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穿越之偷天换日> 第78章 两权相害

第78章 两权相害

“大人,自古以来,教大乱国,历朝帝王都是对教门忌惮甚深,当今圣上何其聪明,摩尼教既为一教,既已有蛊惑富商巨贾、朝中官员子弟入教的迹象,此教又不像佛、道两教,既入教门,就要断却红尘,不问世事。

摩尼教讲修行,教徒却依然在红尘俗世中行走,六根不净,俗心不除,依然争世上功名利禄,圣上怎么就不担心摩尼教有一天会成为危害大宋太平的乱臣贼子?”

“贤侄,我朝圣上圣心宽厚,圣上常以仁德治国。

大凡帝王都是常年久居深宫,对天下之事的了解,也都是从众多臣子的口舌和奏折中了解,我朝圣上也不例外。

历来教门弊害,以圣上博览群史之见识,自然也是清清楚楚。

只是现实朝堂之上,众多言官奏折都是歌功颂德摩尼教如何导人向上向善、教化四方,又如何赠灾济贫。

唯有以老夫为首的寥寥几人认为摩尼教发展到如今,假借善义之名,敛商贾之财,蛊惑人心,又与一些官员子弟勾结,容易造成地方上黑恶势力横行为祸,对我朝大治不利,圣上自然也知老夫所言不假。

可是众多言官言摩尼教导人向善、教化四方,向富商大贾、官家子弟化缘募资,均是为善乡里,赠灾济贫,广有贤德。

两相相比,圣上认为摩尼教虽有可能成为朝廷大治的隐患,可是从众官员的奏折来看,摩尼教所做诸事,从最坏的角度来看,无非是其一以邪说蛊惑人心,求声名于百姓;其二,打着慈善赠灾济贫的外衣,勾结官家子弟、富商大贾,坐市敛财,与民争利。

与赫赫天威朝廷相比,朝廷有财权兵权,摩尼教不过是有些虚名小财小利罢了,对朝廷造不成任何威胁与伤害。

圣心鉴于此,也就小觑了这摩尼教。

帝王之术,讲究平衡调和各方势力,做到天下各方能够平和相安。

我朝圣上以仁德治国,自然用仁德以收服天下士子之心,凡能彰显仁德的,帝王便大兴之,凡有悖于仁德的,天子与臣工都将三思而后行。

取缔摩尼教本是一件小事,可是诸多言官拿仁德来说事,摩尼教教化四方,又行慈善义举,赠灾济贫,广行仁德。

取缔摩尼教等于就是弃仁德而行暴君之道。被扣上一顶弃仁德而行暴君之道的帽子,如此以来,圣上自然就不得不慎重考虑到底该不该取缔摩尼教。

取缔摩尼教,让天下百姓少受些邪说蛊惑,于天下多少还是有些好处的;

可是从雪片般反对取缔摩尼教奏章来看,摩尼教也获得了天下不少势力和众多官员子弟及百姓的的坚决支持与拥护,冒然取缔摩尼教,定又会被不少人认为天子弃仁德而行暴君之道。

不取缔摩尼教,摩尼教与民争利,不过是普通百姓少了些财利罢了,可是能认知到这一层面的,定当是非常之人,普通百姓根本不自知。

况且摩尼教行慈善,赠灾济民,这也等于花了摩尼教的钱,间接帮朝廷做了抚民之事,为朝廷节余了不少银两。

两权相害取其轻,两权相利取其重,权衡利弊,最后皇上便对取缔这摩尼教不了了之了……。”

杨云只听得脊背发凉,想不到就一取不取缔摩尼教之事,竟然蕴含了这么深的治国之道和帝王之术,还要兼顾各方势力。

果然帝王之心深似海,伴君如伴虎,朝廷中枢之臣做事,有时也真不是一句简单的对错来区分,一切都是多方博弈后的一种不为人知的选择。

中枢之臣有时升有时降,也不一定是他做错了什么,有时也许是帝王用来平衡朝局的一种用人之术罢了。

杨云敬佩道:“听大人的一席话,学生茅塞顿开。

天心难测,为帝为臣果然都极其不易。看来这摩尼教如今以慈善为名,明面上行德义之事,背地里却欲阴谋作乱,最怕的就是这种欺世盗名、蒙蔽世人的人阴谋作乱,比之奸臣贪官都难以对付,看来对付摩尼教,真的从长计议……。”

范老夫子老泪纵横地道:“哎,早知今日,悔不该当初,若当初摩尼教还未发迹之时,老夫不上书反对取缔摩尼教,也不会有今日摩尼教坐大为祸了,今日摩尼教为害社稷,老夫有罪,老夫愧对朝廷,愧对国家……。”

范老夫子越说,神色间越慷慨激动,哇地,又是一口鲜血吐出去。

“大人,摩尼教为祸,与大人绝无半点关系,大人不必自责,大人伤势未愈,千万要保重身体。

想这摩尼教起初初现于世时,起心动念也是好的,只是发展到壮大后,中途变质变味了,权势熏心,才有了这不臣之罪。

大人,人非圣贤,又不能能掐会算,焉能事事都能看得准确,大人真不必过于自责,大人您是这一城之主,如今真不能再有什么闪失了,千万要保重身体啊……。”

这位老夫子刚愎无比,又极其性烈,他一向以家国安危为己任,视国事比私事要重要,其情昭昭,杨云见他又哇地吐出一口鲜血,只好无比心忧焦急地道。

现代人都讲爱国,可是都是一阵风似的,事情过去了,该干嘛干嘛,甚至还有的人趁着事件,打着爱国的旗号蹭热点,想想那哪叫什么爱国啊。

与这种极公尽致之爱国情操相比,杨云今天算是真正地看到了什么叫爱国。

范仲淹有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前世的时候曾在网上,看见有人在论坛里专门和人讨论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有不少人留言认为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不过是文人写写而已,其实古人和现代人都差不多,遇到事情的时候,人都是自私的,哪有什么人会先天之下之忧而忧啊,有也是沽名钓誉之辈,当时自己也插科打诨的附和,嘿,光辉的圣人,都是活在书上,瞎吹乱扯的。

如今听了范老夫子这一番话,杨云突然间觉得,其实自己真的是渺小了,世界之大,有奸诈阴险、唯利是图、私欲熏心之人,自然也就有大公无私、先国后家、以天下为己任之人。

抛头颅、洒热血之人,不光活在历史的传说当中,其实生活中也真有,这种人不光朝廷庙堂有,江湖草莽平民百姓中也有。

一阵肃然起敬如电流般袭至心灵,杨云只觉得眼前这位殚精竭虑的老夫子,顿时又在自己心中又亲切和光辉了许多。

真不知道怎么安慰这位老大人,哎,只能盼望着天佑善人,无论如何,这位老大人不能再出任何事情了。

………………………………………………………………………………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2.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3.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4.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5.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6.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7.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8.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9.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0.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1.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2.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3.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4.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5.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6.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7.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8.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9.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0.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1.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2.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3.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4.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