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院试一

  院试是由一省提学官所主持的考试,这提学官可不简单,别看只是个省级教育厅的厅长,虽说不能参与当地的政务,没啥实权,但全省的读书人可是归他管的。

  读书人的笔杆子堪比刀剑啊,以后若是在他主持下中的秀才中,有人高中进士,那这提学官还是他们的小座师呢,这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看書喇

  而且提学官还是由皇帝亲自派往各地的,一般是在朝廷各部院的侍郎,郎中,京堂,翰林院,詹事府,六科给事中,御史道,所挑选出来的,最少是两榜进士出身才可以任一省提学。

  任期三年,不管你以前是什么官,任了提学官,就是正三品,三年后任期满了,就回京官复原职。

  提学官上任时,驻地是在省城,三年两试,一个是岁试,一个是科试。

  一般来说,距离省城比较近的府,那考试地点就集中在省城,离省城较远的府,那提学官会抽出时间,分批次到各府巡游主持考试。

  提学官到各府考试前,都会提前发公告通知,到地方时,不是立即考试的,他还要做三件事。

  第一个就是观风,也就是提学官在正式考试前,会出几道题,无论是不是这次院试的考生,都可以作答,让衙役拿着题目去公告处张贴,答题者不用进考场,可以在任何地方作答,纸张需要自己准备,答完后交到衙役的手里,接着就由提学官来审阅,看看几人答对。

  一般本次院试的考生都是踊跃参加的,要是能让提学官记住自己,岂不美哉?

  而观风的目的就是为了看地方的学风如何,如果学风强盛,那院试出的题就难些,如果学风弱,那出的题就简单些,所以每个地方的秀才文化水平还是有些差别的,像江南这种学风鼎盛的地方,随便拎一个秀才到山沟沟里,那都是在山沟沟里的秀才堆里最顶尖的。

  第二个就是提学官身穿官服,领着学正和各县教谕到府城的文庙祭拜孔子。

  第三个就是审理当地与秀才有关的案件,并可根据轻重进行处罚,轻则惩戒,降等,重则斥革,也就是剥夺秀才功名。

  因为秀才有一条特权就是犯法不能用刑,必须请示一省提学官,让他剥夺秀才的功名,方才可以用刑审判。

  完成以上工作之后,就可以进行院试中的岁试了。

  不过,岁试也是分两批的,第一批是考当地的所有秀才,只要是秀才,那必须就得参加。

  大家伙可不要以为考上了秀才就高枕无忧了,每年也是需要考试的,除了县学和府学的月考,这岁试也是必须要参加的。

  到时提学官就会根据秀才今年的岁试成绩进行升降,秀才分三等,一等是廪生,每月是有粮食可以领的,每年县试府试还可以赚外块。二等是增生,不给粮食供给。三等是附生,也就是新入学的秀才。

  只要考试优秀者,就有机会往上升,考砸了,自然就会降等,连续两次考砸,那就有可能会剥夺功名了。

  提学官对当地秀才考完之后,那第二批就是童生考秀才了,不管是新童生,还是老童生,都可以来考,考过了就是秀才,入县学或府学读书,成绩非常优异者,直接就是廪生了。

  八月初一,前些天书院的莫夫子和谢夫子,都赶往府城去考岁试,所以这几天书院的乙丙丁三班都是上自习,甲班还是一如既往。

  如今成绩也出来了,莫夫子还是廪生,谢夫子还是增生,不上不下,不升不降。

  今天两位夫子回来时,还给甲班今年要考院试的学子们,说一下这届提学官喜欢什么样风格的文章,也好在过些天的考试中,胜算多一些。

  一般来说,秀才们考完试,就喜欢去揣摩考官的喜好,然后在下次的时候投其所好。

  今年的童生考秀才的岁试定在八月十二,还有11天的时间。

  前些天学子们也都准备妥当了,今年文泰书院要考院试的有九人,除了今年新晋的四位童生外,其他五名皆为往届童生,还没参加过院试的学子,在考试前,那是意气风发,自信满满。考过一两次的,则是不敢懈怠,毕竟已经吃过亏了。

  值得一提的是,黄老六今年也是要去参加院试,今天已经跟他大儿子一起去府城赴考,主要是提前去适应环境,占个好窝,毕竟一大把年纪了,不容易啊。

  院试需要两名廪生作保,还有五名考生互保,加上黄老六刚好就是十人,倒也正好分成两组,廪生的话,李修也给他们安排好了,莫夫子还有镇上的陈秀才,还差两名廪生,李修面子大,在县里拉了两个熟悉的廪生为学子们作保,还是老规矩,一人给一两。

  这天,甲班学堂上,李修一如既往的站在书案前跟要去考试的学子们嘱咐一些注意事项。

  毕竟是院试,比县试和府试的规格大多了,两三千人一起考,规矩严之又严,这可千万不能作弊,要不然终身不能考试,县试府试作弊,或许还能周旋一二。

  李修在上面啦啦啦的讲了一大堆,主要是讲给第一次去考院试的学子们听的,不要到时进了考场还不知道考什么。

  讲完后,李修顿了顿,接着说道“嗯,大体就是这样,还有11天就要考试了,明天开始,要去考试的学子,都自行安排吧,早点去府城准备妥当”

  “是,山长..”

  李修敲了敲书案,说道“祝你们这次能考个好成绩,放堂”

  学子们闻声,纷纷站起身行了一礼“山长走好”

  李修站起身,还了一礼后,便转身走了。看書溂

  李修走后,学堂里瞬间就叽叽喳喳了起来,都是在商量着考试的事。

  黄志文和小胖子前些天也已经跟方绍温商量好了,就在八月初三这天出发吧,到时还是蹭方家的马车一起去府城。

  最终大家伙一通商量后,就定在八月初三一起出发吧,也就是后天,到时相互也有个照应。

  明天收拾收拾,后天就出发府城,去晚了怕是没地方住,毕竟院试的考生比府试的还多几倍。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2.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3.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4.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5.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6.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7.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8.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9.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10.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1.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2.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3.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4.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5.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6.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7.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8.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9.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20.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1.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2.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3.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4.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