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 第108章 良言难劝

第108章 良言难劝

“哦,对了。老大你来有什么事儿?”朱元璋说完了自己的事,见太子没有异议,才问起朱标的来意。

“儿臣刚刚看了大都督府关于北征的奏报,心中有些想法,特来向父皇禀奏。”

“哦?”朱元璋闻言来了精神,上次太子这么说,就出了大事,这次又来。

“说说看。”

“据大都督府奏报,我军三路与敌交锋,皆是得胜。儿臣以为,此事喜忧参半。”

“忧从何来?”

“就北元势力来看,大同、北平一线长城以外地区以及辽东,是重点区域,都曾驻有重兵。自前次北伐,顺帝归天,元主北逃,除辽东的纳哈出所部外,其地已然尽失。”

“然这些地方,我朝亦无长期驻守之打算,所以就形成了军事空白区。儿臣想,元主定然不会放弃,卷土重来是一定的。去年我军西征伐夏,还特派重臣整备北方边事,以防王保保趁机侵入。”

“可未有战事,说明敌军还在准备。待到今年,儿臣以为扩廓不会如此不堪一击,一触即溃。即便是西边甘肃一带,北元兵力不足,难以顾及,但大同和北平以外的地方,则断无这种可能。”

“那你的意思是?”听朱标讲了这么多,还没有说到重点,朱元璋有点儿耐不住了。

“儿臣认为,徐叔叔和表哥两方面,有可能是扩廓故意示敌以弱,以小胜骄我军心,诱敌深入。”

“你是说他诈败?你徐叔叔和保儿都是沙场历练过的,其中真伪还是能分辨的出的,料想不会中计。”

“父皇明鉴。就算是敌军不济,连战连败,可草原之上想全歼敌骑并非易事,扩廓所部主力尚在。将士们连胜以后难免生出轻视之心,所谓骄兵必败。”

“在此次北征是我朝掌握主动,不可不慎,若是遭遇败绩,可就被动了。一旦兵败退守大同、北平,岂不是将长城之外让给元兵胡作非为。”朱标见便宜老爹不甚在意,准备加点儿料。

“这几日,儿臣屡遭噩梦,梦中尽是杀戮的景象,战场上硝烟滚滚,尸横遍野,多为我军服饰。这绝不是什么好兆头。”

“果真如此?”朱元璋心里咯噔一下,真是担心什么来什么。你小子乌鸦嘴,可别在瞎说了,再折损一个徐天德,非得要了老朱的命不可!

“行,你可别说了。那你说咋办嘛?就此撤军,你让朝廷的脸面往哪里搁!”朱元璋黑着脸说道,搞得朱标怪尴尬的,觉得他自己是个扫把星。

“儿臣以为,此时停止北征是不可能的,临时换将亦为大忌。请父皇下密旨,叮嘱徐叔叔和表哥,行军务求谨慎,不可冒进。”

朱元璋沉思片刻,没给答复,转而问道:“那宋国公那边呢?不管啦。”

“这啥意思?给个准话儿啊!”朱标心里嘀咕,“这是玩儿得哪门子深沉啊?不信我,等着兵败就完了。算了,你不信,我也没办法。”

就者朱元璋的问题,朱标答道:“父皇,西北方面并无此忧。一方面,中路和东路军的进攻,必然将北元主力吸引到和林、土剌河一带,甘肃地区兵力必不会多。以宋国公的能力,游刃有余。”

“另一方面,儿臣以为西路军和其他两路的任务重心不同。中、东两路的目标是直驱漠北,永清沙漠。即便大败敌军,隔着茫茫戈壁,朝廷没办法设官管理,只能来来回回反复扫荡。”

“而西路军所到之处则不然,自然条件虽比不上内地,但是河西走廊水系发达,适合农耕,汉唐时期已经设立城镇,成为通往西域的要道,同时也是隔离西、北两面游牧势力的重要屏障。河西走廊地形狭长,南北纵深小,一旦被截断,滞留在西边的军队就失去了支援,终将被消灭。”

“历来,河西走廊受到来自南面吐蕃诸部和来自北面虏骑的威胁。如今吐蕃诸酋被父皇天威所摄,纷纷请降册封,威胁自消,只需注意北元残部即可。所以,此番西路军出征,不是去扫荡,而是去占领甘肃全境,并逐步掌控整个河西走廊,以此作为我朝进一步西扩的跳板和根据地。”

“你小子有所长进啊,眼光不错。”朱元璋不由得赞叹。

“父皇谬赞。西北之地如此,辽东之地亦然。开平、应昌等地再度占领,便不可弃。纳哈出所部十几万人,实为大患,不可不伐。”

“你说的这些个事情,咱心里有数,你就不用管了。老大,你媳妇是不是快生了?”朱元璋似是不想就北征的事情多做纠缠,刻意岔开了话题。

“回父皇,还有两个月左右。”朱标想了想答道。

“啊!你多上点儿心,这事儿比较重要。”

“儿臣明白,儿臣告退。”该说的都说了,老朱不听,朱标也没办法,转身便走。

“老大,”朱元璋又开了口,“你以后少做点儿梦吧。”

朱标闻言差点儿跌倒,也不接话,快步走出殿门。

“这个伎俩需得放一放了,而是以后需要多做好梦。凭心而论,谁愿意总听到坏消息,更何况是天子呢!”朱标回到东宫书房,反思了一下刚才的言行,决心走正道儿。

朱元璋对太子所言虽未当场认可,但原本自信满满的心中也添了一丝忧虑。此番北征,虽是徐达等人力促,但他这个皇帝也想借此再现汉唐的荣光,甚至能够超越,一举消灭远遁漠北的北元汗廷,最起码为朝廷赢得几年太平日子。

大都督府的奏报表明目前三路进展颇为顺利,元兵毫无还手之力,望风而逃。可偏偏在这个时候,太子跳出来唱反调,搞阴谋论。

“哎,再等等吧!”朱元璋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尽量不去想刚才的事,继续批阅奏折。

没想到的是,他这一等就是二十多日,在此期间,三路大军仍然按照出发前的制定的策略,按部就班地行动。

“顺子,找找有没有大都督府的战报折子。”朱标一面吃着早饭,一面吩咐秦顺。这么些日子过去了,也不知道老朱有没有下密旨,前线的战况如何了。

秦顺到书案右角一摞近几日的奏折抄本里,挨个翻找,还真发现了一份大都督府的奏折,连忙给朱标递了过来。

“殿下,大都督府的奏报。”

朱标接过来,略略翻了一遍。

“蓝玉还是在差不多的时候到土剌河啦!看来,便宜老爹什么都没做,而是保持观望。事到如今,我得再去劝劝,能够挽救一下总归是好事。”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盛唐华章
  2. [历史军事] 谍海英雄
  3. [历史军事] 大明好王爷
  4. [历史军事] 学霸穿越大明带木匠皇帝大杀四方
  5. [历史军事]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6. [历史军事] 篡清,从凤台县城开始
  7. [历史军事]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8. [历史军事] 五代:这个小国太能打
  9. [历史军事]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10. [历史军事] 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
  11.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国公做了三百年
  12. [历史军事] 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
  13. [历史军事] 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
  14. [历史军事] 曹操的痞军师
  15. [历史军事] 老爷,少爷他浪子回头要考科举
  16. [历史军事] 诸天万界:我在影视世界的人生
  17. [历史军事] 地主想躺平,系统请我在末世开荒
  18. [历史军事] 寒门潜龙
  19. [历史军事] 三国之大汉再起西凉
  20.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大雪龙骑,签到焰灵姬
  21. [历史军事] 我在洪武开商铺
  22. [历史军事] 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
  23. [历史军事]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24. [历史军事] 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