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黎明

  江临渊一直不懂,君氏兄弟的命怎就那般好,幼时被刺不成侥幸活命,染了致命的‘销骨’也未毒发身亡,甚至宫变时都被叛军刀架了脖子,还能凭借从天而降的奇兵扭转乾坤,几次三番险象环生,简直就是位面之子。

  他本以为这一次君子安上了公堂庭审,紧接着就得被押赴刑场以平民愤,连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哪怕是给他通天的能耐也逃不过此劫了,可就在他琢磨着君子游是否会因无法接受这样的结局而上演一出“大闹天宫”的好戏时,奇迹般的转折再次出现

  大靖太子李重华,薨了。

  罪魁祸首一死,人们的愤怒无从发泄,就算把他从棺材里拖出来鞭尸也是无济于事,死人感受不到痛楚,无法体会绝望,人间的事都与他无关了,这样做也未必能消减民怨。

  况且此案已经拖延三年,被时间平复了伤痛,再冲动的人也该冷静下来了,任何有理智的人都不该强求受害者付出惨痛的代价。

  直到看到李重华的遗体,江临渊才明白,这世上根本没有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巧合,从来都是刻意为之。

  “秘不发丧……果然王爷已是有经验的老手,做起来相当熟练啊。这夫夫俩,真是越来越坏了。”

  李重华已死,无法亲赴庭审等待宣判是真,自然死亡,并非为人所害也是真,假就假在他死的时机,并不是那么刚刚好。

  御史大夫拉着刑部如今独当一面的仵作夏茶,与人勾肩搭背,话里话外都在损他知情不报,“夏大人,你说这大靖太子死得可真是时候啊,明天就要拉去公审了,今儿个人就没了,你说这事要是一点蹊跷都没有,我会不会信?”

  数年过去,夏茶跟着君子游办了不少大小案子,即使是面对江临渊也不会胆怯,甚至能面不红心不跳地瞪眼说瞎话,“江大人许是看错了,人就是昨夜走的,或是年老体衰,早些时候就丧了阳气,或是早便有沉疴在身,人上了年纪,多少都有点小毛病,废太子已是将近百岁的老寿星,再正常不过了,您又何必刨根问底揪个原因呢?”

  江临渊被他噎得无言以对,心道这种鬼话也就只能拿来敷衍上司,公审的时候若敢说出来,民众一人一口唾沫都够把他给淹死。

  话虽这么说,公庭还是要上的,当日三司会审,大理寺派了官位在君子游之下的寺丞出面,主要是因为那人身在少卿之位,又拒绝高升,萧君泽不想底下人越了他的职权压他一头,便把官衔都砍了一刀,相当于司夜之后再无大理寺卿,那少卿便是大理寺的顶头上司了。

  为保证公审的公开与公正,君子游为避嫌不得参与,但这位寺丞可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后辈,不管说什么做什么都会让人觉着是有偏袒,所以大理寺注定不能发声。

  而御史大夫江临渊曾为大理寺丞,特意为那人进入大理寺,同随那人出入案发现场的画面还历历在目,给出不如人意的结果便是有失偏颇,注定也不能说错话,还是眯着当哑巴最保险。

  相较之下,唯一能出面说句公道话的就只有刑部了。

  巳时一过,御史台与大理寺都等在了顺天府,衙门外人山人海挤满了等待公审结果的民众,光是这场面的压力,就足够心理素质不好的人晕上几场了。

  府尹谭九龄不是第一次见这场面,三司会审,轮不到顺天府说是与不是,他顶多算是个维持公堂秩序与宣判结果的主持,就经验来说是不该紧张的,然而时间拖得越久,他心里越是没底,面对这种威逼而来的压力,小腿都在打颤。

  等了半晌,人们心里已是急了,无趣时便交头接耳,私底下议论刑部到底会派哪位大人来主持公道。

  人们多认为会是因三年前刑部尚书叶岚尘在宫变前重伤退隐而被提拔的员外郎,还想着三法司中总算是出了个无关者来讲公道话,然而刑部出面时,却是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当然,也包括君子游。

  他万万没想到,前来参与会审,手里实质性掌握着生杀大权的刑部代表,竟会是那个已经许久没有出现在人前,甚至生死不明的尚书叶岚尘。

  那人拖着病体穿越了嘈杂拥挤的人流,目瞪口呆的人群自觉为他让出了路来,注视着他一路走进顺天府,竟无一人胆敢出言。

  叶岚尘如今已经彻底失声,本就有蛊毒导致的痼疾在身,三年前火场里死里逃生,也是去了大半条命,养了三年都不见气色恢复,可见对他伤害之大。

  他无意空占刑部之位,也不想挡了别人升官发财的路,本意辞官离京静养,几次向皇上递了辞呈,都被驳了回来。

  萧君泽表示并不在乎每个月发放给他的俸禄,朝廷也不缺钱养活一位因公负伤的官员,隔三差五就会给他送些补身的好物,旨在让他顾念朝廷的人情,罢了那辞官之心。

  叶岚尘无功不受禄,也不好折了圣上的面子,只能尽力而为,在力所能及时分担些刑部的案子,却是极少出现人前。

  如今正值初秋,京城的天还没冷下来,他便已经穿起大氅,颈子上层层缠着绷带,既是怕受寒凉,也是为遮掩割喉的伤痕。

  他孤身一人踏进顺天府,看着衙门正中端端正正的“明镜高悬”四字,心中颇有感触。

  他顾自入了座,就在与君子游相对的主位上,却未正眼瞧那人一眼,这让不少人忆起了他与大理寺少卿一向不和,众多百姓心中也算有了底。

  至少这位大人不会因私偏袒任何一位案犯,三法司的会审定能保证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公平公正。

  众人都落了座,谭九龄起身对各位大人作揖行礼,回到主审位上,惊堂木一拍,令府衙外围观的人群息了声,道一声:“开堂!”

  便有衙差振杖扣地齐呼:“威武”

  “带人犯!”

  紧接着便有铁链摩擦碰撞,“叮当”作响,一行身着囚服的人被押至堂上,一个个被掀了套头的麻袋,按照罪责轻重程度被按着跪在堂上,首当其冲的便是晗王萧景澜,其亲信柳容安,紧接着是司夜、陆随风、清尘道长,最后才是君子安。

  君子游轻咳几声,他一开口,立刻引起众人敏感,连谭九龄也不免担心他不分时间场合为兄长求情,跟着捏了把汗。

  然而那人皮笑肉不笑地勾了勾嘴角,指尖在桌案上轻扣三下,便有沈祠抬着个扎得栩栩如生的纸人走上前来,摆在了晗王身边。

  他路过时便看到了萧景澜憔悴的面容,红肿的眼,苍白的脸,显然是听得李重华过世的消息过度悲痛,如今跪在公堂上也是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怕是当场将他拉去菜市口斩了,他也不会有什么异议。

  “昨夜大靖太子薨,他没能挨到公审的日子,实在可惜,但他的罪名不该随着他的死而结束,人总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所以依照惯例,由纸人代他受审,他所有的罪名,官府都会如实记录在册,入史书,刻碑文,永世不得脱罪,这便是天道报应。”

  君子游此言引起围观民众的共鸣,纷纷拍手叫好。

  谭九龄再拍惊堂木,待众人息声,依照惯例,由师爷白烬宣读诉书,条条列举案犯罪状。

  其m说到君子安之前,君子游便无声无息地退出了公堂,信步于顺天府内,寻着僻静之地贪一时之闲,不自觉间便走到了从前失过大火,险些将他困死其中的停尸房旧址。

  看着重新修葺的新景,他心中颇有感慨,伫立庭前一瞬,忽听身后脚步声渐近。

  “看来我们同样心神不宁,为了至亲之事坐立不安,愿意聊聊吗?”

  不必回头,君子游便知是柳于情来了。

  自从得知了自己的身世,萧北城便为他放了长假,特许他前去照料晗王伤势,用那人自己的话说,便是“宣判结果未定前,他还是大渊的晗王,就算要剥夺他皇族的身份,他也是本王的亲叔,不可亏待”。

  “须得感谢王爷的体贴与您的谅解,我与父母释了心结,放下了昔日之怨,此前未能平复的遗憾,也终于圆满了。”柳于情叹道,“我知道父母所行之事罪无可恕,也打从心底里同情那些不幸而无辜的受害者,然而身为人子,孝心难泯,我甚至在想,由我来替他们赎罪是否可行。”

  “就算你肯为他们付出,他们也未必接受,为人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可期的未来呢。”君子游摇了摇头,“我也忐忑着结果,属实没有安慰你的资格,至少在这件事上,咱们是一样的。”

  他顿了顿,复又继续道:“可曾想过之后的路?”

  柳于情苦笑:“没敢想,我是一个失而复得的旅人,几次迷途,已经失了方向。我不愿,也不能去设想自己得而复失后的人生,我是个懦夫。”

  “谁不想做懦夫呢?做个懦夫至少还能逃避现实,如果不是非承担不可,能有几人有勇气面对如此残酷的人生。”君子游回过身来,朝那人清浅一笑,拍了拍他的肩,“其实我很想问,怎样的结局是你能够接受的。”

  “在回答以前,我有些想以此反问您,请原谅我的冒昧。”

  看着他强颜欢笑,把这个问题又抛回给了自己,君子游便知,他是真的不知何去何从了。

  “于公,我知道他所做的事罪无可恕,可杀不可留,于私,我却希望他能侥幸脱罪,甚至愿不惜一切代价救他脱离樊笼,如果非要忍痛给出个两全法,那么我只希望他能活着,我能否见他,能否伴他都不重要,我只要他活着。”

  两人颇有感触地相互对视一眼,彼此心意都已了然。

  柳于情又问:“那您可曾想过今后?”

  “也许云游四海,也许退隐江湖,随性而起,随心而为。除此之外,我便再无牵挂了,去哪儿都是一样,只求这一桩大事落定。”

  “真好……我实在羡慕您啊。”

  “若真的定不下心思,不妨听我一句劝吧,不论此事结果如何,之后都随侯爷去趟雁息。”说到这里,君子游笑意更深,“当然,我所指是小侯爷秦南归,相信去了一遭回来,你的心境定会有所改变。”

  彼时柳于情尚不知他此言的深意,直到不久后,公审的结果公诸天下。

  叶岚尘作为主审,在主犯认罪伏法后便走过场般与御史台及大理寺商议了结果,看似焦头烂额,久久探讨不出个结果,实则江临渊只是表面佯作一副为难的德行,完全不看失声的叶岚尘在纸上写了什么,驴唇不对马嘴地顾自念叨着:“叶大人,咱们好兄弟可是有些日子没见了,赏个脸,等下一起吃个饭吧,听说暮烟阁又上了几道新菜色,什么卤酥鸭,芙蓉碧茶椒兰鱼,还有湘地特产的酱板……哟,忘了,您身子不好,不能食辣,那这道菜可能只有我自己享用了,惭愧惭愧。”

  叶岚尘瞪着眼睛瞅他,说不出话。

  似乎是察觉到气氛过于凝重,自知交头接耳有失偏颇,在旁人眼中就有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的之嫌,他又装模作样地高声回了句:“什么,全杀了?这不好吧,罪名轻重不一,依照大渊律令,也没这么个治法儿。”

  言及此处,他话音又弱了下去,“……或者到我府上,让我府里新来的厨子炒几个好菜,咱们以茶代酒,不醉不归。”

  以茶代酒,还不醉不归,不如直言他的豺狼之心。

  叶岚尘心中冷笑,挥笔写下心中疑问:“江大人胜券在握,全然不似重压在身,莫不是已经定了主意?”

  江临渊按住他执笔的手,根本没看他写了什么,挑眉勾起一丝笑意,倒有些许窃喜意味,“不如这样,叶大人写下你的决定,我给出我的提议,咱们要是一拍即合,那大理寺说什么也就不重要了。”

  说着,他还意味深长地望了一眼在夹缝间瑟瑟发抖,不敢出言的新人寺丞,“是吧?”

  对方哪敢多言,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随即察觉到反应似有歧义,连忙又点了点。

  叶岚尘也不与他废话,飞快作答,用掌心挡住了那至关重要的二字,而后望向江临渊,抬手做了个“请”的手势,是要后者开始他的表演。

  江临渊沉声一笑,眸中散发出狡黠的异彩,“……流、放。”

  叶岚尘闻言白他一眼,闭目长叹,按着纸页的手迟迟未动,江临渊等不及求证,便拖着袖口,将他的手移了开。

  ……果然,那纸上所写,也正是“流放”二字。

  “看来叶大人跟我想到一块儿去了。君子安暂且不提,晗王是皇亲贵胄,虽说有那么句‘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老话,可也没见哪朝哪代的皇族犯了错就被斩在菜市口的,能动他老人家的只有皇上,而司夜是双面间谍,又有痼疾在身,人格缺陷,心理还有障碍,因病治死未免不妥,那陆随风又是羡宗皇帝亲手提拔的人,要了他的命,那就是打了羡宗皇帝的脸,至于那个老道士……遁入道门却不守道心,这也不是咱们处置得了的,还是让神仙来惩吧。”

  叶岚尘盯着江临渊的眼神便好似在看猴子,大有等他表演,继续看好戏的意思。

  “柳容安,晗王的爱妾,要是晗王给了她名分,那可就成了晗王妃,莫说于咱们有恩的缙王,那也是咱皇上的亲戚,总不能揪着个女子欺负不是?这几个人,杀谁留谁都不公平,横竖都不对,不如流放,一了百了。”

  听者歪着头,静等他白话完了,心道居然有那么点歪理,还真让他给讲通了,暗自佩服的同时,也在桌底踢了滥竽充数的寺丞一脚,新人吓得当场立正挺胸,字正腔圆地应道:“下下下……下官也、也觉着……妙!实在是妙啊!”

  江临渊“啧”了一声,颇有些不屑的意味,心道叫你到公堂上就只是为“喵”几声吗?还不如让王府那一群养来吃白饭的猫儿来镇场,可不比这歪瓜裂枣强多了?

  不过面对余怒隐痛皆未消尽的民众,不砍一两个人头实在难解心头之恨,没给出他们想要的结果,单凭三法司公审的结果也很难服众,他们二人是一拍即合了,后面的麻烦事可还多着。

  因此,谁也不肯宣判公审的结果,叶岚尘望着府衙外那一张张等待着天道轮回能制裁恶人,满怀期待的脸,说不难过是不可能的。

  他无计可施,心一横当场变了卦,从签筒中抽出死令,咬牙犹豫了一瞬,却也只有一瞬,紧接着完全不给江临渊留下阻止他的余地,直接将死签扔到了众位案犯面前,谭九龄大惊失色,当场惊呼:“全、全员处死?!”

  此言一出,全场静默,江临渊更是被吓愣了去,久久没能回神。

  这……怎跟说好的不一样?

  “可杀……不可留。那场宫变导致多少无辜百姓丧命,就连先皇也……所带来的恶果,你们不是没看到,若留他们,天理何在?”

  他写得甚是激动,手腕都止不住地颤抖着。

  “身在官位,便不得不为民请命,否则枉居人上。我知道这样做的结果将会是得罪皇上与缙王,更会与救命恩人就此决裂,可我宁愿他们痛恨我,斥骂我一辈子,也不想那些无辜枉死的冤魂永无安息之日!”

  “叶岚尘,你……”

  叶岚尘扔下笔,走到堂前,用尽全力对谭九龄嘶喊道:“斩立决!现在,立刻,处死他们,莫再生变!!”

  虚哑的喉咙根本无法发声,勉强自己的后果,也只是撕裂旧伤,字字咳血。

  谭九龄哪见过这场面,话都不敢多说,而一直以来游刃有余的江临渊面对这般变故,也有些不知所措。

  众人一时没能回神,府衙外的围观百姓也是始料未及,正当满场死寂时,忽听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夹杂其中的还有略显尖细的喊声。

  “皇上有旨刀下留人!刀下留人!!”

  果然,还是生变了。

  一听这话,左右为难的谭九龄立刻弹了起来,迎上急得气都没喘匀的传旨太监跪了下来,俯首三叩,“微臣听旨。”

  见状,叶岚尘与江临渊也不得不跪。

  两人互剜一眼,各拜在一边,后者清楚地看到那人嘟嘟囔囔说了些什么,发不出声来,但他猜得出,大抵是在感慨枕边人是当朝丞相的诸多好处,为所欲为便是其中之一。

  太监稍顿了顿,于光天化日下宣读圣旨:“奉,天承运,皇帝昭曰,皇家遇喜,大赦天下,钦此”

  听了这话,江临渊心里总算是一块石头落了地,心道大赦天下的规矩就是死刑改判流放,这圣旨来得刚好,简直是解了燃眉之急。

  他猜得出是皇上看在缙王与君子游的面子上才放了君子安一马,说到底,也不忍真的杀了自己的亲叔叔,不管曾经做了什么,血缘总归是变不得的,若他真的动了手,后人还不知要如何评说于他。

  可他当年登基时都未大赦,此次又以遇喜为由,没个天大的喜事撑着总归还是说不过去,难不成……

  “微臣领旨。”谭九龄哆哆嗦嗦地接了圣旨,待卷轴握在手里了,才鼓起勇气一问:“敢问公公,所谓遇喜是指……”

  传旨太监眉间难掩喜色,“蕙贵妃有孕,怀的是皇上的长子,这可不是大喜的事?皇上后继有人,难免欣喜,若这一胎顺利,蕙贵妃定能荣登后位,如今不过是开了个好头,往后呀,喜事儿接二连三,可不会停呢。”

  太监笑得灿烂,见了跪在公堂上,还有些茫然的众位案犯,冷下脸来咳了咳,尖着嗓音昂首挺胸道:“皇上大赦,把你们一个个从狗头铡上救了下来,怎就不知谢恩?”

  晗王嘴上不说,眼中笑意却是深的,心想那小子居然都要当爹了,时间过得还真快,眨眼间他也已经不年轻了。

  “罪臣谢皇上不杀之恩。”

  除他之外,司夜与陆随风也是一脸惆怅,前者喃喃道:“说到不杀之恩,除了皇上,还要感谢晗王你的。”

  二人已有三年未见,抛开当年的仇怨不提,彼此也就只剩下了感慨。

  事到如今,认罪伏法的萧景澜实难面对从前生死之交的下属,说一点都不愧疚也是不可能的,借着短暂的机会,也算是为过去这些年圆了一个交代。

  “杀你作甚,我是有些失智,却也没到丧心病狂的地步,在你心里,我就是那样不讲情面,不留余地的恶人吗。”

  两人相视一笑,“咱们谁不是呢?这一次,都能侥幸免去一死,若有机会,得好好向他的儿子道谢不是?”

  “还有他。”萧景澜拍了拍心口,腕上的铁铐跟着“哗啦”作响,“说起来,你的病怎样了,此前听闻你‘销骨’发作,煞气暴体,导致气血寡虚,人都快不成了,如何化险为夷?”

  “自然也是多亏了他,我还曾问过他,为何非救一个罪恶滔天的恶人,我本是死不足惜,就让我无声无息窒息狱中,那也是我应得的下场,然而他却理直气壮地反驳:‘要死就死在刑场上,不明不白地在狱里咽气算什么?’被他斥了一顿,老脸属实有些挂不住,但他说的也是实话,那么大的案子,总要有个人对此负责,那可不就该是我吗。”

  “我甚至听说,你在狂暴时可是把他们夫夫都伤得不轻,好险害死了缙王,若非他体质异于常人,现在投了胎都能满地跑了。”

  “过去的事,不提也罢。”

  此时君子游与柳于情闻讯而来,得知皇上大赦天下,皆松了口气,相较之下,后者才是真的了却一桩大事安了心,而君子游的反应却显得有些刻意。

  局内人都瞧得出,他这分明是对此早有预料,甚至极有可能就是他一手安排了这场好戏,他精明了一辈子,怎可能让唯一的亲人死在自己面前?这里面的水可深着,外人自是看不出什么门道。

  皇帝大赦天下,让案犯脱了死罪的确令人于心不甘,可人们本就不指望涉案的晗王真能以死赎罪,况且罪魁祸首李重华已死,还是死在了这么个饱具争议的时候,只当是哪位壮士按捺不住冲动,出手了了老贼的性命,如此想来,心中愤慨似乎也没那么难平了。

  君子游缓缓迈着碎步,从众位死罪得免的案犯面前经过,走到堂外,站在辉光下,向拥挤在府衙门前的百姓鞠躬俯首作揖。

  他弯折了腰,埋下了头,瞬间让窃窃私语议论纷纷的人群住口息声。

  “诸位父老乡亲,且听我一言。皇上大赦天下,案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三法司共同执掌刑狱,修律令,定法规,是为匡扶世间正义之道,锄奸邪之恶,绝不会让无辜者蒙冤难雪,也不会让负罪者逍遥法外。我身为大理寺少卿,在位一天,就要行分内之事,不知我所言,可否能成为定刑的参考?”

  众人沉默不语,多是心思未定。

  江临渊知道,百姓肯定他对大渊的付出,也认可他所说的每一句话,但此事未能避嫌,极易落人口实,一时还是难解。

  他心中惋叹,这种事分明只要交给自己就可平去所有障碍,可他偏偏亲力亲为,耿直至此,或许只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吧。

  人群中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句:“咱们的命都是少卿大人救的,怎能连说话的机会都不予您,我赞成!”

  随即有人附和:“是啊,您是大理寺的主事人,三司会审,于情于理您都有说话的资格。”

  江临渊意识到这是个机会,插言道:“不妨听听少卿对此有何看法,叶大人?”

  叶岚尘点头,便代表默许,君子游手中拿着陈列众犯罪状的卷宗,凝神静思,反复斟酌着轻重。

  “陆随风,原赤牙卫统领,与靖太子李重华、晗王勾结,妄图犯上作乱,误伤丞相,实乃大罪。念其迷途知返,临阵倒戈,弃暗投明,有戴罪立功之举,判其施以黥刑,发配边疆充军为死士,至死方归。”

  看似柔和的惩戒,实则暗刺百出,陆随风本为禁军统领,发配充军已是最大的折辱,更要在面上刺字,向人昭明罪孽。若为死士,所行之事惊险百出,九死一生,与宣判死刑无异。

  叶岚尘抬手表示赞同,江临渊便只能应和,谭九龄将令签投了下去,满场无人出言,显然也是被君子□□事的狠辣给震惊了去。

  “司夜,原大理寺卿,与靖太子李重华、晗王勾结,兴妙法教蛊惑民心,荼毒无数百姓,嗜杀生者,侮辱死者,罪行令人发指,还曾牵扯三十年前司府灭门案,暂判终生□□,待旧案彻查后再行审判。”

  叶岚尘与江临渊再次附议。

  这一次,君子游亲手从谭九龄处取了令签,落在司夜面前。

  回身时,他听到了一声低语:“雷厉风行,你真是,越来越像他了……”

  “比起追忆从前,不如重新做人,当年他给了你一次机会,如今,我同样再给你一次机会,希望你,不要让他后悔看错了人。”

  他司夜手中扯出衣角,回退几步,继续看着手里的卷宗。

  “清尘道长,原名李风肃,靖安宗九世孙,归隐宿云观的几十年间,都在为靖太子李重华谋事,募集了林慕七之辈组成盗陵团伙,以及以岚清为主谋的阴婚团伙,于各地行害人之事,犯下重案不计其数,涉嫌教唆犯罪,据其情结,判其终生□□,不得减刑。”

  他继而转向萧景澜这位最棘手也最让人头疼的案犯,“晗王,身为皇亲,非但不以身作则,还与前朝逆贼相勾结,指使手下行不轨之事,发动政-变,欲图谋反。这罪名本轮不到三司来定,可既然您落到了我手里,我就不得不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判其……”

  说到这里,他有些迟疑,也就是停顿的片刻,忽有一人穿过拥挤的人群,道了一声:“且慢。”

  竟是那一直不曾露面的缙王。

  萧北城走到堂前,对叶岚尘与江临渊颔首致意,而后面对君子游,颇有些无奈,“可否容我说句话?”

  那人并未看在朝夕共处的情分上予他情面,“如果是为求情,那王爷还是不说得好,免得伤了彼此的感情。”

  “我有双全法。”

  “最好是真的双全。”

  “晗王叔犯上作乱,损得是大渊的利益,若他能戴罪立功,也不枉留他性命。你可还记得乌孙王?”

  君子游稍加思索,忆起了一段不算愉快的往事,“记得,他唯一的儿子安须靡来大渊为质已久,猝死在南风阁,案子不巧落在我头上,险些把我推去和亲以平乌孙王之恨。”

  “说什么傻话呢……”萧北城越发无奈,“就是这位乌孙王年事已高,死了唯一的儿子,后继无人,王位只能传于他兄弟之子,也便是他的侄子。他担心自己死后,大渊生变会发兵西域,波及乌孙,于是再次提出交换质子的请求。”

  “原来如此,安须靡死在大渊,这事本就理亏,皇上不愿让人觉着泱泱大国有失风范,便谢绝了交换的请求,而决意将晗王派去为质吗?”

  “是,不过皇上特意交代,晗王可前往乌孙,世子却须留守大渊,若无皇命,不得踏出边关半步。”

  众多视线齐刷刷落在柳于情身上,很显然,萧君泽还是很宝贝这位沧海遗珠的表兄的,虽因晗王之过,暂时无法对天下人昭明他的身份,他个人无功无过,也难晋封王爵,但日后有了机会,定然不会亏待了他。

  虽说柳于情也曾因一时糊涂走上错路,好在回头尚早,并未酿成大错,有了缙王夫夫的谅解,如今无人苛责于他,也不难想到萧君泽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

  “世子,愿立军功吗?”

  柳于情有些发愣,很快明白了君子游此言的深意,方才他所说的一番话,也便有了解释。

  原来,这一切都是一早注定好的,只要父母远在西域为质,被亲缘捆绑的他就会留守雁息,时刻提防西域的一举一动,如此一来,两国友谊与边关安宁都有了保证,可谓一举两得。

  “既是皇命,便不可为,恳请王爷,若有机会,代我向陛下,道声谢……”

  “这就不必了,公审结束后,你自会有机会进宫面圣,到时千言万语一并诉尽,又何须本王代劳。”

  君子游适时出言打断了二人,“言归正传,这几日我拒不避嫌,属实有些胡来,但在此案中,我绝无偏袒之心,因此涉及兄长君子安之处,我保持沉默,并不参与其中,恭请三司主审宣判。”

  江临渊心道早上哭着喊着要劫人的也不知是谁,眼泪一擦权当没事人了,眼尾的红晕还没褪干净呢啊,乖乖……

  而叶岚尘似乎也厌倦了这逢场作戏的无聊事,抚着隐隐作痛的额角,干脆连字都懒得写,拿了方才写有“流放”二字的白纸,黑字一笔一划都瞧得清晰,给周遭众人以及衙门外围观的民众看过,便将纸一拍在案,定了君子安的罪与罚。

  宫变旧案落定后,君子游曾与萧北城举杯共饮,借着醉意,道出了一段未吐露过的真相。

  “其实那时,入了我冗长梦魇的人不止王爷,还有,我自己。”他说,“那是我生来初次以第三者的视角俯视自己,我看到昏暗凝重的产房内,一个浑身浴血的婴儿在襁褓中嚎啕大哭,起初他哭声极弱,奄奄一息,被接生婆打了屁-股,才逐渐转醒。因为他的到来,他的母亲虚弱致死,哀哭声中,一个与他毫无干系的男人将他抱在怀里,不顾他一身的脏污,吻着他的额头,温言安慰:‘不哭了,娘亲是去见爹爹了。’”

  萧北城没有打断他的回忆,只是沉默着再为他添上一盏温酒。

  “可是婴儿到底还是死了,没能活过降世的那个夜晚,因为一个身份不明的男人杀死了他,而那个人,是我自己。”

  君子游垂眸凝视着自己的手,仿佛那时鲜血的温度还停留在掌中。

  他将指尖含入舌间,叹道:“梦中的我,做出了一个匪夷所思,却是我斟酌已久的决定我杀死了我自己。失去了来路的人,自然也是寻不到归途的,在我的身体消散以前,我发现自己后悔了,我的确心疼着那个苦苦挣扎的自己,可在那一刻,我却害怕了。”

  萧北城捏着他的下巴,抬起了他的脸,吻着他微红的眼尾,“你是为了我回来的,对不对?”

  “迷失时,我听到了你的声音,混沌中,你对我说:‘这一次,轮到你信我了。’所以,我回来了。”君子游轻轻咬着那人的喉结,一次次重复着:“清绝,我回来了……我回来了。”

  萧北城吻着他仿佛被烟霞拂过的耳垂,一杯浓酒卷入唇舌,渡入他口中,醺了气息,润了愁肠,暖了心扉。

  “我时常在想,这些年支撑我我活下去的究竟是什么,如今想来,也许就是一杯浊酒,一盏温茶,良人相伴,与一场太平吧。”

  萧北城两腿夹着君子游的腰,令他缩在自己怀中,一把乌木梳从头到尾,看着梳齿间再无夹杂的断发,他悬了多年的心,也算是彻底落了地。

  春深夜长,更鼓声紧。就这样相依着等一场黎明,也算不负静好。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各位看文的小可爱鸭~明天最后一章番外!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古代言情] 丧尸王幼崽装乖指南【完结】
  2. [古代言情] 你成功引起了朕的注意【完结番外】
  3. [古代言情] 开甜品铺子养夫郎【完结】
  4. [古代言情] 原来我是鲛人【完结】
  5. [古代言情] 带着基建游戏变成猫【完结】
  6. [古代言情] 每天醒来徒弟都换人【完结番外】
  7. [古代言情] 捡个失忆仙君当乖徒[重生]【完结】
  8. [古代言情] 皇后有千张面孔【完结】
  9. [古代言情] 当以国士报君王【完结番外】
  10. [古代言情] 读心:重生的狐狸崽被各界抢着宠【完结】
  11. [古代言情] 前进者高歌自由【完结】
  12. [古代言情] 命运来信[西幻]【完结】
  13. [古代言情] 小熊猫抱上金大腿啦【完结】
  14. [古代言情] 重生后病弱摄政王只想追夫【完结番外】
  15. [古代言情] 小魅魔饲养手册【完结】
  16. [古代言情] 兔兔假孕280天【完结】
  17. [古代言情] 听说那个Omega是个神经病【完结】
  18. [古代言情] 图谋不轨:病娇徒弟别过来【完结番外】
  19. [古代言情] 暗卫他退休去种田了【完结番外】
  20. [古代言情] 今朝如旧【完结】
  21. [古代言情] 剧情总在安排我惨死【完结】
  22. [古代言情] 岛主的旅行日记【完结】
  23. [古代言情] 成为虫族那些事【完结】
  24. [古代言情] 国师竟是顶流主播【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