泡泡水就干净了?”

  好气!顾青辰从他怀里出来,移到浴池另一角,根本不是他容易害羞,分明是某人花样过多,太会折腾人了。

  叶如尘追了过来,勾起他的下巴亲了亲,“乖,不闹了,好好洗澡。”

  嘴上说的好听,洗完澡后,顾青辰已经双腿发软,浑身无力了,就连他准备的换洗衣物也被打湿了。

  叶如尘独自穿好衣服走出去,很晚了,就连顾父都去睡觉了,他听力惊人,站在院子里就能听到屋内几人沉沉的呼吸声。

  门又开了,顾青辰眼睁睁看着叶如尘抱了床被子进来,心头一跳,咬牙切齿问道:“衣服呢?”

  叶如尘勾了勾唇,“穿了一会儿还要脱,多麻烦。”

  说着将夫郎从水里捞了出来,迅速用浴巾擦干水,裹进了被子里。

  “叶如尘!”顾青辰大惊,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不会就要这样出去吧?

  “放心,都睡了,就几步的距离。”叶如尘抱起夫郎走了出去。

  顾青辰羞愤不已,但还没羞完,就已经进了房间躺在了床上,速度之快,不过瞬息。

  身上的被子被人像剥粽子一样打开,顾青辰涨红了脸,紧闭双眼,细白的肌肤染上了粉色,毫无遮挡的呈现在叶如尘眼前。

  等了半天没有动静,忽然一丝冰凉触上肌肤,寸寸滑过,顾青辰颤抖地睁开眼睛,入眼是一根晶莹剔透的玉笛。

  叶如尘说道:“周年礼物,喜欢吗?”

  “喜欢。”顾青辰一愣,欣喜不已,接过玉笛好奇的问,“你什么时候买的?”

  夫君最近好像没出门吧?

  叶如尘说:“上次一去县城的时候,我还记得你说要吹与我听,伴我练剑呢。”

  顾青辰笑的腼腆,像猫儿一样,“那现在就要听吗?”

  “只是拿出来过过场,大晚上的,不怕吵着人吗?”

  怎么这么傻,叶如尘好笑的揉了揉夫郎尚未干的头发,从他手中抽出笛子放在枕后。

  然后翻身上床,凑到顾青辰面前,一字一句的说道:“不听吹笛,想听吹箫。”

  顾青辰一脸迷茫,“你还买箫了吗?”

  “一直都有”,叶如尘在他唇瓣上轻啄了下,声音低沉:“我教你。”

  ......

  正月十五夜

  华灯初上,暗香浮动。

  十里长街张灯结彩,花千树耀眼夺目,灯火摇曳,欢声笑语夹杂着丝竹声遍布每一个角落。

  又是人间元夕夜,万盏花灯邀月明。

  叶如尘等人

  找好了落脚的客栈,漫步在人声鼎沸的长街上,今晚他们准备留在县城过夜,逛一逛这一年一度的千灯会。

  “汤圆,吃汤圆咯~”

  “天上皓月满,地上煮汤圆,人间走一遭,不吃汤圆可不行!”

  “花灯看一看,金光灿灿小鱼灯,五光十色千瓣花。”

  “客官,精致华丽的绢纱宫灯来一盏?”

  街上叫卖声不断,随着人群流动,叶如尘等人停在了元宵摊前,吃一碗元宵,团团圆圆。

  “老板,这元宵都有什么口味的?”叶如尘问道。

  “黑芝麻、红豆沙,甜甜美美蜜心头,香菇肉沫撒葱花,鲜咸可口吃不腻。”

  卖元宵的是位白面小哥,笑容可掬,语气轻快,声音中蕴含着巨大的能量,让听到的人心情愉悦、远离烦恼。

  “客官,煮个甜的还是咸的?”

  几人面面相觑,叶如尘一脸纠结,“元宵,还有咸的?”

  其余四人茫然的摇摇头,对面小哥开怀大笑,“几位打北边过来的吧,这咸汤圆是南边独有的,不如尝个鲜?也不枉此行。”

  也好,叶如尘问过其他人后对摊主说道:“要两碗红豆沙,两碗香菇肉沫,一碗黑芝麻。”

  “好嘞!”

  白面小哥嘴里念着段子,手握簸箕两边,有节奏的打圈晃动着,然后猛地一抛,十几个汤圆向上飞起。

  “瞧着,飞龙在天~”

  簸箕中的糯米粉也迎面扑来,洋洋洒洒飞散在空中,落了叶如尘和顾青辰一头白。

  两人相视一笑,叶如尘抬起与顾青辰相握的手,“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吃了汤圆,叶如尘就带着顾青辰跑了,与顾父他们分道而行。

  扇子摊前的小哥不停的向人展示着自家扇子,顾青辰拿起一把青玉木骨扇,“唰”的一下在叶如尘耳边打开,轻轻扇了扇,扬起叶如尘身前一缕发丝。

  “夫君,喜欢吗?”

  扇面无字,只一株墨柳镶嵌其中,扇柄下垂着青黑渐变色穗坠,跟着顾青辰的动作轻轻晃动。

  叶如尘双手背后,目光醉人的看着他,嘴角不禁上扬一笑,薄唇微启,“喜欢。”

  悠扬的唢呐声起,阵鼓擂擂,身后桥上突然涌现一群衣着华美之人舞动起来,众人欢呼着围了上去。

  一片歌舞升平、热闹喧哗之景,但顾青辰的时间就此静止,沉浸在叶如尘编织的温柔乡中无法自拔。

  叶如尘抚过他执扇的手,将攥握的玉指打开,从他手中拿过扇子,手腕翻转,扇子在空中优雅地滑过,落在胸前,一下一下的扇着。

  又是骤然一笑,叶如尘说道:“很喜欢。”

  顾青辰开心的拿出荷包,转身问老板:“这把扇子多少钱?”

  老板满面春光,伸出三个指头晃了晃,“客官,只要三两银子。”

  老板是个精明的,止不住的夸这扇子与叶如尘是多么般配,这扇骨又是多么的值钱。

  顾青辰根本没有听进去,将钱往桌上一放就拉着夫君走了。

  叶如尘失笑:“夫郎好生大方,连价都不用还的。”

  顾青辰眨了眨眼,凑近叶如尘,“公子一笑百媚生,为你散尽家产也不悔。”

  “是吗?”

  叶如尘抬起扇子指向顾青辰身后,“我瞧那灯也不错。”

  顾青辰转身掏出荷包,动作一气呵成,“夫君喜欢那个?买了!”

  摊子上摆着、挂着色彩缤纷的花灯,样式繁多,做工精细,看得人眼花缭乱。

  叶如尘提起一盏栩栩如生的兔子灯,小兔子睁着圆溜溜的红眼睛,怀里抱着一颗胡萝卜,安静的窝在草地上。

  “你看它像不像你?”

  顾青辰昂着脸,高傲的摇了摇头,“不像。”

  “那这个呢?”

  叶如尘指着一盏晶莹剔透的四角宫灯,上面有只仰着脖子、神情傲然的孔雀,长长的尾巴炫彩夺目。

  顾青辰瞪他一眼,“也不像!”

  叶如尘合上扇子抵在下巴处,作沉思状,然后点了点头,“我看两个都像。”

  于是大手一挥命令道:“付钱!”

  顾青辰付了钱拿起两盏灯,将孔雀宫灯递给叶如尘,愤愤道:“这只孔雀分明和夫君一模一样。”

  伴着不知源头的凤箫声,两人一路斗着嘴,猜灯谜、吹糖人、看星如雨落的打铁花,将街上可看的、好玩的都转了个遍。

  最后他们来到河边,水面波光粼粼,数不清的河灯漂浮在上面,宛若人间银河,美不胜收。

  两人一起点燃满载祝福与心愿的荷花灯,用手轻轻拨弄河水,推着花灯飘向远方。

  叶如尘说道:“阿辰,生日快乐。”

  仗着此地光暗人少,顾青辰悄悄将头靠在叶如尘肩上,“很快乐,夫君今日都说三遍了。”

  叶如尘伸手捏了捏他的脸,“我生日那天,你说了五遍。”

  月亮渐渐往西边挪动,回去的路上人少了些,但依旧是灯火通明。

  隐约间好像听到了有人在唤他们,顾青辰疑惑地望向身后,看了一圈却没找到人,“夫君,你听到了吗?好像有人在叫你。”

  叶如尘头也不回,“嗯。”

  刚才看铁树银花时就听见了,也不知道是那个眼瞎的,没看见他和夫郎浓情蜜意的吗?

  “叶公子~”

  “叶童生~”

  “叶大师~”

  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

  两人同时停下脚步转过身,又一句呼叫声随着而落,“叶如尘!”

  一个贵气逼人的身影急忙顿住,差点朝他们栽过来,叶如尘立刻搂着顾青辰往旁边闪去,好在那个身影被人扶了一把,只是踉跄一步,并没有摔倒。

  两人定晴一看,有些眼熟,“王公子?”

  王启站稳后挺直腰背,扇子放在手心敲了两下,朝他们点了下头打招呼,“一年未见,没想到叶公子还记得在下。”

  “我听淮安兄和父亲讲了你的事,原来你当真会算命,简直不可思议。”

  “相逢即是有缘,不如交个朋友。”王启语气轻快,带着些许兴奋。

  叶如尘替他说道:“找个地方坐下畅聊几句?”

  王启点点头,伸手做了一个请的姿势,“燕春阁雅室,叶公子请?”

  没想到叶如尘此次态度比先前热络了许多,难道是看在他爹的面子上?

  顾青辰讶然,没想到夫君会主动,又顺着王启手指的方向看去,微微皱起眉头。

  那是一栋青漆涂饰的精致楼阁,飞檐画角,挂着彩灯数十盏,楼中笑语喧哗、笙歌不断,门前还停着宝马雕车。

  王启有些尴尬,连忙解释道:“叶夫郎莫要误会,那并非花柳之地,只是以歌舞为业罢了。”

  “不必麻烦,我看这里就挺好。”叶如尘指着僻静一角,是个茶摊。

  王启偷瞄了眼顾青辰,点了点头,也行,总比带着人家夫郎去那风流之地强。

  叶如尘问摊主要了三碗茶,看向王启:“王公子带钱了吗?”

  王启一愣,“带了。”说着就准备付茶钱。

  “哎”,叶如尘伸手挡了一下,“区区一碗茶,怎能让王公子破费,我来就好。”

  然后作势要拿荷包,在身上一摸突然想起今天没带钱,默默看向顾青辰。

  顾青辰无奈,拿出三文钱给了老板。

  王启眼神闪了闪,好像懂了什么,一脸恍然大悟的表情。

  几人坐下饮茶,叶如尘小抿一口,“真是不巧,几次进县城都没见到王公子,恰逢佳节,竟然偶遇了。”

  王启一时不懂他到底是在说“巧”还是“不巧”?解释道:“我家不在此地,只是年前随母亲过来,一家人过个团圆年而已,几日后便要走了。”

  原来是这样,叶如尘问道:“那你听说去年那件轰动全县的案件了吗?也不知道后来怎么处理的。”

  “自然。”

  王启点点头,“这案子后来移交给了府城,前后查了月余,处置了三十余人,其中五人,包括朱至宝,被定了死罪。”

  “那活着的五名哥儿得了些银子补偿,

  其中三名送回了家,另外两名本就是无根之人,听说有几分手艺,在府城落脚找了个活干。”

  说罢,王启喝了口茶,狡黠一笑,“除此之外,我还知道叶公子是此案最大的功臣。”

  叶如尘勾了勾唇,“是王大人说的吗?”

  “正是。”

  王启摇着扇子,听到此问有些失望,确定了叶如尘态度热络是因为父亲,这样的人他见多了,哪有父亲说的那么特别。

  “父亲对你的赞誉不低,夸你神机妙算、才思敏捷,所以我才好奇想要一见。”

  叶如尘修长好看的手指在桌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轻敲,眼睛微微眯起,带着笑意说道:“既然如此,王公子把卦钱结一下吧,上次走的匆忙忘记了,一直没机会上门讨要。”

  “欠钱终究不好,相见即是有缘,我以为,这一面正是为了结此事。”

  王启傻眼了,不可置信的看着叶如尘,他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那等惨事,叶公子不觉得自己是为民除害吗?为什么满眼都是生意?”

  叶如尘摇摇头:“王公子此言差矣,求卦给钱,天经地义,这和为民除害是两码事,莫要道德绑架,况且我也出了一份力,亲手将恶人抓住了不是吗?”

  王启竟然没办法反驳,硬着头皮问道:“多少钱?”

  “十两银子。”

  “什么?上次在书肆,你给淮安兄算乡试结果时,才要了五两!”

  叶如尘叹了一口气,“那都是一年前的事了。”

  “王公子见谅,我们这行不景气,生意愈发难做,我在外风吹日晒数月都接不到一单生意,涨价也是迫不得已。”

  王启看了看他腰间别着的青玉木骨扇,手边两盏精致的花灯,和一大包吃食、小玩意,强迫自己相信了他的话。

  背景板顾青辰此刻恍然大悟,难怪夫君突然这么积极,原来是在挣钱。

  夫君好辛苦,顾青辰有些失落的想着,自己怎样才能和夫君一同挣钱养家呢?

  刚收了钱,叶如尘就起身辞别,王启如鲠在喉,“叶公子,不再坐一会儿吗?”

  叶如尘拱了拱手,面露歉意,“我和夫郎该回去了,真是不巧,今日相见的太晚,下次有缘再会吧。”

  王启幽幽说道:“其实不晚,很早就看到你了,但没叫住。”

  叶如尘笑了笑,没有回答,提着东西拉着夫郎就走了。

  王启看着两人的背影,心中五味杂谈,这人真是...

  时间的确不早了,比之来时,街上冷清了不少,顾父顾母和团子早早的就回到客栈休息了。

  虽然叶如尘依旧精神焕发,但顾青辰已经累了,在外面走着还不觉显,一回到房间就不想动弹了。

  叶如尘将买来的东西放好,然后又下楼找小二要了热水。

  两人洗完澡后,叶如尘抱着顾青辰熄灯上床,顾青辰软软得靠在叶如尘怀中,叶如尘再一次说:“阿辰,生日快乐。”

  顾青辰睁开眼睛笑了笑,搂住叶如尘的脖子,主动凑过去献上甜甜一吻,“夫君晚安~”

  “不想晚安。”叶如尘按住他加深了这个吻。

  过了一会儿,顾青辰趴在叶如尘胸膛上小口喘气,眸中含嗔带羞,“不要,今天好累。”

  “那行吧,夫郎晚安~”

  叶如尘也只是说说而已,明天还要赶路回家呢,他没这么禽兽。

  “夫君晚安~”

  不多时,顾青辰就已沉沉睡去,当真是累着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后,几人先去了一趟书肆买些书。

  还是那家书肆,叶如尘来过几次比较熟悉,铺子里的书也挺齐全的。

  因为顾父收了杨小天,就不能像之前教团子那样想到什么教什么了,最起码要有几本开蒙书籍,系统的学习一下。

  另外顾父又为自己选了几本农书,顾母挑了些话本当消遣。

  一个书童打扮的人跑了进来,掏出怀中一本书递给掌柜,“李掌柜,这是我家公子新作,您给瞧瞧。”

  “哎哟,都不用瞧。”

  掌柜笑的眼睛都看不见了,信誓旦旦,“浮生公子讲的故事绘声绘色,感人肺腑,大家都排着队买呢。”

  “你放心,咱给浮生公子安排加紧印制,不日便让这城中哥儿小姐,人手一本!”

  书童听到这话高兴极了,连连道谢。

  等人走后,叶如尘随口问道:“掌柜,你们还收话本,还有自己的刻印坊吗?”

  “是呀,就在这书肆后面,别看我们铺子小,但五脏俱全!”

  掌柜一脸骄傲,开玩笑问:“叶童生,你也有兴趣写话本吗?”

  叶如尘摆摆手,“没兴趣,我写不来这些。”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古代言情] 丧尸王幼崽装乖指南【完结】
  2. [古代言情] 你成功引起了朕的注意【完结番外】
  3. [古代言情] 开甜品铺子养夫郎【完结】
  4. [古代言情] 原来我是鲛人【完结】
  5. [古代言情] 带着基建游戏变成猫【完结】
  6. [古代言情] 每天醒来徒弟都换人【完结番外】
  7. [古代言情] 捡个失忆仙君当乖徒[重生]【完结】
  8. [古代言情] 皇后有千张面孔【完结】
  9. [古代言情] 当以国士报君王【完结番外】
  10. [古代言情] 读心:重生的狐狸崽被各界抢着宠【完结】
  11. [古代言情] 前进者高歌自由【完结】
  12. [古代言情] 命运来信[西幻]【完结】
  13. [古代言情] 小熊猫抱上金大腿啦【完结】
  14. [古代言情] 重生后病弱摄政王只想追夫【完结番外】
  15. [古代言情] 小魅魔饲养手册【完结】
  16. [古代言情] 兔兔假孕280天【完结】
  17. [古代言情] 听说那个Omega是个神经病【完结】
  18. [古代言情] 图谋不轨:病娇徒弟别过来【完结番外】
  19. [古代言情] 暗卫他退休去种田了【完结番外】
  20. [古代言情] 今朝如旧【完结】
  21. [古代言情] 剧情总在安排我惨死【完结】
  22. [古代言情] 岛主的旅行日记【完结】
  23. [古代言情] 成为虫族那些事【完结】
  24. [古代言情] 国师竟是顶流主播【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