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盘点十大科技盛世,榜首种花家!> 第66章 亩产千斤?不,是三千斤!

第66章 亩产千斤?不,是三千斤!

“何不食肉糜”,晋朝傻子皇帝晋惠帝司马衷的经典语录。

当时,百姓饥荒,官员告诉他百姓已经没有粟米可以充饥了,只能去找草根、树皮啃着咽下去果腹。

而养尊处优、完全脱离民众的晋惠帝便祭出了这惊天一问:

既然没有粟米,那百姓们为什么不吃肉汤?

当时官员们就无语了。

就如同现在,周围的人也是一片哄笑。

晋武帝司马炎老脸发红、尴尬无比,急忙把自己儿子叫到一边去进行一番棍棒教育了。

凌云也就一笑置之,没再多说什么。

这对于今天的盘点视频来说,只不过是一个小插曲而已。

众人更关心的,当然还是种花家的农业究竟发展到了何种程度!

秦始皇嬴政:“所以凌云,我们各朝都汇报完了,那你们种花家的辉煌科技又能让粮食的亩产量达到什么地步?”

汉武帝刘彻:“按照种花家那离谱的发展速度,恐怕那百年的时间就比得过我们从先秦时期到明清时期两千多年的发展。”

唐太宗李世民:“要是按这么算的话……先秦时期,粮食的亩产量大概是两三百斤,而明清时期得有五六百斤,差不多相当于翻了一倍!”

明太祖朱元璋:“也就是说,种花家恐怕已经实现了亩产千斤……”

秦始皇嬴政:“嘶,亩产千斤,简直无法现象啊!”

汉武帝刘彻:“是啊,要是我大汉王朝便能实现亩产千斤,又何愁军粮供给不足,又怎会一打仗就让国内一片空虚?”

……

众多帝王热烈地讨论着。

经历过昨天的初步介绍,他们已经尽可能地往高了估计种花家的实力。

可惜很遗憾,他们最终还是低估了。

凌云,微微一笑,语出惊人。

“亩产千斤?”

“不,种花家的实力远不止于此。”

“近年来种花家研发的最新款籼型杂交水稻,其亩产量最高可达三千零六十二斤!”

“接下来,就请诸位与我一同见证历史!”

……

凌云手一挥,周围的场景便是迅速变化起来。

只见一片稻田之中,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正半蹲在地上弯着腰,认真地研究着眼前的稻谷。

“上个世纪,曾有西方科学家提出一个疑问。”

“新世纪,谁来养活种花家,养活炎夏人民?”

“当时,人们普遍认为这个问题无解。”

“因为,在种花家之前,炎夏的历代统治者都未曾解决炎夏民众的吃饭问题,无论哪朝哪代,都有无数百姓食不果腹而死。”

“而种花家的人口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十四万万人。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哪怕是集合蓝星全部国家的力量,也不可能养活所有炎夏人。”

“但,种花家却用不争的事实狠狠地打了他们的脸。”

“新世纪,种花家不仅解决了自己全国民众的吃饭问题。”

“甚至还对整个蓝星的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观众们的心情都跟着凌云的话语跌宕起伏。

亩产三千斤啊!

就这实力,别说十四万万人了,就是二十万万人吃饭,都给你解决了!

眼前这位把玩稻谷的老人,难道就是种花家解决粮食问题的头号功臣?

“自宋朝以来,大米便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主食。”

“而且,水稻的亩产量又比小麦要高一些。”

“所以,作为种花家第一大口粮品种、全国超三分之二人口的主食,想要保饭碗,首先必须保大米!”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种花家便攻克、推广了水稻矮化育种技术,使稻谷产量增加了两三成,给水稻生产带来第一次突破性飞跃!”

“不久后,杂交水稻问世,平均亩产又在矮化育种的基础上再度增产了两成有余,正式按下了增产的加速键!”

“那时,眼前这位被人们尊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老先生还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学生,被分派到一隅之地工作。”

“但作为种花家培养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袁先生却有着非同一般的远大理想。”

“他立誓要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不让种花家的老百姓挨饿!”

眼前的场景,正随着凌云的讲述不断变化着。

众人看到眼前这位稚气未脱的年轻人,眼中却闪烁着无与伦比的坚定,心中不由得肃然起敬。

“他很快便带着学生开始了年复一年的农学实验。”

“实验的过程中,他发现水稻中一些杂交组合有优势,认定这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培育杂交水稻的念头,第一次浮现在他的脑海里!”

凌云讲解到这儿,以秦始皇为首的众多观众终于忍不住了。

秦始皇举起手来,一脸尴尬地打断了凌云。

“额……虽然这样问显得朕很无知,但朕还是必须得问。”

“杂交水稻的水稻我知道是什么意思,但前面的杂交又是什么意思?”

凌云闻言,微微一愣。

心说这不是但凡上过初中都会知道的基本常识吗……

哦,不好意思,忘了自己现在这帮观众都是古人了。

啊这,那要怎么解释……

“杂交水稻,是由两个具不同遗传特性的水稻品种或者类型,一个作为母本、一个作为父本,经有性杂交之后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杂合体。”

“这一种杂种的第一代,在生产优势、适应性与经济性等方面胜过母本以及父本,这一现象称为杂种优势。”

凌云尝试着向古人进行解释。

然而他却换来了下一个问题。

“杂种?杂种不是骂人的吗?怎么还会有优势?”

“……”

真是寄居蟹搬家——蚌埠住了。

凌云灵光一闪,决定糊弄过去。

“具体的原理,说了你们也不懂。”

“你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这是种花家的一种高科技。”

“这种高科技在你们所说的制度改良、耕作方式改良、农具改良之外,又开辟了一条提高亩产的全新道路。”

“那就是改良水稻的品质!从根源上提高它的亩产量!”

这回众人总算是听懂了。

总而言之,就是科技与狠活呗。

不过,这种花家的高科技还真是恐怖如斯啊。

竟然能直接改良水稻的品质!

他们怎么就从来没想过,还有这种操作?

更离谱的是,这一改良,增产效果就抵得上之前千年的发展!

听起来,就好像现代人突然得知吃颗药就能长高十厘米那般不可思议。

众人心中震撼无比。

这就是榜首的实力吗?

真的是随便拎一项出来都足以让千古万朝顶礼膜拜啊!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2.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3.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4.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5.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6.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7.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8.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9.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10.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1.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2.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3.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4.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5.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6.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7.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8.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9.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20.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1.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2.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3.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4.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