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京营(下)

京师的京营,又称为三大营,包括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起初隶属于大都督府,洪武十三年后归属五军都督府。成祖朱棣迁都后,设立了京师和南京两个京营,制度逐渐完善。三千营在嘉靖时期更名为神枢营。

由于京营肩负着守护京师的重任,其规模宏大,驻地广阔,位居明朝军队之首。

或许是因朱由检今日要视察京营,校场上已搭建起一座高台,与周围破旧的旗帜形成鲜明对比。

朱由检深深吸气,压制住内心的激动,在随从的簇拥下慢慢登上高台,将校场上的士兵尽收眼底。

常言道,兵马过万,如海无边。

校场上的士兵何止数万,尽管他们沉默不语,但密密麻麻的黑影仍给高台上的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一种窒息感油然而生,使朱由检的呼吸变得急促。

见此情景,早有准备的御马监提督司礼监太监上前一步,轻抚天子的背部,试图缓解紧张的气氛。

曹化淳的细微动作并未逃过身后贵族们的目光,不少人脸上闪过一丝失望。他们原本以为未经如此阵势的天子会更显慌乱,这样的反应出乎他们的预料。

朱由检对身边的太监点头示意自己没事,然后眯起眼睛,仔细审视脚下的军队阵型。

如同往昔巡视腾骧四卫,前列的兵士依然\"仪态端庄\",装备齐全,体格壮硕。然而目光扫过,崇祯皇帝的脸色瞬间黯淡,后排的队列明显稀疏,士兵们仿佛\"打折出售\",有的空手而立,有的衣衫破旧,就算是稀少的战马也瘦得皮包骨。若非身处西山演练场,且前排士兵尚存几分威严,恐怕会有人误以为他们是来自陕北的逃荒者。

崇祯皇帝舔了舔干燥的嘴唇,视线从眼前的士兵身上移开,环顾四周,似乎在寻找什么。

\"陛下,您在找什么?\"

见崇祯如此举动,侍立一旁的张维贤上前一步,脸上满是疑惑。

\"神机营在哪里?为何我没见到他们的身影?\"

神机营,作为京城三大营之一,是明朝军队中专门负责火器的特殊部队,曾在朱棣麾下远征大漠,功勋卓着,曾是大明军中最英勇善战的部队。

听见\"神机营\"三个字,英国公张维贤眉毛微扬,露出一丝苦笑,皱纹挤在一起,答非所问:\"陛下,神机营并未驻扎在此地。\"

崇祯皇帝闻言,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脸色更加阴郁,却未多言。

\"开始演练吧。\"

张维贤连忙点头,向身后的亲卫示意,高声宣布:\"陛下有令,演练开始!\"

\"陛下有令,演练开始!\"

不久,随着飘扬的旗帜和层层传递的指令,崇祯的命令传达到每个士兵的耳中。

\"为陛下演练!\"

零星的呐喊声在操场上回荡,密集的军阵开始缓慢变换,刀剑撞击声、马蹄疾驰声交织,给现场增添了几分喧嚣。

然而,这幕场景落在张维贤眼中,他的脸色愈发难看,就连御马监提督曹化淳也是一脸阴霾,沉默不语。

尽管崇祯不懂军事,但他清楚这些形同难民的士兵只是敷衍了事。

别说上阵杀敌,恐怕连基本的操练都力不从心。

即便经历了腾骧四卫的\"教训\",崇祯已有所预期,但京营的衰败程度还是超出了他的想象。他强压下愤怒,转向身边的张维贤问道:\"今日京营的实际到勤情况如何?\"

早些日子,张维贤进宫时曾透露京营在册士兵仅五万余人。

如今半月过去,那些勋贵们会做出何种选择,是否会接受他的善意,尚不得而知。

听到这里,英国公张维贤的脸上掠过一丝抽搐,短暂的犹豫后,他谨慎地回答:“禀陛下,今日实际到岗六万五千有余。”

这段时间以来,他费尽唇舌劝诫,然而各位贵族无动于衷,完全忽视了天子整顿京营的意图。

万般无奈,张维贤只好指示府中,主动撤离了英国公一系在京营的“占用名额”。在乾清宫那次奏对时,他清晰地从天子身上感受到一股毫不掩饰的杀伐之气和愤怒。

出乎他的意料,之前并不显眼的惠安伯张庆臻竟也做出了相同的选择,舍弃了府中在京营的利益。

朱由检闻言,不露声色地点点头,平静地问:“老国公,据兵部记录,京营应有的兵力是多少?”

此言一出,贵族们的面色都不太好看。京营兵力短缺是公开的秘密,历来如此。天子直接指出问题,让众人颇为尴尬,不少贵族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禀陛下,大约四十万左右……”

张维贤深吸一口气,略带迟疑地回答。这个问题在之前的乾清宫奏对时,天子已经询问过他。如今旧事重提,恐怕是为了警告这些贵族。

“陛下,事情并非如此简单,自从土木堡之变后,兵部就没有足额发放军饷了。”

英国公张维贤的话还没说完,抚宁侯朱国弼就上前一步,满脸不平地说。

看到有人站出来,原本沉默的贵族们暗中点头,还有人低声附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兵部不发军饷,他们如何招募士兵?

朱由检轻轻点头,在众贵族惊讶的目光中慢慢说:“既然如此,朕会下令内阁重新核对兵册。半月之后,朕会亲自来京营,以实际人数为准。”

或许是怕贵族们不信,朱由检又补了一句:“若军饷不足,朕将从内库填补。”

说完,朱由检留下一群面面相觑的贵族,离开了高台,对于场上那些像难民一样的饥饿士兵,他实在无心顾及。大明已到非改不可的地步。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最强兵王在三国
  2. [历史军事] 大秦皇子:边关签到百年,世上再无仙
  3. [历史军事] 清初:我爆兵造反,你说神仙下凡
  4. [历史军事] 三国少年时代
  5. [历史军事] 综武:风流双修的我无敌了!
  6. [历史军事] 领主世界一开局从子爵开始!
  7. [历史军事] 穿越三国:觉醒隋唐英雄召唤系统
  8. [历史军事] 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
  9. [历史军事] 被诬陷流放?开局攻灭高丽自立
  10. [历史军事] 我在大唐用神笔具现神话
  11. [历史军事] 系统助我重振大明
  12. [历史军事] 三国:拯救太后,我做了几天太监
  13. [历史军事] 娶贾元春海外建国
  14. [历史军事] 明朝海盗王
  15. [历史军事] 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
  16. [历史军事] 从唐开始的克苏鲁
  17. [历史军事] 李二:我表弟过于给力
  18. [历史军事] 手握兵马虎符,铁骑横推人间
  19. [历史军事] 我爹是奸臣
  20. [历史军事] 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
  21. [历史军事] 琅琊榜前传之筹谋十二年
  22. [历史军事] 蜀汉之昭烈大帝
  23. [历史军事] 穿越水浒的医者
  24. [历史军事] 九州恃风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