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我爹绝不可能是李二> 第470章 拙劣的演技

第470章 拙劣的演技

  “高明身为大唐皇子,也应当为我大唐做出一些贡献了。”

  “陛下英明。”

  既然李世民已经这么说了,那么在场众人不管有着什么样的想法,都只能表示支持。

  “明日朕会在朝堂上提出此事,诸卿尽管支持就是。”

  这可是将太子‘外放’,不管怎么说也是要提前和其他人通一下气的:

  哪怕李承乾已经成为了‘前太子’。

  “陛下放心。”

  点了点头,房遗爱等人全都露出‘我们了解’的神情:

  不就是演双簧嘛,我们熟!

  “此间事了,众卿若是无事的话可以回去休息了。”

  话语出口,李世民又看向身旁的李承乾:

  “高明也可以回去稍作准备。”

  “是!”

  “对了,你在离开前可以去见见太上皇。”

  眼看着李承乾就要离开,李世民这才快速的补充了一句:

  “说不定他老人家会有其他的交代。”

  “是!”

  政儿也在边城,按照老爷子对政儿的重视,说不定还会让高明帮忙带个话。

  直到李承乾行礼离开,李世民这才搓着下巴暗自思量:

  有了这事儿,老爷子的心情应该能比之前好一些吧?

  对于李世民的想法,李承乾当然是不知道的。

  从太极殿离开之后,他便急匆匆的朝着李渊所在的宫殿赶了过去:

  早些从老爷子这里打卡离开,他也能回自己府上开始收拾。

  毕竟是到出远门,总是要好好准备一番的。

  除此之外达,还要给母后以及几位兄弟说一声……

  脑袋里思绪万千,李承乾倒是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简单一下身上的衣服,李承乾这才朝着守在门口的小太监开口:

  “进去通报太上皇一声,就说高明求见。”

  “殿下稍等。”

  虽然李承乾已经失去了太子之位,但也不是一个小太监能够拿捏的。

  朝着李承乾行了一礼,小太监连忙朝着宫殿内跑了进去。

  几分钟之后,喘着粗气的小太监再次出现在了李承乾面前:

  “殿下,太上皇请您进去。”

  “辛苦了。”

  点了点头,李承乾这才带着一脸的笑容进入了宫殿。

  “孙儿高明,拜见皇爷爷。”

  “不必多礼。”

  面对李承乾的行礼,傲娇老头李渊只是轻哼一声:

  “说吧,突然跑来找老夫是想要做什么?”

  “你那太子之位,我可没办法帮你恢复。”

  毕竟是自己的孙子,虽然对李世民不满,但李渊倒是不会因此就波及到李承乾身上。

  “皇爷爷误会了。”

  听到李渊的话语,李承乾连忙快速的摇了摇头:

  “孙儿此来是受父皇所托,与太子之位无关。”

  “老二?”

  表情微微僵硬,李渊没想到自己居然猜错了:

  “他让你过来做什么?”

  “孙儿也不知道。”

  摇了摇头,李承乾继续开口:

  “孙儿过两日就要前往边城,父皇说皇爷爷可能会有事情交代。”

  “什么?”

  伴随着一声高呼,本来还是一脸淡定的李渊直接从自己的椅子上跳了起来:

  “去边城?”

  “你犯了什么错,居然被他发配到那种地方去了?”

  “这……”

  挠了挠脑袋,李承乾没弄懂自家皇爷爷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

  “孙儿并未犯错,前往边城只是为了替我大唐做贡献罢了。”

  话语出口,李承乾干脆将有关商业之城的事情简单的讲述了一遍。

  “原来如此。”

  凭借李渊的智慧,当然不会看不出这个计划中的好处。

  点了点头,李渊突然眼神亮起:

  “你刚才说,政小子也在负责类城的事情?”

  “没错。”

  看着突然兴奋起来的李渊,李承乾不由得有些疑惑:

  难不成皇爷爷已经知道大哥的身份了?

  “既然如此,那你就替我给政小子带几句话吧。”

  无视掉李承乾古怪的眼神,李渊淡定开口:

  “告诉他好好立功,等回到长安城以后,我一定不会让他吃亏的。”

  “除此之外,你这次去也要对那小子多多照顾几分,不能看着他吃亏。”

  “孙儿知道了。”

  听到李渊的话语,李承乾心中有了答案:看書喇

  看来老爷子暂时还不知道大哥的身份。

  “皇爷爷,这些话我该以什么样的身份告诉政……长安县子?”

  “这……”

  “就说是老李头吧。”

  想到平日里李政对自己的称呼,李渊决定暂时性将其采纳。

  “我知道了。”

  嘴角微微抽搐,李承乾没想到有朝一日还能从自家皇爷爷口中听到这么接地气的称呼。

  “还有别的事儿吗?”

  交谈结束,李渊重新看向李承乾:

  “要是没有其他事儿的话,你就先离开吧。”

  “孙儿告退。”

  虽然对李渊卸磨杀……咳咳……的举动有些无奈,但李承乾还是选择了老老实实的离开。

  一夜无话,第二日早朝

  经过一番各种小事儿的扯皮之后,李世民带着淡淡的笑容开口:

  “朕有一事,打算与诸卿商议一番,不知诸位认为如何?”

  “此乃臣等之荣幸。”

  “大皇子李承乾久居长安,对我大唐毫无作为。”

  环顾四周,李世民这才说出自己的决定:

  “朕打算让其前往边城,一来替朕巡视边关,二来也能历练一番。”

  “不知众卿以为如何?”

  “陛下深谋远虑,老臣佩服!”

  “一举两得,此乃上上策。”

  看着从李世民话语刚出口就跳出来表示赞同的房玄龄和杜如晦等人,满朝臣子全都忍不住嘴角微抽:

  你们真的不觉得这种演技有些尴尬吗?

  虽然杜如晦等人的表演很失败,但却清楚的向众臣表达了一个态度:

  这件事……已经定了!

  若非如此,以房玄龄和杜如晦等人的身份以及智慧完全不必如此着急的表态。

  想通了这一点,在场的一众臣子同样也知道了什么才是正确的选择:

  “陛下英明!”

  “既如此,此事就这样决定了。”

  见到无人反驳,李世民的笑容越发的浓郁了几分。

  扭头看向同样处于众臣之中的李承乾,李世民继续开口:

  “退朝之后,你便稍微收拾一番往边城去吧。”

  “儿臣遵旨!”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
  2. [历史军事] 大唐广播站2
  3. [历史军事] 大明:我这就一步登天了?
  4. [历史军事] 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
  5. [历史军事] 最强兵王在三国
  6. [历史军事] 大秦皇子:边关签到百年,世上再无仙
  7. [历史军事] 清初:我爆兵造反,你说神仙下凡
  8. [历史军事] 三国少年时代
  9. [历史军事] 综武:风流双修的我无敌了!
  10. [历史军事] 领主世界一开局从子爵开始!
  11. [历史军事] 穿越三国:觉醒隋唐英雄召唤系统
  12. [历史军事] 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
  13. [历史军事] 被诬陷流放?开局攻灭高丽自立
  1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唐用神笔具现神话
  15. [历史军事] 系统助我重振大明
  16. [历史军事] 三国:拯救太后,我做了几天太监
  17. [历史军事] 娶贾元春海外建国
  18. [历史军事] 明朝海盗王
  19. [历史军事] 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
  20. [历史军事] 从唐开始的克苏鲁
  21. [历史军事] 李二:我表弟过于给力
  22. [历史军事] 手握兵马虎符,铁骑横推人间
  23. [历史军事] 我爹是奸臣
  24. [历史军事] 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