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枭雄之明末争霸> 第四百六十八章 六陈行(上)

第四百六十八章 六陈行(上)

  安排好人手之后,张亦隆和于硕这才来到商会大堂,董一振、魏立庆、方布等振威军诸将都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了。

  张亦隆和于硕分别坐在居中的正副会长位置上之后,诸将纷纷走上前来见礼。

  张亦隆摆了摆手,“这些俗礼先放一放,大家都辛苦一晚上了,坐下说话。”

  等众人落坐后,张亦隆看了眼于硕,于硕轻轻摇头,这些麻烦事你一人处理就好了。

  张亦隆无奈的笑了笑,“从老董开始,大家把情况汇报一下。”

  一柱香后,张亦隆和于硕对于此时的太平堡局势算是有了个初步了解。

  总得来说,好消息多于坏消息。

  第一个好消息就是振威军已经控制了太平堡全部三个堡门和四个角楼中的三个角楼,只有北角楼还在王雷手中。

  振威军通过太平堡北门之时,北角楼没有射出一枝箭矢,也没有抛出一块砖石,所以振威军也就没有对其实施攻击,毕竟据守北角楼的堡丁只有区区四五十人,翻不起什么大浪了。

  第二个好消息是随着天光大亮和振威军持续开进,堡内混乱的情况得到了有效控制,大量聚焦在各处的闲汉、混混和趁火打劫之辈都消失不见了。

  几处着火的房屋也被扑灭。

  第三个好消息是商会武装蔼然瓦解,无论是堡丁还是商会私兵都选择了放下武器,大多数人向振威军投降,少数人溜回了家中。现在振威军已经是太平堡中最强大的武装力量。

  然后就是一个坏消息了。

  振威军现在仍不是太平堡中唯一的武装力量,由六陈行壮丁和混混、闲汉们组成的杂牌军仍集结在太平堡三处。

  由于没有得到明确的命令,兵分三路的振威军入堡部队没有与其发生大规模冲突,只有零星几起的小冲突,杂牌军自然不是振威军的对方,扔下十余具尸体和数量更多的伤兵后就退了回去。

  “来人!”张亦隆叫过一名少年侍卫把地图挂上,让董一振标出杂牌军聚集的地方。

  三处分别是,金炉社所在的太平堡东街、鲁班社和六合社所在的东二街和凤来仪所在的东北街口。

  根据初步侦察,杂牌军主力应该是集结在凤来仪,数量估计在三百人以上。

  但要说战斗力强,还是聚焦在东街的人马更强,起码大多数人都有件皮甲,手上拿的也是制式的刀枪。

  张亦隆盯着地图看了几眼,问出一个问题:“六陈行为什么要造反。他们想要达成什么目的?”

  众将面面相觑,这问题在座之人都无法回答。

  片刻后,魏立庆抱拳道:“二位大帅,说起来,陈家大少爷和王家大公子已经在外面等半天了,要不要问问他们?”

  “哦?”张亦隆这才反应过来,把这两位目前最熟悉堡内情况的盟友给忘了,“快请二位进来。”

  很快,一脸倦容的陈树煦和满脸兴奋的王晓东并排走了进来,二人一起抱拳:“见二位大帅!”

  张亦隆和于硕也起身抱拳还礼。

  等两人坐下后,张亦隆重新问出了前面的问题。

  最熟悉太平堡内事务的陈树煦思索片刻后就给出答案:“六陈行一直是商会的下属,从去年开始,蒙古右翼三万户因为要备战,对于各种物资的需求增长很快,只是手中没有足够的现银。一少部分用砂金抵帐,大部分款项需要用夏秋两季的牛羊马驼来抵帐。”

  “本来这种情况也没什么特别的,自从太平堡建立以来,就一直是如此运作的。”说到这里,陈树煦叹了口气,“可今年的情况不一样,大家都知道林丹汗秋天很有可能再次西征,蒙古右翼三万户肯定是挡不住的。”

  “归化城恐怕是守不住了,太平堡这个弹丸之地就更别想了。所以大家都憋着捞一笔就逃回口内的心思。可太平堡商会却把这种欠债全部转嫁到六陈行这样的小商人身上。”

  “当你们到来之时,太平堡商会高层只想着赶紧逃,带着所有能带走的东西逃回去。可六陈行这样的底层商户是不可能扔下所有家业逃回去的。不趁着这个时候起事夺权,等你们完全控制太平堡后,他们就真的是死路一条了。”

  张亦隆和于硕听到这里,互相对视了一眼,看来穿越三人组战前的分析还是八九不离十。太平堡内部高层和底层的对立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这也就解释为何振威军能相对轻松的拿下太平堡。

  “所以,现在他们这种既不和我们谈判,也不和我们打仗的态度就是在等我们表态?”张亦隆抓到了这个问题的核心。

  陈树煦点点头,“张大帅,恐怕他们就是这个意思。”

  “那……”于硕忽的插了一句:“那你觉得我们现在应该如何办呢?”

  陈树煦愣了,自天亮时抵达太平堡商会总会之时,陈大少爷就给了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自己待罪之人。

  相比在太平堡没什么根基的王晓东,陈树煦作为四大姓中陈姓家族的主事人,自然要对太平堡如今的混乱负起一定的责任,就算只需要负四分之一的责任,自己和陈家都要脱层皮了。

  从陈家出来,一路走到商会总会,所见所闻,不能说尸横遍野吧,可要说走几步就能碰到或是看到一具尸体,那是一点都不夸张的。

  伤者更是不计其数。

  死伤者是虽以年轻男性为多,却也有不少妇孺倒地。

  这些人当然全是太平堡的商户和百姓,别说陈树煦了,就是跟在陈树煦身后的几名陈家供奉也是一连声的叹息。

  这些死人身上的因果,大多都要陈王两家来背负。特别是王家还有内斗的借口,可以把大部分责任扔给已经逃离太平堡的吴为。

  可陈家却没法把责任扔给任何人。

  可现在听到于硕在请教自己应该怎么办时,一向以精明著称的陈家大少爷却有些犹豫了。

  要不要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说出来会是什么后果?毕竟双方刚刚结盟不过一夜,现在振威军已经基本上控制了太平堡,还需要陈家和自己吗?

  看到陈树煦的脸色飞快的变化着,王晓东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陈兄,都啥时候了,就有啥说啥吧。”看書溂

  言外之意,此时的振威军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说对了有功,说错了也不会影响大局。

  “好,那我就说一下自己的想法。”陈树煦抬头看向振威军的二位大帅。

  “我觉得可以派人去和他们谈谈,看看他们要什么?”尽管已经做出了决定,陈树煦说得还是很小心。

  “哦?”张亦隆笑了笑,示意他继续说。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明朝最真实科举
  2. [历史军事] 我的姐姐是玖辛奈
  3. [历史军事] 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
  4. [历史军事] 荒年,官府强制发俩老婆
  5. [历史军事] 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
  6. [历史军事] 大宋:大明没想到吧,我还活着
  7. [历史军事] 穿越后周:从校长到圣宗
  8. [历史军事] 天下第一小乞丐
  9. [历史军事] 我是大明瓦罐鸡
  10. [历史军事] 三国:偷偷发展吓坏众诸侯
  11. [历史军事] 穿越三国之与妻行
  12. [历史军事] 霸业天子
  13. [历史军事] 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14.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15.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16.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17.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18.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19.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20.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21.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22.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23.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24.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