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郑贵妃

午时已过,此刻已是崇祯元年的光阴,然而仁寿宫内却是一片肃杀,全无新岁的欢愉气息。侍立一旁的宫女太监皆是噤若寒蝉,

然而,受限于始祖朱元璋制定的\"皇明祖训\",加上她与当今朱由校微妙的关系,她始终未曾将这想法公之于众。然而,朱鼎渭庶民身份的经历,给她带来了一线生机。

\"皇后,微臣担心宫廷中有奸佞挑拨,疏离皇家亲情啊...\"

看见老妇人满面忧郁,忐忑不安的首席太监崔文升心头一动,计上心来,打算借此机会探测天子对朱由检的态度。

大明的天子素来\"护短\",不论是世代承袭的宗族还是与国家共存亡的勋贵,除非涉及\"叛逆\",否则总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但新天子甫一登基,便以整顿京师军营为由,处决了两位京城勋贵,连大同的代王也受到牵连。

若在以往,别说大同的代王,哪怕只与京城勋贵有丝毫瓜葛,此案也不会再追究。崔文升清楚,他在洛阳长大的福王近年来\"沉溺享乐\",虽然相较于历代藩王并无过分之举,但谁能料到乾清宫内的天子会如何反应。

\"大胆,谁敢!我要他的命...!\"

关乎儿子安危,老妇人仿佛一头被触怒的猛虎,毛发乍立,然而除了最初的咆哮颇具威慑,她的声音渐渐低落。

自己人最了解自己。这些年来,虽未再见儿子一面,但她与儿子的书信往来从未中断,对他在洛阳的\"劣迹\"也略知一二。若换作其他天子或宗室藩王,这些\"劣迹\"或许不足挂齿,偏偏当今天子是光宗的子嗣,而朱常洵又是她的儿子。

朱由检刚即位,就调动兵马进京,并迅速铲除了京营将领,怎么看都不是个仁慈宽厚之人。别说与沉迷女色、只知躲宫中做木工的兄长相比,就算在整个大明史上,除了开国的太祖和靖难的成祖,哪位天子有如此决绝狠辣。

想到这里,原本心乱如麻的老妇人更加焦虑,无情的时光已磨去她的锋芒,昔日后宫独宠的霸气与自信早已不再。

\"皇后,微臣听说天子原本打算以叛逆之罪处置代王朱鼎渭,后来见代王主动献出三万亩田地,才改了心意,将他贬为庶民,还允许他自由行动...\"

崔文升低沉的话语清晰地传入郑贵妃耳中,她猛然抬头,明白了老太监的暗示。没错,乾清宫那位年仅十六岁的少年天子,和他的父亲一样,对财富有着极高的热爱。

朱由检整顿京营的意图并非出于节省开支,反而牵动了京城权贵乃至大同的藩王。

财富,尽管她这位深居简出的宫廷老妇并不丰厚,但她的儿子在洛阳封地却富甲一方。

\"听说开封的周王给陛下献了不少贺礼,常洵那边呢……\"

郑贵妃理清思绪后,仿佛看见了曙光,迫不及待地问身边的年迈太监。

\"禀娘娘,福王那边……\"

老太监崔文升还没说完,便犹豫地摇了摇头,心中暗想郑贵妃太过一厢情愿。

朱常洵的性格,作为母亲的她怎能不清楚?

\"糊涂!真是糊涂!\"

郑贵妃听后,猛地拍打着床榻,然后挣扎着坐起,吩咐宫女取来文房四宝。

一番挥毫泼墨后,她连忙把墨迹未干的信递给老太监,吩咐道:\"快把信送给常洵,让他上奏请罪!\"

\"速去!\"

看着老太监渐渐消失在视线中,郑贵妃才慢慢回到软榻上,苍白的脸庞泛起一丝血色。

只要能让她母子重逢,那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财富又算得了什么……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2.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3.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4.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5.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6.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7.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8.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9.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0.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1.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2.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3.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4.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5.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6.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7.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18.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19.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0.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1.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2.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
  23. [历史军事] 三国:神选项羽,震惊十八路诸侯
  24.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召唤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