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宋小农之一代天骄> 第六0五章 火炮营

第六0五章 火炮营

  事事难料。

  唐天躲在防护墙内,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三发炮弹居然发射失败,主持设计的工匠垂头丧气测算时间后,托着重重的防护铁盾,取出炮弹查看。

  两人负责扶住铁盾,匠人小心翼翼地拆除炮弹。

  炮弹分三部分,前端弹头、中端火药封装部、尾端引火装置。

  发射失败的原因很快得到确定,问题在底火装置。原来底火引线没有引燃底火,导致发射失败。

  李铁牛对着底火装置侧目凝思,旁边的技术大拿们,埋头查看,认真得很。十几个匠人七嘴八舌地不停分析总结。

  唐天听着大家的意见,并未说话,匠人们基本方向是对的。

  底火问题基本上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火药本身问题,另一方面是引火问题。

  多说无益,只有用实践检验。

  众人开始拆除弹头,然后重新安装底火引线,然后封装火药,最后安装好弹头,大家速度快了很多,一看便知经过多次的研究加实践。

  结果,试射又一次失败了。

  众人情绪低落地看着被搬回来哑弹,小个子做为此次设计的技术大拿,不安地看了眼唐天,然后目光再次转向众人。

  大家将希望寄托在下一次试验,如果再失败了,那脸可就失到姥姥家去了。

  李铁牛除了焦急之外,到是没有什么过多的想法,一边听着大家的解释,一边扭着脖子,如往常一样想着如何解决哑弹问题?仿佛脸面跟他没半毛钱关系。

  这也是唐天看好李铁牛的重要原因,一个纯粹的技术人员。

  底火引线问题。

  弹药的底火引线采用侧面开孔,装入火药引线,通过点燃引线,引燃炮弹。

  底火设计时,有人主张在炮弹底部开孔,安装引线。

  唐天不认可底部开孔方式。

  主要担心手工打造弹壳,手法及技术无法保证统一,弹壳厚度很难一致,加之炼铁技术问题,铁中纯在杂质,极大影响弹壳质量。

  弹壳底部开孔后,如果非精密加工,更容易造成弹壳破损,一旦弹药底部炸裂,导致火炮后膛炸开,直接威胁炮兵生命。

  侧装引线的优势在于,同样会炸膛,但是只能从侧边炸开,不会伤及后侧的炮兵,可以有效保障军人的生命。

  这也是唐天的无奈之举,也是在当前技术条件下的最好办法。

  一连几个小时,众人拆了装、装了又拆,也未找出原因。

  唐天理解,这就是科学技术的意义。只有经过不断验证,才能成为真正的技术,才能成为真正的科学。

  经过多轮弹药试射失败之后,众人情绪更加低沉。

  目光中闪烁着失败的味道,一个个无精打采地盯着一堆弹药,少了刚刚的激动和兴奋。

  唐天自然也是一筹莫展。

  弹药设计涉及机械加工、物理、化学、力学很多方面,对于唐天这个非专科的脑空男来说,无异于登天。

  不过,唐天知道哲学中的一个道理,问题存在有其必然性,这种必然性不是出现在一个部分,就是出现在另一个部分。

  现在大家需要的是鼓励,于是给大家来了一顿海鲜励志鸡汤,口若悬河地一顿忽悠之后,大家一时间都以为个个是天生英才,不世才华,只是今天才被发现,目光中重新燃起自信。

  唐天连自已都佩服自己,怎么这么能忽悠了……。

  忽悠半天,唐天趁热打铁,最后决定让大家不要将目光停在炮弹本身,也要仔细检查炮膛。

  火炮经过改良,采用唐天的后填式设计,可以说是当时最先进的技术,也正因为是后填式设计,改进弹药可以大大提高火炮火力。

  后填式设计,对炮弹要求更加。会出现引线磨损断损情况,导致无法引燃,这个道理唐天当然不知,只能让大家先检查情况。

  匠人们听了唐天的话后,想了半天,研究出一个土办法。装好炮弹后再添加装散装火药,这样可以通过引线点燃散装火药,然后再引燃弹药引线。

  其实,匠人们的做法,正是后世火炮弹药的多孔侧装引爆法。唐天后世不是军工专科生,自然无法知道这些,只是从所闻所见,教受这些匠人。

  结果,火炮试射成功,有效射程二千五百步,炸点有效杀伤范围超过五十步,覆盖范围接近一百步。

  唐天自然满意这个结果,比传统火炮一千步的有效射程,足足扩大一倍多,对于海战来说,那是绝对优势。

  大家伙高兴的过后,又都愁眉不展,因为唐天下达了月产五千发的任务。

  五千发炮弹产量,列装战船只有五百发,海龙战船二十五门火炮,每炮才二十发,这只是一个基数,真要做到饱和打击,最少每炮配置一百发。

  以现在工匠的水平,也只能完成每月五千发的任务,将来提高那是将来的事。

  李铁牛人也单纯,领了任务一声不吭,直接带着人落实铁制弹药生产。

  唐天从火炮营出来,转身去了学校。

  现在的学校,叫清照学院。从小到大,共分为三十个班,不分文理科,全科教学,大家农工商理武,全科教学,而且从小学到大。

  李清照依旧担任学院长,当时天清珍院的女兵,有一部分成为老师,高宠、杨再兴、翟家父子身兼武教习。

  几位将军,不约而同留意娃娃学生,因为他们都文武全才的将领,假以时日,都可以独当一方。

  相比之下,上官清儿女兵营就差了许多,毕竟女孩子来读书的是少数,尽管唐天三令五申地动员,一分钱不收,结果还是收效甚微。

  上官清儿也比较固执,招收女兵之际,全是招收当打之年,培训一段时间,便可成为战斗力,唐天知道女兵战斗力不如男兵,所以才将女兵留在身边充当警卫队。

  一来可以让女兵多些时间训练,也可以减少女兵的战损。

  毕竟培养女兵不容易,没有几人能像杨四娘一样,天生一身功夫。

  突然一个想法闪过,为什么火炮营不能是女兵呢?

  看来自己还是带有天生的偏见,骨子里还是瞧不起女兵,毕竟每门大炮有上千重,六个男兵都显得力不从心,更别说是女兵了。

  唐天走进学院时,正是上课时间,临时校园里并没有什么人,读书声声声入耳,唐天边走边听。

  这时一个声音引了唐天目光。

  居然是官芸,她居然跑来学校当起教习,居然讲得是水师战术,一字编队、半环形火力打击,三角火力配置……。

  唐天楞住了,这些内容都是他教高宠的,怎么官芸什么时候学会了,而且还当起教习。

  看着学生听得认真,不停地写写画画,时尔有人提问,官芸对答如流,应该是做过功课。唐天的海战理论,基本战法讲得透彻。

  这时,龙芸看见窗外的唐天,正好有学生提出海战时的“之”字行船作战法。

  龙芸指着窗外的唐天,邀请唐天回答。

  唐天走到讲台上,看着眼前的少年,当他看到郑小龙时,不由得多停留几许。

  “你们是未来,所有人的未来,要想主宰未来,就要做未来的主人,打铁还须自身硬,本事才是真功夫。”

  唐天停顿几许,接着道:“壮志凌云,你追我赶誓夺第一,今天我给大家讲讲海战中的“之”字行船法,众所周知,我们的战船,火炮集中在船体两侧,火力集中,这么说大家懂了吗?”

  “是利于火炮打击敌船。”

  “对,这位学生讲得很对,还有一个原因,大家知道吗?”

  “将军,高将军讲过,船行八面风,之字行船,有利于保持船速。”

  “讲得很好。”唐天关注下刚刚发言的学生,又接着道:“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堂下少年们,东张西望,并无人作答。

  “最好攻击是进攻,保持生存能力是不是才能有效的进攻?之字行船法是不是避开敌人的打击呀?”唐天给出一个疑问句,调动大家的参与度。

  “是!”

  “那会不会引发行船混乱……”

  “所以说,这就要统一指挥和日常训练,这样才能部调一致……”

  “那环形攻击与诱敌有什么区别……”

  大家与唐天熟悉之后,踊跃提问,唐天逐一解答。

  此时,站在旁边的官芸眼中闪出崇拜的目光,目光之中不免有些失落,这段时间,唐天一直没有来看过她,可能连她到了学校都不知道。看書溂

  真想不到唐天会来学校,而且正巧碰到自己上课。

  回想过往,官芸不免多出几分伤感,现在不在是十八里水寨的大小姐,只是一名普通的教习。也许这就是命吧。

  官芸认命地看着唐天,脑海之中闪出一个想法,难道唐天来学校,是为了看自己,想到此处,不由得心中一暖,脸上发热……。

  这时唐天答应学生,安排学员上船训练。

  唐天趁着下课,一起随着官芸看了李清照。

  在李清照的陪下,又看了其它学员。学员大多认识唐天,激动异常,几个低年级的学生,手掌拍得通红。

  李清照高泠的性子,静如平常,站在唐天一侧,平淡如水地介绍学校的情况,与学生的激动反差距大。

  官芸习惯性地看着李清照,然后默默地跟在身后。

  这一切都被唐天看在眼里,唐天脑子想着,官芸一个十八里水寨的大小姐,桀骜不训,怎么会变得如此低冷,难道……。

  唐天倒是没有细想,最后未留下来吃饭,李校长也未极力邀请,唐天从骨子里不太喜欢李校长,实在太高冷。

  当唐天返回院子时,珍儿早已搭起烧烤炉,旁边放着各种食材。

  唐天看着微微变冷的天气,知道以后无法在户外烧烤,高兴地跟着珍儿一起,身连小黑狗跟在唐天身边摇头晃脑,不停地摇着尾巴。

  “玲儿下午有回来了,造船的进度知道?”

  唐天知道珍儿跟着玲儿一起走的,当然明白,现在玲儿不愿意见他,有些事情一定会通过珍儿传达。

  “进度很快,现在工作人都已到位,工匠差不多五千人,分成五十个组,这几天砍树进度也很快,玲姐……”

  珍儿说得很详细,又很具体,一看就知道玲儿想通过珍儿转告唐天,可是谁也想不到,一场大的危机悄然而致。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2.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3.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4.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5.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6.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7.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8.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9.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0.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1.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2.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3.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4.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5.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6.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7.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18.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19.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0.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1.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2.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
  23. [历史军事] 三国:神选项羽,震惊十八路诸侯
  24.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召唤锦衣卫