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方圆阵

武百的大军如同洪流般渡过济水,他们的目标并非直接攻击济水北面的五镇,而是选择进驻东阿,静静地等候宋军的到来。

这一策略的背后,蕴含着武百的深思熟虑。他确信,宋军为了牢牢控制郓州东部,必然会攻打石沟镇和东阿。

这是因为宋军骑兵数量有限,他们只能依靠步兵,步步为营,逐步推进。

此时,武松正率领着八千天虎军,兵分两路,浩浩荡荡地从齐州南下。

一路直指济水北边的五镇,意图切断宋军的退路;另一路则直扑平阴,意图直接打击宋军的后方。

而此刻,三大都监带领着一万大军来到了东阿城下。他们身后的宋旗高高飘扬,士气高昂。

武百站在城楼上,手持望远镜,仔细地观察着城下的宋军阵营。

在众多的宋军将士中,他注意到了两个陌生的面孔——张清和刘谚。

张清,这位20出头的年轻将领,给武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只见张清手持梨花枪,英姿飒爽地骑在白马上,头戴青巾,身穿绿袍,外披精致的皮甲,头上还串着名贵的饰品,显得格外帅气逼人。

刘谚则是一个典型的中年大叔形象,他留着八字胡,身穿厚重的铁甲,额头上的刀疤更增添了几分彪悍的气息,他手握长柄大刀,往那里一站,就如同山岳一般稳固,那种身经百战的气势让人不敢小觑。

武百放下望远镜,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应对这两位看似不好对付的将领。

武百目光冷冽地对身旁的陈让道:“既然他们主动送上门来受死,那我们就不必客气了。”

说罢,武百大手一挥,命令道:“开城门,迎战!”

随着城门轰隆隆地缓缓打开,武百率领大军如同出笼的猛虎一般,直扑城外严阵以待的宋军。

城外,刘谚见敌军出击,立即大喊:“摆阵!”

随着刘谚的命令,宋军士兵纷纷小跑起来,迅速将三大都监围到中间,动作有条不紊。

没过多久,一个庞大的方圆阵便摆在了武百的眼前。

陈让一眼便认出了这个阵型,惊道:“这是方圆阵!”

武百心中暗想,这刘谚果然不简单,竟然还会摆这样的古阵。

方圆阵,乃古之兵法,由方阵与圆阵交融而生。

此阵出自智勇之士孙膑之手,虽其本人未曾披挂上阵,然其阵法之精妙,为后世所传颂,得以在烽火硝烟中施展。

在这方圆阵中,大将稳坐中军,犹如定海神针,外围兵士如铁壁铜墙,层层护卫。

长枪如林,弓箭如雨,尽布外围,而机动之士则深藏阵内,以备不时之需。

此阵与强敌交锋时尤为奏效,阵型紧密,固若金汤,敌军难以攻破。

“这方圆阵,乃是古之兵法中的精髓。”

武百心中暗叹,“看来这场战斗不会那么轻松了。”

武百冷冷地看着逼近的宋军,他深知此刻的严峻形势,他深吸了一口气,大声命令道:“什么阵都不好使,给我开炮!”

随着他的命令,煤气罐大炮开始轰鸣,一声接一声地炸响在战场上。

泥土四溅,残肢乱飞,场面极为惨烈。

这仅仅是开始,紧接着响起的小钢炮威力虽然相对较小,但在如此密集的轰炸下,宋军也不得不举盾上前,试图抵挡这猛烈的炮火。

刘谚在阵中大声呼喊:“给我加快行进速度!不要怕大炮!”

几架煤气罐大炮的威力虽然巨大,但对于一万名士兵来说,仍然不足以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宋军在刘谚的指挥下,顶着炮火迅速逼近。

眼看宋军越来越近,武百眉头紧锁,他知道现在是关键时刻。

武百迅速做出决策,大声命令道:“骑兵冲锋!天虎军垫后!”

武百冷然一笑,他不信自己装备精良的骑兵会冲不破这所谓的方圆阵。

数千铁骑如同钢铁洪流一般,在武百的命令下猛然出击,马蹄声震耳欲聋,尘土飞扬中尽显威势之强大,仿佛要将一切阻挡在前的障碍都踏为齑粉。

刘谚却并未因此而慌乱,他深知武百的骑兵威力巨大,早有准备。

刘谚悄然下令:“铁蒺藜!”

传令兵们一个接一个地传递着这个命令,声音在战场上空回荡:“铁蒺藜!铁蒺藜!”

随着命令的传达,宋军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

他们纷纷从身后中取出那些看似普通但却极具杀伤力的铁蒺藜,然后按照预定的计划,将它们撒布在骑兵进攻的路线上。

铁蒺藜,这款冷兵器时代的防御利器,如同步兵与骑兵的梦魇,以其独特的威力闻名于世。

这种铁质的尖锐撒布障碍物,虽然构造简洁,但其效果却出奇制胜。它拥有四根锋利的铁刺,每根长约4至5厘米,形似自然生长的蒺藜草,因此得名。

铁蒺藜的非凡之处在于,无论它如何落地,总会有一根刺倔强地朝上挺立,这使其成为一道难以逾越的防御屏障。

当敌军踏入布满铁蒺藜的战区,这些尖锐的铁刺会冷酷无情地穿透他们的步履,使他们的行动变得迟缓而艰难。

这种防御策略在冷兵器时代备受推崇,成为抵御敌军进攻的致胜法宝。

一时间,数以万计的铁蒺藜如同暴雨般被扔到骑兵的前方,这些飞奔的战马不慎踩到铁蒺藜,顿时发出痛苦的鸣叫声,随后重重地倒在地上。

骑兵们猝不及防,很多来不及反应就随着战马一起摔在地上,顿时失去了抵抗能力。

前进的宋军如同死神一般,挥舞着长矛,冷酷地收割着人和战马的性命。

这一幕让武百气得直拍自己的脑门,他心中充满了懊悔。

“都怪我太过轻敌了,”

武百咬牙切齿地自语道,“没想到刘谚竟然来了这一手。”

武百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

“早知道就应该让步兵先上,然后合理运用骑兵的机动性绕到敌军后方进行攻击。”

可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看着心爱的骑兵被团灭,武百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烧,他猛地拔出七星龙渊剑,剑身闪烁着寒光,映照出他坚定的眼神。

“随我上!”武百大吼一声,声音中充满了决绝和勇气。

剩余的天虎军将士们看到主帅如此勇猛,也纷纷挺起武器,紧随其后向宋军冲去。

天虎军虽然人数不占优势,但他们装备精良,个个英勇善战。

在武百和陈让的带领下,将士们紧握唐横刀和丈八蛇矛,他们眼神坚定,带着一股不要命的狠劲向前冲锋。

每一次刀矛相交,都激起火星四溅,战场上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义军虽然勇猛,但面对宋军那如同铁壁铜墙般的方圆阵,一时竟也束手无策。

他们试图寻找突破口,但这方阵就如同密不透风的堡垒,让人无法撼动。

厮杀已经过了半天,双方仍然不分胜负,但战损已经达到了一比一的比例。

这样下去,义军迟早会败下阵来。

武百自从起义以来,身经百战,却第一次遇见如此强劲的对手。

他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的场景,对方竟然靠着区区厢兵和乡兵,就完美抵挡住了他手下铁翼骑和天虎军两大劲旅的攻击。

这种挫败感让他心头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怒火。

战场上,人数在不断减少,每一刻都有将士牺牲。

陈让边斩敌边焦急地对武百吼道:“主公,眼下形势不妙,我们先撤回城内吧。”

然而,武百仿佛没听见一般,他的双眼已经被愤怒染红。

这铁翼骑是武百多年的心血,这次出征竟然折损了整整三千精锐。

他心头的痛苦难以言表,剑上每一滴血液都在为逝去的将士哀悼。

看着身旁的天虎军一个接一个倒下,武百再也无法忍受这种痛苦。

他对天大吼一声,随即双眼更加通红,举着剑疯狂地挥舞,仿佛要将所有的敌人都斩于剑下。

陈让见武百已经陷入了疯狂的杀戮之中,知道再这样下去只会让更多的将士牺牲。

他当机立断,驾马扭身往城下跑去。

陈让对着城上的士卒大喊:“鸣金收兵!”

城上的士兵正要执行陈让的命令鸣金收兵,却突然发现远处飘扬起义军的大旗。

陈让瞬间急了,他再次大吼:“鸣金收兵!”

士卒却指着远处,对城下的陈让说道:“咱们的援军到了!”

陈让定睛一看,果然是武松来了!

他兴奋不已,立刻冲回战场,大声呼喊:“兄弟们坚持住,咱们的援军到了!”

为了给大家鼓劲,他更是夸张地说道:“武松带着三万大军赶来了!”

这个消息如同一剂强心针,瞬间激发了义军的斗志。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
  2. [历史军事] 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
  3. [历史军事]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4. [历史军事] 火烧乌巢?我转身烧了曹操大本营
  5. [历史军事] 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
  6. [历史军事] 万界召唤之最强神朝
  7. [历史军事] 穿越枭雄
  8. [历史军事] 大明,从澳洲开始
  9. [历史军事] 夙志
  10. [历史军事] 从一座城开始的争霸之路
  11. [历史军事] 大秦:奸臣矫诏,我扶苏绝不自尽
  12. [历史军事] 无限白粥无限米饭无限资源系统
  13. [历史军事] 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
  14. [历史军事] 大唐广播站2
  15. [历史军事] 大明:我这就一步登天了?
  16. [历史军事] 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
  17. [历史军事] 最强兵王在三国
  18. [历史军事] 大秦皇子:边关签到百年,世上再无仙
  19. [历史军事] 清初:我爆兵造反,你说神仙下凡
  20. [历史军事] 三国少年时代
  21. [历史军事] 综武:风流双修的我无敌了!
  22. [历史军事] 领主世界一开局从子爵开始!
  23. [历史军事] 穿越三国:觉醒隋唐英雄召唤系统
  24. [历史军事] 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