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1635改变世界> 第68章 战后恢复

第68章 战后恢复

时间飞逝,在清军退走两个月后,即崇祯十二年(1639年)五月,明朝内陆的局势再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此前接受招抚的张献忠在谷城再度高举义旗,并迅速击溃谷城官军,杀县令阮之钿和巡按御史林铭球,拆毁城垣,劫库纵囚,明朝监军道张大经和马廷宝、徐起祚投降。

张献忠离开谷城时,又将官府上下大小官员向自己索贿的名单、数字和时间刻在了城内外的墙壁上,顿时天下哗然。

张献忠再度起兵的同时,罗汝才、马守应也再度起兵响应,并与张献忠在谷城会合。而已经被朝廷击溃,躲在商雒山中的李自成也趁机重整旗鼓,再度从湖北郧、均地区进入河南。一时间,农民起义的烽火,再度在中原大地上熊熊燃起。

农民军的降而复叛让本就风雨飘摇的明帝国彻底进入了余晖阶段,农民军本来都投降接受诏安了,高层或许少数人有野心存着观望的意思,但只要你明朝官府别太过分,拿出一些姿态来,做好农民军的安置工作并且摆出中央政府的气势,其实绝大部分的农民军还是愿意老老实实听话的,好歹大明两百多年的余威尚在。

可基层官府以及中央的文官系统官僚们压根没有把这些农民军当成自己的子民看待,哪怕就是投降了也依然还是不断压榨勒索,看守那些被招安农民军的明帝国官员监军竟然异想天开的去向那些农民起义军索贿,一次不够还继续来好几次,农民军忍无可忍之后也只能降而复叛了,原因很简单,你猜猜我到底是因为啥才造反的?好不容易答应招安了,你竟然还敢勒索我,老子要是有钱有粮我会造反么?

五月下旬,明帝国内陆农民起义军重新开始造反的消息传到了山东境内,一直停驻在胶州湾负责全盘大局的陈昊得知这个好消息之后终于开始放心北上前往登州城了。

现在最后一个威胁登莱新占领地的因素被完全打消了,明帝国面对着重新燃起的义军浪潮以及辽东建奴的虎视眈眈根本不可能抽出来任何精力搭理登莱地区的事情,更何况一直到目前登莱两地的定海大兵都是打着明军的名头在控制这二府之地。

陈昊这三个多月来一直都是在胶州湾停驻负责各种后勤工作以及遥控指挥前线军队,占据登莱二府在军事角度上没有任何困难,沿途各地府县几乎就是全力配合丁海军的入驻,除了剿匪工作有些棘手麻烦之外其余的事情根本用不上武力。

最困难的事情还是如何恢复战后的山东半岛正常社会秩序以及生产工作,光占领土地是丝毫没有鸟用的,还得土地上有人,有了人之后还得有秩序和安全,然后占领地才能源源不断的提供利益,这才是王道。

四月末,定海本土议会通过前线陈昊发回的议案,同意成立登莱总督区对新占领的登莱二府实施通知,随后陈昊便以总理府总理的名义下发命令,免去徐望祖混成旅旅长的职务以及中校校军衔,继续保留副总理以及国防大臣职务,另外任命徐望祖为新成立的登莱总督区总督,这一条命令也早就是徐望祖等候多时的了。

被免去的混成旅旅长职务以及中校军衔,对于徐望祖本人的政治前途而言就是一种解脱,这意味着他彻底摆脱了一个军头的身份,跻身成为了一名真真正正的高层政治人物,这也是华人的政治传统,正儿八经参与中枢决策成为一个帝国核心权力人物的官员,从来都是文官。

陈昊早在就任总理的时候也卸掉了军职,定海共和国军政分离的制度也是从陈昊这里开始,他带头做起,这也是政治平衡之中的一环。

徐望祖现在的职务含金量可比中校旅长强太多了,副总理国防大臣外加登莱总督区总督大臣,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徐望祖都将是登莱总督区军政一把抓的绝对权力领袖,徐望祖本人对于这个任命非常满意。

陈昊在成立总理府的时候就已经定下了死规定,任何高层四品以上官员晋升必须要有过硬的海外履历,没有在本土之外的开拓区任职经历的官员,升到正五品就是天花板了,至于想要进入总理府高层任职那就必须要有主政海外领地一方的履历才行,这一点徐望祖严重不合格,哪怕就是李敬天也有了主政济州岛垦殖区的履历,他徐望祖也必须要有呐,否则还怎么进步?

“张青上尉,你就继续留在青岛港口主持此地的港口建设工作,同时还要督促本土继续运输物资支援登莱,任务很重,你有信心么?”陈昊走之前专门找到了陆军后后勤部副部长张青上尉叮嘱着一些事情。

胶州湾内的即墨港被陈昊重新命名为了青岛港口,同时大手笔开发建设这一处重要的北方良港作为未来定海人在北方地区的重要贸易港口和军事基地。

张青上尉面对着陈昊的发问没有拍胸脯说什么保证完成任务,而是很谨慎的说道:“卑职定将竭尽全力不敢有丝毫懈怠。”

陈昊一直都很欣赏这一位年轻的后辈,年仅二十四岁,但却能文能武,更重要的是不恃才而骄,做事非常稳重牢靠。

“嗯,能够尽心竭力就够了,谋事在天成事在人嘛,你也放心我离开之后一切照旧,前期的路子我都给你打通了,后续你曹随萧规就行了。”

陈昊停驻胶州湾三个月可不是在这里游山玩水,比起前线行军式的占领各地,后方的各种物资调配申请才是最繁琐复杂的事情,也只有陈昊有这个面子能够从后方财政部源源不断的申请拨款然后采购各种物资送往登莱,三个月时间本土累计向登莱地区输送了六千二百吨粮食还有超过八万件各类农业器具以及其他两千多吨的各类赈灾物资,这些换做别人那是一半都别想申请过来,但陈昊亲自下场,其他人就得给面子了。

交代完了一些琐事之后,陈昊也没办法继续再拖下去了,他必须赶往登州府会面徐望祖,宣布他的正式任命,并且帮助他搭建好登莱总督区的行政架构,时间非常紧张,任务也很重。

离开青岛港口,前往登州府的途中,陈昊也不忘记沿途考察民情以及社会实况,任何时候有调查才有发言权,高坐朝堂一拍脑袋就做出来的决定那都是扯淡的,没有实地调研就敢给出政令计划,往往最后就是一地鸡毛空耗资源什么都干不成,甚至搞不好还会扯出晋惠帝何不食肉糜的那种笑话来。

这也是陈昊主政定海之后对官员的强制规定,任何政令计划都必须先有调研报告,否则财政部一文钱都不批,定海县基层无论是修路或者盖工业区,一线镇乡长还有相关职能部门的部长所有牵扯的官员都必须事前进行调研,弄明白现场实况民情,眼见为实之后才有调研报告,调研报告通过了,后续才是申请拨款审批计划书。

陈昊一行人员千余兵马行至即墨县北部,新开始建设的官道之上到处都是忙碌的流民劳工队,这些人都是经受战乱流离失所的平民,定海大军抵达之后就开始收拢这些人,原地回乡种地的就老老实实回去,如果不是本地人那就只能被编入劳工队进行劳作。

陈昊不会允许大量的流民在自己的占领区内到处乱窜,这对于社会秩序和生产稳定都是严重威胁,所以定海人花费了巨大代价收拢这些流民,开始大搞基建,胶莱运河防线还有登莱二府境内的基础交通线沿途兵站驿站都是继续重新建设,这些人就都成了最廉价的施工队。

流民劳工队的工资廉价到了极致,男工每月薪水仅仅一百文钱,女工每月五十文钱,童工不分男女一律二十文钱,工地伙食也极其差劲,吃的都是红薯干掺杂些许白米熬制的浓粥,基本上没有荤菜只有少量咸菜佐餐,每天两顿,每七天一顿干饭,每半月一次肉食。

这待遇别说放在平均月薪七两银子以上的定海本土,就算是放在江南哪怕是乞丐听了都摇头,但也没办法,这已经是定海人能够做到的极限了。

劳工营内部的住宿、医疗、饮食条件堪比二战时期的集中营,只有卫生才是严防死守的,因为定海人根本没有多余的药品,劳工得病无法劳作之后就会被隔离放弃,基本上没有活路。

定海人在登莱二府收拢了三十万劳工队,大肆建设各种工程,吃的这么差劲,而且每日劳作不休,劳工死亡率也非常高,每月死亡人数都在百分之二到百分之四左右,老弱病残基本上都很难熬过去。

定海人一股脑的把所有无地民众以及流民都塞进了劳工队里面,为的就是不让他们到处乱窜形成起义军扰乱地方,这种不人道的社会治理方式虽然非常缺德不仁义,但却是最高效恢复登莱地区战后稳定的办法。

劳工营的待遇就算在定海人看来如此差劲的情况之下,也依然还是奇迹般的保持着稳定运作,几乎没有人选择逃跑,全都在咬牙坚持着,因为在定海人看来几乎就是逼死人的劳动环境以及待遇,在北方人眼中却是活下去的希望,人都是从众的,劳工营再差劲也是一个集体,集体的存活率永远比个体更高,因为人是群体性的社会动物。

这三十多万劳工绝大部分都是济南府各地清军肆虐最严重地区的逃难民众,他们逃到了登莱二府境内之后就属于外地人,这里没有他们的土地,而且从逃离故乡那一刻开始他们原本拥有的土地以及财产也不再属于他们了,能够糊口活下去的地方就不错二连根本容不得挑剔。

陈昊对于这些战争难民非常头疼,现阶段他有没有太多的解决办法,如果换做刚来这个时空那会儿,他肯定就是开始打土豪分田地了,可现在他却不能这么干,暴力进行财富分配的方法是后遗症最严重的,强行这么干本土的议会也不答应,私人合法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可是陈烬自己说出来写进宪法里面,如果他带头违反了,那么定海的统治根基就不存在了。

那些议会的议员们以及江南和他们进行贸易的官绅们也都会重新审视定海总理府的信誉度,这会导致总理府丧失多年辛苦建立的信誉基础,乃至定海人的国家信誉也会严重受损,这年头掌权的谁家没有土地和各类财富,你敢在山东这么玩,谁知道你将来不会在江南以及定海本土这么玩,此例不能开。

当然这是独属于华人政治圈的禁忌,在海外其他种族生存地就没必要了。

“叹民生之多艰呐!”陈烬长叹一声。

身旁的参谋总长王府开中校也是赞同道:“以往我跑江湖的时候,北方还不是这样,当年我年轻还是万历爷在朝,那个时候虽然偶尔饿肚子,但也还是能够混个温饱,后来到了天启帝手上,这世道就越来越不行了。”

陈烬听完一阵无奈,这都什么时候,还指望皇帝老儿么?

“传令下去,让济州岛垦殖区尽可能的接收登莱地区难民,告诉李敬天,他今年最大的政治任务就是扩充垦殖区汉人人口,我不管他是去骗还是去抢,总之今年至少要接收十万人口充实垦殖区,并且还得养活他们!”

“另外下令登莱各地组织民兵队,有限招募无地流民人口,批准军方组建登莱步兵师招募青壮入伍!”

“还有让国内报社记者也来这边采访采访一下嘛,本土以及江南民众富庶,可北方同胞却是水深火热之中,可以号召国内以及江南捐款捐物。”

“再有,本土企业不一直在嚷嚷用工成本太高,工业用地不足么?让他们来登莱总督区投资,后续一系列的优惠条件总理府都将会出台实施的!”

实地考察过了几处劳工营地之后,一向无耻厚黑的陈昊也是动了仁心,接连下达政令军令。

劳工营这种办法只能应急不能长久,还是得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让这些民众过上正常生活才行,一股脑的把他们塞进条件如此残酷的劳工营实在是太不负责了,男人们还扛得住,老幼妇孺劳工营待久了那可是要出大问题的,一旦抵达人体承受极限,出现大规模死亡的事件,那可就是陈昊政治生涯无法抹去的黑点了。

只要能够提供一定的正常工作岗位,工资薪水别太低,一个壮劳力养活一家人糊口还是没问题的,没必要让他们全家人都在工地上苦熬。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2.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3.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4.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5.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6.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7.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8.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9.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0.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1.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2.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3.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4.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5.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6.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7.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18.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19.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0.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1.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2.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
  23. [历史军事] 三国:神选项羽,震惊十八路诸侯
  24.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召唤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