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清搬运工> 第197章 户部的账

第197章 户部的账

上回说到,军机处议事,韩林谈到任何事都要有银子的支持。不然自己也没办法。逼得众人不得不继续讨论怎么找钱。

礼亲王世铎道:“韩大人不妨说上一说,户部呢,也跟着简单算个账,实在拿不出来,就想办法凑上一凑。不能眼睁睁看着广东财税重地也归降叛军吧。”

阎敬铭道:“韩大人的好主意利国利民,我户部自然全力支持,若是银子老被某些人挪用来干别的,我户部就俩字——没钱!”说完还翻了奕譞一眼。

得亏奕譞受气不是一天两天了,都开始习惯了阎敬铭的臭脾气,这才没有发作。韩林心里一个劲儿发笑,这阎敬铭果然很刚啊!一身正气,理财有道,关键是也不怕被人整。朝廷离了阎敬铭,这千疮百孔的户部真没几个人玩得转。

就是慈禧、奕譞也得考虑着国家财政倾覆的危险,一面想着最大力度占国家便宜,一面又得极力维持户部的运转。不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韩林道:“目前遏制叛军的紧要程度远远大于广东流民问题。目前国内最适合调用的部队自然是林军,可上头既然看不上,那就得用其他部队,江西、安徽的部队基本不用考虑了,他们去了也是炮灰。”

奕譞道:“搞得好像咱大清朝就你一家的军队能用似的?”

韩林道:“也是,山东的淮军、陕甘的楚军都能用,就是不知道醇亲王愿不愿意花大价钱运过来啊?”

奕譞道:“你河南、山东、江苏的铁路闲着也是闲着,跟上次一样,继续军用嘛!对铁路上的火车站,朝廷都会嘉奖的。”

韩林道:“那不行,修铁路的时候可是没向朝廷要过一分钱,敢情我河南山东江苏的人民好欺负啊?回回免费用,就是地主老财也经不起这么折腾。

对了,上次运送军需,某些人还公车私用,偷税漏税,我可是听到不少风声。以后朝廷要用铁路,必须交运费,必须接受检查!不然对不起铁路工人的辛苦。”

奕譞道:“这不是还可以海运嘛!李大人,你的舰队一次能运多少人过去?”

李鸿章道:“万万不可,叛军既然已经有了军舰,贸然运兵只怕会被击沉。再说专业的运兵船北洋水师也没有多少,一次能运一万就已经是极限了。而且还是不包含军需重武器的情况。”

奕譞总算知道,不管怎样都绕不开韩林这个硬茬子了。只好问道:“若是用林军,韩大人估计用多少人?多长时间?多少银子能剿灭叛军。”

韩林道:“江苏的第五军目前有五万多人,冬季马上就来了,行军困难,估计要半年多吧,银子嘛,就对比当年镇压太平军,我记得是咸丰三年吧,当年户部就支出军费一千八百万两,十四年的战争下来总花费都达到了四万万五千万两。我林军也不多要,给我一千八百万两,浙闽匪患我包了。怎么样?够给朝廷省钱了吧?”

奕譞都惊了,想过韩林会狮子大开口,没想过会这么狠。忍住了骂人的冲动,问了问阎敬铭,道:“户部觉得这生意划算吗?”

阎敬铭道:“浙闽两省每年可收税1400万两,宁波、厦门、福州的海关收入已达到了500万两。更有盐税、矿税这些由朝廷直接管辖的约300万两。

叛军如今已占领骚扰广东数个沿海城市,预计损失税收也达到了200万两。照叛军这个发展势头,若不及时加以处理,可能比太平天国都难办。总的来说,生意很划算!”

奕譞见阎敬铭没有替自己说话,生气地问道:“这笔钱户部拿得出来吗?”

阎敬铭道:“临近年末,朝廷的钱都花得差不多了,哪里去找那么多银子,到了年末又是各种大项支出频繁的时候,户部能拿出来也就300万两。”

韩林一听也开始怀疑了,这大清怎么就混到连仗都打不起的份上了?其实这也跟朝廷没有严格的预算制度有关。每个部门都超支,年末也没有对此考核,导致谁花少了谁就吃亏。每年收入近九千万两,但年年支出一亿多,寅吃卯粮都成了习惯。

奕譞道:“当年剿灭长毛不是启用了厘金制度,这笔钱收上来仍然用作军饷好了。”

阎敬铭笑道:“打仗的时候在收厘金,长毛被灭了十几年一直再收。都已经成为了正税的一种了,况且江西一省的厘金也不过100万两左右,仍然无济于事。再给百姓增加负担,恐怕个个造反,狼烟遍地了。”

奕譞道:“你是财神爷,怎么搞银子你比我懂得多啊,再想想办法?”

韩林插嘴道:“别一缺钱就找百姓要啊,他们身上能收几两银子?逼反了又没人收拾烂摊子。我倒是有个好主意,朝廷以关税盐税做保,可以发行一千万两的爱国公债,就是一种朝廷向民间借款的方式,一年后付给国民本金加利息。”

奕譞道:“这谁买啊?会不会有什么风险?”

韩林道:“当然是你们这些王公贵族带个头!这当年李自成拷响都能搞到七千万两,你们要不愿掏钱,就等着石开再来一次拷响。所谓风险只要朝廷不关门,百姓们能找到债主那就没事!”

奕譞道:“此事还需上奏太后,户部,你们也都想想别的办法。”

正在此时,电讯员将一封电报拿给了奕譞看,奕譞看了一眼,神色黯淡下来,递给了世铎。

世铎道:“广东军报,潮州城被叛军重炮轰击,城破兵败,潮州知府、守城将军被杀。叛军正向北进军,攻打梅州。”

李鸿章道:“军情如火,醇亲王不如现在就去面圣,及早定下征讨方略。再迟些日子,广州恐怕就没了!”

奕譞不再耽搁,从书吏手中接过会议记录便去求见慈禧。

慈禧也知道战事不能再耽搁了。只是这出战顺序和方式是得改改。早就听说浙江和江苏林军眉来眼去,若是顺了韩林之意,搞不好又让他占了什么大便宜。

北京周边韩林放了两个集团军,这次,就让韩林调走一支,太烦人了。再者,着李鸿章抽调北洋水师部分战舰,配合作战。

爱国公债的事情,确实可以搞一下,如果搞得好,以后咱们年年都搞,对国家,对百姓都是有极大好处的。你们这些王爷贝勒要带头认购,谁表现不积极就卸谁的差事!

这样吧,宫里就带个头,认购100万两,利息跟阎敬铭商量,给我定高点,不能让内务府亏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2.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3.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4.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5.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6.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7.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8.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9.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10.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1.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2.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3.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4.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5.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6.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7.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8.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9.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20.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1.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2.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3.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4.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