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全天米粥榨菜管够,百姓求我称帝> 第214章 这是啥意思,完全听不懂

第214章 这是啥意思,完全听不懂

“来人传我的命令,火速调拨5万大军将来犯的敌人通通消灭,为我扶余的部落将士报仇雪恨。”

“是可汗。”

调拨5万人的军队也并非一两日就能安排的,当先将命令安排下去,随后派遣一部分人手不断阻挡敌人进攻的同时,在迅速的将军队调拨组成战斗的力量,以此来对抗来犯的大周将士。

“大将军,我们已经深入敌军地盘五百里,斩杀了无数敌人,更是消灭了数个部落。

还请大将军做下一步的命令。”

“来人,传本将军的命令全军后撤,撤退长城边关。”

“啊,将军,这打的好好的我们为何要撤退啊?”

尤其是前一段时间,敌人的增援部队赶了过来,到了最后还不是将敌人打的抱头鼠窜?

如今我大周几千将士就获得了最终的胜利,这样的战绩在之前他们也未曾获得过。

所以在战斗结束了之后,这一次前来增援的将士每个人都信心爆棚。

甚至在这一刻都给人一种错觉,他们的军队可以一路继续北上,打到他们扶余人的王廷,直接活捉他扶余人的可汗。

那个时候,他们的将士得有多么大的荣光?

哪怕是光在心中想一想都充满了兴奋之情。

“我军将士伤亡如何?”

“回大将军的话,我军将士伤亡2000余人,伤亡的将士属下已经派人进行后撤。

目前我军拥有战斗力的还有3000余人。

大将军,属下觉得我们3000余人将士完全可以采取突袭的方式继续发起进攻。

趁着现在敌人还没有反应过来把他们打的措手不及。”

闻言,敖广思考了片刻。

“先不要打了,全军后撤。”

“是大将军。”

一旁的属下前去传达命令,要求所有人全军后撤。

当众人听到大将军下达的命令,所有人呆呆的立在了一旁。

现在他们都已经杀疯了,根本就不会在乎到底能不能打赢。

而战场上行军打仗最忌讳的就是骄兵,因为骄兵必败。

而如今他们的目的已经达成,主要就是为了北上与他们扶余人开战,为了给他们扶余人一个教训。

很显然效果已经达成了,消灭了他们数以万计的将士,还灭了他们几个部落斩草除根。

如今的战争效果已经达到了,也就没那个必要跟他们扶余在草原再继续战斗下去了。

而且这些年行军打仗自己早就已经有了自己的预感,自己这边消灭了他们那么多将士,很有可能他们要领兵南下。

到那个时候他们这几千将士所要面对的有可能是数万,甚至10多万的敌军。

到那个时候,就他们这点将士根本就不够敌人塞牙缝的,孰轻孰重,这些道理他自己还是非常明白。

所以趁着现在扶余人的增援部队还没有南下的时候,自己这边直接带着将士迅速的撤退。

迅速的回撤到在长城一边,开始在自己的地盘构建防线,同时派兵火速赶往幽州城,将此事进行上报,以应对敌人可能会出现的大规模南下和他们大周爆发的生死之战。

“是大将军。”

随着撤退的命令下达,前来增援的将士开始有条不絮的撤退。

这一次除了消灭了他们扶余人无数将士,趁机灭了数个部落之外,他们的牛羊马匹,也狠狠的收了一波。

带着这些战利品快速南下,当然了除了这些之外也解救了无数个我大周的百姓。

这些百姓就是上一次扶余人南下,掳掠得我大周徭役,以及他们围城的时候掳掠过来的百姓。

趁着这一次战斗的机会,将这群百姓全部解救了回来。

“感谢大将军,感谢大将军。

谢谢大将军将我们解救脱离苦海。”

这群百姓终究是一群善良之辈,哪里懂得人心的险恶?

他们种田缴纳赋税到了官府,其实官府那边就有这个责任跟义务,保护这群百姓,保护他们的不受敌人的侵犯。

本来缴纳赋税,供养朝堂,朝廷派兵保护百姓这是一个理所当然的结果,这到头来却是落得一个这样的下场。

将士只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百姓却要感恩戴德,让人看着自己的心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各位乡亲父老,是我们对不起诸位,让你们受苦了。

如今我军将士北上就是为了解救我大周的百姓与水火之间,所有人跟着我们队伍千万不要掉队我们回家。”

回家啦。

回家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听到要回家这句话所有人都泪目。

对对对,回家,回家。

在他们的心里,只有家的方向才是他们最想念的地方。

“谢谢大将军,诸位我们回家。”

在之前成为了徭役,君王一道命令便召集了他们所有人离开了自己的家乡一路北上,前来修建长城。

吃不好穿不暖,高强度的劳动也让他们的队伍损伤惨重。

再到后来扶余人南下,将他们一行人全部掳掠带到了北方。

其实来到边关之地修建长城的时候所有人都知道他们的未来结局,肯定是要死路一条了。

古往今来前去修建长城的,没有几个人能够活着回去,长城的这项工程浩大,有的人可能修建了一辈子都没有修建完成。

但是自己宁可死在修建长城的道路上,也不想死在扶余人的手底下。

所以,当他们扶余人把他们掳掠到北方的时候,所有人也都心知肚明,他们的下场比修建长城还要凄惨。

除了他们这一部分人之外,还有一部分人就是幽州的百姓,是这一次他们扶余人南下围困宁城县,在周围村子进行掳掠的百姓。

将他们一波一波的掳掠,随后被带到了扶余部落。

当时他们被敌人掳掠的时候,他们同行的队伍少说得有几百上千人,密密麻麻的队伍就如同一条长龙。

这才过去了多长时间,密密麻麻的队伍到头来只剩下了他们这一小部分人。

一部分死在了赶往扶余部落的道路上,一部分被扶余人又送到了其他部落,剩下的这一部分人苟延残喘一直活到今日。

本以为他们的命运就此终结,谁能想到他们大周的将士赶了过来,把他们全部都救了。

“大将军,根据他们这群幸存者的百姓说,剩下的百姓都已经被他们扶余人带到了别的部落生死未知。”

“生死未知?

带到了别的部落,等待那群百姓的下场一定是生不如死的日子。”

“终究还是来迟了一步,最后伤害的也不过是我幽州的百姓罢了。”

“大将军,这件事情并不怪大将军,要怪就怪朝堂的不作为。

如果一开始那扶余人南下的时候朝堂那边就派我们过来征战,把扶余人狠狠的暴揍一顿,也就不会出现他们继续南下的事情了。”

朝堂贪官污吏盛行,皇子之间有争权夺利,谁又真正在乎这群普通的百姓呢?

自古以来就有人甘愿为民请命,说完了这句话的时候,这是直接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节奏。

其其实他也非常的清楚这些话不能说,可是当看到被扶余人掳掠到他们部落的大周百姓,被他们这群人祸害成这个样子,自己是不吐不快。

每一次出现的这种情况朝堂那边似乎都是用隐忍来说事。

只是每一次都是这样隐忍隐忍,到了最后还不是被人家一路打了过来?

毕竟这群敌人根本就不会在乎你们所谓的隐忍。

你大周王朝所换来的隐忍,只不过让敌人认为你们实力软趴趴的,反而会迎来敌人的肆意杀戮。

其实按照自己的想法,就应该趁着他们现在大周王朝兵强马壮,而敌人实力微弱的情况下,他们这边主动出击,通过这种降维打击的方式提前歼灭敌人。

只要将敌人死死的拿捏住或者是彻底消灭,才能够将北方之地一劳永逸再无战事。

百姓才能够安居乐业再也不用担心扶余人南下了。

只是可惜,似乎这个道理所有人都能听得懂也都能看得明白,可是偏偏朝廷的那群掌权者他们就看不见?

“好了,记住了这些话这是第1次说也是最后一次说。

为将者就要听从命令,不该我们管的事情我们不要去管。

不该我们质疑的事情我们也不要去质疑。

否则的话只会给我们招致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虽然这事情都在那里明摆着呢,所有人也都能看得见,但是一定要切记,为将者最忌讳的就是议论朝堂的事情。

你武将可以傻,可以什么不懂,但是要切记千万不要装作自己很明白的样子,认为自己能够指点江山。

历朝历代的君王最忌讳的就是武将懂得太多。

如果一个文臣懂得非常多的话,又阴险狡诈,那么这个文臣最多只能当一个奸臣,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搞点事情。

哪怕奸臣当道做的最强也不过就是架空皇权,他们倒是没有听说过,历朝历代也没有出现奸臣,文臣能够造反的。

反观这群武将就不同了,他们掌握着兵权,虽然说大周王朝军政是分开的。

但是如果一个武将心思缜密的话,哪怕分开也能够不断的培养自己的心腹。

一个拥有自己心腹,还有这无数将士的将军,如果此人有心思缜密,即使忠心耿耿效忠陛下,那么被有心之人一挑拨,也会让陛下当成眼中钉肉中刺,认为这是对皇权的巨大挑战。

所以说为将者最忌讳的就是乱讲话,有些话可以说,但是有些话不能瞎说。

如果说错了话,等待着自己的一定是更惨的结果。

闻言,一旁的将士连忙行礼。

“大将军恕罪,属下知错。”

“好了,大家都是自己人,如今又处于边关之外,哪怕被自家兄弟听到了也没有人去告发的。

但是回到边关之后,尤其是到了幽州城之后一定要切记,这些话是不能乱讲的。

否则的小命不保。”

所有的利益都是错综复杂的混合在了一起,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显得尤为重要。

转身又看了后方的将士一眼,以及随军跟着被他们解救的百姓。

每个百姓眼睛里在成为扶余人的奴隶的时候,早就已经没有了神情。

而如今每个人的眼睛里又露出了久违的喜悦。

虽然说他们的家也许没有了。

但是他们的人还活着,只要人活着,那么一切都有希望。

也有人在心中也有人在心中开始幻想这一次回去之后这一次回去之后也有人开始在心中进行幻想这一次回去之后要重新搭建个房子自己回去之后搭建个房子搭建个房子此次应该官服这一次官服应该会给他们一些田地吧或或者是回到家中或者是回到家中将自己的田地重新收拾起来,今年说是能够风调雨顺今年如果能够风调雨顺每个人获得丰收今年如果能够风调雨顺每个人都能够获得丰收今年能够风调雨顺的话就能够获得大的丰收,明年又是一个好的年头。

百姓终归想到的都是一些特别简单的事情,反正只要扶余人别南下就可以,思考了片刻,不过按照目前的情况这扶余人应该不会南下了。

他们幽州这边的将士都已经全部出动,而且将曾经欺负过他们的扶余人全部斩杀,顺势的将他们这群人全部解救了出来,所有的百姓感恩戴德,即使死了人很多。

看到这群百姓这个样子,众人的心中也是五味陈杂。

其实所有的百姓都是心地善良之辈,而他们所谓的最大奢求也不过是风调雨顺,能够吃饱饭罢了。

百姓心中的这点想法他岂能不知道?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这大势所趋之下很多事情根本就由不得自己半分思考。

百姓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他们自己做的这些事情何尝不也只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只不过双方站着的角度不同。

虽然在众人眼中自己是大将军,在整个幽州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但事实上,在真正的那群掌权者的眼中自己也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存在罢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亮剑:开局我魏和尚独立发展
  2. [历史军事] 三叉星玉
  3. [历史军事] 穿越后,我为王朝续命百年
  4. [历史军事] 明朝最真实科举
  5. [历史军事] 我的姐姐是玖辛奈
  6. [历史军事] 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
  7. [历史军事] 荒年,官府强制发俩老婆
  8. [历史军事] 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
  9. [历史军事] 大宋:大明没想到吧,我还活着
  10. [历史军事] 穿越后周:从校长到圣宗
  11. [历史军事] 天下第一小乞丐
  12. [历史军事] 我是大明瓦罐鸡
  13. [历史军事] 三国:偷偷发展吓坏众诸侯
  14. [历史军事] 穿越三国之与妻行
  15. [历史军事] 霸业天子
  16. [历史军事] 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17.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18.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19.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20.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21.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22.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23.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24.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