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史事讲将> 第八章 著《潮水论》——严畯

第八章 著《潮水论》——严畯

  严畯,字曼才,彭城人。年少时喜爱学习,通晓《诗》、《书》、三《礼》,喜好《说文解字》。因避乱来到江东,与诸葛瑾、步骘齐名,且关系甚密。性情朴直淳厚,对于人才,能忠告人家良好的道义,志在让他人能取得补益,张昭将他推荐给孙权,孙权任命他为骑都尉、从事中郎。

  鲁肃死后孙权很悲痛,亲临鲁肃的葬礼,远在成都的诸葛亮也派人前来吊唁,有人认为鲁肃死后吕蒙“代其为将”,而吕蒙是鲁肃推荐给孙权的,理由是他们二人关系非常好,鲁肃特别欣赏吕蒙,“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的典故就出自他们二人的对话。但与史实不符,鲁肃临终前没有向孙权推荐继任者,虽然时任虎威将军的吕蒙呼声最高,但孙权起初确定接替鲁肃的人却不是他,而是一个叫严畯的人,史书称“及横江将军鲁肃卒,权以畯代肃,督兵万人,镇据陆口”。

  严畯是个老实人,他从北方来到江东避乱,和张昭、诸葛瑾、步骘这些一块来江东避难的北方人士关系很好,他最早被张昭推荐给孙权,先后在孙权手下担任骑都尉、从事中郎。骑都尉相当于骑兵旅旅长,从事中郎的品秩只有六百石左右,比县令高些,远不如郡太守。

  严畯只会死读书,有一次孙权让他读一段之前学过的文章给自己听,严畯读了一篇“仲尼居”,张昭在旁边一听就急了,说严畯是个“鄙生”,也就是书呆子,张昭重新读了一篇“君子之事上”给孙权。“仲尼居”出于《孝经》,说的是孔子与曾子的一段对话,其中有一句是“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把“事君”只作为中间的选择,所以张昭急了,改读“君子之事上”。不过,孙权对严畯的这股“傻劲”看来挺喜欢,只是严畯听说孙权突然交给自己这么大一付担子,立即傻眼了,他知道自己的能力和特长,他根本带不了兵。众人向严畯道喜,严畯急忙说:“非才而据,咎悔必至。”严畯说得很真诚,甚至“发言慷慨,至于流涕”。但孙权的意志也很坚决,非选严畯不可,看到严畯竭力推辞,孙权想试试他,就让他骑马,也不知道严畯假装的还是真不会骑,一上马就掉了下来,孙权这才收回成命,之后孙权才下令由吕蒙接任鲁肃的汉昌郡太守一职,屯驻于陆口,成为鲁肃的继任者。

  孙权称帝后,严畯任卫尉,曾作为东吴使臣出使蜀汉,蜀汉丞相诸葛亮对他深为欣赏。严畯不爱钱财,所得俸禄与赏赐,均拿出散发给亲戚故旧,因此家中常不宽裕。广陵人刘颖与严畯有旧交情,刘颖精研学问在家,孙权听说后便征召他,他称病不应。他的弟弟刘略为零陵太守,在职任上去世,刘颖前往奔丧,孙权知道他是装病,急忙传令将刘颖收捕审讯。严畯也赶忙去告知刘颖这一情形,让他马上回来向孙权认罪。孙权十分气愤,于是罢免严畯,而刘颖却得以免罪。后来,孙权也觉处置不当,复用严畯为尚书令,严畯七十八岁时去世。

  严畯平生著有《孝经传》、《潮水论》,又与裴玄、张承论管仲、季路,这些文字都留传于世。严畯撰写的《潮水论》,是中国最早的潮汐学专篇,但可惜早已失传,具体内容也无从知晓。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2.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3.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4.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5.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6.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7.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8.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9.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0.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1.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2.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3.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4.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5.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6.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7.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18.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19.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0.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1.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2.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
  23. [历史军事] 三国:神选项羽,震惊十八路诸侯
  24.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召唤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