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宣大总兵

随着新帝的沉默,乾清宫暖阁内的众人越发心情沉重。即使是出身卑微的司礼监太监也不敢轻举妄动,只有御马监提督太监曹化淳不安地瞥了一眼神色晦暗的新帝。

宣府和大同作为京城的屏障,肩负守护重任,但可用的士兵竟只有几千人?

要知道,宣大两地的兵籍号称十六万,就算按卫所只剩一成的惯例,也应有两万士兵。更何况大同被誉为“九边重镇之首”,除了辽镇,它的军饷发放最为丰厚。

然而杨肇基竟说宣大两地仅剩数千战斗士兵,那么其余的士兵都去哪儿了?

要知道,宣府和大同的士兵比腐朽的京营重要得多,他们是戍守边疆,保护京城的边防军。

自从隆庆和议后,蒙古部族才老实许多,少有侵犯边境之事。

如果蒙古部族来犯,仅靠这些人如何守护京城,帝的安全又该如何保障?

更深层次的问题是,那些失踪的士兵去哪儿了,虚报军费的文臣武将胆子有多大?

这些被挪用的士兵,是成了文臣武将的私人部队,还是他们敛财的工具?

杨肇基这几句话,无疑在大明的天空划开了一道裂痕。

\"爱卿无需惊慌,这不是你的过错。\"

\"朕想知道,其他的士兵何在?\"

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内心的愤怒,案后的朱由检面色阴沉地询问面前的将领。

虽然这段时间一直在整顿的京营同样存在严重的“占役”问题,但士兵名册上的人数已被京城的贵族“削减”,军饷被贪墨,充实了私囊。

然而,大同、宣府这样的九边重镇一直是军中将领的“私人领地”。若将领们只是贪污军饷还好,万一他们“拥兵自重”呢?

想到这里,朱由检的眼眸不自觉地眯起,寒光闪烁。

\"回陛下…\"杨肇基再次低头,话语间带着一丝颤抖:“边疆军镇长期欠发军饷,屯田制度早已荒废,历代将领苦心经营的军队…”

嘶。

杨肇基的话还未说完,御马监的督管已不由自主地倒抽一口冷气。这个杨肇基,真是胆大包天,似乎要揭开大明的天幕。

新帝登基之初,便挫败了朝中一些官员“正气充盈朝廷”的企图,得罪了众多士人;接着整顿京师军队,又惹怒了京城的贵族。前两天,又秘密派遣东厂督管魏忠贤去大同,似乎准备对皇族下手。现在若再动军队将领,这风雨飘摇的大明,岂不是瞬间就要垮塌?

曹化淳的脸色变得犹豫不定,他已经准备好,即使冒着触怒新帝的风险,也要劝说他不要“冲动行事”。

\"嗯…\",沉思片刻,脸色苍白的新帝终于有了回应,长叹一声后,向紧张不安的杨肇基挥手:“爱卿请起。”

此言一出,暖阁中的紧张气氛立刻缓解,司礼监的笔帖式和御马监督管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松了一口气。

\"爱卿威震边疆,本当让你休息一阵,然而当前国事艰难,还望你能不畏辛劳,重返宣大。\"

朱由检平复情绪后,脸上流露出一丝愧疚,看着略显惊讶的杨肇基,微微点头示意。根据“后世”的记载,这位一生“忠勇”的武将在多年的军旅生涯和竭尽全力的军营改革后,耗尽了心力,年仅五十一岁便英年早逝。

从长远看,杨肇基此刻最需要的是在京都修养,但当前局势紧迫,他也只能让他再次“出山”,坐镇宣大。

\"微臣,惶恐!\"

\"愿为陛下赴汤蹈火!\"

意识到情况的杨肇基再次跪地,膝盖下的青砖似乎都在微微震动。原本以为坦白后,即使不被“打入牢狱”,也会被“革职为民”,没想到新帝非但没有追究他的责任,反而宽慰他,并委以重任。

宣大总督的职位目前空缺,宣大总兵名义上掌管两镇兵马大权。不同于陕西延绥,宣府和大同是京都的门户,新帝竟将如此重要的位置交给他,这是何等的信任与荣耀。

一时间,杨肇基心中波澜壮阔。

\"宣大问题积重难返,爱卿不必急于求成,慢慢来即可。\"

轻轻挥手让激动的杨肇基坐下,案后的皇帝似乎仍有些不放心,对他叮嘱道。

如今形势迥异,他早已指示马政监督和锦衣卫首领彻底调查宣大\"勾结敌军\"之事,风声难免泄露些许。

杨肇基若即位后即刻推行\"雷厉风行\"的变革,必定触动某些人的神经,恐生动荡。

\"微臣,遵命。\"

杨肇基先是一愣,随即恭敬地拱手行礼。他早闻陛下虽年少,但\"政治手腕\"却极为老练。

今日亲见,不禁微微感慨,果然不愧为\"复兴之君\",市井间的传言并非空穴来风。

犹豫片刻,朱由检仍感忧虑,又补言道:\"爱卿在陕西久居,如今宣大已非当年,城内恐怕有些商贾暗中通敌,朕已命锦衣卫和东厂严密查办此事。\"

\"爱卿到任后,也可警示军中将领,但切勿弄巧成拙。\"

话音刚落,杨肇基呼吸一紧,脸色瞬间涨红。他离任宣大仅数年,这些商贾竟胆敢至此?

甚至可能,当他昔日镇守大同时,这些商贾已\"通敌\",只是他未曾察觉而已。

想到自己被一群商贾\"玩弄于股掌之上\",杨肇基骤然挺直腰板,浑身散发出震慑人心的威压。

这些叛逆之徒,当诛。

\"微臣,遵命。\"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大明:我这就一步登天了?
  2. [历史军事] 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
  3. [历史军事] 最强兵王在三国
  4. [历史军事] 大秦皇子:边关签到百年,世上再无仙
  5. [历史军事] 清初:我爆兵造反,你说神仙下凡
  6. [历史军事] 三国少年时代
  7. [历史军事] 综武:风流双修的我无敌了!
  8. [历史军事] 领主世界一开局从子爵开始!
  9. [历史军事] 穿越三国:觉醒隋唐英雄召唤系统
  10. [历史军事] 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
  11. [历史军事] 被诬陷流放?开局攻灭高丽自立
  12. [历史军事] 我在大唐用神笔具现神话
  13. [历史军事] 系统助我重振大明
  14. [历史军事] 三国:拯救太后,我做了几天太监
  15. [历史军事] 娶贾元春海外建国
  16. [历史军事] 明朝海盗王
  17. [历史军事] 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
  18. [历史军事] 从唐开始的克苏鲁
  19. [历史军事] 李二:我表弟过于给力
  20. [历史军事] 手握兵马虎符,铁骑横推人间
  21. [历史军事] 我爹是奸臣
  22. [历史军事] 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
  23. [历史军事] 琅琊榜前传之筹谋十二年
  24. [历史军事] 蜀汉之昭烈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