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1635改变世界> 第75章 清军来袭

第75章 清军来袭

九月初,定海军来到辽东已经两个月了,一直不见清军反击,陈昊也就安安稳稳的巩固防御整练军队顺带安置难民,截止九月初滞留登莱运河西岸的难民已经有八万余人登陆辽东半岛,在辽东半岛入冬之前估计还能够继续送过来七八万人,这差不多就已经是本年度安置的极限。

再多就安置不下去了,入冬之后的辽东如果难民没有妥善安置那就是等于谋杀,现有抵达的大批难民在原来旗人的房屋之中居住,陈昊这里的耕地虽然撂荒了,但也是经过前人开垦的土地,不算是那种需要多年开荒才能稳定收获的彻底荒地。

曹永麾下也有不少人才,曹永本身就是济南府大族出身,读过书练过武,家族子弟有不少都是人才,并且济南府逃难来的难民多有受过曹家资助,当初清军横扫济南的时候曹家的坞堡就一直坚挺,因为曹氏族人一向与乡邻为善,清军劫掠的时候曹家也打开大门尽可能多的接纳避难的乡亲。

清军撤离之后,曹永作为曹家当代家主看到方圆百里一片赤地数十万民众衣食无忧沦为难民的窘境之后,曹永就明白曹家无法独善其身,与其被活不下去的难民攻破坞堡夺走钱粮人财两空,还不如主动散财招揽人心也好获得一批人的拥簇不被难民所害。

曹永的智慧让曹家度过一场劫难,比起其他被饥民攻破身死族灭财消散的豪族而言,曹家非但没有遭受饥民迫害,反而慢慢成为了饥民领袖,最终带出来一支乞活军北上辽东。

抵达辽东之后曹永就开始优先选拔难民人群之中曾经的官员、胥吏、读书人跟随第一批抵达辽东,抵达之后他就开始任命这些人成为临时官员,关门管理一片营地安顿难民,曹氏子弟也被大量派出去管理难民或者进入军队服役,慢慢的曹永在辽东这片地方也有了自己的一点根基。

陈昊看到曹永如此能干也是大力支持,命人送来了一批稀缺的农具、粮种还有各类辎重帮助曹永巩固占领地,小小的金州半岛如今在曹氏的大力耕耘之下也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定海人给他们送来燕麦、小麦、土豆等等耐寒作物,让他们加紧种植抢在入冬之前也能有一些收获。

前线陈昊一人执掌全军,等了一个多月没看到清军来犯,也就只有少量清军频频来袭扰,吃了几次亏之后清军就没有继续骚扰了,陈昊都想着要是清军再不来他可就走了,毕竟他可没有这么多时间在辽东继续耗下去。

九月初五,定海人派出去的游骑终于传回了清军大举来犯的情报,陈昊听闻之后立刻打消了离开的想法,开始认真备战了,同时让王友金负责收集更多的情报。

一直到九月初八,清军抵达金州卫北方三十多公里处的新金地区,陈昊才算是收获了比较准确的情报,此次来犯清军共计一万七千余人,由满清武英郡王阿济格带队,麾下共有八旗兵七千余人,汉八旗万余人,其中还有不少的火器军队,诸如三顺王麾下部队也参与其中。

本来清军早就该来了的,皇太极七月十二就接到了金州卫失守的消息,但那时候皇太极进攻松锦防线失败,而多尔衮却劫掠明朝满载而归,皇太极有些不服就在松锦防线前逗留了一些时日看看还有没有机会,直到收到了斥候情报,攻克金州的那伙人从海上而来,并且还带有大批百姓,在金州半岛都开始屯田了,完全一副扎根的样子,这就让皇太极彻底忍不了了。

清军高层决定收复金州消灭那群海上而来的敌人,但具体由谁出击就成了难题,首先清军主力必须还是得守在奉天周围,好歹明军在松锦防线也有十多万人,不能全军南下,并且根据探哨细作的情报,金州卫那里的敌军也就只有万余人而已,不值得清军大举南下。

可好歹也是一个功劳,大家都把攻占金州卫的人当成了明军,虽然惊讶这伙“明军”竟然有渡海直击辽东的勇气,但也没把他们看得多么厉害,满清高层全都把这伙人当成了功劳看待,皇太极想要派自己的长子豪格领军出击,但多尔衮却死活反对,想要让自己兄弟多铎领军出击。

皇太极也是早看自己这个野心勃勃的弟弟很不爽了,而多尔衮也确实就是野心勃勃,两者相争之下,时间就拖到了九月,最后才确定让武英郡王阿济格领军出击捞这个功劳,因为阿济格是多尔衮一母同胞的兄弟,并且和皇太极关系也不算太差,算是一个折中人选。

考虑到金州溃逃的清军说这伙人枪炮犀利,皇太极还特地从汉军旗三顺王手下抽调了一些火器部队参与此次进攻,派遣了一万七千余人的部队收复金州卫,竭力做到万无一失,毕竟金州卫地处辽东半岛,距离松锦防线没多远,明年皇太极可是打定主意一定要攻克松锦防线的,不能在南线留下这么一颗钉子让人难受,毛文龙那种人出一个就够了,再来第二个满清可找不到第二个圆嘟嘟了。

阿济格率军出击谁都没有意见,无论地位还是派系亦或是能力阿济格都没有可挑剔的地方,他可是努尔哈赤第十二子,多尔衮、多铎长兄,满洲镶白旗旗主,并且还跟皇太极关系不错。

如果说多铎是清军中的智将、勇将,那英王阿济格就是清军第一猛将!早在野猪皮时期,阿济格就表现的勇不可挡,经常率领少数精锐直接冲入大队敌人之中,一顿疯狂砍杀!

比如,天聪元年,面对明军猛将满桂(蒙古人)带领的精锐火铳部队,而且明军又是依城墙列阵,有恃无恐,满洲诸王皆以为不可攻,阿济格大不以为然,率部猛冲,结果大破明军。让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等老大哥们脸都没地方搁了。

之后在征朝鲜、降伏漠南蒙古以及皇太极五次入关之战中屡立战功,威名赫赫!

明军只要一听说是阿济格来,全都望风而逃。

陈昊召集众将开会,刚一说对面清军是阿济格指挥的,好几个乞活军军官就两腿战战了,甚至连曹永都是脸色白了不少,陈昊他们久居南方不清楚满清诸王的成色,但他们这些北方人尤其是遭受过清军劫掠的倒霉蛋可是非常清楚满清那些人比较厉害,这个阿济格就是狠人之一。

陈昊看到他们这个反应顿时不悦,恼怒道:“怕什么,难道还想让满清鞑子再来劫掠你们一次么?济南府那些破事儿还不够惨烈是吧?”

激将法还是有效的,一想起清军南下劫掠济南那时的惨况,在场的军官都是脸色通红嗷嗷叫的要报仇雪恨,他们为何会沦落至此,就是因为满清鞑子的劫掠,谁家没有亲人被死于清军刀下?家破人亡之后逃难路上受了多少苦,死了多少人?现在他们可不想再来一次了。

陈昊转过头看了看嫡系军官,王友金他们就是面色如常,对什么满清郡王阿济格丝毫不感冒,这年头只要是燧发枪能够打穿的玩意儿,定海军就不带怕的,要是燧发枪打不穿,那就上野炮轰,无非就是多打几轮枪炮的事情嘛。

稳定好了军心之后,陈昊就开始交代部署战斗计划了,弄明白清军来犯人数之后,陈昊没打算据城死守,尤其是听闻清军还带了红衣大炮过来,那就更加没有防御的想法了,久守必失,没开打就躲在城里面,这首先士气就不行了,定海军可从来没有打过防御战,建军开始就是一直按照进攻型军队建设的。

线列兵的战场可从不是什么城墙防御,而是正儿八经野战溃敌!

陈昊的想法是来一场野战彻底击溃清军,只要打崩了这一次清军的进攻,今年之内清军是不可能再次组织进攻了,只能来年,可来年洪承畴也带着大军抵达松锦防线准备大战了,那时候清军也只能先顾着洪承畴再说。

于是乎两军都没有什么防守的想法,都是想打一场正面野战,陈昊率军前出放弃了金州卫城池,反正金州卫城池早就被海军舰炮轰的破破烂烂了,一时之间物资匮乏难以修缮完毕,这座城池防守意义很大,可是防御功能却严重缺失,躲在城内就是被动挨打找死的路数,索性没有留人了,干脆全军出击,半岛这种地形也不害怕敌军迂回绕后。

九月初十,陈昊率军抵达了金州城以北十二公里处,占据了一处名为八里庙的山坡安营扎寨,阿济格也率领清军逼近了定海军,选择在定海军北方三四公里的一处缓坡安营扎寨。

双方都没有选择一上来就开打,那是战场菜鸟的做法,开打之前先尽可能的弄清楚敌军实力情报才是最重要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面对陌生的对手,啥都不清楚,对方也没有乱没有出破绽,然后你就敢带着人莽上去那纯粹就是找死,尤其是阿济格听闻溃逃回来的金州卫守军说这伙人枪炮齐全,还有炮舰助战,火枪威力出奇的大,火炮射程也远,阿济格就更加小心了。

清军高层听上去一个个都是骄狂无比像那种只有肌肉没有脑子的货色,但实际上这些人聪明的很,不然凭什么十三副铠甲起家到现在?就是因为狡猾谨慎,立国至今他们一直都在打着不能输的仗,但凡输一次大清朝就没了,相反他的对手明军却输了很多次依然还在,这就是区别,清军将领打仗一向都是带着脑子走的,而明军打仗则都是跟着屁股走的。

清军内部就算是内斗再厉害也会对外一致,而明军则相反,外部进攻再猛烈,我也要先痛击友军再说!

两军相隔四五公里安营扎寨之后,很快就相互派出了斥候游骑对敌人骚然侦查,双方的游骑兵刚一接触就爆发了血腥的战斗,定海军斥候骑兵都是双枪一马,在马上接连开火,满清斥候则是弯弓射箭,双方先打远程然后近战,最后清军百余名斥候战死大半无法接近定海军营地只能撤退,定海军斥候伤亡也不少死伤二十多个,全都是本土带过来的精锐骑兵,陈昊在望远镜里面看得直哆嗦,心疼到不行了,也让自己人赶紧撤。

第一次遇到清军主力,刚打个照面陈昊就感觉这次遇到硬茬子了,阿济格并没有像自己想象中的那样鲁莽,反而很冷静,非常符合一名沙场宿将的标准,陈昊都还特地在山坡上构筑了不少工事,连地雷都埋好了就想着打一场漂亮的防守反击,没想到对方不上当,真是可惜呐。

与此同时阿济格也在用望远镜窥视着对面的定海军营地,望远镜是三顺王归顺时从登州带过来的,很简陋没有陈昊手上的好使,但也比没有强。

阿济格看着对面井然有序的营地安置在八里庙山上,根据斥候汇报,那座山上视野开阔而且还有水源,并且周边没有太多遮蔽物,非常有利于对方的火器部队发挥威力,再看看从山脚延伸到山坡处的各种拒马、土墙还有壕沟,明显对方把自己先立于不败之地了,自己过去进攻肯定得吃大亏。

“不对,这肯定不是明军,哪有如此井然有序纪律森严的明军,对方的游骑的战力丝毫不弱于我满洲精锐,火枪使得出神入化,马上都能打中人,这到底是哪一伙人?”

阿济格满腹疑惑,同时也明白这一仗估计难打,搞不好又是一场浑河血战,这伙人营中军阵以及各种调度都是整整齐齐丝毫不乱,看起来甚至比当年浑河边的白杆兵都还更加难搞。

阿济格心中有些没底,下令继续加强营寨防御,所有人按兵不动不得擅自出击,同时派出快马前往奉天汇报此事看看能不能再来一些支援。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2.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3.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4.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5.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6.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7.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8.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9.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0.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1.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2.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3.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4.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5.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6.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7.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18.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19.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0.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1.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2.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
  23. [历史军事] 三国:神选项羽,震惊十八路诸侯
  24.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召唤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