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仙侠武侠>北乔峰传> 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

当下两人快马加鞭,原路返回,一路无话。申牌时分,便已抵达雁门关。

雁门关位于代州以北四十里外的雁门山,是北宋边境上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成“外三关”,有“天下九寨,雁门为首”之称。雄关依山傍险,高踞勾注山上。东西两翼,山峦起伏。山脊长城,其势蜿蜒,东走平型关、紫荆关、倒马关,直抵幽燕,连接瀚海;西去轩岗口、宁武关、偏头关、至黄河边。关有东、西二门,皆以巨砖叠砌,过雁穿云,气度轩昂。

雁门关占据天险,历来乃兵家必争之地,战国时赵国大将李牧曾在此阻击匈奴人进攻中原。其后秦将蒙恬,汉将卫青、霍去病、李广,唐将薛仁贵等名将都曾驻扎雁门关,抗击入侵中原的异族胡虏。

时至今日,历史又一番重演,宋辽两国以雁门关一带,展开了拉锯战。杨业镇守边关,曾数次击退契丹铁骑的进攻。大元帅潘美任节制西北军事的三交口驻泊兵马都部署之后,因与杨业素有恩怨,便以晋阳才是北宋真正门户要津,而雁门关易守难攻,只须少量兵马驻扎即可为由,从雁门关抽调大批兵马迁往晋阳,只余下数千人在雁门留守。

辽主得知雁门防备松弛之信,便派大将萧拙李率领重兵南侵,企图乘虚而入,一鼓攻下雁门关,进而长驱直入,入主中原。

彭、乔二人来到军营。彭叔德找了一个营帐将乔峰安顿好,自己去向主将杨业禀报。请援遭拒是军情机密,愈少人知晓愈好,若是传扬开来,一是怕被细作报知敌军,二是怕军心涣散,失去斗志。是以彭叔德只是单独向杨元帅汇报。

乔峰刚进营帐,突然门帘掀处,一人走了进来,一把抱住乔峰,喜道:“乔兄弟,做哥哥的正等着你呢!”正是丐帮舵主吴长风。

乔峰也是大喜,道:“吴大哥,兄弟昨夜跟你见过一面后,匆匆别过,这次得跟哥哥好好喝上几杯。”

吴长风裂开大嘴,呵呵笑道:“好说好说,好兄弟,上次我看你的刀法,佩服的紧。老实说,我在这口鬼头刀上下的功夫着实不小,但自认跟你还差着一筹。做哥哥的是个直肠子,不会弯着翘着,昨晚一夜没睡着,就想请你指教指教。”

乔峰忙道:“吴大哥说哪里话来,兄弟这点浅薄功夫,到让哥哥见笑了。哥哥既然有兴致,咱们就切磋切磋。做兄弟的还要好好跟吴大哥学呢。”

两人都是豪爽之人,当下同出营帐,找了块空地,各抽兵刃,迎风而立。

两人相对抱拳为礼,道声“得罪!”吴长风鬼头刀卷起一股疾风向乔峰劈去。乔峰跨步斜身,单刀上举,铛的一声,双刀相撞,迸出几点火花。吴长风大吼一声,鬼头刀又竖劈变为横砍。乔峰跟着横刀挡格。

吴长风见乔峰防守严密,刷刷刷急劈三刀。乔峰挡开前两刀,第三刀劈来的时候他身子一侧,左掌从刀底穿出,拍向吴长风小腹。

吴长风喝道:“好,就等着一招。”当下也是大刀竖立,一掌迎了上去,手掌尚未跟乔峰手掌接触,忽感对方掌力怪异,被他掌力带着不由自主的转了半个圈子,暗叫:“不好!”这么一转,身子左侧一大块破绽暴漏无疑,乔峰这时若是一刀劈下,自己左臂定然无幸。

乔峰变招奇速,拍出这一掌后手掌迅速上扬,按在吴长风肩头,稳住他的身形。道:“吴大哥,咱们不分胜负!”

吴长风知他是有意相让,本来就红的脸更加红了。刚要说话,猛听身后百余人齐声喝彩道:“好!”

两人一惊回头,见一座营帐后转出一群花子。吴长风对乔峰道:“这都是咱们丐帮的好兄弟们。”转头对众花子道:“兄弟们,这位是乔峰,少年英雄,很是了得,你们大伙都过来认识一下!”

当下众花子按照辈分上前跟乔峰厮见。

乔峰一一还礼。从闲谈中得知,这群花子同属吴舵主属下,是丐帮大勇分舵的帮众。

丐帮大勇分舵常在山西一带活动,行侠仗义。这次宋辽即将开战,大勇分舵的舵主吴长风便飞鸽传书将山西境内的帮众召集而来,助守关官兵一臂之力。

正喧闹间,彭叔德过来对乔峰道:“乔兄弟,杨元帅有请!”

乔峰一怔,道:“杨元帅要见我?”

彭叔德在他身边低声道:“元帅得知你曾救我们脱险,好生感激,想当面谢你。”

乔峰道:“这怎么敢当。”当下便跟随彭叔德去拜见杨元帅。

两人一路穿过数十个营帐,乔峰沿途所见,尽是士兵在进行操练:有的十余名士兵排成一列,挺枪在向一排茅草人刺去;有的士兵两两一组,各持钢刀盾牌,捉对厮杀;有几个大力士,赤了上身,手中举了石锁抡来抡去。诺大一个军营,除了士兵操练时发出的喊杀声与兵刃撞击声,听不到半句闲聊的声音。

乔峰不禁暗暗感慨:“此时大战在即,人人加紧操练,不敢有半分怠忽,只是他们现下还能在此生龙活虎的习练武艺,一旦上了战场,还能否留住性命,那就难说了。这些都是我大宋的大好男儿,却连自己的性命都做不得主。唉,兵凶战危,什么时候两国能够罢斗言和?”

他正想得出神,忽听彭叔德道:“到了!”

乔峰抬起头来,顺着彭叔德手指的方向瞧去,只见一座营帐前分站着四名持刀护卫,细看这座营帐,竟与寻常士兵所住的营帐并无两样。他先前只道杨元帅贵为一军统帅,所住营帐必定豪华宏伟,谁知一见之下,竟是如此简陋,不禁有些失望,问道:“这便是杨元帅的帅账吗?”

彭叔德道:“不错,元帅与咱们同甘共苦,起居饮食,与寻常士兵一般无二。”

乔峰心下暗暗佩服。只听彭叔德道:“乔兄弟,你自己进去吧。”

乔峰道:“好。”当下走到那座营帐前,挑帘而入。

一进营帐,便见一位身材高大,身披银灰色铠甲的老者迎面而立。乔峰知道他便是彭叔德、李仁海口中的杨业杨元帅,当即躬身下拜,道:“小子乔峰,拜见元帅!”

那老者连忙伸手将乔峰扶起,道:“乔少侠何必多礼,快快请起!”

乔峰抬起头来,定睛向他看去,只见眼前这人慈眉垂目,两鬓斑白,一张布满皱纹的脸上颇有风霜之色。

在还未见到杨元帅之前,乔峰多闻彭叔德讲述这位纵横沙场多年的老将的英雄事迹,曾屡出奇兵,数度大破契丹铁骑进犯边关,在官场和战场上,不论敌友,都送他一个外号为“杨无敌”。在乔峰心中,这位老英雄应是一位威风凛凛、天神一般的人物,孰料一见之下,其人却是一个如此普通的慈祥长者。心中不禁想道:“这位元帅常年在外争战,多经风霜侵袭,劳心费力,以致刚过花甲之年便似年逾古稀一般。”不由得对他肃然起敬。

杨业笑道:“少侠请坐。”说着引着乔峰坐在一张椅子上。

乔峰四下打量营帐内的陈设,果然便如彭叔德所说,甚是朴素简陋。听杨业又道:“听我那两名副将说道,少侠曾相助他们脱险,一人独斗十余名契丹武士,果真是英雄出在年少。”

乔峰忙道:“老元帅谬赞,小子愧不敢当。”见杨业面有忧色,问道:“元帅可是为战事烦心?”

杨业道:“不错,想必你也听说了,辽将萧拙李引兵十万来犯,而我手上却只有数千兵马,况且援兵也没请到。以区区数千之数对抗十万大军,嘿嘿,难得很,难得很那!”

乔峰道:“元帅可有克敌良策?”

杨业摇头道:“没有,就算有,战场上局势瞬息万变,任何提前想好的对策都极有可能成为束缚,何况任何策略都不能称之为万胜之策,是以我宁可在战场是随机应变……”他愈说愈是兴奋,竟跟乔峰这个初次见面的少年谈起了兵法。

乔峰于兵法韬略一窍不通,但听他说的兴致高昂,当下也是聚精会神的听着。只听杨业续道:“当然作战之前的大的方向策略是要部署妥当的。否则的话的战事一开,成千上万的士兵便如同没头苍蝇般瞎闯乱走。大处有策略,小处随机应变,这便我行军打仗的规则。”

见乔峰听得饶有兴致,从大桌后取出一张地图,摊在桌上,向乔峰招招手,待乔峰走到近前,伸指指着地图上所绘的一片崇山峻岭道:“你瞧,这就是咱们雁门关。”乔峰顺着他的手指看去,只见地图上一大片山峦层层叠叠,绵延起伏,中间一处绘着城墙的模样,上面写着三个小字“雁门关”。又指着附近一个小山头,道:“昨夜探子回报,说辽兵已至此地,离雁门关不过一百七八十里路。”

乔峰瞧着地图上的地形,忽然心念一动,道:“元帅,我有一个主意,不知……”

杨业忙道:“是什么主意,快说来听听。”

乔峰嗫嚅道:“是我胡思乱想的,也不知管不管用。”

杨业笑道:“你总得先说出来,才知有没有用。”

乔峰道:“是。昨夜我跟踪那批契丹黑衣人上了一座山崖。他们在向山下射箭的时候,我便躲在一块大岩石后,敌人并未发觉……”

杨业点头道:“恩,这叫做‘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乔峰续道:“当我从岩石后杀出来之时,他们人人大惊,我杀他们个措手不及,这才……”

杨业不等他说完,道:“你的主意是趁敌人不备,在背后给他来一下子?”

乔峰脸上一红,道:“我这主意笨得很,一定不成。”

杨业沉吟不语,捻着颔下的胡须在地上踱来踱去。乔峰心想:“我忒也狂妄了,竟然在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面前胡言乱语,乱出主意。”便道:“乔峰口没遮拦,胡说八道,元帅不必介意。”

杨业道:“不妨,你这主意我也想过,声东击西,虚张声势,确能扰乱敌军阵脚,但也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何况一来我人手不够,二来大批官兵要迂回出关绕到敌军后方,半路上势必被敌人发觉。除非……”

乔峰道:“除非怎样?”

杨业道:“除非是能够高来高去的武林好手……”突然眼前一亮,大声道:“对,丐帮的英雄们不是正在此间吗?”击掌两下,传来一名卫兵,道:“快请丐帮吴舵主来营帐一叙。召集各部将领,我有要事相商!”那卫兵领命而去。

乔峰道:“怎么,这办法可行吗?”

杨业道:“眼下大敌压境,也管不了许多了。当真要以少敌多,只能行此险招,勉力一试。”

过不片时,吴舵主与各部将领相继到来。大帐内挤满了人,各人默不作声,均等主帅发号施令。

杨业在案后居中而坐,问道:“杨将军,敌军行进情况若何?”

人群中一名虬髯大汉应声而出,道:“启禀元帅,末将探得敌军已抵达七十里外的野狼谷,估计明日午时便可到达城外。”此人是杨业的长子,名渊平,常年跟随父亲南征北战,亦是一员能征善战的猛将。

杨业点点头道:“来得好快啊,还有九个时辰,也赶得及了。”向一名皓发白须的老将问道:“请问凤老将军,边关防御阵势修筑的如何?”

那姓凤的老将道:“元帅请宽心,眼下雁门关一带固若金汤,除非咱们是死人,否则辽狗休想攻进城来。”

杨业点了点头,道:“有凤老这句话,本帅也就放心了。”当下名一名卫兵取出地图,悬在一副屏风上。众将当即围了上去,对着地图指指点点。

乔峰与吴长风对望一眼,均想自己不懂行军布阵,退在一旁。

众将低声商议了一番,杨业向吴长风问道:“请问吴舵主,贵帮此次来助守边关的兄弟,共有多少人?”

吴长风道:“回元帅的话,现今已有三百余人,还有二百余名兄弟正在赶往雁门关的途中,估计今夜子时便能到达。”

杨业道:“辛苦吴舵主跟贵帮诸位兄弟了。请代我向贵帮汪帮主叩谢大恩。”

吴长风道:“元帅说哪的话。保家卫国,乃我大宋男儿份所当为之事。丐帮大勇分舵自吴长风以下,全供元帅驱策!”吴长风这番话说的慷慨激昂,帐内诸将齐声叫好。

杨业甚是感动,道:“好,既然如此,丐帮五百名兄弟自此刻起编入杨将军麾下。明日卯初,杨将军率领丐帮众兄弟从雁门以西丘陵地带迂回出关,赶赴野狼谷。”说着手执竹竿在地图上指明行军路线。

众将面面相觑,不知主帅其意何指,然而军令如山,众将心中即便满腹疑问,也不敢当面相询。

杨业对一名肥胖将军道:“刘将军,吩咐你的属下,今夜连夜赶制五百面大旗与四十面皮鼓,交与丐帮众兄弟使用。”

那刘将军道:“是,末将领命!”当下退出营帐。

如此一来,众人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杨业见众人面带疑色,便道:“此次敌军十数倍于我军,若不奇兵突出,焉有不败之理。适才乔少侠一句话点醒了我。为今之计,只有行一步险棋……”接着将心中计策说了出来,众将一听,连称妙计。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仙侠武侠] 人在综武,拒绝摆烂
  2. [仙侠武侠] 剑傲重生【完结】
  3. [仙侠武侠] 我在大虞长生
  4. [仙侠武侠] 武侠从反派开始的武林神话
  5. [仙侠武侠] 综武,大宋皇子的我总想闯江湖
  6. [仙侠武侠] 源界风云
  7. [仙侠武侠] 众神世界【完结】
  8. [仙侠武侠] 霜雪照曦言
  9. [仙侠武侠] 掌上仙庭
  10. [仙侠武侠] 凡人,我穿越的有点早
  11. [仙侠武侠] 魔徒成道
  12. [仙侠武侠] 凌云志异【完结】
  13. [仙侠武侠] 重建修仙家族
  14. [仙侠武侠] 武侠:从落魄侯府世子到绝世武帝
  15. [仙侠武侠] 九幽天帝(中)【完结】
  16. [仙侠武侠] 无敌锦衣卫!透视,破案,平天下
  17. [仙侠武侠] 小仙有毒【完结】
  18. [仙侠武侠] 武林风云崛起之路
  19. [仙侠武侠] 阿保进京当太监
  20. [仙侠武侠] 三千道机
  21. [仙侠武侠] 逍遥派(下)【完结】
  22. [仙侠武侠] 地球第一剑【完结】
  23. [仙侠武侠] 我签到在莲花楼
  24. [仙侠武侠] 武侠,女侠们,千万别过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